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大眾部對佛的看法(一)
五台山圓照寺 心利上師 講解
大眾部的學說
大眾部對佛的看法
《異部宗輪論》列舉了大眾系對佛的看法十五條,大眾系對佛經採取「一說」,裡頭摘出十五條,來顯示他們與上座系的分歧。上座系是採取分別說,就是佛所說的法分別地說,有些說的是出世法,有些不一定是出世法;有些是無漏法,有些不一定是無漏法,要分別說。大眾系不這樣,他認為凡是佛所說的法都是出世法——「一說」,所以下面他就摘出十五條,來證明他的特色。
《論》中說:一、諸佛世尊,皆是出世。凡是佛所說的一切法,從他的身口意三業,乃至他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出世間法,沒有世間的。
二、一切如來,無有漏法。「一切如來」,凡是佛,他的法報化三身,或者身語意三業,一切行住坐卧的概念,都屬於無漏的。怎麼叫無漏呢?沒有染污,清凈無我,不漏落於三界,不在輪迴範圍內,完全是出世間的,叫無漏法;有漏法就是煩惱隨增,漏落於三界,墮落在輪迴生死當中,叫有漏法。那麼「一切如來」這些法都是屬於無漏法,清凈無染的。不受輪迴生死的範圍。
三、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任何說一句法,都在轉法輪。上座部這裡頭就有分歧,說佛說的法有些是轉法輪的,有些不一定是轉法輪的。哪些轉法輪的呢?比如說在鹿苑園給五比丘講四諦——三轉四諦十二相法輪,這是轉法輪;佛坐在菩提樹下,於人天大眾面前講經說法,那是轉法輪。大眾系認為佛都轉法輪的,上座部認為有些不一定轉法輪,所以就提出一個問題,佛有時候喊:「阿難今天是初幾了?」阿難尊者說:世尊,今天是初幾初幾了。這個就不是轉法輪,這個是佛隨便問一句話,怎麼叫轉法輪呢?大眾系說「不是,他就轉法輪了。」怎麼轉法輪了?佛是一切智人,他能不知道初幾初幾嗎?他是故意來問你,出家人要時時正知正念,不但知內心,也要知外境;內外一切法都要知道。他是時時提醒你要生起正知正念,於一切法要住正念、觀察,就是轉法輪呀!你看對不對?所以我們學這個法,千萬不能帶有色眼鏡去批評人這個對那個不對。他又舉個例,佛又問阿難尊者:「阿難,外面天下雨了沒有?」阿難尊者說:「如是世尊,外面天下雨了。」上座部說,這個就不是轉法輪,這是佛隨便問問外邊下雨了沒。大眾系也是這樣,認為這個是轉法論,佛一切智人能不知道外面下雨嗎?他豎通三界、橫撥十方,他連下雨不下雨也不知道,還用問你么?他問你是讓你時時知道一切法的變化——生滅變化當中,這個叫智者。一天眼睛閉著啥也不知道,怎麼叫一切智,怎麼叫人天師表?這個法意甚深吧?很深的。佛教里的智慧就是覺悟,讓你時時住在正念當中。你看我們有時候吃飯,食而不知其味,吃吃吃吃,吃到鼻子里去了。什麼原因?就是不住正念。你看成功人士就是這樣,時時提起正念,哪些我應做,哪些我不應做,該做的我就做,不該做的不要亂想——胡思亂想,是吧?他也是這樣子的。這個就是大眾系與上座系的分歧。你說哪個對,哪個不對呢?看你咋理解了。
四、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佛從三無數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功德究竟圓滿了,一切法都證現量,下面這些弟子有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同一時候來問佛,問了好多好多的問題來問佛,佛以一音,眾生隨力得解,佛就有這個功能。我們一般講好像神化佛了,那怎麼叫佛呢?佛就有這個功德,你看我們人間當中,人也有這個功德,比如過去周恩來,他一邊看著文件,一眼下去看十行字,然後耳朵還聽邊上人的彙報,批文也不會錯,聽完馬上給你回答,解決你的問題是不是?人間當中,人都有這樣特殊的智慧了,何況佛呢?從三無數劫來修一切法證圓滿了。對六道眾生當中以一音解釋一切眾生的迷惑。眾生聽到恰好:天聽到,「嗯,這個給我解釋的」;龍聽到,「哎呀,這給我解釋的」;餓鬼聽到,「唉,對我說的」;人聽到,恰到其處,正對根機。這是如來「以一音,說一切法」。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迴向文
本文聽打者:樂善日行群群友
本文整理者:樂善日行群群主
本文校正者:釋安祥
文稿未經上師審閱,僅供參考
樂善日行群為群友們自願發心的日行一善群,此後邀請了五台山圓照寺心利上師來群里為群友們作疑問解答開示。感謝大家支持
修建中的五台山千缽寺


TAG:樂善日行 |
※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印度佛教之衰敗
※佛教在印度的復興
※印度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的一個寺廟
※印度教與佛教的分與合
※看歷史——印度風格——魔法世界的珠寶
※外國網友:印度對中國文明影響多大?老外:除了佛教還有一件東西
※真善美理論趣解印度教,印度教與印度佛教關係
※佛教石窟的鼻祖,就是位於印度西南部的阿旃陀石窟
※佛說,佛教在印度是怎麼滅絕的?及其對當代佛教的啟示
※印度將在中印邊境大搞基建 同時在印巴邊境大增兵
※冷歷史:本土宗教道教為何讓位於印度來的佛教?原因細思極恐
※教育、宗教、女權,阿米爾汗這五部電影戳到了印度的五大痛處!
※本生經象牙飾版:窺見印度佛教文明在阿富汗的流淌
※驚悚!印度教信徒刺穿皮膚祭祀印度教的神
※俄大兵對印度坦克感興趣
※又一叫板《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印度作品,打臉印度教育體制
※印度舉行國慶大閱兵,東盟十國悉數到場觀看印度獨特文化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
※印度朝聖第四站——佛陀大涅槃地
※春節十大傳說之五:臘八粥傳自印度?和釋迦牟尼有關|知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