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書:王羲之絕妙用筆十四法

行書:王羲之絕妙用筆十四法

行書練習

練習書法,向碑貼學習是必經途徑。學習碑貼,一是讀貼,二是寫貼,二者可以反覆交替。讀貼是通過閱讀字貼而辨識其筆畫、結構及章法,是為了寫貼時打腹稿、作準備;而寫貼又分臨寫與摹寫。通稱臨摹。臨摹字貼就是臨摹字的筆畫、結構與章法。 臨貼要先對照字臨寫。答為對臨;對臨熟練以後,可以不看字貼而全憑記憶寫出字貼中的字來,稱為背臨,背臨郭練了,則可表示對該貼的學習告一段落了。

摹帖方法

摹貼有三種方法:一是描紅,二是映寫,三是勾寫。 建議學習碑貼者應將讀貼與臨摹結合起來。且可將臨貼與摹貼結合起來,可以用臨貼—摹貼——臨貼三步法反覆練習,即第一步將字貼先對臨一遍;第二步將同一字貼描摹一遍,可以發現第一步對臨時的誤差;第三步將同一字貼再對臨一遍,以便將第二步描摹時發現的第一資助臨寫時的誤差糾正過來,這種方法對於提高學書效率很有幫助。

夫臨文用筆之法,復有數勢,並悉不同。或有藏鋒者大,藏鋒在於腹內而起。側筆者乏,亦不宜抽細而且緊。押筆者入,從腹起而押之,又雲利道而牽,押,即合也。結筆者撮,漸次相就必始然矣,參乎妙理,察其徑趣。憩筆者俟失,憩筆之勢,視其長短,俟失,右腳須欠也。息筆者逼逐,息止之勢向上,久久而緊抽也。蹙筆者將,蹙,即捺角也,將謂劣盡也,緩下筆要得所,不宜長宜短也。戰筆者合,戰,陣也,合,葉也,緩不宜長及短也。厥筆者成機,促抽上勿使傷長。厥,謂其美者。視形勢成機,是臨事而成最妙處。帶筆者盡,細抽勿賒也,帶是迴轉走入之類,裝束身體,字含鮮潔,起下筆之勢,法有輕重也。盡為其著而復反筆抽之。翻筆者先然,翻轉筆勢急而疾也,亦不宜長腰短項。疊筆者時劣,緩不宜長。起筆者不下,於腹內舉,勿使露筆,起止取勢,令不失節。打筆者廣度,打廣而就狹,廣謂快健,又不宜遲及修補也。

——王羲之《並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晉*琊(山東臨沂)人。 王羲之是書法的集大成者,他吸取了前人書法的豐富優點,尤其是對張芝、鍾繇的書法,他吸取得最多,改造得也最多,特別是他的行草,在歷史上傳播極廣,在他的書法作品中,無一筆失所,無一畫失節,達到了無可褻擊的程度,給人以變化多樣而有法度,古樸典雅而又有活潑的美感,更是有著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他的書法本身是形式易為廣大書家和書法愛好者所接受、喜愛和追隨,從而推動了書法藝術的普及提高。 我們選的《王羲之斷碑》、《千字文》、《官奴帖》、《快雪時晴》帖都是王羲之行書中的佳作,其作品筆意遒潤、章法疏良,行氣暢達。是臨習、鑒賞的佳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長白山-瀑布-2
悟空傳+乘風破浪+蕩寇風雲
手把手教你使用百度網盤保存寶貝的照片
走進自貿產業園之園區設計亮點篇
再說人性善惡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王獻之行書結構九十二法(一)
行書用筆十二條技巧
王羲之行書基本筆畫:橫法、豎法詳解
從《懷仁集王聖教序》看王羲之行書幾種特殊的用筆方法
廖蘊玉行書欣賞《論書絕句二十七首》
王羲之行書《極寒帖》,用楷法書寫行書,極為少見
十四法教你學會王羲之行書
書法-王獻之行書筆法解析
首末千百言,無一懈筆:元代趙孟頫行書《遠遊》書法欣賞
往期精選:明 唐伯虎行書《七言絕句四條屏》
書法知識:行書用筆訣竅
趙孟頫《行書十札》
筆力沉雄、詩書雙絕:清代成親王行書《揚州雜詠八首》書法欣賞
半生師筆不師刀:元代趙孟頫行書《臨集王羲之聖教序》書法欣賞
唐·顏真卿行書《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魏碑、行書刻帖和硬筆書法:漫談軟筆和硬筆書法的古今差異
文徵明行書《六法》:字好,見解更妙!
實用教程:智永行書的八種豎筆寫法
一幅四十七個字的書法,行筆峭勁秀麗,被稱為「天下第四行書」!
楹帖擷珍|趙之謙 行書《搖筆題詩七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