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什麼允許孩子哭,比讓孩子笑更重要? | 育兒

為什麼允許孩子哭,比讓孩子笑更重要? | 育兒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在很多父母眼裡,哭是孩子膽小、軟弱的表現,甚至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要挾。



然而,哭只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孩子認識和掌控自己的情緒需要一個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和體驗。

如果一直壓抑這種情緒的釋放,實際上是給孩子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


所以,當孩子哭時,我們不妨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想哭就哭吧。等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問題也就解決了大半。


作者 

| 晴天媽媽 


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啪嗒------


孩子的冰激凌掉地上了,


瞬間哇哇大哭,


你開始安慰:

「寶貝兒,不哭了,掉地上就不要了」


然而,孩子哭得更凶了,


「不就是個冰激凌嘛,咱們再買一個就好啦」


「來,媽媽抱抱」


這下孩子哭得更慘了,天崩地裂,撕心裂肺......


 


留下一臉茫然的你:


我也共情了,我也擁抱了,我也接納了,


怎麼還是不停地哭哭哭呢?


育兒書里的金科玉律到自己孩子這兒永遠不管用!


 

那不如,打一頓?


先別慌,咱們先來做一道測試題:


你猜猜,


孩子多大就和成人的大腦智力發育沒什麼差別了?


是3歲!


也就是說,在孩子上幼兒園時,


智力腦80%已載入完成。


但是,為什麼孩子沒有大人這樣「好說話」?

而且哭起來總是沒完沒了,怎麼哄都哄不好?




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是合理的

 


雖然理論上,孩子的智力腦80%左右發育完成了,


情緒腦的發展確還很不完全,要到青春期結束,


18~20歲左右才能有相對完善的情緒控制能力。


而情緒控制能力,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理智的發揮。


 


是不是你突然就理解了,


上一秒還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孩子,


怎麼突然會因為掉在地上的雪糕,而哭得撕心裂肺,


好像天塌了一般。


 


所以責備一個小孩子的哭鬧,


簡直和責備「人為什麼生下來不會走路?」一樣殘酷。


 


其實,孩子所有行為都是合理的,


沒有那麼多的行為偏差。


孩子的言行都是在真實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當語言能力不足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時候,


哭泣、抗拒、叛逆就會成為一種延伸的表達。


如果採用這一種觀點,


孩子一整天的行為都是合理的,


即便你的孩子在尖叫、在打滾、在暴力,


甚至他對你說"我不愛你"、"我恨你",


你也要先思考他想表達的是哪種需求?


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引導他?


 


在小孩子語言能力還不夠成熟時,


會經常使用哭鬧和抗拒來交流。


即便青春期的孩子,

在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下,


也會展現去叛逆等非語言溝通形式。


比如,和父母唱反調、網癮、早戀、打架,


甚至離家出走。


很多時候,我們主觀覺得這些是行為偏差,


而忘記這些是一種表達,


是孩子在向父母呼喚理解和引導。






和孩子建立「連接」,比阻止孩子要管用

 


我們需要"聽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建立連接,


而不是阻止孩子的表達,更不是逼迫孩子順從乖巧。


 


我們習慣於把自我凌駕在孩子之上,


因為我們是"權威",


我們會習慣性地把孩子的行為偏差,


認為是需要立刻"修正"的"問題"。


然後這樣做的後果,


只會把孩子推上與你對立的邊緣。


 


只有接納,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語言"。


孩子哭鬧的萬能對策往往來自於一個大大的擁抱,


即便什麼都不說,只是陪伴他,


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穩定的愛和無條件的支持。


但前提是,


你不要一邊擁抱著孩子一邊言語里還否定著孩子,


這樣的擁抱是沒有效果的。


 


當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表達沒有被回應、


能力不夠實現自己的想法時,


如果急於阻止孩子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過,


甚至抗拒,即便暫時順從,也會在別的時候發作。


 



「寶貝兒,你難過嗎?」


寶貝兒

,媽媽陪著你」


寶貝兒

,你需要媽媽幫你做些什麼」


這樣的表達,才能讓孩子不糾結在拒絕和限制之中,


真實的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只有無條件的接納和理解,才能給孩子足夠的支持。


如何不打不罵和孩子溝通?

 

 


解讀「嬰語」,傾聽孩子的表達


媽媽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試著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察孩子的需求。


無論我們的情緒如何煩躁,


無論孩子的行為多麼誇張,


無論我們心裡有多少責備和抱怨,


都應該用平和的態度去面對孩子。



 


及時捕捉孩子發出的信號,


比如生理上是否不適,渴了?餓了?困了?


是否因為遭到媽媽拒絕非常沮喪?


是否因沒有拿到自己喜歡的零食而著急?


當我們看到孩子真實需求的那一瞬間,


問題其實就解決了一大半。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允許孩子的依賴和自我,耐心陪伴引導。


同時利用規律的作息、穩定的環境和明確的規則


來幫助孩子。


當孩子自己適應好了,或者探索累了,


自然會不那麼反抗。



 

 


擁抱孩子的情緒,充分共情


面對孩子不定時爆發的情緒宣洩,


父母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的行為,


比如哭鬧、打人、咬人、打滾、撞頭等,


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情緒感受。



 



究竟孩子為什麼會如此難過或者憤怒?


是什麼引發了孩子這樣的感受?


是事情不順利引發的挫折感?


還是父母沒有及時回應引起的焦慮感?


是需求被拒絕的對抗?


還是能力與預期不一致產生的煩躁?


 


安靜地陪伴孩子、輕撫後背、擁抱孩子、親吻孩子,


都是表達父母接納他的感受的很好的方式。


 


如果只是一味地阻止孩子和責罵孩子,


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拒絕,


他會覺得自己這樣感受是錯誤的。


當她被看到、被聽到、被允許的那一刻,


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回落,


破壞性的對抗性的行為也會慢慢停止。


有些媽媽說,當她們開始擁抱孩子,


一開始孩子是掙扎的、拒絕的,


慢慢地即便媽媽什麼都不說,


孩子便慢慢停止了哭泣。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


孩子的情緒也會引發父母的強烈對抗和情緒綁架。


因為我們感受到被脅迫被控制,


「孩子與我作對」、「孩子居然反抗我」,


這樣的心態其實就是媽媽們感受到了被控制。


反過來讓我們急於去壓迫控制局面,


以顯示自己的權威。比如,孩子過一會兒情緒好了,


他需要安撫和擁抱,而我們不肯安撫,


還美名其曰堅持原則,其實是變相在懲罰孩子。



 

 


與孩子互動要有方法


描述問題細節



比如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耍,孩子被推了一下,


很傷心。這個時候媽媽可有說:


「寶貝兒,我看到XX推了你,你很不舒服,對嗎?」


客觀的描述問題,


會幫助孩子去面對和理解事情的發生。


之後再去安撫孩子,


他感受到的是媽媽認同我現在的情緒狀態。


 


用指令要簡單易懂


比起嘮叨,


簡單明確地和孩子說,


「吃飯咯」 「數10下我們就出門啦」,


在這一點上和激勵老公做家務一個道理,


語言明確,指令清晰,


這樣孩子才能更明白我們的意思。


 


讓孩子明白你的感受


把你的感受告訴孩子,是很有效的方式,


比如,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


「寶貝兒,媽媽看到你的玩具撒了一地。


我喜歡乾乾靜靜的地板。


你能幫媽媽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嗎?」


 


給孩子寫便條


可以在門上貼「隨手關門」,


或者在繪本架旁貼上「請放回原處」,


很多孩子即便看不懂,


也會要求家長將便條上的內容講給他們聽。


這樣也可以很好地和孩子表達我們的期待和要求。


還有一些媽媽製作「情緒溫度計」的圖表,


告訴孩子「媽媽生氣到這裡了哦」,


孩子也會很開心地理解媽媽的情緒狀態。


 


有的家長會說,遇到孩子做的事情真的很出格,


難道也接納和理解嗎?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們可以去限制孩子的不合理、不安全、


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


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比如看到兄弟相爭,弟弟搶了哥哥玩具,


哥哥打了弟弟,我們可以和哥哥說,


「我看得出來你很生弟弟的氣,但是要說出來,


告訴他,而不是用拳頭解決。」


 


無論何時,在教育孩子之前,


我們都應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其實,沒有不乖的孩子,也沒有那麼多的行為偏差,


只有沒被傾聽的需求,只有沒被回應的呼喚。


當你放下對孩子的"權威

"

和"修正

"


當你不再認為孩子的行為是"問題",


當你不再站在完美主義的制高點去要求和說教時,


你會發現,

你收穫的是,


一份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和一個更可愛的孩子。


 


更何況,


教育的歸宿本來就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


孩子下一次哭的時候,請抱他更緊一點吧!






作者  

|

晴天媽媽(郭俞杉),凱叔講故事專欄作者,大白健康首席親子心理師。3個孩子的媽媽,國家認證親子諮詢師,育兒師,親子閱讀推廣人。親子教育世家,北大碩士,HKBU學士,接受美國CASEL情商系統研習。專註於親子教育、家庭關係和女性成長,親子微課和直播超過800萬媽媽喜愛。




本文轉載於「凱叔講故事」,微信公眾號:kaishujianggushi,600萬孩子的哄睡神器,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就給小編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同在一個班,這5類孩子卻人緣差、成績糟!爸媽不得不注意! | 育兒
育兒:孩子做不到這幾點,最好先別去幼兒園學習
孩子未來不孝順的四大特徵,再不糾正就晚了
孩子長不高?一定很少吃這7種食物!後悔看晚了
這五種爸爸對孩子傷害最深,第一種能毀掉孩子一生!

TAG: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接受孩子的哭泣,遠比讓孩子笑更重要
「小瑩說育兒」我們究竟想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就因為你女兒掙的比我多,孩子就要跟你家姓?告訴你,不可能!
允許自己孩子脆弱的媽媽,你的孩子才能成為堅強的孩子
這樣給孩子喂飯,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聽說你很愛你的孩子,卻給孩子買了少兒平安福?
這樣養孩子,也難怪孩子會內向、自卑了!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
父母那麼辛苦,是要留什麼給孩子?
再愛孩子也不能經常抱,這兩個時候總抱孩子,對孩子沒好處!
孩子為什麼會膽子小?可能是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影響著孩子!
孩子一哭就要抱抱嗎?別讓孩子的哭聲威脅父母
不管多丟臉,都請站在孩子這一邊!孩子需要這樣的父母,你是嗎?
為啥越來越多的女人懷不上孩子?想要個孩子怎就那麼難!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父母應該怎麼做?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孩子抑鬱症,你怎麼看?
孩子 為什麼 更喜歡媽媽一些?
你家孩子怎麼這麼膽小、愛哭?拜託不要再給他貼標籤!
孩子總是很膽小是什麼原因?還不是拜你所賜!
早識字的孩子更聰明,可是父母這個做法,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總覺得孩子不夠聰明?那是因為孩子體內缺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