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Leaders體育商業峰會全天精華,懶熊體育擔任官方媒體合作夥伴

Leaders體育商業峰會全天精華,懶熊體育擔任官方媒體合作夥伴

7月21日,全球知名的Leaders(領袖)體育商業峰會中國會議在北京舉行,150位來自國內外的行業精英共同討論了體育產業全球發展趨勢,並就中國體育市場飛速發展下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探討。

Leaders體育商業峰會在新浪總部大廈舉行,新浪體育是本次峰會的合辦方。懶熊體育作為本次峰會媒體合作夥伴全程參與。

以下是Leaders(領袖)體育商業峰會各論壇內容精選:

大聯盟,大市場,多樣的發展策略:

WWE中國首席運營官李嘉銘:

我們在2016年首次來到上海,並陸續舉行了許多比賽。儘管在落地過程中,我們經歷了許多困難,包括與政府的溝通、協調等等,但我們還是拿到了一系列的許可,並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比賽。我們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在中國舉辦我們這樣的賽事或是銷售產品時,一定要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不同的運營、經驗的環境。量體裁衣,實現更好的「本地化」。

我們都知道,社交媒體平台的力量愈發強大。像微博、微信、頭條這樣的平台都是我們手中重要的工具。我們可以通過他們進一步拉近我們同粉絲之間的距離、加深感情。WWE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體育與娛樂是如何結合的。通過和新浪這樣的媒體進行合作,我們能讓粉絲離我們越來越近,也能讓粉絲更加了解我們、了解體育。

中國現在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不斷有新的科技、平台湧現出來。比如說,微博、頭條,它提供給我們的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尤其是向頭條這種平台在進行推送的時候都是有特殊的演算法的。所以,作為主辦方我們需要和他們溝通來了解市場最新的走向。我們這一代人已不是簡單的「觀眾」了,而更多的是「參與者」。我們希望互動、我們希望有東西可「秀」。

所以我們除了轉播方,還有社交媒體平台還有合作的自媒體來傳播我們內容。我們希望只要點開手機,就能參與到我們的比賽中來。在過去提到媒體可能就是簡單的比賽直播,但現在來講,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內容生態。所以,在簽約前,我們最關心的是對方在未來幾年能否一直保持創新的腳步。

北美職業冰球聯盟(NHL)媒體與國際戰略執行副總裁 David Proper:

我們將賽事落地過程中,要走各種各樣的程序,我們需要依賴中方合作夥伴的經驗來幫助我們實現更好的運營、政府的審批、許可,滿足政府的要求。

對我們來說還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冰球在中國的普及率並不高,我們需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比賽。和WWE一樣,我們也有自己的比賽、設施、場所,我們希望將在北美比賽進行一個整合再注入到中國舉辦的賽事里。我們需要比賽場地能夠達到標準,比如,冰面的厚度等等。

中國應該是我見過最具特色的市場了,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力量。社交媒體在中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其覆蓋度超過了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所以我們也是希望利用它塑造一段全新的故事,而且創造除全新的背景和情景來講述它。我們需要中方合作夥伴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內容更能被中國觀眾接受,教育粉絲對我們的運動進行了解、對運動員賽場上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了解。

從微觀角度來說,我覺得最終要的是把內容傳播出去。錢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們更看重的是平台的曝光率有多高、覆蓋率有多廣,這些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會探討在未來增長最快的市場在哪兒?我們很高興我們做的努力得到了豐厚回報,我們的合作夥伴也一直在幫助我們培育市場。

NBA中國首席運營官錢軍:

就體育領域來說,人們平均每天在手機上要花費30-40分鐘的時間瀏覽相關信息。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使用手機和看電視的人群還是有區別的。和其他領域相比,我們的手中更加「開明」。無論是籃球、足球、冰球還是摔跤,粉絲們都希望通過社交平台等各種方式增加自己的體驗。對於一些新興的媒體平台,情況更是如此,所以我們也需要更多合作夥伴來幫助我們做這方面的事情。

我在2011年加入NBA中國,那時還沒有微博。我們現在回頭看看微博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它已經成為不能忽視地力量,所以我們需要主動地去聯繫他們。然後,微博說「好吧,我們幫你播一播吧」。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要跟上社交媒體的步伐。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策略,我們要和最棒的社交平台合作、要和增長最快的公司合作。否則的話,我們一定會落後的。

版權獨家與否和轉播離不開關係。我覺得重要的不只是同誰合作,還有合作的時間。比如說,在我們和騰訊合作的10年中,起初每年的增長率為6%,後來提升到了20%。錢和觀眾不是擺在那裡等你的,我們需要時間去耕耘,才能獲得更大的覆蓋度。我剛剛也提到了如何培育青少年群體市場。現在的中學生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所以我們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過去幾年,我們將大約200萬的青少年觀眾當做目標群體。而且,這些年輕人參與比賽的慾望更強烈,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帶來更多的朋友、家人來觀看我們的比賽。這也是我們更長遠地營銷策略。

品牌與推廣

阿迪達斯體育市場營銷部高級總監 Brian Cupps:

阿迪達斯作為全球知名品牌,我們有自己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實現我們的全球策略和本地化策略。怎樣讓中國人通過體育來改變生活,我們需要本土化適應和調整,做好本土化,就會有好結果。

面對中國獨一無二的市場,我們可以通過體育可以傳遞出積極的信息,讓中國消費者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看待體育,而且消費者能夠被體育吸引,讓年輕消費者參與到體育中來。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要提升廣度,還要拓寬深度,需要更多地把資產數字化,消費者通過數字平台上跟品牌更多交流,了解到我們的產品和對體育的支持。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究,發現消費者願意為體驗買單,願意為品牌買單,這其實是我們過去幾年公司內部文化的改變,我們關注有多少人真正熱愛我們的品牌,願意推薦我們的品牌,講述我們的品牌,中國消費者在這方面是很積極的。

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 首席市場營銷官Loic Biver:

我在中國已經有十年了,但是我對中國還是很不了解,中國市場很大,很多元,南北方飲食都有很大差異,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本地市場的需求。但是,體育在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是關於夢想、激情、健康的。所以,LVMH的中國策略和全球策略也保持著一致。

中國體育處於發展初期,但是潛力是很驚人的。我們是一個奢侈品牌,我們在和用戶進行聯繫的時候,面對的也是非常龐大的群體,但是就運動員來說,我們關注的是更少的更小的群體。我們怎樣衡量我們的投資,不能僅僅關注有多少人看我們比賽,多少人成為我們粉絲,我們不能用數字的方式來衡量我們的投資。

有時候我們在中國的平台並不是那麼完善,我們需要教育這個市場,體育毋庸置疑,是由政府引導和推動,我們在發展的時候需要看到這一點,比如足球在中國發展很快,球員身價實現了飆升,中國有著無限的可能性,現在還處於剛開始的階段。

安踏品牌中心高級總監 朱敏捷:

有時候我會說中國的市場實在是變化太快了。今天在我們的行業,IP很重要,我們投資了很多IP,這是非常流行和受歡迎的投資技巧。但是這樣的商業世界中,我們還沒有很好地把IP轉換成我們的品牌收入。

投資更多的IP之前,我們一定要想清楚怎樣更好地使用IP。我們是NBA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我們和NBA球員克雷·湯普森有相關合作,我們需要想清楚怎樣借用明星球員的良好聲譽,注入我們品牌當中。耐克和阿迪達斯,他們在這方面比我們做得更好。他們在IP轉換成營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們要把NBA的超級球星和中國的草根籃球結合在一起。中國很多人對於NBA球星很瘋狂,我們已經把克萊·湯普森做成了一個標誌,也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一個標杆性的人物。

最好的投資就是給消費者創造體驗,無論是購買IP,還是投入新技術、創造新平台,都需要把它們轉換成品牌體驗。

中國網球公開賽首席執行官 段鋼:

中國網球公開賽事2004年在中國舉辦比賽,已經舉辦了14年。中網對標的賽事只有四大滿貫,我剛從溫網回來,今年溫網入場觀眾人數大概是45萬人,中網2016年入場觀賽人數是24.6萬人,就是中網已經相當於溫網一半的人數,當然,北京的人口遠遠多於倫敦人口,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我問溫網的賽事組織者,當溫網舉辦第14年的時候,觀眾有多少,他說肯定沒有中網多。今年是溫網第140年,中網第14年,這也是中國體育市場的空間,我們有人口基數,有未來時間積累,中國體育市場還是很好的。

現在中網在負責很多外國球員中國社交媒體的運營,這些對於我們的商業合作夥伴都是非常看重的新手段,最重要的是在賽場這個平台把相關內容更好地傳播,我們首先要做好賽事,本身平台很重要,IP很重要。然後我們要在傳播手段和推廣方面有新的發展;中國體育投資,要讓更多人了解體育,中網有過一些坎坷,很多人不了解賽場規則,現在這種現象不存在了。我們應該在這個培育消費者和市場的過程中,把商業夥伴需要的消費者吸引到我們平台上來,讓我們的商業夥伴得到最好的展示。

「全場緊逼」

國際籃聯總幹事 Frank Leenders:

舉辦籃球世界盃在中國應該代表著一種新的現實,中國有巨大的籃球市場,營銷和轉播的市場。大家都知道,中國籃球發展歷史很悠久,中國籃球是首屈一指的團體運動很受歡迎,粉絲數量也在增加,地區比賽也在發展。

現在公司、場館設施都在準備,我相信他們都有經驗,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好地準備,我們還有1000天左右的時間。我們在這期間會在8座城市舉辦更多活動,更多數字化的方式,更多轉播平台,然後考慮在中國做示範性的比賽,這不僅僅是中國比賽,也是世界性的比賽,11月份我們會開始資格賽比賽,也會在中國不同級別城市舉行,我們需要確保在活動開始是時候就取得了成功。

世界盃對中國青少年有提振信心的作用,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去打球,我們也和CBA合作,我們也和一些學校、培訓機構合作,提升培訓質量,我們還需要有一顆夜空中的星星,指引年輕球員奮進,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得到靈感,受到指引,我們有很好的基礎,也能夠實現夢想。

萬達體育中國首席執行官楊東為:

萬達集團也在努力在這方面投資,一起支持2019籃球世界盃。萬達是國際籃聯重要贊助商之一。作為贊助方,我們希望籃球世界盃在中國和全世界取得成功;作為商業合作,我們希望從商業上獲得成功。

我們之前也談論過,這可能是我們中國體育歷史上很受歡迎的賽事之一,之前的亞運會、奧運會,現在的籃球世界盃,都會是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中國舉辦2019世界盃這是一個起點,以後還有很多問題可以期待,會持續增加投資,一碗水變成汪洋大海。

耐克大中華區體育市場資深總監 胡冰:

籃球對於耐克是獨一無二的運動,去年我們和FIBA、CBA和NBA都有了長期的合作,我相信和FIBA的合作是最佳時期,國際籃聯會越來越好,舉辦好籃球世界盃。現在我相信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和平台,來發展得更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容易被英雄的故事調動,因此我們需要激發中國觀眾的情緒。我們有一個項目叫做Rise Academy,我們想要藉助這個項目去招募更多的草根潛在運動員,讓他們接受專業的培訓,我們這套理論在台灣取得了成功,現在要在中國大陸推廣,幫助我們更好地在中國推廣籃球文化,讓年輕球員更好地感受對籃球的化學反應。

對於個人明星,耐克已經贊助中國男籃21年了,我們是CBA長期合作夥伴,同時也在持續投入更多球員,周琦就是我們的一名年輕球員。5月,我們簽約了另一位新人,成為了Jordan品牌代言人,希望他們幫助中國籃球隊成為更強大的隊伍。

東方的希望:阿森納在中國的機遇

阿森納足球俱樂部 首席執行官 Ivan Gazidis

英超比賽的精彩程度越來越高,英超觀眾也數量越來越多,這樣就會吸引新的球員的加入,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我們也會提高數字化的媒體參與和媒體互動,我們的球員來到北京也是互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媒體轉播和直播也能讓英超和球迷產生直接的互動。英超正在處於一個有吸引力的發展階段,我們正在謀求球隊的全球化,這一發展過程比較順利,也許某個在科羅拉多州的孩子也在看英超的比賽。這就是一種文化上的共鳴,一種文化層面的推廣。足球是一種全球化的運動,我相信英超處在這項全球運動的核心。

阿森納按照自己的價值和信念而驅動,我們希望能夠讓年輕的球員有機會,我們還要讓球迷有機會,包括足球以外的領域,我們都希望給這些年輕人機會。可能我們是比較領先的團隊,和當地的社區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我們會幫助當地的社區,這是球隊的一種責任。在北京,我們也有一個三年計劃,那就是來教育北京這些農民工的孩子。像伊拉克、索馬利亞、敘利亞存在難民問題,尤其是那些難民的孩子,我相信在這些地方我們都可以做出努力,去幫助那些孩子。這也是我們一種潛力。這是一種價值,就是讓年輕人擁有機會。這能讓我們自己不斷向前發展,而且按照正確的方式、朝著正確的方向,維護我們俱樂部的價值,這對我們至關重要。

如何讓中國足球更好地發展?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美國,美國足球和中國足球一樣,也是處在發展階段。中國和美國都是很大的國家,人口也很多,最終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找到那些有才華的足球運動員,這的確是個挑戰。有時我們可以給球員提供一個氛圍,讓這些球員去發展。在美國主要球隊的球員,他們很多都是美國人,中國也是如此,很多中超球員都是中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人才庫。作為俱樂部,我們的規模和能力有限,有些俱樂部只有20-25人,人數很少。不可能我們把球隊帶到中國就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我覺得通過合作夥伴的關係,我們可以超越這個局限,我們可以和組織機構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這些機構對未來可能有自己的規劃,他們可能是政府的,也可能是商業公司,只要他們願意與我們建立聯繫,只要他們願意在中國未來快速增長的體育人群中獲益,他們就有機會和我們進行合作。

阿森納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俱樂部。你剛剛問到我,我在現在的足球里看到了什麼問題,其實我看到了很多問題,這個問題清單可以非常的長,但是我依舊非常樂觀,我覺得足球把所有人彙集到了一起。在一個高水平的球場上,如果你沒有配備高水平的球員,即便你有非常好的基礎設施,非常好的場館,你也無法贏得比賽。所以我們需要把最好的球員送上球場,不管他的宗教信仰,不管他的民族,不管他的個人特徵,我個人對這一點堅信不疑。

英國本地觀眾僅僅是全球英超觀眾的不到2%,很多其他國家的人也在關注著英超的比賽,但是這些國際觀眾的情緒並沒有本土觀眾那麼強烈,他們希望參與進來,他們希望本土的球迷一樣去支持球隊,這個情緒是可以進行調動的。如果沒有本土的觀眾,我們在中國做的事情其實是沒用的,所以我們必須保護本土球隊,我們必須要以負責任的態度支持我們的球隊,我們本土球迷是本土球隊的重要支柱。這是我們不斷向前的動力來源。

在我們進行國際化時,我們不能離本土球迷太遠。如果我們只有國際觀眾,沒有本土觀眾,我們就失去了俱樂部本身的價值。所以擁有非常激動的本土觀眾,能夠確保我們的比賽和本土的觀眾保持持續的聯繫,只有這樣,我們在走向全球的時候才有基礎。有很多人抱怨,足球已經失去了根基,作為個人,我其實能夠認可這樣的批評。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年輕時看球和現在看球其實是不一樣的,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這其實是好的,比賽變得更加包容。在這樣的改變中,我們試圖做一個平衡。

開啟付費轉播時代

體奧動力首席執行官 趙軍:

關於80億買下中超媒體版權這件事情,這是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因為之前我們從來沒有干過這樣的事情。80億人民幣,它變成了中國體育的一個標誌。

在過去的兩年,大家在討論中國體育的時候一定會提到我們花的這80億人民幣。這80億的投資到底能不能成功,大家都打了一個問號。它能否成功,其實是跟中國足球在未來的發展能否成功是密切相關的。

我們在最開始並沒有想最終把這個投資收回來。我們當時的想法只是想把我們體奧動力打造成一個非常好的公司。

但是第一年就表現的非常好,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體奧動力為了把這個轉播權用好,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包括要檢視很多的場館,我們還需要對比賽的管理進行很多調整,還要提升球隊的運營管理效率。所以,在最開始的幾年,體奧動力做了很多的改變。很多國家都被納入了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我覺得像樂視體育這樣的企業依舊是我們體育投資領域的先驅。我們有一句老話,就是當一個人失敗之後,會覺得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失敗的。但是我覺得對於樂視體育,我們要從一個客觀角度去看待它。

我覺得現在的議價權是掌握在買方手上。如果我們想要購買媒體版權,我們首先要去這些平台進行溝通,問他們如果我們要買這個媒體版權的估值是多少。所以我們是慢慢地走到一起了,最終我們發現買家只有一個,不存在買家之間的競爭。我覺得這是最大的改變。

我們怎樣從這個IP當中去獲得經濟利益。這是我們現在會考慮的一些事情。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可以從公共新聞中得到很多的信息。現在外匯管制非常的嚴格,尤其是從海外購買媒體版權到中國。所以說體育媒體版權可能在兩三年前會比較火熱,現在慢慢冷卻下來了。

但是作為平台和投資公司的代表,我想對國際上的IP業主說,請給中國多一些機會。在過去的一兩年當中,很多的海外公司都有這樣一個想法,希望來到中國的市場,把錢賺了就走,而不是想在中國長期發展。我覺得現在大家應該要重新思考,如果你希望在中國長期地推廣業務,你必須要冷靜下來,你需要給中國市場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

我相信付費轉播比較有意義。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一種可持續的健康的商業模式。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也有時候面臨著挑戰。我們需要和EPL、騰訊在一些平台上進行競爭。而且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的轉播是否能覆蓋到年輕人,他們是否願意去付費來觀看。

我相信每一種資產在國際市場都會有價值,儘管對於我們公司而言,我們跟樂視和PPTV之間都有競爭,我們會花很多錢在這上面,未來這種泡沫可能會破掉。但我相信再過兩三年,我們可以在體育行業建立一種比較好的商業模式。

我們和政府達成了協議(和中國足協重新談判版權時間問題),沒有得到授權,我無法向公眾披露這些信息。但是國家體育總局等管理部門也在考量選擇哪個合作夥伴。中國體育在將來是否能夠可持續性發展,這也是政府部門的考量。我相信有關部門的態度是比較開放的,也是希望能夠讓這個市場儘可能得到發展。所以中超也將會進入一些發達國家的市場,我們很快就能得到關於中國市場的一些積極信號了,而不僅僅是我們體奧動力的積極信號。

放眼本土與海外

華人文化控股主席 徐志豪

我們是華人文化控股,我們是擁有眾多的海外媒體、文化和體育產業的股份。我們在體育行業有著很大的投資,是個很活躍的體育投資平台。

關於體育,我們有一系列的投資工具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參與進體育產業。比如風投、投資基金的合作。我們還有收購平台,這樣我們可以覆蓋所有體育行業的投資機會,從早期投資到收購機會都會覆蓋。

我們的收購範圍包括紐約FC、曼城,此外還有澳大利亞、日本的足球俱樂部。我們也投資了賽車比賽。我們相信這樣的比賽在中國會越來越流行。另外我們還有CAA的投資,我們也希望能夠把一些專業的體育人才帶到中國。萬達和我們也進行了合作。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體育資產,也希望有更多的版權。比如說像體奧動力這樣的公司。此外我們在營銷、媒體和數據方面也進行了投資。我們相信體育數據至關重要,同時也希望體育彩票的一些業務能夠改革。此外我們還有一些線下業務來進行體育培訓,包括像籃球、棒球、足球等。此外我們還涉及了票務銷售業務。實際上我們投的票務公司也該處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前列。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整個產業鏈都有自己的投資。

尤其要提到的是我們在足球領域花了很多精力和投資。包括中國國家隊、中超中甲等職業聯賽,還有大學生聯賽和業餘比賽,此外還有一部分青訓。我們把中國的這些聯賽與海外的一些投資整合在一起,把海外球隊的專業體系注入到國內足球上,所以過去兩年內我們在足球領域下了很大功夫。

我們對於行業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事實上我本人也是親身參與了英超的版權合作,包括黎瑞剛在SMG時也促成了姚明去NBA。所以我們有豐富的經驗。

然後,我們有很強的運營操作能力。我想合作夥伴來到中國不僅是要舉行比賽,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種合適的運營模式。其次,我們希望能夠成為中西的橋樑,能夠使雙方明白雙方的商業訴求。此外我們能得到政府的認可信任。我們都知道在中國體育產業是受到政府監管的,而且政府政策也希望對體育政策進行改革,我們也希望更好的解讀政策,我相信這點對我們的體育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最後一個優勢是我們有一個好的生態。我們可以有內容和體育娛樂的整合,所以這方面的能力我們是非常強大的。

對於中國體育產業的幾個看法:1、政府支持。和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國,政府管控著市場,得到政府支持非常重要。2、人口規模。中國的人口數量多,市場基數也非常大。抓住這部分人口紅利至關重要。3、消費升級。中國中產階級的井噴式出現,讓他們對於消費的需求大大增強。新的健身方式。4、我們需要科技創新。比如AR、VR,這些技術可以更好推動體育的發展。5、全球趨勢,這樣的內容可以本土化和國際化,因為全球都是一樣的。6人才培養,我們需要更多的體育方面的人才來培育體育市場。

歐洲視角:在中國打開市場、盈利與長久生存

亞足聯 持權事務主管 Alex Phillips

我希望在亞洲大力推廣足球運動。在中東的各個國家都有我們(AFC)的機構,當地的人們也非常關注和喜歡足球運動。包括在吉隆坡、在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和韓國都有我們的機構。我認為中國毋庸置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那麼,在預算相對吃緊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更好地在亞洲推廣足球運動呢?我們知道有很多歐洲豪門來到中國,包括一些足球相關的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那麼我們如何與他們建立合作關係呢?比如明天就有切爾西和阿森納的比賽,我們會和他們協調,並從中學到東西。我們的合作夥伴遍布所有的歐洲聯賽,所以我們希望把我們的蛋糕做大而不至於讓這些諸多的合作夥伴為了一小塊蛋糕而爭搶。我們不希望二十年後的中國足球市場還是和現在一樣大。以前中國的體育商業佔GDP只有0.6%,現在超過了2%,但是這個比率還是很低的,因此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如何找到優秀的球員?如何從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培訓球員呢?我舉個例子,比如法國,在1973年的時候,法國贏了歐洲杯,1998年,法國贏得了世界盃,這是一個積极參与的歷史,法國的足球也推動了籃球等等其他運動的發展。中國應該提高足球的教育,激勵更多的人去踢足球是非常重要的。

法甲聯賽 首席商務官 Mathieu Ficot :

我們今年在中國設立的辦公室,同時也得到了FFF(法國足球協會FéDéRATION FRAN?AISE DE FOOTBALL)的支持,因為他們希望把法甲推廣到中國。但這一辦公室的設立過程是艱難的,因為一個龐大的董事會中每一個部分都需要資金的支持。中國政府在政策上體現出來的希望足球市場發展壯大起來的決心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但是法國方面就顯得較為保守。

我們希望把法甲推廣到全世界,告訴大家法甲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水平有限,我們和CCTV也有合作,告訴他們法甲是一個很好的產品。我們希望得到更多的曝光,因此我們在數字化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中國的互聯網和數字化發展迅速,所以僅僅有足球比賽直播是不夠的,我們希望能夠做一些訪談,講述球員背後的故事,還有一些消息的發布,當然,這需要很多的投資。英超在數字化方面就做得不錯,我很羨慕他們。

我們很多聯賽的高管都是朋友,但是我們也是競爭對手。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聯賽在一個特定的市場里是觀眾人數最多的。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就需要完善我們的產品。我們希望提高法甲的標準,法國在培養年輕運動員方面也是非常著名的,法國與中國也簽訂了青訓協議,這些工作都是在我們意識到中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後做出的。

在中國有很多競爭,我們應該看到更多商業以外的東西。中國的聯賽也在國際化,吸引更多國際球迷。

為了讓法甲更好,我們會去鼓勵球員更好地表現,也希望法甲更加國際化,那就需要中國的媒體宣傳法甲的國際化,我們也歡迎中國球員能到法國踢球。

德甲國際 首席商務官 Robert Klein:

我們來到中國有一段時間了,二十幾年前就與CCTV開始合作,我們向CCTV銷售了媒體版權,當時非常簡單,就是簡單的版權,但是近幾年變化特別快。我們有德甲、德乙等各級聯賽,還有控股公司,的確是一個龐大的系統。2005年,我們邁出了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一步。DFL(Deutsch Fu?ball-Liga System 德國足球聯賽系統)成立了一個公司,這家公司專門做直播,德甲所有的比賽都是通過這個公司播出的,我們舉辦聯賽,自己播出比賽,也會控制轉播權的出售。2008年,我們成立了DFL公司,把產品在全世界銷售,但是比較困難的是在不同的地方銷售策略是不同的。

還有一個困難就是數字化。我們希望打開一個數字化的平台,對我們的比賽進行直播和轉播,我們希望成立一個DFL數字公司,比如在中國,我們必須要把社交媒體和數字網路納入到我們的銷售範圍。我們的內容生產在德國,但是在不同的地區我們會把產品本土化,與本土的數字媒體合作,例如在中國,我們與新浪微博、優酷和騰訊合作,他們有非常優秀的本土化的經驗和能力。雖然我們投入很多,但是我認為是值得的。與CCTV的合作從觀眾數量來說,我們是第一的;而明年,我相信我們與新媒體的合作前景也會更加明朗。

在去年11月,中國與德國在政府層面達成了合作協議,德甲也會得益於此,與中國球迷分享我們的東西。我們的中國行也不僅僅是踢比賽,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們有很多交流交換的項目,不僅僅是商業項目,還有營養學、心理學等等處於整個系統中的都是我們合作的方向,能夠保證球員最佳的狀態。法國的同事也有類似的體系來培養足球人才。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國球迷,他們希望和球員直接互動,我們希望能夠更好地支持中國,中國球迷喜歡中超,也喜歡其他的聯賽。媒體也面臨著挑戰,處理不同的聯賽產品,宣傳各種足球產品,與球迷互動。所以說,我們需要考慮到中國的球迷想要什麼,並找到相應的偏態來滿足這種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熊 的精彩文章:

運動童裝潮起,4萬億母嬰市場給國產體育品牌留了多大一塊藍海?
創意營銷,阿迪達斯請女性藝術家為美國各州設計運動鞋
足協新政之外,體奧、新英、CBA的公敵是驟冷的體育版權市場
放下歷史包袱,溫布爾登獎盃製造者要從手工轉向現代化製造
火箭老闆為啥賣球隊?真會有中國買家接手?

TAG:懶熊 |

您可能感興趣

律動性十足的體育綜合體——Balzers 體育館大廳的革新
首都體育學院的體育生肌肉帥哥帥soserious
HADO總經理KentLim:將AR與體育運動結合,打造「新競技性體育賽事」
Xperiel公司發布黑科技,體育也能輕鬆做體驗式營銷
vivo公開Z系列玩家群體 體育IT行業年輕人群佔據主體
體育界的羅賓漢—vSport體育價值鏈亮相法國王子體育球場
Facebook 聘請 Eurosport 電視網 CEO 領導全球體育賽事版權工作
密集恐懼症請繞行:體育攝影作品「Crowded Fields」
UC Berkeley中國體育生眼中,中美體育教育差距有多大?
博銳體育團隊研發的國內首款體育商業線上課程體系「SPORiT PLUS」 亮相
8i與ePlay合作,將體三維技術集成至體育電競AR遊戲等
Nike成為MLB官方球衣供應商!統治四大體育聯盟指日可待!
【海恩斯體育】ChinaFit健身大會,叄叄帶您領略運動魅力!
PP體育牽手新華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雙劍合璧
Lululemon創始人或將加入中國安踏為首的財團,共同收購始祖鳥的母公司、芬蘭體育用品集團Amer Sports
RedVelvet喜獲文化體育部部長獎
拓展極限運動商業模式 體育內容平台「REnextop」獲新一輪融資
阿里體育與中跡體育成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
新作 | 芝加哥Wintrust體育館
范瓦格納體育和娛樂公司和Ross Video聯手驅動倫敦舉行的美國職業棒球賽球場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