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式減持」套路多,銀河證券回應VIP減持方案:營業部宣傳誇張了!

「花式減持」套路多,銀河證券回應VIP減持方案:營業部宣傳誇張了!

減持新規推出不足兩個月,就已經有券商「貼心」提供VIP減持服務。令人眼花繚亂的花式減持方案,讓投資者不僅感嘆:真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近日,銀河證券多家營業部齊齊推出了「金大宗」、「買入轉售」兩種減持方案。

多個營業部官方微信發文稱,面對減持新規,以及減持新規下的種種難題,銀河證券特推出專為VIP客戶提供的專業增減持服務,包括「買入轉售」和「金大宗」兩種花式減持方案。

何謂「金大宗」、「買入轉售」?

「金大宗」

這並不是銀河證券首次提出「金大宗」的大宗交易新規。今年3月27日,銀河證券廈門嘉禾路營業部就已經推介「大宗交易——金大宗」的業務。

根據銀河證券廈門嘉禾路營業部介紹,金大宗是指由銀河證券直接作為大宗交易客戶賣出對手方,為大宗交易提供報價,按照某一折扣價買入股票,為客戶減持套現提供流動性的服務。

對於「金大宗」的業務交易,銀河證券廈門廈禾路營業部指出,優點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 無需客戶尋找接盤買家,減少搜尋成本,客戶一次性賣出,快速套現,避免價格波動風險。

2. 大宗交易價格公正透明、折扣優惠,以市場平均折扣率為參考,根據大宗交易金額佔比進行調整。,對於公司優質客戶,折扣價可以酌情優惠。

3. 機構接盤提高了股票的市場信心,業務資金為銀河自有資金,合規合法,買入席位顯示為機構專用,為市場樹立信心。

4. 對二級市場賣出衝擊少,利用策略交易有序賣出,減少大額賣出對二級市場衝擊。

買入轉售

按照銀河重慶江南大道營業部的說法,買入轉售是指通過大宗交易賣出標的證券,90日內不超過2%賣給銀河證券,一年累計可減持8%。

客戶大宗交易後獲得60-70%的保證金,剩下的30-40%的保證金作為初始保證金留存在銀河證券,待股票了結時進行現金結算,多退少補。銀河證券自大宗交易6個月後接受客戶委託逐步賣出股票,待股票賣出後進行現金閘差了結。

優點在於:銀河證券是客戶的減持專家,不用市場上到處找交易對手,高效、保密;同時,銀河證券買入轉售業務採用逐日盯市,股票賣出時採用程序化減持,衝擊小;每日交易數據均會以郵件方式發送給客戶,保證交易過程透明、安全。

花式減持是否合法?

那麼問題來了,「金大宗」和「買入轉售」是否涉嫌違法?

對此,銀河證券相關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公司大宗交易業務為大額持股、為不熟悉二級市場的客戶服務,服務對象主要為實體經濟,業務過程符合交易所的各項規定。

銀河證券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回應。

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買入轉售業務發揮了券商作為資本中介的專業作用,在落實減持新規精神的同時又能服務好實體經濟的大股東、特定股東等,是促進股東平穩有序交易的好工具。

有意思的是,幾個發布「金大宗」、「買入轉售」消息的營業部,都是十分活躍的營業部。比如銀河證券北京朝陽門北大街營業部、中關村大街證券營業部、廈門廈禾路營業部等。

對此,銀河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確實是存在部分營業部過度宣傳了。該人士表示,兩個減持業務不是產品,而是一對一的服務,公司官方從未對外宣傳過,不否認個別營業部在宣傳上有誇張用詞,以後我們需要加強管理。

減持新規下「對策」頻出

銀河證券」VIP「減持的背後,折射的是減持新規下,券商和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的種種「對策」。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新規,新規發布後大股東面臨如下五種減持難題:

1. 大股東、特定股東減持IPO前或定增獲得股份,3個月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不超過總股本的1%;

2. 股東減持定增股份,限售期滿後12個月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不超過其持有的該次定增股份50%。

3. 大股東或特定股東,採取大宗交易方式,在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不得超過股份總數的2%;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其受讓的股份。

「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其受讓的股份。」讓目前的大宗交易接盤方無計可施。據此,銀河證券提供了兩套減持方案。

業內人士透露,除了銀河證券,還有多家券商也在進行此類做法。

除此之外,券商、上市公司高管發明了各種各樣減持方法。

有券商「發明」出代持方式減持。

即通過「兩次過橋資金+質押」完成減持。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將減持股份通過大宗交易平台過戶給該券商,券商按照接盤價格的50%~70%將資金付給客戶,其餘30%~50%暫時存管在券商賬戶上,待6個月鎖定期滿後,券商將限售股票賣出,依據賣出價格的高低扣除中介費後將剩餘款項返還給減持方,並多退少補。

有的股東在5%的持股比例上做文章。

比如6月21日,綿石投資公告稱,中科匯通6月20日減持公司100股,交易後中科匯通持有公司1492.97萬股,持股比例4.99%,並稱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還有上市公司夫妻雙方為此而離婚的。

6月22日,贏時勝的一則公告轟動網路,高管鄢建兵(持有公司8.10%的股份)與黃熠因離婚財產分割,於6月22日完成證券非交易過戶事宜,鄢建兵將2783萬股(佔總股本的3.75%)的公司股份過戶給黃熠。過戶後,鄢建兵將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那麼如何看待這些鑽漏洞的減持行為呢?

業內人士指出,監管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市場上出現的這些減持新手法,監管層不可能沒有察覺,現在不違法不代表未來也合法。後續的補充說明條例一定會更加完善。

見習記者 吳夢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金融報 的精彩文章:

孫宏斌憤怒了:國際評級機構「亂彈融創」!我就是有錢,還買!
「亞歐幣」忽悠4萬餘人上當,捲走投資人40億元!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虛擬貨幣
馬雲的無人超市剛火爆開業,上海首家無人便利店卻停運了……
央行連續8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這舉動透露了什麼?

TAG:國際金融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小米回應雷軍減持股票傳聞:系誤讀 並未減持
美好置業:袁啟強減持公司4%股份 完成減持計劃
又一家上市公司欲放棄P2P業務:報喜鳥計提減持小魚金服部分股權
曾是三大股東 Intel持續減持ASML股份:已不足3%
VC/PE的夏天:百家機構花式減持
減持砸停了電魂網路,下一隻可能會是TA
從減持到質押:兩動阿里股票 軟銀意在何為?
康旗股份控股股東擬減持籌款,是「轉型」還是「賣殼」?
「鼎暉系」的Pre-IPO投資生意,還有哪些上市公司面臨被減持風險?
股東減持+業績下滑,小心這些股!
社保減持交通銀行股份,可能是中國金融業開放的又一舉措
減持潮又來了,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
小米股價下跌後頻回購,雷軍減持A類股以維持投票權比例
辨證看待大股東減持
蘇寧再度減持阿里股票,新零售要變天?
「寶能系」資本布局新動向:大幅減持萬科,潛入汽車產業鏈
依米康:上海亨升於減持計劃期「零減持」
派生、紅嶺被動減持,P2P公司股票質押對出借人有什麼影響?
減持陣營擴容 部分實控人擬高位「套現」
聯絡互動:減持趣店、雷蛇部分股份,獲得投資收益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