既當爹又當媽的感覺是怎樣的?
陳說人生ChenJiMing9New Life Path? 新生活之道每天培養好習慣|心理學|親子教育技巧
?
GIF/1K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17年的7月15日,星期六;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一些特殊但又並不少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的時候有些家庭,
父母的一方會承擔所有的教育孩子的責任。
也許因為配偶很少在家,而且對教育不感興趣,
或者雙方離婚了或者一方已經去世了……
單身父母就會擔心怎樣才能夠履行好既為父又為母的一種職責。
而傳統上,
父母和母親和祖父母承擔各自特定的培養任務;
比如嚴父慈母,老年人負責提供無條件的寬容。
然而沒有什麼證據是可以證明這些教育的任務必須由什麼性別或者什麼角色來擔當。
當然,母親生下並照顧嬰兒,
母子間的依戀關係不是父親可以去替代的,
母親通常更像孩子安全的港灣,
最能為其提供安全感。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家庭父親較少的參與孩子的早期照料,
不在家的時間會更多。
近來這些傳統角色的分工已經不是那麼的嚴格了,
越來越多的母親在外工作,
越來越多的父親去承擔更多照顧孩子的責任。
比如說我就有一個朋友,,
他家有兩個孩子,最小的孩子今年三歲了。
由於孩子媽媽的工作比爸爸更忙。
因此孩子的爸爸承擔了大部分照顧孩子和教育的責任。
所以兩個孩子和他的爸爸關係就非常親密,
這種情況就是人們常說的典型的,又當爹又當媽。
在我做諮詢師的職業生涯里,
看到過很多孩子有單親父母、祖父母和其他組合方式來撫養孩子。
我說這些其實是要告訴你一個結論:
就是什麼人撫養孩子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撫養的質量,
沒有資料說一個人撫養的質量就一定比兩個人差。
01
獨自撫養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
最大的優點就是你不必擔心與別人的意見不同,無法堅持一致性;
主要的缺點就是難以維持一個恰當的親子關係,
尤其對年輕的單身父母而言,
他們有一個傾向,就是對待孩子更像對待朋友一樣。
而這並不是全錯,但是你需要當心,
別把你自己的煩惱轉加給你的孩子。
你可以與密友分享的事情不一定適合告訴你的孩子。
同樣的道理,
我們要給孩子制定規則以及穩定的作息生活,
即使你覺得兩個人並沒有必要。
你也要對孩子有所規範。
因為習慣了隨心所欲的孩子難以去養成良好的習慣,
以後很難去適應學校的作息和安排。
02
當然一個人也很難給孩子提供兩個人的經驗。
如果你不擅長去使用工具的話,
那誰來教孩子修東西呢?
如果你的運動不太好,
誰來教孩子鍛煉身體呢?
確實一個人很難提供孩子所有對其有用的經驗,
即使有兩個或更多的家長,
這也同樣是個問題。
你需要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更加的敏感,
想辦法尋找朋友、親戚或者其他的資源來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從另外角度看,單身父母也有很多劣勢: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發展他們的信任的時候,
家裡有個同一性格的人會對孩子很有幫助,
青少年如果有一個積極的同性榜樣的話,
對其度過混亂的青春期是很有益的。
如果家裡沒有一個好的榜樣,
父母就應該在外面尋找一個適當的人來陪伴孩子成長,
這個人可以是老師,可以是教練、阿姨、叔叔,甚至祖父。
事實上,即使是由父母雙方養育的孩子,
在接近成人期的時候通常也會受益於這樣的一些良師益友。
03
另外一點,你必須清醒的看到,
生活並非總是一帆風順;
有的時候父母或者整個家庭都經歷了創傷事件,
導致生活的秩序發生了變化。
可能家庭剛經歷了一場自然災害。
比如說地震,親朋好友可能離世或者得了什麼重症,
而父母可能離婚了、失業了或者必須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
每一種情況對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可能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
儘管對孩子的影響並不直接,
但其實他們是對父母任何改變都高度敏感的。
如果父母的情緒崩潰了,
孩子也有不同的反應方式。
他們可能會倒退,
表現出不成熟的行為或者不自覺的表現霸道,
而希望能夠獲得父母的注意。
他們可能會變得退縮而避免跟大家接觸,
飲食和睡眠模式都可能被破壞。
這裡的每一個信號都表明孩子對生活中的變化感覺到了壓力,
在這些困難的時期,
父母的第一要務就是應該先注意自己、照顧好自己。
如果你需要宣洩悲傷或發泄憤怒,
在你孩子聽不見或者看不見的地方進行。
那你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冷靜跟孩子交流並安慰他的時候,
你才會讓孩子覺得局面得到了控制。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
不管對你還是對你的孩子都需要放眼未來並制定計劃。
如果過去的計劃已經被破壞,
就要培育新的希望和夢想。
GIF/1K
04
這個時候要完全的關注良好家庭環境的三個要素:
就是安全感、親密感和能力感。
建立安全感向孩子保證無論發生什麼,
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讓孩子不必擔心未來,
儘可能外的去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來。
通過做一些你們喜歡或者能夠得到安慰的事情,
培養親密感。
相互幫助或者僅僅待在一起。
如同在魔法會面當中一樣,提供大量機會,
讓孩子通過遊戲和繪畫來自由的表達。
無論孩子表現怎樣都接受其真實的感受,
孩子會把經歷過的創傷事件再現出來。
這是極為常見的也是非常健康的。
如果孩子好像深陷其中,
幾個月後還是糾結這些消極的情緒的話,
你可以嘗試慢慢的引導孩子通過繪畫或者想像表達自己樂觀的期望。
創傷事件代表失去控制,
無法控制周圍的世界也無法避免困難。
你可以通過讓孩子有事可做並強化他的努力,
來幫助他重新獲得能力感。
通過讓孩子意識到他自己有影響力,
能夠控制和創造東西、對他人有幫助,
你就再次肯定了他的自信以及對周圍世界的控制力。
恢復是需要時間的,
因此對自己要耐心、對孩子要寬容。
你要肯定任何孩子的勇氣和長處,肯定你對他的愛,
想辦法幫助其他人,
因為這是最佳的方式來讓你可以放下自己的煩惱。
困難的日子並不一定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
穿越逆境之後的我們就獲得了幸福的力量。
05
比如說剛才說過的那個兩個孩子的朋友。
他們孩子的媽媽跟他離婚了。
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把大一點孩子送去了寄宿學校。
他主要陪他孩子時間就是在學校的假期。
儘管他們無法做到每天相處,
但是只要他們在一起就是全心投入,
並且是高質量的。
我也不認為即使他當初沒有離婚就可以跟孩子每天在一起,
會使得他們的關係比較更好。
也許共同經歷了一些有困難的情境,
反而使得他們更加享受和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做一個總結:
就是在最好的環境下,為人父母的是困難的。
如果在遇到了額外的困境,任務就更加艱巨。
如果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
就努力使它的質量提高。
放下你的手機,雙眼注視孩子的雙眼,
關注孩子的感受,及時的給她一些肢體接觸。
另外,你需要與你孩子的其他撫養人的教育的目標達成共識,
並堅定的執行下去;
如果命運安排你遇到更艱難的日子,
那麼接受這個安排,
盡一切努力保持希望跟樂觀。
加油!
今天的內容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
如果你對我們的內容有什麼好想法和建議,
歡迎你在我們頁面下方,點擊寫留言,
分享給我們。
2017,我們一起,說到做到。
各位親愛的朋友,明天見。
此致敬禮
您最真誠的朋友 陳楚
2017年7月15日


※6 7歲兒童心理發育中的敏感期和敏感問題
※建立正確的性別認同,為青春期打好基礎
TAG:陳吉茗 |
※都是當爹當媽的,誰敢拍胸脯說自己一點兒也不焦慮呢?
※又當爹又當媽的鳥你見過嗎?
※我們還把你當小鮮肉呢,轉眼你竟然當爹了?
※當爹的真要寵起孩子來,真沒當媽的什麼事兒!
※小主人睡著後,金毛的做法讓媽媽看了都慚愧,汪:看我當爹又當媽
※「我認識一個帶著孩子的離婚男人,雖然又當爹又當媽,但很幸福」
※給前妻的一封信:哪怕既當爹又當媽,我也不會答應你復婚
※我是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孩子
※當爹當媽好在哪兒?
※有一種絕望叫做:當你一眼沒看住娃!不當爹媽不會懂的
※你想當娘他不想當爹,不是每個男人都想當爸爸的!
※等你當爹媽了,你也是個禍害
※那些能讓你們回味童年的零食,全吃過的應該都當爹媽了
※不懂娃,怎麼好好當爹媽?
※當爹又當媽的老詹卻落得如此下場,賽後真的要被他這話感動哭了!
※【小編嘚吧嘚】我們還把你當小鮮肉呢,轉眼你竟然當爹了?
※貓當爸爸了,看著奶貓一臉抗拒:走開,我還沒做好當爹的準備
※魔術球員懵了:我們怎麼輸的?哈登:當爹又當媽,掙錢還不敢花!
※胡歌「喜當爹」?繼張傑當爹之後,胡歌也不可避免的要當爸了!
※不裝安全座椅?你們是怎麼當爹、做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