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今日進入中伏,如何科學地防暑降溫?

今日進入中伏,如何科學地防暑降溫?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2017年7月刊雜誌,撰文:李晉,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網路)

「三伏」在英文中的表達是「Dog Days」,這就是俗語「熱成狗」的由來……有句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二伏。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今年中伏的時間是20天,從7月22日開始,8月10日結束。掐指算來還有這麼多天,中伏後還有末伏……快扶小編一下,還是一起來看看如何科學地防暑降溫吧!

三伏天沒胃口吃點啥?

俗語云:「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麵條的意思,除了表達夏收小麥、糧食充足的喜悅之外,也是在提醒人們夏天飲食要多吃含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溫度高,人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大量的維生素B和鉀、鈉等元素,吃面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具體到吃什麼,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乾淨、補水健康。

(圖片來自網路)

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

除了注意飲食以外,青少年朋友們也要注意,不能因天氣炎熱而狂吹空調、狂吃冷飲。雖然空調可以迅速降溫,但常吹空調會影響人的排汗功能。

排汗是人體自我調節的降溫過程,如果長期待在空調房中,人體對溫度的調節能力就會降低。中樞調節能力下降,會引發各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可以選擇用風扇來降溫,還可以多開窗。

(圖片來自網路)

伏天最好還是洗溫水澡

由於天氣熱,很多青少年朋友會選擇用涼水洗澡,其實這並不是正確的做法。專家表示,伏天最好還是洗溫水澡,水溫控制在35~37℃為佳。這個溫度比皮膚溫度高,卻比體溫低,很適合消暑散熱。

(圖片來自網路)

多補水補水補水,重要事說三遍!

三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補水時,可選擇喝綠茶,因為此時人體流失的不僅是水分,還有很多電解質。綠茶不僅有清熱去火的功效,它所含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可以迅速補充人體流失的電解質,進而維持體液的動態平衡。

另外,三伏天運動時,建議大家選擇游泳,當然,要去安全的游泳場所。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游泳時人體能保持體溫恆定,不易中暑。

GIF/471K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姚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作為恐怖電影里的常客,大白鯊其實並沒那麼恐怖!
聽劉耀院士介紹:法醫——一個讓證據會「說話」的職業
扇子、瓷枕頭、冰窖,古代文人是這樣避暑度夏的!
「神秘宇宙,奇妙之旅」,天文科學專題營活動亮點紛呈!

TAG:知識就是力量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季來臨,你的防晒科學嗎?
如何科學地快速入睡
人為降低地球溫度,科學家: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
宇宙中的天氣有多惡劣?科學家:天天都在「颳風下雨」
科學家要向天空中撒鹽?以反射太陽光,防止全球變暖
日本動漫中有哪些「突破天際」的科學技術?
科學家警告:歐洲最活躍火山正在「滑入」地中海
腫瘤病人冬季如何科學養生,安全跨冬呢?
陽春三月,我們要如何科學預防胃痛反覆發作?
中醫科學嗎?中醫該如何發展?
科學家提出將「鹽」注入對流層,可以降低地球溫度!減緩全球變暖
中國科學家初步探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來源
科學春秋:「人禍」猛於「天災」:早隕的科學之星
締美詩科學護膚:夏日養顏,冬日養身
如何科學健康地跑步?
如何科學地備考AP?
日本大眾跑者是如何科學有效地跑步:日本頂級跑步專家首訪中國
迄今為止,最「小」的科學突破
科學性介紹:今年冬天如何保持皮膚的滋潤?
間質,科學家發現的新器官,應該是中醫的三焦,科學再次證明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