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軼:民法總則的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軼:民法總則的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

2017年的3月15日,是一個註定要在中國法律發展史上寫下重重一筆的日子。就在這一天,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以98.3%的高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民法典的編纂工作順利走完了第一步。即將於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民法總則不僅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還決定了整個民法典的精神氣質、立法體例、編排體例、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則。民法總則的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經由民法總則確立的具體法律規則,通過民法總則對人的定位和期待的表達,藉助民法總則協調人與人關係、人與社會關係、人與國家關係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則展現出來。

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和貫徹人文關懷理念

民法總則中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非法人組織等。法人、非法人組織等這些非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除了服務於自然人的需要外,無其他存在的正當理由。因而在各類「人」中,居於核心地位的非自然人莫屬。近代以來多部優秀的民法典,昧於民族國家初步形成,資本主義蔚然成型的現實,主要還是致力於如何有效組織資源,使民族國家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取得優勢,自然人當然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獨立自主的主體,這使得這一時期的民法典經濟理性高揚,經濟功能凸顯。正在編纂的中國民法典,欲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追求國家、民族在經濟上的成功,繼續堅持經濟理性,繼續發揮經濟功能,都無可厚非,但絕不會止步於此。因為實現經濟增長並非目的,而只是提升人民福祉的手段。因此,民法總則堅持以人為本,在重視和貫徹人文關懷理念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例如,關於胎兒利益的保護,考慮到胎兒是弱者中的弱者,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民事立法對於胎兒的態度,尤其能夠展現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的文明程度。我國以往的民事立法有對胎兒利益進行保護的規則,但是僅限於財產關係,主要是遺產繼承中的特留份制度。在民法總則中,胎兒的利益在更廣泛的領域裡受到關注和保護。民法總則明文確認,只要胎兒娩出時為活體,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民法總則還重視對逝者的關懷,如果侵害包括英雄烈士在內的逝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不僅如此,民法總則相當多的法律條文都滲透著人文關懷的理念。這意味著,步入21世紀以及新千年的第二個十年,民法總則不是僅僅將人定位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體,更是將人定位為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主體。

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是社會關係的綜合,社會是人生活的場域,沒有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的個人。人與人的關係,既是人與社會關係的縮影,又是人與社會關係的截面。民法總則既協調人與人的關係,也協調人與社會的關係,此二者須臾不可分離。就協調人與人的關係而言,即使是僅僅涉及私人利益的事項,民法總則也沒有把人看作是可以脫離他人的孤立的存在,去宗奉原子式的個人主義,而是強調「仁者愛人」,倡導「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精神。面對今日的信任危機、社會失范等現象,民法總則著力強調「民無信不立」,將以信賴保護、友善和睦為主要內容的誠實信用原則確立為協調人與人關係的基本原則。人與社會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社會化。就協調人與社會的關係而言,首先,需要意識到,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色和優勢,就是追求社會的高度成熟和發展。因此,民法總則認可社會公共利益是得以動用國家公權力干涉私人生活、介入市場交易、剝奪和限制私人合法財產的足夠充分且正當的理由。其次,民法總則高度重視「家」在組織社會秩序中的關鍵作用。家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價值觀念中,具有異乎尋常的價值和意義。一些社會學家說,西方一些國家所講的家,是從兩個成年人為共同生活目的走到一起開始的,家就是家庭;中國人的家,就不太一樣,人是一出生就被「拋」到家裡的,人在這裡長,慢慢走向社會,長期和家保持著密切關係。中國人的家,既是家庭,更是家族。因此,無論是家還是家庭成員的關係對中國人來講,都非常重要。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則體現了對家的重視。如今隨著社會變遷,人們對家的認識也有變化,但家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依然如故。與此相適應,民法總則在自然人領域設計了完善的監護制度,包括未成年人及成年人監護制度。所有的規則設計都服務於提升家庭的凝聚力,而非鼓勵利字當頭、錙銖必較,造成家庭分崩離析。在主體制度中,民法總則堅持多年來形成的民法傳統,將家庭成員或家庭參與商事活動的重要形式——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認可為民事主體的重要類型。

作為對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時代的回應,民法總則明確認可了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的民事法律客體地位。未來隨著高端晶元、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為代表的新經濟形態將會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在某種意義上,哪個國家率先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等做出妥帖周到的法律回應,哪個國家就會在新一輪的巨大變革中佔據先機,處於引領地位。民法總則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做出了引導性規定,如果未來民法典各分編的編纂能夠在此基礎上,基於大多數人分享的價值共識,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及其派生問題作出更為細緻且具有足夠預見性的規定,這將是編纂完成的民法典能夠成為一部21世紀民法典的關鍵。我國編纂的民法典,能夠超越以往民法典的,一定主要不是法律技術上的創新和發展,而是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上適應時代需求的調整和改變。站在人類社會經濟變革的又一個關鍵性時刻,中國人能不能把握住新的歷史機遇,能不能從容應對新技術的挑戰,事關國家的繁榮富強以及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此,必須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在可預見的未來,民族國家依然會是一個長期的存在,國與國的競爭還將是國際關係的常態。就人與國家的關係而言,民法總則確認國家是為了人的存在,國家公權力的動用需要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設置這些法律依據應當有足夠充分且正當的理由。國家無須出場時,不得越位;國家必須出場時,不得缺席。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應當遵循「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原則。此外,國家利益,如同社會公共利益一樣,也可以成為動用國家公權力干涉私人生活、介入市場交易、剝奪和限制私人合法財產的足夠充分且正當的理由。只是這裡的國家利益,必須是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經過法律認可的表決程序、遵循法律認可的表決規則確認出來的國家在整體上具有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同時,國家利益也應當可以還原為民事主體的私人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民族國家,今天尚存在不少通過雙邊或多邊協議形成的超國家形式,民法總則以表明對這些雙邊或多邊協議態度的方式,回應了人與這些超國家形式的關係。

人與自然的關係,在近代民法典上就是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人作為權利的主體,自然作為權利的客體。土地、森林、河流、礦藏乃至動物都是民法上的物,民法典關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物的效用,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滿足人之所需。時至今日,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難以為繼的自然資源,讓人們逐漸意識到自然不是無限攫取的對象,而是人類相生相伴的夥伴。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應遵循雙重價值,一是從人與人的關係出發,從作為類的人的利益出發,從代際正義的角度,遵循道德的價值,以求達到「道德境界」;再是從人與其他生物的關係出發,從作為類的生物的利益出發,從種際正義的角度,遵循超道德的價值,以求進入「天地境界」。民法總則關於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規定,就是對此做出的回應。

以民法總則的通過為開端,如果我們編纂完成的民法典,既能固本又能開新;既能從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尋找資源,以「昌明國粹」,樹立自信,凝聚認同,又能與時俱進,回應時代的要求,以「融化新知」,包容開放,推陳出新;如果編纂完成的民法典,在我們所面對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上,既能做出符合中國人實際的回答,又能做出契合人類需要的回答,那麼這部民法典就一定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法典,也一定是一部引領21世紀潮流的民法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光閣微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紫光閣微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民國時候的中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袁運甫:新中國的第一代美術家!
趙艷紅:中國農民的私人生活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加班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書法
正宗中國菜vs老外眼裡的中國菜,網友:外國中餐和中國國內沒法比
中國日報社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創立新時代國際傳播理論研究中心
喬治·維阿感恩中國!就職總統說中文謝謝 童年跟中國援非工程師學中文
太極拳的精髓或已不在中國 中醫教給外國人 跟著美國人學中醫
飛羽版納——中國的「新居民」
美國總統民粹主義政策招致質疑 歐洲日本競相接近中國
尋路中國系列:變化中的中國人
中國最偉大的帝王:他讓中國真正不同於歐洲
中國特有的關係哲學
外國人問中國人愛韓國並喜歡韓國人嗎?中國網民:愛韓國妹子!
抗戰初期中國軍隊的自動武器 靠中國人民的智慧發揚光大
域外漢籍中的中國文化
大道純粹·中國美院教授朱穎人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裡,全民如何參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制定?
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軍隊的內務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