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人的錢最好賺
最近一直在思考大俗和大雅的問題。
至少目前看來,風雅的人只佔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還是俗人。所以大俗的文化更容易得到認同,比如喊麥,比如快手。大家都是一邊鄙視嘲諷,一邊內心贊同。包括當初的鳳凰傳奇,鳥叔。
另一方面,網路上掀起一陣「讀書無用論」。
甚至連咪蒙都鼓吹大家休學去實習。好像休學了就會成功,好像讀書就會讀成書獃子,就不會賺錢了。現實的確給人這樣的錯覺:有賺錢能力的銷售,有生意頭腦的老闆,大多學歷不那麼高。
我從知乎找了一份數據:
普通高校本專科畢業在世人數估算:8千萬,佔大陸人口比例8/133.9724852=5.97%。
成人教育畢業生在世人數估算:3千9百萬,網路本專科畢業數約2千3百萬,三項合計占人口比例約14.2/133.9724852=10.60%。
根據倖存者定律,在網上發聲的,佔據媒體主導權的大部分都是有一定學歷的人,所以給人造成了一種假象:現在大學生太泛濫了。實際,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仍舊少的可憐。
可是,有消費能力的,手上有資金的,大部分都還是那些沒有多少文化的俗人,他們才是主力,消費主力。而那些早早進入社會的人,才更了解這些「社會人」需要什麼。所以學生創業才屢屢失敗,因為他們在象牙塔里臆想出來外面的人想要什麼,實際並不是如此。
蠢人的錢更好賺,想從精英口袋裡面掏錢出來,難上加難。精英就能看穿所有的消費陷阱,而蠢人不能。
所以最終贏取勝利的,可能就是一開始被大家公開鄙視,各種看不起的那位。
所以,看上去很LOW的小黃車,遍地殘廢車的小黃車,市場佔有率遠高於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所以,滴滴能搞得贏看上去很高大上的Uber。
人吶,一直裝逼很累的。所以,最終選擇並願意掏錢購買的,就還是最符合自己內心需求,卻實際上很俗的產品。
大俗即大雅。
the end


※擁有 8 年激光雷達、自主定位導航開發經驗,專註於機器人領域的思嵐科技獲投 1 億人民幣
※小加在大加(0003)
※《西行紀》漫畫製作手稿任性大公開!#part 1
※雀梅——養護守則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導致我們不熟
TAG:公眾號 |
※你自認為的「好人」,卻是別人眼裡的蠢人
※不好意思,我不喜歡蠢人,所以鍾情易烊千璽
※練出多少肌肉會達到人體極限?蠢人就關心這個問題,那聰明人在幹嘛?
※看不到機遇的人是蠢人;抓不住機遇的人是庸人是罪人
※聰明人和蠢人6個不同之處,進來看看你是哪種人?
※對於蠢人,最可笑的一句話
※《三國演義》六大蠢人:沒有最蠢,只有更蠢,其中一人自絕於天下
※馮學榮:禍害人類的,往往不是壞人,而是蠢人
※巴菲特:你是在市場中與許多蠢人打交道,這就像一個巨大的賭場
※聰明人會把嘴藏在心裡,愚蠢人卻心擺在嘴裡
※別人倒霉時,聰明做1件事成就自我,愚蠢人做1件事自損福德
※如何辨認聰明人與蠢人?這幾大常見特徵,敏感勿看
※節目里的萌蠢人設果然是假的,現實生活中的劉憲華讓你不敢認!
※我是撕碎蝴蝶翅膀才知道它美在哪裡的蠢人
※人生逆境時,聰明人善用易經6字心法,愚蠢人選擇迷信與盲從
※諸葛亮多智近妖,卻不如這個「蠢人」,大智若愚才能救西蜀!
※朴正允:聰明人的嘴藏在心裡,然而愚蠢人的卻把心擺在嘴裡
※曾國藩:記住三句話,識別蠢人、粗人和姦人,遠離他們
※曾國藩識人術:熟記3句口訣,一眼識別粗人、蠢人和姦人
※三次出任首相,卻被罵為是日本的第一蠢人,最終選擇了服藥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