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竟然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學科學」 | 師說

竟然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學科學」 | 師說


?

蘇德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科學隊長主講人







「為什麼要學習科學」——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真的有些懵住的感覺。


作為一名地學工作者,過去幾十年里,我經常到遠離大中城市的偏遠山區進行地質考察,因此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貧困地區,見到過許多極端貧困的家庭和因貧窮而輟學的孩子。


在我們大城市的有些孩子對學習科學感到厭倦的同時,還有很多雙渴望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著學校的大門。



——蘇德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地質學家,北京西山15億年前古地震遺迹的發現者













0

1





在訥德林根,一位德國醫生為我講解地質知識。




2000年,我們在德國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培訓。








一天,我們幾位學員在德方培訓導師托馬斯帶領下參觀德國的一個小城——訥德林根,我們到達一個城堡的頂層,我的身旁站著一位中年女遊客。我向她介紹說我們來自中國,是來學習科學鑽探的。




簡短的寒暄之後,她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環形地貌說,這是一個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直徑近30km的凹坑,整個訥德林根就坐落在一個撞擊坑內。在巨大的隕石撞擊作用下,原有的岩石結構和礦物成分發生了強烈的變化。她還在我們培訓導師的地質圖上指點著這個隕石坑及周圍的地質體。




聽了她一連串的介紹,我想她一定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地質學家。令我驚奇的是,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德國醫生,是這裡的遊客!






德國

訥德林根

全貌。來源:痞客邦









0

2





5000米,會不會把地球打穿?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另一件事發生在中國。



2005年,當我們的課題組申請國家973項目時,一同等待答辯的一個生物方面的學者與我聊起各自的工作。




我介紹說,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口5000米的大陸科學鑽井。他問:5000米,會不會把地球打穿?




學過地質的人都知道,地球的直徑有12800公里,大陸地殼的厚度有數十公里,5000米連薄薄的地殼都不能打穿,更不用說整個地球了。














0

3









在我們大城市的有些孩子對學習科學感到厭倦的同時,還有很多雙渴望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著學校的大門。




德國一個普通的醫生,具有相當廣博的地學知識;中國一位高端領域的生物學家,對生物學之外的地學常識一竅不通。




我不是嘲諷這位生物學家,假如他問我幾個普通的生物學常識問題,我可能也是一竅不通。




有句古話:隔行如隔山。




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之間的差別或者說隔閡越來越大。反過來,分工和差別越精細,越需要在不同學科和專業的人員之間進行科普。




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學科交叉,更有利於科學發現和技術進步。




在北京西山發現15億年前的古地震遺迹就是學科交叉的最好例證之一。因為,地震專家沒有想到在那麼古老的岩層中會保留地震遺迹,一般的地質學家又不認識地震現象。






北京西山15億年前古地震遺迹位置圖(比例尺為近似值)。蘇德辰制






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科學家之間需要互相科普,中小學的學生更需要科普。




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大爆炸的電子時代,知識獲取的速度越來越快,但不正確的知識傳播也越來越迅速,張冠李戴、以訛傳訛的知識通過互聯網和先進的印刷技術飛速擴散,急需進行全民科普,以正本清源。




同時,中小學生應試教育的勢頭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培養方式以考試為主,不是以興趣為主。




甚至,還有人問我 「為什麼要學習科學」——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真的有些懵住的感覺。




作為一名地學工作者,過去幾十年里,我經常到遠離大中城市的偏遠山區進行地質考察,因此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貧困地區,見到過許多極端貧困的家庭和因貧窮而輟學的孩子。




在我們大城市的有些孩子對學習科學感到厭倦的同時,還有很多雙渴望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著學校的大門。














04









比爾蓋茨說「我最後悔的事情是大學時代的輟學行為」。




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科學帶給人類的好處日益明顯,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科學。衣、食、住、行、通訊、娛樂等等,哪一項能夠離開科學呢?




就以和地質學相關的領域來說吧,我們穿的衣服許多都是石油化工產品,從宇航員的航天服,到日常的鞋襪;我們吃的糧食、水果、蔬菜絕大部分需要化肥的輔助和高科技的農業技術(比如中國科學家袁隆平教授培育的雜交水稻),否則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資源根本不可能生產出那麼多糧食產品;先進的城市建築都與現代化科技緊密相關;飛機、高鐵、高速公路,哪一項能夠離開現代化的科技?




我們可以仔細看看家裡的電視、電腦、手機、汽車等家用產品,看看還有多少功能沒有被充分利用。再仔細想一想,如果不懂科學,如何能夠製造這麼多現代化的電子產品么?




如果不學科學,更新的產品由誰來開發、研製呢?










可是,為什麼還有人對學習科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疑問呢?




誠然,確實有個別人不懂科學、不學科學,但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但這種情況僅是極端的個例甚至是誇張、虛構的故事。




計算機天才比爾蓋茨大學未畢業就主動退學,但他不是不熱愛科學,而是當時的教育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需求。最近,比爾蓋茨在北京大學與學生座談時,被問到年輕時最魯莽的一件事情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大學時代的輟學行為。




事實上,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在公司,無論是發跡前還是成為世界首富後,他一直在堅持學習,特別是堅持學習各方面的科學知識。













05









科學不是要不要學的問題,而是必須學的事情。




常言到,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要讀書。所以說,要不要學科學不應該是問題,而是必須學。




那麼怎麼學好科學呢?





學科學,愛好和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有的孩子對於某種事物或學問的愛好和興趣可能是天生的,好像找不到明確的原因。但是對於絕大部分孩子,興趣和愛好都是可以培養的,但需要耐心、需要言傳身教、需要潛移默化和技巧。




有心栽花花不活的實例太多了,死記硬背只會使孩子的興趣變得更淡。




興趣的培養因人而異。家長有耐心,循循善誘。啟發式明顯強於灌輸式,親自動手實踐明顯要比死背理論知識要記得牢靠。




有時,不經意間的一段故事或者幾句話,就可能引起孩子對某種事物強烈的興趣。




一旦發現孩子對某一學科或事物有比較強烈的興趣或愛好,家長一定要正面鼓勵,最好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與其中,儘可能花時間陪伴孩子。







?

蘇德辰主講《尋覓地下寶藏》。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和孩子一起,聽科學家講科學。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閱讀)







關於師說


師說是《科學隊長》為熱愛學習、關心子女教育的爸爸媽媽新開闢的專欄,堅持「名師、名家、名篇」的編輯方針,旨在藉助大師智慧,共同探尋科學教育的本質,進一步去指導我們日常的教育與行為實踐,幫助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為自我悅納的、獨特的、有價值的自己。







▼▼▼

點擊「

閱讀原文

」,與蘇德辰一起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從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看《歷史學宣言》| 科學春秋
更正聲明 7月18日
腦科學研討會:從基礎研究到臨床
大熱天穿「毛衣」:神奇的「不插電」製冷
學術氣氛和天文界軼事 「天問」專欄開篇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為什麼要學好科學
你為什麼要學哲學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好處?
兒童為什麼要學科學?
我們為什麼要學好數學和歷史
欲學養生,先要學怎麼做人
學周易 我們要學什麼!
「學佛者」與「佛學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學佛?
科學家難當,數學還是要學好
我們要是想學佛,先要學這幾樣
學佛到底要學什麼?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學會做人
孩子,我來告訴你為什麼要學數學?
小時候都要學「錢學森」的科學家,現在為何都想做明星?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學佛?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要學佛?
美國人學英語竟然不學音標!為什麼中國人要學
什麼是國學?為什麼要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