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揭陽棉湖老行當|潮汕古老美容術—挽面

揭陽棉湖老行當|潮汕古老美容術—挽面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挽面,是一種流行於潮汕民間,用紗線拔除臉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方法,亦稱為「開面」「修容」。隨著各類美容用品和場所的興起,這項古老的民間美容技法漸漸被淡忘。而在棉湖,這種古老的美容方法依然存在,一些小巷子中可以看到小小的招牌上寫著「挽面」二字。

從事挽面者,一般為四五十歲的婦女,有些是以此為副業掙點錢彌補家用,有些則是家傳或是對其有興趣而學會這一技藝。舊時,潮汕女性出花園、出嫁、過節、生子滿月,都有挽面習俗。由於挽面事關「婦容」,因而挽面人亦被尊稱為「挽面娘」。

走進棉湖老城區,一間隱匿於小巷中的小小房屋中,年逾六旬的許姨便是從事挽面這一老行當的挽面娘。許姨向我們介紹,在姑娘即將出嫁之前,便會來挽面,將臉上的細毛拔除,寓意脫胎換骨,也有一些愛美的女子會時不時地來挽面修容。

挽面的工具

挽面的工具十分簡單,一塊粉、一卷紗線、一支鑷子、及兩張小矮板凳即可,看似簡單,但要自如地操作幾根紗線卻並非易事,非心靈手快動作利索者莫能勝任。只見許姨先用粉餅在姑娘的臉上滾一遍,起到「潤滑」的作用,然後將一根紗線折成8字形活結,右手拇指與食指撐著8字結一端,左手扯著紗線的一角,牙齒咬著紗線的另一角,呈九十度角,形如剪刀。許姨雙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緊,紗線絞纏分合就像剃刀般來回在姑娘的臉上挽。由於絨毛連根拔起,被挽者不時會感到臉上有些疼痛。當紗線行遍整張臉後,被挽者的面毛就被挽得乾乾淨淨,面部變得光滑整潔,人也變得容光煥發了。挽面後,臉部會發熱乃至發紅,需等到臉不發熱時才能碰水,以免出現過敏長紅點,可以在臉部抹上臉霜或蘆薈膠(以前也有人選擇搽雞蛋清來降溫),效果會很好。

棉線是柔軟無骨之物,在挽面娘的手中,卻如刀刃鋒利,為姑娘的姣好面容而服務。在沒有化妝品的年代,挽面無疑是最便宜、最快捷的美容術,使得姑娘挽好的面部美麗皎潔,容光煥發,彷彿「逆生長」。而從傳統的民俗意義而言,挽面被賦予吉祥含義,象徵著洗去污垢、圓滿光明、展露新氣象。即便到了今天,棉湖地區辦喜事仍保有挽面的習俗,給新嫁娘一份美好的祝福。

資料來源:今日棉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潮汕最古老的寺院:潮陽西岩寺
潮汕建築「厝」,古香古色的宗族古宅
這座潮汕古村竟藏著百座祠堂:揭陽泥溝村
潮汕民俗:營老爺
潮汕地區的三大古剎
「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始祖祠
玉湖派之潮汕陳氏泰初公系
「夏雲」潮汕紀行(三)——潮州古城裡的騎車人
潮汕民俗一奇葩——淺談揭陽龍砂鄉「豎燈竿升彩鳳」習俗
「潮汕中秋習俗」中秋節潮汕大媽教你拜月娘
西貢潮汕文藝節在港舉行 盡顯香港特色潮汕文化
廣東揭西:三山國王祖廟,紀念潮汕地區上千年歷史的「地頭爺」
潮汕滷水 川味風格
廚房故事 淺說潮汕腸粉
潮汕姑娘與我說「茶事」
潮汕小吃之「春餅」
潮汕李嘉誠的老鄉,白手起家成為香港的「玩具大王」
潮汕行吟特輯
為什麼潮汕人喜歡拜老爺?
舌尖上的揭陽:潮汕揭陽小吃大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