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是孩子太矯情,原來是到了完美敏感期

不是孩子太矯情,原來是到了完美敏感期

在追求完美的時期,任何他認為的不完美都很難被接受。 成人往往很難理解,會覺得孩子太作太矯情,這是因為我們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不一樣。

孩子會有一段讓你讀不懂又倍感矯情的時期。

媽媽和外婆帶著優優逛小吃街,優優看見一家店,師傅在做一種很大的脆餅,媽媽買了一個給優優,優優可開心了,這時媽媽順手掰了一大塊給外婆嘗嘗,優優見狀大哭起來,「不要掰開!不要掰開!」外婆沒明白,說:「不哭不哭 ,外婆不吃,都給優優!」優優哭得更傷心。倒是媽媽突然明白了,說:「媽媽再買一塊不掰開的,好不好?」優優眼淚汪汪地點點頭。

4歲的優優,正處在完美敏感期,不能接受被掰開的餅,被切開的蘋果,甚至一張折過角的紙,她都不能接受。因為在孩子的眼中,它們都不完整,因此也就不完美了。這個時期,孩子從關注事物外形的完整與完美,來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在追求完美的時期,任何他認為的不完美都很難被接受。 成人往往很難理解,會覺得孩子太作太矯情,這是因為我們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不一樣。

就拿優優的大脆餅來說,在外婆和媽媽的眼中,那是一塊香噴噴的美味脆餅,是一塊大得一個人吃不了,應該大家分享的大脆餅,僅此而已。可是在優優的眼中,她手上拿著的那個大大的熱乎乎的脆餅,不僅僅是美味,更是一個完美的圓形,美得就如同一輪滿月,媽媽突如其來地一掰,圓形沒有了,滿月沒有了,完美消失了,留下來的只有不完整的脆餅,味道再好,也讓孩子難以接受。

優優媽媽理解了優優的感受,重新買了一個完美的脆餅,從而讓孩子得到了滿足。也許有的家長認為,這樣會不會寵壞孩子,這不就是溺愛嗎?基於對孩子高度理解的寵不是溺愛,這種寵滿足的是孩子內在的發展需求,能給予孩子精神的富足。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我們都有「再買一個脆餅」這樣的補救機會,沒關係,我們仍然可以做到耐心地陪伴孩子,傾聽孩子把傷心的情緒表達出來。

無論是食物,還是用品,無論大還是小,父母對孩子喜愛的事物不妨多一些觀察,平時放慢節奏,不急於代勞,盡量滿足孩子的完美需求。孩子這一時期對事物的完整完美近乎苛刻的追求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用心的寵愛也會給孩子留下完美的印記。

作者簡介

楊逸,翼展風迎(菩提樹屋)家庭教育發展中心創始人,「PPM繪本親子教養模式」理論創立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要想戰勝40.9℃高溫,只能靠它們了
有錢就能當NBA老闆嗎,聯盟笑道:你們把我想簡單了
雄安新區已獲多所知名高校青睞:新的「智力高地」有望崛起
遊園聽曲,賞扇夜宴,像古人一樣詩意地避暑
工業遺址區上的新城:工廠城的活力更新之路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他不是矯情,只是病了
我不是矯情,我只是病了
來大姨媽時的女孩子不是矯情,那是真的難受
抑鬱症: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
「媽媽,我不是矯情,我是抑鬱症。」
抑鬱症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
是我太矯情,還是他不在乎我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是真的生病了!
除了葬禮,這4個地方也盡量別帶孩子去,不是矯情,是為了孩子好
除了不能參加婚禮,懷孕後這些地方最好也別去,真不是矯情
家庭的「儀式感」不是瞎矯情,如果一點沒有,孩子幸福感會很低
這些孕媽最易得產後抑鬱症,並不是矯情,家人可別不當一回事
女性產後愛哭,真不是矯情!看了這3個原因你可能就會明白!
原來吃不下香菜的不是矯情,也真的不怪你
不是孕媽矯情,孕期這3種家務,真的不能做太多,很傷胎兒
近三成青年抑鬱症頻發,是太矯情了嗎?不是的我們只是病了!
女人在這些事情上過於感性,會讓男人覺得你太過於矯情了,別不懂
金毛到底是幾歲的孩子,不給買玩具不回家,矯情到主人都受不了
「你真矯情,一點苦都吃不了」,產婦淚目,我是吃不了苦嗎?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是一種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