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在幫孩子相親,還是在拖孩子的後腿?
這幾天,一則父母在北京的相親角為孩子相親的新聞刷爆整個網路,引起了廣泛的熱議,主要原因是父母們提出的相親要求很特別: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有戶口殘疾也行。把每一個人都按條件分成了高配、中配、標配與低配,還有了一份所謂的中國式相親的價目表。我曾經說過,中國式的相親就是一個精準的價值匹配遊戲,在這裡描述的淋漓盡致。「門當戶對很重要,在相親中排第一位。」
相親角中的每個人都在守衛自己所在的階層:誰也不想找條件不如自己、相對低層次的家庭,因為他們懼怕下滑,懼怕好不容易才積累的財富被人佔用;誰也都在尋找條件略優於自己、相對高層次的家庭,因為他們也期待上升。但這種上升十分有限,他們絕不找條件優越太多的家庭,因為他們害怕被對方看不起,說話都不硬氣。
歸根到底,相親還是一場盛大的個人營銷和階層買賣,房子、戶口這些硬性條件都是擺在桌面上的交易籌碼。
看了這個新聞,我為中國的家長與孩子都感到悲哀。作為一個家長把孩子已經培養成人了,卻還要為孩子的婚姻問題操心,其實是沒事情干,瞎操心。作為一個孩子,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卻還要父母來操心自己的婚姻,說明能幹低下。能解決好自己的婚姻問題,其實是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一,父母所謂的幫孩子相親,都是自己焦慮,以自己的價值觀來相親找對象,以為找個條件好的,孩子將來就能幸福。其實,並不能代表孩子的想法,都是父母瞎操心,許多孩子是不接受父母的幫忙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想找一個怎麼樣的伴侶。有一些孩子是被迫接受父母強制性的相親要求的。由於父母的參和,許多孩子的婚姻問題更難解決了。
二,大多數的父母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孩子真正解決單身,以為只要找到一個條件相當的人相親就可以了。其實,現在的男女不是沒有遇到過可以談對象的人,更多的是戀愛能力低下,相處出現問題造成的一次一次的分手,找一個人相親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戀愛沒有談好,經營感情的能力低下,結婚了也不會幸福,有的還會再來離婚。所以,真正的好父母,從小對孩子就會應該做情感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到了要結婚的年紀來幫忙相親。
三,父母來相親,大部分看的是對方的經濟條件,是不有房有車,工作前景是不很好、學歷高不高,看的都是優點,其實人那有那麼完美,正確的相親方式是因為他有許多的優點,願意包容他的缺點。找對象這個事情不光條件合適了就可以的,男女兩人在一起有沒有性的吸引力,有沒有感覺,是否能培養出感情,其實比條件合適更重要。遇到一個29歲的女生跟我訴苦說,我自己找的喜歡的男生,媽媽都反對,認為對方條件不好。媽媽給找的相親對象,條件不錯,但自己不喜歡,所以,一直沒有辦法進入婚姻,為此,還跟男朋友吵架,影響兩人個的感情。
四,現在孩子都可以相親找對象的父母,年紀大多在50歲以上了,許多家長文化素質不高,受傳統封建觀念的影響,竟然還會以男女雙方的八字不合,屬相不好為由,來堅決反對孩子的戀情。其實就是認為對方各方面的條件不好,配不上家和孩子,以這個為借口反對孩子的婚姻。今天有人在分答中給我留言說:老師,您好!我和男朋友異地戀,彼此都很愛對方。但是他媽媽特別迷信,說我和她兒子不能在一起,很堅持。他很難受,我也是。見過了他媽媽一次,結局很難堪!他媽媽還暈倒了。許多父母為了反對孩子的婚事,想出各種的招數。所以,表面上看父母是對孩子的婚事很焦急,真的想幫孩子解決單身問題,實際的行為卻是在拖孩子的後腿。
所以,我一再告誡我們的父母:孩子的婚姻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如果成年了,自己的婚事都解決不了的,他們怎麼有能力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做父母如果永遠不放手,那麼孩子怎麼能夠真正去獨立面對生活?做父母的你們能夠陪著他們一輩子嗎?能代替他們去生活嗎?培養出了一個長不大的巨嬰,比解決不了單身更可怕。如果做父母的真正想幫助孩子,那就學會放手。
幸福365婚戀諮詢平台:婚戀諮詢師團隊提供戀愛、離婚、復婚、婚外情、感情挽回、親子諮詢
公共微信號lingzi3827


※迷茫的日子,是一個人增值的最好時期
※如果你中了三十個億,會怎麼安排人生?
※《我的前半生》:你不得不知的婚姻危機
TAG:婚戀情感專家凌子 |
※父母在,我們永遠是孩子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開心果,看看這些父母都是怎麼對待孩子的
※十七歲少女懷上孩子,在父母的逼問下說出了孩子父親,父母頓時崩潰
※走失孩子的父母,最大的希望只是孩子活著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子的人,就不要考慮把孩子交給他們帶了
※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是什麼樣的父母?
※勸我離婚的是你們,不幫我帶孩子的還是你們,日子好難啊
※孩子是父母的鏡像,一切是反的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對毛孩子們來說也是如此!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留守兒童父母:我們也想陪在孩子身邊,但是不得不離開他們
※有個女漢子媽媽,孩子真是遭罪了,這還是親生的嗎
※孩子不僅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我們的大導師
※父母們用點心,都會給孩子不一樣的童年,瞧人家這對父母!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比如她們
※我是你們的孩子,不是你們的面子
※比孩子說謊更加可怕的,是父母面對孩子時的行為
※可憐的孩子,你的父母去哪了?
※我們都曾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
※父母還這樣給孩子無節制的吃,會害孩子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