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艱難唯育人

千古艱難唯育人

先說一句題外話,今天果然有細心的朋友留言問我 「 傳播學之006哪裡去了? 」 ——忽悠人的回答是:「 因為那篇文章寫的是美國軍方與情報部門在冷戰時期對新聞傳播的背後陰謀幹預,所以用了007 」

好吧,堂主說實話,是因為昨天看著從001到005的系列文章,不知怎麼的,就把新的一篇標題錯寫成007了——看來過幾天再補寫個006吧 ( 偷笑,偷笑 ) 。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名言想來中國人應該無人不曉。其作者就是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出自他著名的 《 岳陽樓記 》——上學時老師要求全背誦的古文之一。

范仲淹一生允文允武,書法文章,皆為一時之雄;執政理事,可稱當世之表。

從剛剛被推薦提拔入京為官之時,范仲淹就能夠為國事直言敢諫,奮不顧身。當時宋仁宗年幼,由太后執政,在一次不合適的典禮之前,范仲淹先後給宋仁宗和劉太后上書反對,卻沒有得到即時的回應。

不過,事後不久,范仲淹就被貶出京——此為其人生的第一次遭貶。後來因為范仲淹立身正直,能力極強,人望很高,且從來不結朋黨,所以時人譽之被貶為 「 光 」 ——光耀的意思。

范仲淹一生曾三次被貶,分別被時人稱為 「 極光 」、「 愈光 」 和 「 尤光 「。做事做人到如此份上,也真是令後世之人羨慕和敬佩不已。

但是,范仲淹還真的不是只是口舌能言敢諫而已。此外,其最為人稱道的作為有三:

一為仁心仁術,二為善御外敵,三為選拔人才。

在劉太后去世之後,范仲淹就被仁宗調回京城,當年七月,天下大旱,江淮和京東一帶蝗災非常嚴重。范仲淹奏請朝廷派人視察災情,仁宗卻不知為何沒有理會。范仲淹便問仁宗:「 如果宮中停食半日,陛下該當如何? 」

仁宗這才醒悟過來,於是就派范仲淹去安撫災民,他所到之處,開倉賑災,安定了民心。最後,還把災民用來充饑的野草帶回朝廷,以作警示。

一次,范仲淹讓次子范純仁,從蘇州運麥到四川。走到半路上,范純仁遇見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親之喪,卻無錢運柩返鄉,便自作主張,將一船麥子全部送給了他,助其還鄉。

范純仁回到家中,一時之間沒敢向父親提這件事。當范仲淹問他在路上遇到朋友沒有,范純仁回答說:「 路過丹陽時,碰到了石曼卿,他因親人去世,沒錢運送靈柩回鄉,而被困在那裡。」

范仲淹立刻說道:「 你為什麼不把船上的麥子全部送給他呢? 」 范純仁回答說: 「 我已經送給他了。 」 范仲淹聽後,非常高興,大力地誇獎了兒子的做法。

二者善御外敵。范仲淹的時代,西北地區的西夏國崛起,屢次攻擊北宋邊境。在危急之時,范被調往西北前線,擔任邊防主帥。

他針對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提出 「 積極防禦 」 的守邊政策,在要害之地修築城寨,加強防禦工事,改革軍隊帶兵制度,解決軍需問題,訓練邊塞軍隊,實現了以守為攻。

同時,他真誠團結邊境羌族等少數民族,賞罰嚴明,使他們安心歸附北宋,一同抵禦西夏。當時人稱:」 軍中有一范,西夏聞之驚破膽 「。

通過范仲淹的經營,使北宋西北邊境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原來屢遭挫敗,變為勢均力敵,最終迫使西夏與北宋簽立了和平條約。

毛主席曾評價范仲淹說:」 中國歷史上有些知識分子是文武雙全,不但能夠下筆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戰。范仲淹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

三者選拔人才。范仲淹特別善於識人,當狄青還是名下級軍官時,范仲淹就對他很器重,授之以 《 春秋 》。

並對他說:「 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狄青從此認真讀書,終於精通兵法,後成為一代名將。

著名的北宋五子之一張載,在其少年時,喜歡談兵,所以在二十一歲時赴西北謁見范仲淹,想在軍中發展。

范仲淹一見之下,覺得其作為將領實在屈才,就勸他讀 《 中庸 》,後來張載成為一代大儒,是宋明理學中關學的創始人,堂主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提到過張載的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

范仲淹還提拔了富弼,稱其為:「 王佐之才也 」,並把他的文章推薦給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兒嫁給了富弼。當宋仁宗恢複製科考試後,范仲淹讓富弼由制科步入仕途,並為其推舉,富弼終成為一代名相。

其實說了這麼半天,才說到主題。堂主讀史時,尤為遺憾的是育人之難。

以范仲淹這種被後人評為 」 北宋第一名臣 「 ,死後謚文正的一代英傑,居然後世出了一個大漢奸范文程,主動投靠努爾哈赤不說,連妻子被多鐸奪去也仍然忠誠如狗,真是讓人為范仲淹扼腕嘆息。

類似的還有岳飛的後代岳鍾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將。

每當想起此事,堂主不禁有些恐懼,因為不患己身之正,實患後代之難以教育也。畢竟范文程和岳鍾琪分別范仲淹和岳飛的17和21世後代,這也年代隔得實在久遠,實在無法怪到祖先身上了。

但堂主想來,能否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真是我們不可推卸之重責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李堂 的精彩文章:

TAG:桃李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難得皇漿養育人!
七百多年古樹下的一口井,育人無數卻難逃此劫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
歷史課怎樣啟智育人
江蘇師大在多樣課堂中鑄魂育人
大匠育人,必以規矩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尊重、關心、愛護學生既是一種艱辛的勞動,是教師素質最好的體現
又一起育人事件給世人的反思
創新之道,唯在育人
俗語「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育人經!
錢穎一:當前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發掘現代技術教育的多維育人價值
淺涉育人之道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是「育分」
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彭少兵:「育人是最大的學問」
思博銳獲數百萬天使輪融資,瞄準中國體育人才短缺痛點
挖掘德育內涵 體現全面育人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未來教育家育人與創新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