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金融會議之後的第一槍,大鱷妖精的苦日子來了

金融會議之後的第一槍,大鱷妖精的苦日子來了

17日,據媒體報道,銀監會當天表示,要深入整治亂搞同業、亂加槓桿、亂做表外業務等市場亂象。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第一次用上了「三亂」。

如此嚴厲的詞,不由讓人想起前不久證監會主席談到的二精:妖精、害人精。

銀監會的動作,是周末剛剛開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後,金融監管層打出的第一彈!

信用貨幣大擴張的好日子,正式宣告結束。

而對那些高負債,高度依賴貨幣放水推升資產價格、製造泡沫割韭菜,才能賺錢的大鱷與妖精們來說,真正的苦日子來了!

1、 銀行的天性

這次銀監會提到的三亂,本質上是一個東西,就是銀行想盡各種辦法創造信用貨幣。

我們知道,創造信用貨幣是銀行的天性。哪怕手裡只有1分錢,也要貸出去,不然它怎麼給存款的人付利息?

而理論上,不管是誰貸了這一分錢,它幹了什麼,只要不是怕這錢見不得人的,最終還會存到銀行里。所以,如果沒有準備金的話,這1分錢就能無限次的重複一個過程:貸出又存入,最終創造出無限的信用貨幣來。

約束銀行的貨幣創造本能,最核心有兩條,一個是存款準備金,一個是資本充足率。

存款準備金好理解,吸收了1塊錢的存款,留出一部分作為準備金。這樣,存貸之間的循環,就不是無限可重複了。目前國內的存准率是16.5%,也就是說100元存款,要拿16.5來做存款準備金不能動。100塊錢的存款,理論上最多能循環創造出600塊錢的貨幣。

資本充足率,本質上來說,是限制銀行資產槓桿倍數的。比如,目前商業銀行法規規定,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拿8%的充足率來算的話,這個槓桿就等於限制在12.5倍。

2、道與魔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從有這兩條紅線以來,古今中外,所有的銀行創新,都是為了突破或者繞過這兩個規矩。

所有的影子銀行,歸納起來就一句話:如何放出更多的貸款,創造更多的貨幣,又不讓監管老爸發現或發火。那些讓行外人士一頭霧水的各種高大上的金融名詞,比如什麼同業存單、委外理財、買入返售,等等等,說白了就兩個目的。

一是減少繳納準備金,創造更多的信用貨幣。比如眼下近7萬億的同業存單,它計入銀行的存款,但是這部分卻不用繳納準備金,這意味著第一輪貸款的時候,就不用留下16.5%的準備金率,相當於多了1萬多億的存款。所以,銀行們自然趨之若鶩。

二是粉飾資本充足率,好創造更多的信用貨幣。

作為在2013年那一次錢荒之後才大爆發的同業存單,則是這一輪信用貨幣創造的最大貢獻者。這恐怕是這次銀監會,將其列為三亂之首的原因吧。

3、貨幣總量的控制

控制了這三亂,那麼,未來貨幣總量的控制,就有了抓手,因為非影子銀行的信用貨幣創造,都是透明的,很好管;不好管的就是那些影子銀行。在此,我們有必要複習一下,昨天金融工作會議的重點。在7月16日的《一周政經趨勢解讀》中,我也試著划了一下:

(這次會議)有兩大地方是新的表述,一是控總量,二是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嚴控總量,是對貨幣總體增長提出要求,從這兩個月M2增速連續下降的情況來看,未來增速還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嚴控地方政府債務總量,則切中當前房地產泡沫的要害,因為只有推高地價,才能讓政府能夠籌集更多錢,也就是負上更多債。要知道,債務總是與抵押物相關,地方政府目前最大的抵押物就是土地,所以,嚴控地方債,就是嚴控炒作地價。

而終身問責制,則是要堵住體制上的漏洞,這也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地方政府之所以敢於背債,是因為官員一旦因為GDP表現不錯,而升遷之後,原地方的債務就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了,成績是自己的,債是別人的。現在要堵住這個體制漏洞。

從銀監會的學習來看,第一個總量控制的要求,今天就動手落實了。5月與6月,M2增速持續回落,掉到了個位數,未來很大可能將進一步萎縮。不僅如此,銀行業總資產的增速,也將會進一步回落,這意味著影子銀行的步伐就被鎖死。中國信用貨幣大創造的時代,即將告一段落。

這是金融「回歸本源」的最根本途徑。

所謂回歸本源,就是金融的主要功能是服務實業,也就是參與與實際價值的創造,而不是搞財富轉移。

從各國的情況來看,信用貨幣過度創造,必然會讓整個社會財富創造體系扭曲。比如說,房價一年就翻倍,這樣的情況下,誰還有心思做實業?大家都會去炒房,這是人性決定的。

但罪不在人性,而在於信用貨幣創造的速度過快。

信用貨幣過度創造,必然會引起資產價格的大幅度上漲,這會鼓勵整個社會的財富創造體系,向投機傾斜。

所以,才有這次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

金融要回歸本源。

而金融一旦真正回顧本源,妖精、害人精的賺錢模式,也就難以在行得通了。

毫無疑問,妖精、大鱷們的苦日子要來了。

4、 豎個大拇指

銀監會的快速反應,是要樹大拇指的。

它應該只是個開始。

今天新華社也發文《新華社:警惕美聯儲加息與縮表等全球金融五大風險》

這說的是這次金融工作會議的全球大環境,與我6月15日的文章《美國開啟4萬億美元消滅計劃,中國低身防禦》的看法基本一致:

這確實是一個很難得的時機,因為當前的美元指數下行,概率上而言,可能是一個回馬槍。而這個概率有多大,則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去槓桿情況。

如果中國認為美元下來了,鬆一口氣,得過且過下去,那麼未來美元就有可能加速加息,兌現那鋒利的一刺。相反,如果中國趁此良機,擠壓泡沫,削減資產價格與匯率之間的縫隙,那麼,美元的回馬槍,就非常有可能變成,只有回馬,沒有槍。

在此時刻,遙望美帝4萬億美元信用貨幣收縮的風口,多少富貴貧賤的眾生命運,將由這金錢的生滅而顛倒。

5、天道與人道

其實,今天的文章的觀點,大部分都可以從我過去一年來的文章中找到。最後,引用5月31日的文章《人民幣暴揍空頭,隔的什麼山?打的什麼牛?》中的一段,來作為今天文章的結尾吧:

不難推論,另外一件事情,將是一個大概率: 那就是進一步壓制資產的價格。

當然,這個過程必然是進而退一,因為需要防止出風險。但是信用貨幣增速慢慢下降,大概率在未來幾年上演。在今年3月30日的文章當中,我曾談到,新一輪錢荒將至,未來三年可能看不到頭,現在看來,兌現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其實,這不應叫錢荒。錢荒這個名詞,本身就帶有偏向性,它有利於貨幣擴張既得利益者的訴求。

實際上,從來就沒有錢荒,所謂的錢荒,本質上是對過去幾年來的信用貨幣濫造的約束與回歸,那些上一輪信用貨幣大創造中的狂歡者,希望用這個詞,來逼出不斷的貨幣放水,從而為他們槓桿加槓桿的未來,提供源源不絕的韭菜來收割。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但任何一個要想正常運轉的經濟體系,不可能長期「損不足而補有餘」,因為那意味著通縮與資產價格的總體大崩塌必然來臨,因此不時的回歸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必然也是智慧選擇。

生死同門,盈虧同源。曾經築起妖精大鱷們,萬丈高樓的信用貨幣盛宴,其實本身就孕育著信用消滅的種子。

可能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奈何人性總是難免: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BA 的精彩文章:

藏功名、忍罵辱,他是中國實業界最神秘、最成功的大boss
張五常:該怎樣讀書和思考,你的人生才能事半功倍
內心強大方能命運堅挺:唐伯虎與王陽明,相同時代的不同人生

TAG:EMBA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金融開放又出兩大重磅,這個藍海機會,美國人恐怕要落後了
新金融的苦日子,不只是苦而已
慘烈!一場金融圈最大的騙局崩塌了,逃生的窗口,關了!
「金融大清算」來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又一大國崩盤!金融風暴再度來襲,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這個掀起亞洲金融風暴的人,攤上大事了
建國以來第一大金融腐敗案又推進!賴小民今日被逮捕,一行一會召開警示大會
《最後一個金融大鱷》
除了北大清華,金融行業混得好的人,都來自這幾所大學
一場金融圈最大的騙局崩塌了,逃生的窗口,關了!
金融危機過去十年了,我們仍活在它的陰影之下
後金融危機的十年,美國變好了嗎?
金融大開放號角吹響 狼來了還是羊來了?
美國人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這個導致了08年金融危機的傢伙又來了
點牛金融:「車貸第一股」,揮之不去的三大疑問
古董金融要來了:藏家「捧著金飯碗討飯」的苦日子到頭了
被低估的金融IT龍頭,每年近一半營收用來研發,就這一點已經極致優秀了!
又一次的「金融宣戰」?三大國抗議:讓美國盟友「吃不了兜著走」
他本是晚清舉人,後成了民國的金融大鱷,最後晚節不保做了漢奸
瓜子金融為你準備的這份禮物,將助你過一個別出新裁的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