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修習靜功的步驟

道醫學堂丨修習靜功的步驟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修習靜功的步驟

編輯/中國道醫研究院






點下面鏈接

相術面相學招生


道家秘傳強悍讀心術!讓你瞬間成為讀心人,看透人心!





《學仙必成》為著名道家修鍊者陳攖寧先生(1880-1969)所著,其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實際養生修鍊的方法,非常適合初學者。其文如下:




宇宙間為什麼要生人生物?這個問題,最難解答,留到後來

再研究。我們現在所急須知道的,就是用如何方法,可以免除老病死之苦。生與死,是相對的。既有生,自然有死。若要不死,先須不生。所以佛家專講無生,果真能做到無生地步,自然無死。《莊子·大宗師篇》「殺生者不死」,亦是此意。但所謂無生不死,乃心性一方面事,肉體之衰老病死,仍舊難免,痛苦依然存在。因為有以上的缺點,仙家修鍊功夫,遂注重肉體長生,欲與老病死相抵抗。




雖然方法甚多,但不是每一個方法都能達到目的。法之不善者,非徒無益,而且有損。道書雖不可不看,卻不可盡信。有些道書足冒名偽托的,根本就無價值(偽托書中,亦有好材料,要自己善於識別)有些道書的作者,對於此道,並未十分透徹,竟大膽地作起書來,貽誤後學。有些道書,雖有作用,作書的意思,是要給當時幾個富貴人看的,並未替普通人設想。有些道書,故意閃爍其辭,指鹿為馬,不教人識透其中的玄妙。有些道書,疊床架屋,頭上安頭,節外生枝,畫蛇添足,分明一條坦途,偏長出許多

荊棘。有些道書,執著這面,而攻擊那面,或者篤信那面,而不信這面:豈知實際上做得好,兩面俱能成,非如水火冰炭之不能相容。設若盡信書,反誤了大事。不得口訣,無從下手;只憑口訣而缺少經驗,亦難以成就。口訣幾句話可以說完,經驗需要隨時指點,對症用藥。口訣是死板的,經驗是活潑的。若非自已經驗豐富,不足以教人。




清靜功夫,與陰陽功夫(余所謂陰陽功夫,比較江湖先生所傳授者,大有分別),素來是立於反對地位。我認為二者皆有功效,但在今日環境之下,不便和諸道友談陰陽功夫。因為條件不完備,實行起來徒惹麻煩,加添魔障。




即就陰陽功夫而論,亦僅能施於初下手時之煉精化氣;及至中間鍊氣化神,陰陽功夫已無能為力,自然走到清靜路上來了;最後之煉神還虛,更非清靜不可。所以,此後專講清靜。一步登天,乃不可能之事。吾人若立志與造化相抵抗,須要分開步驟,循序漸進,不宜躐等而求。這件事,是實行不是空想,空想可以唱高調;實行則當由遠及近由淺入深。




普通在世間做人的辦法,一生過程,大概分作三段:25歲以前,是求學時代;25歲以後,至50歲,是進取時代;50歲以後,至70歲,是保守時代;過了70歲,身體衰朽,待死而已。此指健康無病之人而言。若素來多病,到了60多歲,就如日落西山,未必人人都能活到古稀之壽。所以人生過了50歲,即當抑制自己的野心,

勿再和社會奮鬥,要留一點餘力,和造化小兒及閻王老子奮鬥。終身為生活奔走的人,談不到修鍊二宇。最低限度,也要家庭生活勉強可以維持,用不著再去勞心勞力。年齡將屆50,已經飽嘗人生痛苦,閱盡世態炎涼,覺得做一個人實在沒有意味,此時正是學道的好機會,就應該即刻預備越來。




第一步,先將家庭事務安排妥貼,讓他們生活無憂,兒子能

負擔者,就交託於兒子。兒子尚未成立者,暫時請至親好友代為照管,或令他們和叔伯家族住在一起,然後自己方能脫身。另外提出一筆修道經費,估計能夠管五個人的生活開支已足。雖不要過於奢侈,亦不宜十分刻苦。因為中年以後的人,身體多半虧損,或須藥餌調理,僅靠普通飯菜,恐不足以養生。所謂五個人者,乃最合式的道友二人或三人,傭工二人或一人。連自己共五人。另外尚須儲蓄一筆旅行費。因為長久住在一個地方,未免納悶(無聊),有時需要遊覽名山勝境,使身心得以調劑。設若在游

覽期中,尋到比較更好之處,不妨遷移到此處修鍊,或者在此處多住幾時,再回到此處亦可。所以每年的旅行費,不能算在日常生活費之內。







第二步,選擇適宜於修鍊的場所。須要近山林,遠城市,有終年不斷之泉水,有四季常青之樹木。東南方形勢開展,可以多得陽光:西北部峰巒屏立,可以遮避冬季寒冷風。地方民俗要純良,購買用品要便利。又要植物茂盛,才有生氣,最好有松柏杉等類

的樹木,由針狀葉中吐出特別香氣,人吸人身內大有益處。此種樹木,皆要成林,香氣散布,始覺濃厚,稀疏幾株,無濟於事。東南各省,無論農村或山林,多產螻蚣蛇蟲等物,常常爬到人家床上來。所以房間要乾淨,門窗要嚴密。廚房更要十分留意,防飲食之中有毒氣侵入。屋內陳設,務求簡單。若非日常必需品,不宜放在屋內。靜室中,光線要充足,空氣要流通,以防微菌滋生。惟正當做功夫的時候,光線不宜過亮,過亮則心神難得安定。室中不宜吹風,有風容易受感冒痛。



無論住在什麼地方,總不能不和人家往來,或者尚有交涉事

件,正式做功夫的本人,不宜耗散精神再管閑事。凡應酬鄉鄰,撐持門戶,購買食物,督察傭工,以及日夜輪班保護靜修之人,勿使受意外之驚憂,皆賴諸道友分擔其責任。




第三步,改良飲食。飲食對於人身有密切利害關係。世間講

究衛生的人,尚且懂行某物於我有益,某物於我有損。有益者,宜常吃:有損者,宜禁止勿使入口。而一般做功的人,每不知注意此事,難怪他們的功夫沒有進步。雖由於方法之笨拙,而煙火食日習慣不肯改變,亦為一大原因。談到改良飲食,先決的問題,就是吃葷吃素。按事實而論,肉食之徒,也有長壽的;專吃素食,也有短命的。似乎吃葷吃素,與

人之壽命無關。然作精密觀察,究竟吃素的,比吃葷的少生疾病,

在醫學上頗有根據。實行做修鍊功夫,當然以吃素為得法,並且不違背仁慈之心理。但也要配製得宜,營養不缺。若飲食太菲薄,

弄到面黃肌瘦,血液乾枯,則不免為肉食之徒所竊笑。






起居飲食,都安排好了,就要講到功夫如何做法。世人只曉得關起房門在里畫打坐,不曉得行立坐卧四種姿式皆可以做功夫;只曉得閉著眼睛,在自己身中搬弄許多花樣,不曉得後天的物質、先天的精神都是從身體外面攝取進來的。凡人到了50歲以後,身中物質與精神,大半虧損,所存無幾。縱讓你封固得絲毫不漏,也不過保留得一點殘餘,況且每天尚有消耗。所以做修鍊功夫的人,若只曉得在腔子裡面弄,總弄不出好結果。人沒有飲食,就不能維持生命。沒有空氣,更是立刻便死。飲食空氣,對於

身體,關係如此重要,並且都是由外面進來的。據理而論,一個人,只要有豐富的飲食滋養,有新鮮的空氣呼吸,應該可以永久生存,何以仍不免生老病死?諸君先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方可入仙學之門。或謂:人的身體構造,像一部機器,年代用久了,自然要損壞。身體年齡過久了,自然要衰老。機器損壞,並非因為缺乏燃料,即使不斷地加煤加炭,裝足汽油,也不能保機器不壞。身體衰老,並非因為缺乏食料,即便長年的滋養豐富,醫藥無虧,也不能保身體不死。




愚謂:拿機器比喻身體,雖有幾分近似,但非完全相同。試看初生嬰兒,身體如何之小,過幾年就變成孩童,孩童身體比嬰兒身體大多少?孩童再過幾年,就變成壯丁,壯丁身體比孩童身體大多少?請問一部小機器,過幾年,能自動地變成一部大機器否?身體皮肉,受傷破爛,自己會生長完好,機器損壞,機器自己有生長之能力否?身體或動或靜,由自己意思做主;機器動作或停止,須聽人的意思,機器自身不能做主。如此餐來,人是有生命的,究竟與機器之無生命的不同。人既然有生命,不是機器,就應該永久長存,為什麼也耍衰老?也要病死?其中有兩個理由:一是從母胎所帶來的有限量的先天生命力愈用愈少,自幼至老,數十年未嘗添補。二是對於先天生命力所賦予之後天生命權極端放棄,自幼至老,數十年未嘗執管,因此身體遂不能永久維持。何謂後天生命權?即是心臟的跳動、肺部的呼吸。何謂先天生命力?即是使心臟跳動、使肺部呼吸的一種天然能力。惟念同志諸君,被書所迷,對於真理尚多未悟,不能不有徹底之啟發,留作後學之南針。特將實行上最關重要各點,設為問答,依次列述於後。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道家秘傳強悍讀心術!讓你瞬間成為讀心人,看透人心!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太嚇人了,這10件有損健康的事情,你中了幾條?




藿香正氣水不只是祛暑濕良藥,也能治八種皮膚病!




9個小動作,早上做一次,舒服一整天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w18901234567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由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中國道醫研究院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玄機奧義:道醫vs中醫誰厲害看了就知道!
道醫學堂丨修鍊靜功基礎(二)
道醫學堂丨修鍊靜功基礎
新生兒出生證明上的身高大都是這個數字,難道醫生在偷懶?想多了
道醫學堂丨道教養生長壽秘方——內丹術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靜心
道醫學堂丨調 性 情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定義
道醫學堂丨天心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大醫」思想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未來發展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天心建始章
道醫學堂丨論和諧
道醫學堂丨行氣
道醫學堂丨行氣之存思
道醫學堂丨抑鬱的時代迫切需要道醫
道醫學堂丨行氣之辟穀
道醫學堂丨 善解脫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乾坤二用章
道醫學堂丨和 喜 怒
道醫學堂丨方士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歷史地位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朔受震符章
道醫學堂丨養精神氣
道醫學堂丨羲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