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胃腸道腫瘤癥狀太隱蔽
胃腸間質瘤,這個讀起來有點拗口的病名,不僅百姓頗感陌生,很多醫護人員對其也是「蒙查查」。胃腸間質瘤長在哪?它等同於胃癌或腸癌嗎?怎樣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易混淆:
與不少消化道疾病相似
胃腸道間質瘤是本世紀初才正式命名和普遍使用的醫學新名詞。由於病程早期癥狀隱蔽以及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在本世紀以前,病理檢查並不能區分和鑒別胃腸間質瘤,它長期被誤認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也常與胃腸道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瘤混淆。
作為一種胃腸道軟組織腫瘤,胃腸間質瘤有別於胃癌或腸癌,它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部原發多見,佔50%-70%;其次是小腸,佔20%-30%;結直腸佔10%-20%;食道佔6%左右。50歲-70歲是該病的高發期。
易忽視:
癥狀隱蔽造成治療拖延
以往,胃腸間質瘤因診出率低,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疾病。近年來,隨著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檢出率不斷上升。據西方國家統計,胃腸間質瘤約佔全部肉瘤的1/5,已成為最常見的單一肉瘤類型。「雖然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受到胃腸間質瘤的威脅,但遺憾的是,大眾對這一疾病知之甚少,加上胃腸間質瘤早期具有隱蔽性,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據介紹,胃腸間質瘤在早期較小時基本無癥狀,即使隨著瘤體的增大,患者會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癥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拉黑便和貧血等,但這些癥狀也可見於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視和漏診。在首次就診的胃腸間質瘤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已發展成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發生肝轉移和腹腔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易複發:
對放療化療不敏感
「目前認為,胃腸道間質瘤基本上屬於惡性腫瘤,貌似良性的間質瘤最終都變為惡性的。」何裕隆說,胃腸間質瘤的惡性程度大致分為:超低危(瘤體10cm)。超低危、低危和中危的病人預後較好,接受手術切除後不易複發和轉移,而高危病人容易發生複發、轉移。
那麼,怎樣才能早發現呢?由於胃腸間質瘤沒有特有的癥狀,又高發於50歲以上人群,何裕隆建議,超過45歲的人群做一次胃鏡檢查,有助發現早期腫瘤。一般來說,通過內窺鏡,可以排除大部分胃腸間質瘤。「目前,手術切除是胃腸間質瘤首選且唯一可能實現治癒的方法。對於間質瘤,非常強調完整地切除,第一次手術不恰當(如術中令瘤體破裂),都可能導致術後複發。因此,應謹慎選擇腹腔鏡手術。」
對於高危患者而言,術後複發率可達55%-90%,半數還同時出現肝轉移,這與其細胞生長活躍的特點有關,特別是位於小腸的間質瘤,就像割韭菜一樣,割了又長,有的病人因此做過多次手術。
由於胃腸間質瘤對放療、化療不敏感,以往除了手術以外,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隨著分子靶向藥物的問世,間質瘤的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術前可以通過口服靶向藥物縮小病灶,創造更利於手術根除的條件;在手術切除後的輔助治療中,服用中藥人蔘皂苷rh2也能延緩複發,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總有一些人能贏得對腫瘤的戰鬥,他們是這麼做的!
※體檢查出腫瘤標誌物升高,是不是體內長腫瘤了?
※腫瘤免疫治療存在哪些大忽悠?
※淺藍黴素,具有抗菌和抗腫瘤等生物活性
※內鏡,讓消化道腫瘤無處藏身
TAG:腫瘤 |
※胃痛胃脹胃潰瘍?不妨每天吃一些這種食物,修復胃黏膜遠離胃病!
※得了胃潰瘍就吃這種食物 修復胃黏膜遠離胃病!
※這種肉吃一口毀腸胃還致癌!
※這種肉保護心臟和血管,每周吃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癌症都繞道走
※胃痛胃脹胃潰瘍?不妨每天多吃一些這種食物,胃部疾病不來找!
※這種草藥能治療肉眼血尿,多囊腎患者有福了
※這種果子是糖尿病的剋星 常吃可穩住血糖,預防糖尿病!
※胃炎怎麼就成了胃癌?這種細菌是幕後黑手!滅掉它可切斷癌變
※除了腹痛,盆腔炎還有這種癥狀!
※隱匿性腎炎嚴重嗎 這種病需要治療嗎
※腸胃不好該如何養胃?這種食物每天常吃,呵護胃黏膜助你調理腸胃
※胸越大越容易患上乳腺癌?其實這種情況才是最危險!
※這種帶「雞屎」味道水果深受廣東人喜愛,對糖尿病有很好治療效果
※它居然是糖尿病天敵!這種粗糧加一種運動,糖尿病康復了!
※手指麻木是多種疾病的信號,有這種癥狀警惕這五種疾病
※關節變形身體浮腫 皆因這種「隱形疾病」作怪
※這種常見營養素竟然是致命性乳腺癌擴散的關鍵
※孕婦牙齦腫痛有膿怎麼辦 如何預防這種疾病
※萎縮性胃炎早晚會轉成胃癌?這種擔心多餘嗎
※小心「肝」,肝病患者宜多吃這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