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wei031《專題討論系列》克隆人

wei031《專題討論系列》克隆人

wei031 克隆人

大綱:

甲.前言

乙.正文——

一、何謂「克隆人」?

a. 定義

b. 什麼是「有性生殖」?

二、探討「克隆人應否存在」之必要性

三、支持者的立場

a. 掌控生命的最高峰

b. 媒體誇大克隆人的危害

c. 現實的走向

四、反對者的立場

a. 悲劇的開始

b. 性的問題

c. 價值問題

d. 尊嚴問題

丙.參考資料

丁.感想——

一、品格教育

二、「品質」問題

三、資金分配

【前言】

在這篇論文中,我將探討克隆人應該不應該出現的問題。論文的靈感來自中學的某次班際辯論賽的題目——《克隆技術的利大於弊》,我從這裡取得了一些聯想。

接下來的篇章所要探討的不是克隆的技術,甚至不是克隆的產品,而是克隆領域中還未成形的部分——克隆人。

許多科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宗教家,甚至一些一般社會人士或學生,都思考過克隆人究竟應該不應該被製造這個問題。他們思考著,當這種不由兩性結合而產生的新人類與我們這些正常人共處時,所要面對的許多道德倫理問題。目前許多人抱持反對的態度,然而仍然有人贊成克隆人的製造。

探討這個問題的價值何在?當我請教我的父親時,他給予的答案中道出一個例子,而我很高興能在本篇論文中將之分享。

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在不久的十五年前,「大哥大」問世之際,它被視為一種奢侈品。擁有「大哥大」的人被視為富豪子弟,然而僅僅大約十五年後的今天,智能手機卻成為你我的必需品。智能手機成為朋友與朋友之間、公司與市場之間、上司與下屬之間、生意人與客戶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一個無可剔除的聯絡工具。它的地位演進從奢侈到必需,讓我們看見一個事實:原來在不同時代可能產生不同的思想標準。以前被反對的文化,也許只要時間的催化就能被接受。

請留心,我們必須十分謹慎地看待這一類問題,因為這世界上存在著兩種規則:真理和道理。

何謂真理?好比說人需要空氣,這是個跨種族、時代、地域等,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何謂道理?好比說中國古代女性纏腳。道理之有理,是必須切合特定的種族、時代、地域等,最終形成文化。

因此,當我們探討問題之前,要分清所有規則中,何者屬真理,何者屬道理,何者無理;這是本篇論文的終極目的。

【何謂「克隆人」】

1. 定義

「克隆」其實就是「無性生殖」。「克隆人」的技術,即單取男女一方成熟個體的器官細胞(含46條染色體),在體外與經過處理後的空卵子結合;此卵子的染色體已被破壞,成為空的卵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遺傳基因全部來自一方的合子,再移植於女人的子宮內;這合子便像普通受精卵一樣分裂成長。經過正常的懷孕期,漸漸發育成胎兒;如此誕生之嬰兒,其基因與提供體細胞的人完全一致,以後他成長的五官體形也完全一樣,稱為「克隆人」。

2.什麼是「有性生殖」?

透過夫妻兩性結合而繁殖的下一代稱為「有性生殖」。人的細胞含有46條染色體,生命所有的遺傳信息(即基因)就儲存在其中。正常人的「有性生殖」,是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各含有23條染色體,透過兩性交配,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含有46條染色體的合子,在母體的子宮內發育成胎兒。

而「試管嬰兒」是屬於「有性生殖」。「試管嬰兒」與「克隆人」是有區別的。試管嬰兒的基因來自雙親;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精子與卵子是特殊的生殖細胞。「試管嬰兒」是受精這一過程,用高科技的方法在「試管中」培養,然後將早期的胚胎植入子宮。如果將胚胎細胞分成數份,再植入不同的子宮,可同期發育成數位兄弟姐妹,這種過程是「有性胚胎複製」,與「克隆人」完全不同。「克隆人」的基因來自已成熟的個體器官細胞,與「試管嬰兒」基因的來源不同。

【探討「克隆人應否存在」之必要性】

在豐足的物質科技成就背後,同時也出現廣泛的虛無主義、無慮、享樂主義、意義之迷失、挫折感等。我們不要忘了前幾年發生的39位「天堂之門」(Heaven s Gate)的信徒集體自殺的駭人事件,是發生在所謂科技最先進的美國。這印證了「我們能征服太空,卻征服不了內心的空虛」這句老話。

比起其他科技,遺傳基因科技所帶來之挑戰是前所未有的,這也難怪柯林頓在獲悉「桃莉」誕生的消息後徹夜難眠,且在翌日即刻指示全國生命倫理諮詢委員會(National Bioethics Advisory Commission)對無性繁殖的倫理道德影響做研究,並在九十天內提呈報告。

許多評論者指出,就算某個人的基因組合是與另一個人完全相同,前者也未必就是後者的「複製品」。理由是人的個性並非單由先天的基因所塑造;反之,在許多時候,環境及培育扮演更大的角色。因此要再複製一個愛因斯坦或希特勒都是不大可能的。人的性格或人性並不只是化學單元所組成,除了肉體的細胞組合,人有其所謂的靈魂,而靈魂是不可能複製的。

話雖如此,深信仍有許多科學家想扮演創造主,嘗試創造一個人——世界上第一個複製人。這是可以理解的,人都有其自勝心、驕傲野心,倘若能成為第一個造人之人,那將留名青史,這種誘惑是許多人不能勝過的。因此複製人在目前是空談,但沒有人敢抹殺其可能性,因此討論有關克隆人的道德倫理問題也變得迫切了。

基督教倫理學家奧利華·奧娜婼芬說過一番發人省思的話,闡明了探討這個問題的必要性:「技術本身是一種文化的化身和委身。它包含了我們對上帝、對世界及全人類的思考方式。因此技術本身也包含了一些價值判斷,它也摒除了一些有關人類行為的可能性態度。」

總括一句,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科技的發展,倘若能促進人的尊嚴及價值,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高舉科技之時,我們也應警戒科技系統之宰制權勢,免得他殖民化我們的生活世界;而無性繁殖這個科技正潛伏了此巨大危機。

【支持者的立場】

1. 掌控生命的最高峰

第二軍醫大學社會科學教授、醫學倫理教研室主任王德彥這麼說:「人們的擔心都是想像大於事實,基因克隆技術是人類操作生命的最高峰。」

人們普遍擔心克隆人出現以後,人類會進入一個製造人的時代。億萬富翁會不會無休止地複製自己,使自己長生不老甚至遍布世界?克隆人有沒有法律地位?是否可以分割遺產?親代眷養克隆人以備自己更換器官是否人道和合法?如果某個工廠克隆十萬個低能兒作為馴服的勞動力怎麼辦?

王德彥教授說:「其實,我們同樣也可以想像,我們克隆出來一個人後,我們可以給他良好的教育、豐富的物質生活,避免我們走過的彎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讓他服苦役呢?」他又說:「克隆人完全可以和自然生人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這也許只是個習慣問題。」

對後代數量、生育後代的時間以及後代素質的自主決定,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現代生殖技術有可能滿足人類幾千年來的願望和需求。現代基因克隆技術在為實現這一夢想提供了可能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道德問題,迄今已有的倫理學已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無論是要求道德適應技術還是技術適應道德,當科學技術使人成為自然體而能夠通過技術加以支配時,道德的籓籬終究要被打破。

2. 媒體誇大克隆人的危害

生化博士方丹子認為,假如有一個群體全部採用克隆生殖方式,那也只是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原有的基因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並無減少。

方氏認為國內的媒體普遍誇大了克隆人的危害。允許克隆人,並不是相應地禁止人類的有性生殖而把人類變成單性生殖的動物,因此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反對克隆人是無濟於事的。

3. 現實的走向

克隆羊引起了一場克隆人的恐慌,而克隆人的支持者認為,事實提示著克隆人的問世是遲早的。這就像過去生物醫學科學領域中重組基因和試管嬰孩問世所經歷的,從恐慌和非議到認可和推進的過程一樣。只要克隆生物能造福人類,哪怕僅僅是對少數有生育缺陷的家庭,通過法律的方法揚善避惡,克隆生育一定會逐漸得到人們的理解和認可。而對於輔助生殖技術未能成功協助生育的不育夫婦來說,選擇克隆傳代,還是過繼傳代,這是他們的傳代自主權。

國際知名雜誌《柳葉刀》在討論克隆人首要原則的社論中有句話:「無論這場辯論在哪裡發生,我們應該記住:人首先就是一個人,無論他或她是怎樣產生的。」

【反對者的立場】

1. 悲劇的開始

如果克隆人誕生,將是個悲劇。

中國科學院院士兼副院長陳竺解釋說,我們不懂得這個嬰兒是否是個健全的人,因為從技術角度看,克隆動物的失敗率非常高,桃莉羊就是克隆277個綿羊胚胎的唯一「碩果」,即使最終成功了,也以不健康、畸形的居多。這種「殘次品」若發生在人身上,誰對他負責?

2. 性的問題

社會學家張文光提出,把生殖和性分開,這是福是禍?有人問,性與生殖一定要結連在一起嗎?難道生養兒女、製造新生命必須是兩性結合才合乎自然嗎?另外也問,為什麼不把性簡化,不要將之神秘化:性就是性慾,就是想和別人的身體接觸以達到快感。張氏說:「簡簡單單的性」可能是時下許多人持有之態度;但他不敢苟同。「我覺得如果性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和別人的肉體接觸,獲得快感的話,人與禽獸有何別呢?」

希伯來文中,「性交」的意義是「認識」。這是男女雙方向對方敞開自我的時刻。在相依擁抱的過程中,兩個生命能超越自我,共同朝向貢獻另一個個體而奉獻自我,產生另一個生命。以無性繁殖取代有性繁殖是削減人性的,因為它是生養新生命與一個委身與付出的愛、性關係與親密分家了。基於此因,基督教堅決反對將性簡化及賤化成只為找尋刺激或快感的接觸,而深深認為,性必定有其更深層之目的與意義。

哲學家余達心認為,個體生命的成全與肯定在於他或她願意融入一種超越自我的關係中。人的生命是要在互相參與、彼此貢獻與共同開拓中展現「有性生殖」,因此是兩性結合,以達到最高生命成全的途徑。不單如此,被生殖的下一代也必須在愛的結合和期盼中出生,在愛的照顧中成長,其生命的完整性才不會受損。唯有在二人成為一體的生育中,孕育成長的人才蘊含著相互依賴、彼此奉獻的深意。

3. 價值問題

第二軍醫大學遺傳學教授傅繼梁說:「克隆人將給人類的倫理體系帶來『感情黑洞』,從此取消了生命的神聖感,人們之間的感情可能會大打折扣。」

比如有一對夫妻非常心愛的小孩突然出意外離世,他們當然會傷心欲絕,這時若利用克隆技術將一個完全相同的小孩還給這個家庭,聽起來似乎人道,但請進一步想,為什麼他的父母會難過?正因這個小孩是不能再生的,他是獨一無二的。再者,被克隆而成的小孩,不過是一個前人的投影代替品,試想知道此事實後,這個克隆人的心智發展會如何?

4. 尊嚴問題

桃莉羊對遺傳學一無所知,它不知道自己是克隆而生的,其它的羊也不知道它們是怎樣出生的;然而與動物不一樣的是,克隆人將會明白他們是克隆而生的,明白他們因此會受到其他人的矚目。被克隆而生的人類,都為著另一些人的利益和目的而被製造,這遠不是一種進步,而是一種社會和道德的倒退。法國國家生命與倫理諮詢委員會委員亨利·阿特蘭教授就說:「不管怎樣,生物醫學技術都不能為這類模糊觀念提供服務。」

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在30年前也說過:「人是什麼?這個問題是任何一個時代所面對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一個社會的整體政治、社會和經濟架構,也在一個頗大的程度上決定它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在今天生物科技一日千里的時代,『人是什麼』似乎已變成唯一的問題。」

【參考資料】

【感想】

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也進行了一番腦力激蕩。我發現原來一個人的信仰很重要。例如人本主義學者以人為中心來看待問題,和神本主義學者對生命的看待,有著不一樣的角度。真理需要堅守,這是前言提及的,而信仰的不同將造成對真理謹守的程度不同。在這時代建構一個合乎需要的道理時,信仰的基礎因此就非常重要。

此外,我還思考了以下問題:

1. 品格教育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克隆人的需求嘗試基於一個人的利益、好奇心、虛榮心。如果克隆人的出現是我們強行的製造,在這個道德墮落的前提下製造而成的新人類已是一種「產品」。你要如何教導一個產品去學習品格?除非你不將之視為產品。要如何不將之視為產品?除非他的存在非克隆而成。

2. 「品質」問題

科學家皆認同,到目前為止,克隆出來的生命體質比自然出生的生物體質更劣。未來世界若充滿克隆人,「正常人」與「克隆人」或克隆人之間相互交配所產生的後代,會否一步步將人的基因引向更糟的地步?絕對是可能的。我們不能只將表象傳給下一代,內里卻越來越粗略。

3. 資金分配

我深信有爭議才會有結果。結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壞;但要有更好的結果,爭議是無可避免的。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想想,與其用大筆資金研究克隆人,何不將之發展其他研究?既然醫學界承認克隆人的生產風險高,相信有更好的研發來滿足優良內臟等的需要。

結論:

總的來說,當然這些探討很難被下一個完美的結論,但我更傾向反對克隆人的出現。這一次對論文的撰寫確實啟發了我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水之聲 的精彩文章:

ku032 《大家一起酷系列》巧合?設計

TAG:活水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賽博朋克2077》Steam討論 國外玩家想要基努果體MOD
「Super Junior」「新聞」190412 tvN方「圭賢,退伍後出演《新西遊記7》討論中」
別討論什麼iPhone 9、10、11了,來看看iPhone 100
2018W.B.C主會場:24日下午14場演講+3場專題討論+三點鐘講述
「討論」英偉達 GeForce MX150 - 2019 年還值得買嗎?
玻璃藝術:美國藝術家Joseph Corcoran討論他的作品.3月1日,周四,晚6:30
索尼討論PS4 Neo 守望先鋒傳遞了1000萬玩家的里程碑
分析了4000萬條Stack Overflow討論帖:這些才是最受歡迎的編程書
76人曾討論富爾茨+10號簽+26號簽打包交易選波特
我們從不討論寒冬:AI 掘金志的 10 大關鍵詞丨2018 特輯
扎克伯格 2019 年個人目標:和公眾討論科技的未來?
《DOTA2》吉隆坡Major預選賽賽事討論
12月6日 兩蘇要聞【第583期】蘇丹與美國討論軍事合作
「10-20世紀的中國社會與文化」第90次討論會
美國2018年總統經濟報告:專門討論加密貨幣
人工智慧成2018中國互聯網大會和2018雷克大會討論焦點
「最適舒張壓大討論」Eur Heart J:舒張壓最好70~80 mmHg;JACC:低於70~80 mmHg心絞痛風險增加
K286 續篇:和子女討論2035年的中國
小專題討論:Netflix VS HBO模式
關於人性的討論 1884年英國「木犀草」號食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