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 講座筆記(9)禮&序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 講座筆記(9)禮&序

尊敬的各位聽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們接著上一個話題,講到禮法里的一個說法:(序)。我們說在整個社會秩序的確認當中,(人)才會成為社會的角色;不同的社會角色在社會的秩序當中的位置就叫「序」。那麼今天呢。

《禮記?仲尼燕居》第28裡面說,「立而無序,則亂於位也」;《禮記?禮運》第9說,「故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又說,「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那麼這樣一來呢,通過辨義達到了一個序,就成為禮最重要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所在;禮,因此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建立社會秩序的一個依據,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調整社會秩序的手段。

於是,序和禮就成了同義詞,序就是禮,禮就是序。我們對於禮和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呀,最早用於維護社會秩序和規範人們行為的,我們剛才說了不是法律,是什麼呢,就是道德。道德的具體化的產物,就是禮。有了這個禮之後,才能有具體的社會規範,才有了現實的法律。所以在古代,禮和法是不分家的。

我國古代社會一種明顯的特色是道德的約束力要遠遠高於法律,尤其是對老百姓來講,現在說拿起法律武器,到公堂相當於現在的法院去訴訟的話,通常會被看作是一種羞恥的事情。其實我國古代都稱為禮儀之邦,這與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道德約束力是分不開的。道德作為無形的約束,作用絕不亞於今年的法律。這個作用非常大,不亞於今天的法律。

這就是因為在我國古代的社會當中,每一個人都是道德的化身,都是道德的實踐者和監督者。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評論一個人的言行是否得體,這裡所說的得體啊,就是指的是符合禮數的標準。

《禮記?禮器》當中,關於禮的論述,「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意思是,古時候的先賢治國,是以忠信為本,以義理為準,國家沒有忠信不能立國,沒有義理無法行事兒,而忠信和義理都屬於禮的範疇。也就是說,禮的這個關乎國家大事和民族命運的重要理念,因此《論語》說,人不學禮,無以自立,聖人君子小人無賴的區別,就在於他們遵守禮法的程度不同,聖人之所以為君子,是因為他們時刻都提醒著自己遵循禮法;小人之所以被稱為小人呢,是因為他們背棄禮法;而無賴則完全無視立法,甚至踐踏和毀壞禮法。

這個禮,是古人安身立命、齊家治國的一個根本。禮數無處不在,如長輩和晚輩之間行什麼禮、平輩之間行什麼樣的禮、文人之間行什麼樣的禮、武將之間行什麼樣的禮,等等,在我古代社會都有嚴格的規定。

咱們就以一個最普通的官員來為例子的話,你像早晨起床後要行禮,遇到下級要答禮、遇到同事要答禮、見到上級要答禮,回到家見到父母親要行禮,見到子女也答禮,逢年過節的還要行祭禮。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不僅是禮法的踐行者,而且是禮法的捍衛者。所以任何一個人有失禮法,都會遭到他們的排斥和攻擊,所以在古代社會幾乎每個人都對這個禮法抱有敬畏之心。

關於序和禮的關係,他不僅表現在人與人之間,也表現在人與天之間。古代帝王對祭天祭地祭祖的儀式都有非常嚴格的禮法和規矩,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登基大典都有規模宏大的祭天活動,這是為了取得五穀豐登和國泰民安,皇帝作為天子還有義務在規定的時間內祭一次天地。祭祀活動對古代帝王是一種不小的考驗,以祭天活動為例,皇帝為表誠心從住處到祭天地地點不能騎馬坐轎,這算是禮儀,要步行。你像僅限於北京城的祭祀活動,說的是在古代紫禁城這個地方。所以在進入祭祀範圍以後,皇帝還必須要三拜九叩,三步一拜九步一叩,並且從入口一直走到祭祀的地方。這個無論數九寒冬還是烈日炎炎,皇帝都必須穿戴整齊,衣服帽子鞋子內衣外衣袍子等等這些事物都有嚴格的規定,包括顏色,衣服的顏色。據史料記載,皇帝祭祀時佩戴的衣服最高可達到數十幾公斤。

所以說這個禮法和序,在《禮記·曲禮上》第一,也有這樣一個說法,「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這裡的定、決、別、明都是辨異,也就是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yōu]。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嚴格執行法律就叫「蒞官行法」,行法就是執行法律。麀,雌獸。如此一來,這個以禮辨義啊,就不再只是辨別不同人群,更是用來辨別人與禽獸的標準,換句話禮不只是關乎人的社會身份,更是關乎人是不是人的根本問題。

《禮記?哀公問》第27篇章中,孔子告訴哀公說,「民之所由生,禮為大」。禮是關乎人的生存問題的頭等大事,魯哀公這個問題是一個生存還是滅亡(的問題)。孔子回答,生於禮。

所以說我們古代社會基本上以禮與法並存,其中禮是儒家主張,法是法家的主張,所以兩者雖然不同,在這個百家爭鳴時期都有過激烈的爭論,但後世統治者對這兩種主張都是兼而用之。

總體而言,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道德作用的禮法成為約束人民的主要力量,當然呢,統治階級凌駕於禮法之上,最後被統治階級才是禮法的踐行者。但是由於被統治階級是社會的主流,所以說這個禮法呢,對我國古代社會這個有序戲運行,還是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孔子是老師、老師的鼻祖,他對於民治作出過重大的貢獻。

所以在關乎用禮教化的這個事情方面他提出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秦伯》,意思就說對民眾啟迪教化,首先讓他們對詩歌產生興趣,然後在禮法的作用下讓他們進退有度、言行得體,最後在音樂就是藝術的熏陶下,提升他們的情操,使他們成為品格高尚的人。如果民眾自己可以做到的話、統治階級也可以放任他們去發展;如果民眾沒有這樣的意識或者能力的話,統治階級應該循循善誘、教導和幫助他們這樣做。

由此可見,這個禮在古人心目中是個(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孔子有三種不同的辯義制禮——

第一,區別人與禽獸的禮。禮者,人之所以是人;

第二,區別於小人與君子的禮。禮者,君子之所以是君子;

第三,區別一般概念上的人與具體的個人的禮。禮者,我之所以是我。

那就是人、君子和我之間的三個禮的一種辯義。由這三種辯義之禮,可以直接推導出三個層面的禮法,就是立序之禮。

第一,國家就是天下,等級制度層面的禮。禮者,國家就是天下,國家之所以是國家、君臣之所以君臣、上下之所以是上下。

第二,家族等級關係層次的層面的禮。禮者,父子兄弟夫婦之所以說以份,就是份內的事。

第三,社會等級次序層面的禮。禮者,老幼、尊卑、賓主,這就叫「別」,即不同,就是區分、區別。

這三種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它有不同層面的禮的存在。在社會等級上分層次的(作用)是有的。大體上看,這三種辯義之禮和三種立序之禮,似乎完美無缺,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但實際上經不起嚴格的推敲。這其中有三個根本問題需要給大家詳細介紹。

第一,為什麼需要禮?

第二,禮的依據是什麼?

第三,禮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也是通過三個方面的途徑給這三個問題尋找一些答案。

第一,從天(就是自然)那裡找,從不可思議的神那裡去找,結果總是找到法天、天人感應,即孔子說的天人合一。於是,天就被認為是禮的第一原因、最終依據、根本標準。

第二,從名王、聖人那裡找。結果呢,總能找到法王,即效法先世、先王、先聖、先賢、先師。於是「先」就被人們認為是禮的第一個原因、最根本最終的依據和標準。

第三,從人的本性那裡找。結果總能找到「性」也就是率性。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在於人的本性。於是性就被認為是禮的第一個原因、最終的依據、最根本的標準。

但是問題接踵來了——人們沿著三個途徑去追尋的話,朝著三個方向去追問的時候啊,發現什麼問題呢?每一個正確答案之後都可以找到幾乎完全相反的結果。

《孟子?離婁上》裡面說「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天論》裡面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論語?學而》裡面說「先王之道,斯為美。」《荀子》「與觀聖王之道…後王是也。」《孟子》「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荀子》還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由此可見,禮無定論不是個壞事情。

自孔子降生以後兩千五百年以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歷史文化探究,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個「禮」的原因、依據、標準這些根本問題去展開、主要去追尋天、王、性三個主要的途徑和方向進行。

到現在為止,關於禮的三個基本問題仍然紛爭不斷,天、王、性三個循禮的途徑和方向就成為人們普遍的共識。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樣的分歧、共識,才讓這「禮」有了無限的豐富和永恆的生命力。《禮記》當中你每次看的話,就知道這些話不是虛偽的。

所以說《禮記》,又成為小戴《禮記》當中,是古代關於禮的一部分思想文獻總集。儘管各篇觀點不盡一致、甚至不乏混亂,但是仍然不失為「三禮」最具有學術思想價值的一部經典,所以地位也最高。《禮記》在十三經當中的地位非常高。全書非常多的篇章,對這種「義禮」要義的解釋,你像這個《大學》、《中庸》、《禮運》中都具有非常豐富的哲學思想。

所以說中國的《禮記》中對禮樂的起源、價值、功能和意義都有一些精闢的描述,《禮記》自身也因此超越了它當時賴以利益的邦國天下的分封制度,在這以後的兩千五百多年當中受到歷代中央集權王者的重視,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禮記》對禮樂人生等多方面精妙地推演也不單是僅限於適用於古人,也同樣有益於現在的每個人。這些都說明《禮記》當中記述的禮樂制度,的確具有某種超越國家體制和時代局限的普適性。

普適性就是適應各個時代,適應各個時間段兒。這種普適和普世的價值,我們到現在看得尤為明白。所以我們對中國的禮法、技術、講解,對精闢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講,都要用心地去讀它、去了解它、去認識它,所以不能說(讀《禮記》)沒有意義。

但是我們要學會變通,(書中的)所見、所聞、主張自然是不免有矛盾的,但是隨著雖為言所、有意異同並存者不可以強為匯通,就說我們該了解它的要了解它,但是對它的異議是肯定有的,包括我們現代人理解它當然是不同的,但是這些已成為國民常識的精髓言語,對修身養性、借物致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大家了解它、認識它。

今天就講到這,下一講接著講我們推崇的最早的周公之禮是什麼意思,孔子怎樣把周公之禮延續下來、達到怎樣的位置(高度、程度)。

感謝各位!

做煙火人間的王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火人間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 講座筆記(8)禮
花兒開枝頭,種子藏殼裡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 講座筆記(4)孝道

TAG:煙火人間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之儒家
中華傳統文化 美食篇
中華傳統文化 國粹:詩詞
中國傳統文化·司馬遷及其《史記》
中華傳統文化 藝術篇
【傳統文化】傳神中國龍
英文說:中國常用傳統文化名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名詞解讀
中華傳統文化特輯之詩詞
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禮義仁孝
誦中國古典詩詞,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
課本中的傳統文化經典:《左傳》《戰國策》《史記》的語言及其它
網課推薦——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篇之酒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漢服之美
【傳統文化】姚科
中華傳統茶文化——沏茶
漫談中國漢文化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