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須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家長須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三四歲的寶寶,也有嘟嘴生氣、甚至扔東西、打人、大哭大鬧的時候。可是,大人們會埋怨他們不乖,一頂頂大帽子不問情由地扣下來,這對語言能力缺乏的幼孩來說,是不公平的。當寶寶生氣時,家長不要簡單地訓斥他,而要耐心地疏導寶寶,讓他們學會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寶寶是自己情緒的主人,除了快樂,滿足的積極情緒,當然也會有種種不良情緒,如任性、憤怒、不友好等。你也許不贊成,但必須承認,寶寶有按自己的意願表達情緒的權利。

專家認為,「生氣」是寶寶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機元素」之一,大人要把寶寶「發泄憤怒」簡單地視為「有意破壞」,更不要動不動就嚴詞訓寶寶,指他們「發脾氣」,不要剝奪寶寶自我心理調節的權利,若他們把怨氣積存在心裡,緊張和焦慮情緒就會不斷增加。大原則是,在不致傷害到寶寶自己或別人的前提下,讓他生氣好了,那是被允許的———就像成人自己,不也經常以生氣來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嗎?

耐心疏導寶寶,學會表達情緒

允許寶寶發泄不滿

發現寶寶有不良情緒時,家長要多和他交流,比如,「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跟媽媽說一說吧。」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寶寶在傾訴過程中,不但提高了表達情緒的能力,同時也釋放了不良情緒,從中獲得了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方法。

讓寶寶適度宣洩

適當的情緒發泄是有效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手段之一。哭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在他不開心的時候,允許他哭泣,有助於發泄內心的消極情緒。為寶寶設置「發泄角」,也是一種幫助寶寶學習情緒控制的好方法。例如,寶寶生氣時,可以給他一隻沙袋或一個枕頭,供他宣洩怒氣。

給寶寶樹立好的榜樣

寶寶由於受生活經歷和能力的限制,常常不知道如何表達和平衡自己的情緒。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榜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寶寶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平時也要用正確的宣洩方式表達憤怒,不要遷怒於人和物。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利用寶寶的情緒易變特點,把他的注意力從不愉快的情緒轉移到別的事物上來。寶寶發脾氣時,馬上給他玩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例如搭積木、拼圖、串珠等,也可以和他一起看圖畫書,巧妙轉移他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是,當寶寶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責備寶寶小心眼、沒出息,這種做法只會讓寶寶更加沮喪。

創建愉快的生活環境。

輕鬆地生活環境對寶寶的成長很重要,哪怕父母遇到難以解決得問題,也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表露。生活環境會感染到寶寶的情緒,輕鬆的氛圍可能夠令寶寶隨時自由地、放鬆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你看不透猜不透本寶寶,因為寶寶把手擋住啦 嘻嘻
寶寶摔倒擦傷,創可貼紫藥水請慎用!
新生寶寶護理技巧和注意事項
母乳餵養的神奇功效——相當於每天都在給寶寶打防疫針
夏季,如何減少寶寶拉肚子次數!

TAG:寶寶 |

您可能感興趣

要想寶寶不生病,這些育兒知識家長須牢記,讓寶寶長得白白胖胖
家長須知,5類食物阻礙寶寶智商發育,你還在給寶寶吃嗎?
兒科醫生媽媽:給寶寶喂葯有妙招!家長須知!
寶寶出生後要辦這5中證,家長須知!
經常聞這些氣味,會讓寶寶智商變低,家長須提高警惕,別掉以輕心
「這類」孩子是一定要補鋅的!缺鋅的嚴重弊處家長須知
3種強健大腦,提高記憶力的食物!孩子越吃越聰明!家長須知
家長須知:寶寶缺鐵還是缺鋅,只需觀察他的這些表現就可以了
兒科醫生媽媽:流感病毒的自白,家長須知!
家長須知:這幾件事當著寶寶的面做不得
專家提醒,兒童中耳炎多發家長須警惕
拉開孩子間差距的竟是這四點,對此老師無能為力,家長須全力以赴
自閉症兒童家長須知
寶寶出現尿布疹該如何護理和預防,5個乾貨知識,家長須知!
寶寶學說話,父母最容易犯這5個錯,家長須注意!別好心幫倒忙!
兒童患白癜風應怎樣護理?家長須知
家庭教育:「窮養」孩子會讓他們失去這3樣東西!家長須知!
經常看手機會失明嗎?眼科專家:3類問題家長須重視
商場玻璃門有隱患 出入時家長須看管好自家小孩
家長須知:學會正確使用感冒退燒藥,否則最後遭罪的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