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小城的來信,一場何處安放的青春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憶…」伴隨著幾乎每一個夏天都將出現的旋律,一茬又一茬的同學從校園中離去。或許是因為離別的傷痛,或許是因為人生選擇的未知,7月的雨總是會多一些難以名狀的情感。
對於即將安放的青春和夢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選擇,而每一次都會有一些同學選擇了北上廣,他們從踏入這個城市開始,這場關於青春與夢想的戰爭就已經打響,但人們卻漸漸發現身後追趕的只剩下時間。那些分給我們煙抽的兄弟,那些帶給我們快樂的往昔,如今多半已無人問起。或許正因如此,在7月15日,一封《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你在帝都還好嗎?》的信,引起了網路熱議,這封信或許會給我們如何安放自己的青春以再次思考。
面對這封信,網路上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兩種。對於贊成去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人而言,相對公平的機會,相對更好的資源和發展平台成為了他們選擇的重要標準。而相反的,即便國家在調控房價,但依舊買不起房子也是現實。同樣,高額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競爭壓力也是這些城市的主旋律。
而對於選擇所謂「小城」的人而言,沒有房價的顧慮,沒有高強度的工作壓力,相對安逸而穩定的生活是選擇「小城」發展的人重要的標準。而相對局限的發展前景和相對落後的資源成為了選擇這裡的人所必須面對的困難。
其實兩種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人對於前往一線城市有了自己更多元的想法,這是社會發展的一種進步,同樣也是一種「思潮」。而「青春不止北上廣」便成為了這個「思潮」中的核心。
對於原先來一線城市發展的人而言,有很多或是因為跟隨潮流,或是因為與朋友結伴闖蕩,並沒有對自我價值觀有準確的判斷。而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變得理性,選擇一線城市的人也有了明確的自身需求,不再盲從。選擇二三線城市的人也有著自己明確的規劃。社會的發展一定需要這樣更加多元的選擇,這是社會的進步,這更是人生大不同的精彩。
對於「青春不止北上廣「的觀點而言,這並不是讓所有人「逃離」北上廣,因為無論你在哪裡都有利弊,正如「萬物皆有裂痕」。但是無論你在北上廣還是在其他地方,這些「裂痕」都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同樣也是安放青春的地方。其實只要心中的熱血不死,只要還想再跟自己「死磕」一下,那麼青春的腳步便不會停歇。所謂心安亦是歸處,做出對自己清楚的選擇才是對於青春最好的詮釋,那麼你的青春又應安放在哪裡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租房也能解決子女入學?「租購同權」沒那麼簡單
※《我的前半生》:比狗血劇情更好看的是賀涵牌毒雞湯啊!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那個款待書、款待人、款待心的人走了
TAG:中國新聞周刊 |
※三部經典香港黑幫電影,回顧躁動的青春,一代人無處安放的青春!
※汪峰:一回頭,青春無處安放
※找一個安放靈魂的地方,讓心成為一朵盛放的清蓮
※韓城這5處安放鄉愁的村落,每一處都藏著流年古韻!
※走過無處安放的青春,就好了
※她,和她無處安放的青春
※一個溫馨的小窩妥妥的安放好一顆安靜的靈魂
※漂亮小姐姐來健身,一旁男教練什麼情況,無處安放的小手?
※這家街邊的關東煮小店,收藏你無處安放的煩惱
※城投信仰何處安放
※辟一方天地,山水成居,安放一顆心
※尋一處清靜,將心靈安放
※他的每部電影里,都有一個無處安放的小孩
※胡一天、雷佳音、易烊千璽可愛的一面,總有一雙無處安放的手最搶鏡!
※歲月靜好,一人,我亦安好|在這喧鬧的凡塵,安放靈魂
※曾經,我也有一顆渴望在北上廣安放靈魂的心
※那些無處安放的情感,都去了哪裡?
※一半以上女性都曾流產?我們的疼痛無處安放
※抖音火了武漢,和江城景觀一起安放於歷史長河的詩詞你知道幾首?
※一零零一:這個夏天你無處安放的少女心,被這群野男人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