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心情好壞看腰帶:明代玉帶板精品賞析

朱元璋心情好壞看腰帶:明代玉帶板精品賞析

明朝官員的腰帶,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細繩繫於腋下衣肋之際,沒有束腰作用,是純粹的裝飾用具,為了使佩戴者顯得氣度大方。由於腰帶束而不系,僅懸於腰際,常常活動,腰帶免不了有時向上仰至胸部,有時向下垂至腹部,為了保持平衡,佩戴者必須用手扶著,呈現出「撩袍端帶」的樣子。

據說,明朝朱元璋時期的大臣們,還能根據玉帶的位置,揣測出朱元璋的心情指數。當朱元璋的玉帶上仰到胸部時,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當他的玉帶下垂到腹部以下,則表明皇帝要大發雷霆之怒,甚至要殺人了。

腰帶,是中國古代男子的重要服飾,不同的材質,顯示出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尤其是明朝時期,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對腰帶的使用制定出嚴格的規定,上朝的時候,只要看他腰間系的腰帶,便知道是什麼品級的官員了,有點像今天軍人戴的官銜徽章,不可胡亂佩戴。

現在,我以明代開國功臣汪興祖的一條玉帶為例,大致講一下明代官員是如何根據品級來系腰帶的。

1970年10月,南京中央門外張家窪附近的農民,在農田裡平整土地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古墓。接到報告,當時的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考古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根據墓誌得知,此墓的主人是明代開國功臣汪興祖。

經過幾天的發掘,專家從汪興祖墓中清理出:方勝形金勝件和雲托「日」字形金飾件等金銀器、12件大小基本相同的官窯盤瓷器、一組「鑲金托雲龍紋玉帶板」等多種珍貴隨葬器物共74件。

消息傳出,一時震驚中外。故宮博物院主動提出,要用一堆明清瓷器交換兩隻官窯盤。前段時間,故宮意外破損的那隻盤子,就是當年從南京市博物館換走的兩隻官窯盤中的一隻。

然而,在汪興祖墓出土的器物中,最令人稱道的,還是如今陳列在南京市博物館《玉堂佳器》展廳中的這組「鑲金托雲龍紋玉帶板」。

玉帶板,也稱為「帶銙(kuǎ)」,因為玉不可以彎曲,所以先要製作成一塊塊的扁平玉帶板,才能串穿成玉帶。

玉帶板一組共14塊,每一塊的長度在3到8.8厘米之間,寬度在4.2到7.9厘米之間。用純潔滋潤、白如凝脂的和田玉雕刻而成,主要帶板的紋飾採用鑽孔鏤雕法,以重疊的層次,巧妙安排紋飾,在方寸之間,表現出龍在雲紋中上下盤繞的威武神態。

在雕琢上,龍首雕琢的尤為精緻,無論是須、眉、髯、鬃,還是角、鼻、唇、顎,都以傳神的刀法,靈動的線條,準確地表現了出來,盡顯龍的威嚴之態。

龍的周圍飾以靈芝狀祥雲紋,巨龍在雲層間穿越,栩栩如生,飽滿而不失玲瓏,大有宋元時期的玉雕遺風。作者以獨具匠心、輕快流暢的刀法,把雲龍紋雕刻地出神入化,表現出很高的藝術造詣。

更令人讚歎的是,已經精雕細刻的玉帶板,底部又鑲以金托,潔白的美玉在黃金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富麗華貴,同時又有著「金玉良緣」的美好寓意。

14塊玉帶板,每一塊都精雕細琢,玲瓏剔透,堪稱中國古代玉雕工藝的傑作。把這些精美的玉帶板鑲綴起來,就是一條彰顯著富貴與地位的玉帶了。

明代出土的玉帶,大多是素麵沒有紋飾的,像這汪興祖墓出土的這條玉帶,不僅用了華麗的金托,上面還雕刻了如此精美的雲龍紋。在南京地區明代王公貴族墓葬中,僅此一例。按照明朝的規定,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龍紋裝飾。汪興祖到底有著怎樣顯赫的地位,能夠佩戴這樣顯貴的玉帶呢?

在明代開國功臣中,汪興祖並沒有像徐達、常遇春、湯和、李文忠、劉基等人那樣有著響亮的聲名。據《明史》記載,汪興祖是安徽巢縣人,生於1338年,死於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享年只有33歲,可謂英年早逝。

少年時期,汪興祖是朱元璋部將張德勝的養子,一直跟著義父南征北戰,小小年紀就立下不少戰功。1360年6月,養父張德勝在一次戰鬥中陣亡後,22歲的汪興祖就繼承父業,統領著義父原來的軍隊,繼續追隨朱元璋攻打元朝十餘年,為明王朝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很受朱元璋的賞識。

明朝初年,汪興祖先是攻克汴梁、洛陽等地。後跟隨大將徐達,攻佔德州和元朝首都。不久後的1371年,汪興祖和傅友德合兵攻打四川時,不幸中飛石陣亡,時年33歲。消息傳來,朱元璋非常悲痛,追封他為東勝侯。

戰功赫赫的汪興祖,年紀輕輕就戰死沙場,實在讓人不勝唏噓。專家認為,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才會陪葬這麼精美的玉帶。腰帶,對於中國古代男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服飾之一,它不僅有實用價值,還象徵著男子的身份地位。

腰帶的產生,與中國古代服飾密切相關。古人穿著長袍,腰間必須系帶,如果不系帶,會被視為無教養、輕禮儀的表現。唐代之前的腰帶,以皮革腰帶為主。到唐朝時期,朝廷把皮革腰帶做為官服,用以標誌官階的高低。

歷史上最早的玉質腰帶,始見於北周時期,最初只是在腹前正中的腰帶兩端連接處加玉質帶鉤,後來發展為圍繞帶面綴鑲一圈鏤雕花紋的片狀玉塊,成為身份的特殊象徵。

因為玉帶所代表的特殊意義,古代皇帝常常把玉帶作為貴重禮品,賞賜給有功之臣或自己喜愛的大臣,「以示異恩」。如宋代的神宗皇帝,就曾經在收復失地的勝利喜悅中,興奮地把自己佩戴的一條玉帶當場解下來,賞賜給了有功之臣王安石。

明代統治者沿襲並發展了唐朝關於腰帶的官服制度,把腰帶規定為革帶,帶上綴有帶板,按官員品級的不同,分別用玉、金、銀、銅、烏角等不同材料製作的帶板,分別稱之為玉帶、金帶、銀帶等等。據《明實錄》記載,一品玉帶,二品花犀帶,三品金鈒(sà)花帶,四品素金帶,五品銀鈒花帶,六品、七品素銀帶,八品、九品烏角帶。盛大節日,文武官員穿著朝服,佩戴不同的腰帶,顯示出官員的不同身份等級。

依據明朝規定,汪興祖出土的雲龍紋玉帶,是明代一品官員佩戴的,標誌著尊貴的身份和地位。收藏於南京市博物館,出土於南京太平門外板倉的這組明代雲龍紋金帶板,是明代三品官員佩戴的。跟它同墓出土的一組獅蠻紋琥珀帶板,在明朝考古中極為罕見。

有趣的是,細數雲龍紋金帶板和獅蠻紋琥珀帶板的數量,都是20塊。據明代張自烈《正字通》記載,一條完整的玉帶是由三台、圓桃、排方、魚尾、輔弼等部分組成,共20塊。

讓人奇怪的是,明代官員的腰帶上,裝飾上20塊帶板之後,就變得相當長,而官員們腰腹一般沒有那麼粗。那麼,明朝腰帶是怎麼個佩戴法呢?

然而,相比於同為20塊的雲龍紋金帶板和獅蠻紋琥珀帶板,汪興祖墓出土的這套「鑲金托雲龍紋玉帶板」為什麼只有14塊呢?而且形狀與上述的不完全一致,這是什麼原因呢?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汪興祖出生於元代中期,死於明代初期(公元1371年),他這個腰帶很可能是元代貴族使用的,洪武初期,皇帝獎勵戰功顯赫,於是把這條腰帶賞賜給汪興祖了;還有一種可能,根據當時考古發掘報告來推測,汪興祖墓被盜掘過,一些帶板就能已經被盜了,所以只有14塊。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聯網搜集並整理髮布,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古趣 的精彩文章:

景德鎮樊家井:給大家介紹幾條鑒別古瓷真偽的方法!
中國最牛笑話書,這才是正宗的中式幽默!
黃賓虹拍出3.45億,他的作品當年賣1元都沒人要!
編號為00000001的第一張人民幣被誰收藏了
如何辨別元青花仿製品?看了就是半個行家!

TAG:淘古趣 |

您可能感興趣

精品賞析——清代汝鈞彩堆塑魚紋杯
跟我走,帶你看房!越秀星悅峰精裝樣板賞析
明清,人物肖像畫賞析
珍貴的明代龍泉窯塑像賞析
精品賞析——清代康熙青花折腹碗
黃賓虹的花鳥畫,你會欣賞嗎?帶你一起賞析!
清代瓷器精品賞析 青花山水鳳尾尊與粉彩描金百蝶賞瓶
精品賞析漢白玉碗
問世間情為何物?且聽黃金輝老師賞析情感詩
陰陽師百繪羅衣爆笑作品賞析:真心是一群靈魂畫師
歷代阿彌陀佛畫像造像精品賞析,莊嚴殊勝,見者得福!
我媽平砍連擊帶順劈:親媽手辦實物圖賞析
禪詩賞析 看心欲定猿
精品賞析:金代鈞窯折腰盤
當代國畫藝術不被看好?李林宏仿古山水畫作品賞析
宋代玉器賞析
歷代書畫「陶淵明贊菊圖」精選,賞析!
文心雕蟲——嘉樹堂藏明代扇面精選賞析
清代精品粉彩賞析:康熙汝鈞釉地開光粉彩花卉紋膽瓶
宋元明清銅器中的精品賞析,掐絲琺琅最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