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Kim工房:韓國映像難以想像@篇二:韓國電影年度觀察

Kim工房:韓國映像難以想像@篇二:韓國電影年度觀察

序:好萊塢、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的差距有多大?遠比你想像中要大得多,請跟著數據的freestyle,繼續揭秘韓國電影。

歡迎來到Kim教授文化課,今天將透過「2016年度韓國電影產業年報」繼續揭露韓影的奧秘,順便扒一扒好萊塢、華語片和韓影的微妙格局。

關於韓影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和資訊導航,已在入門課程《Kim工房:韓國映像難以想像 @ 篇一:韓國電影資訊指南》中科普,此處不再贅述。作為進階課程,這裡將盡量以客觀數據講故事,不糾結電影本身的主觀評價。


  〇、數據源

講故事之前,先來介紹一下支撐本文的數據來源,基本上相關數據主要源自各地區的電影協會或核心媒體,小部分數據參考路邊社消息並盡量求證後取用。考慮到不同數據源的統計口徑可能存在偏差,同時在貨幣歸一化計算時的匯率未必準確,因此本文歸納的數據和圖表僅供參考,但其誤差絕對不影響數據分析的結論。

韓國數據源

在《篇一》中已科普,韓國電影的產業數據源自KOFIC(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尤其是KoBiz英文子站的《2016韓國電影產業年報(Status & Insight_Korean Film Industry 2016)》為本文的核心數據源。

北美&全球數據源

估計MPAA(美國電影協會)是世界上最有責任感的電影行業協會,它不但統計北美市場的票房情況,還關注其他地區的電影市場。例如2017年3月發布的《2016全球&北美票房年報(2016 Theatrical Market Statistics Report)》,就是業界罕有的全球票房分析報告。

另外,Box Office Mojo(IMDb旗下專註票房統計的網站,簡稱BOM)也不需要多介紹,這個記錄著北美&全球票房基礎數據的網站,也是電影發燒友的必備退燒藥。

中國內地數據源

老實說內地並沒有真正權威的票房數據源,不管貓眼專業版還是時光網專業版,都不過是互聯網公司的產品,其本質並非電影行業協會或官方組織,因此兩個統計口徑也存在細微差異。誠然聊勝於無,這裡以貓眼的《大數據透視2016中國電影市場》及其專業版的票房數據為參考。

香港數據源

很奇怪,電影工業還算髮達的香港,並沒有類似BOM和KoBiz的票房資料庫,唯一的權威票房口徑就只有半封閉的HKBO(香港票房有限公司),其完整數據僅提供給行業訂戶,至於普通網民只能瀏覽「票房簡報」(通常季度更新)。

至此,所有數據源均已明確,下面就根據這些資料進行人肉梳理+歸納+分析,當然Kim教授不會浮誇的自稱什麼「大樹鋸xxx」Orz……


  一、歷年韓國票房

首先來看看近十年的韓國市場票房走勢,KOFIC主要採用觀影人次來考量票房情況。從上表不難看出,韓國市場票房規模相對穩定,2011-2012-2013增幅較為明顯是緣於這三年的電影開畫數量翻倍(439-631-905),但從2013年開始市場已趨於飽和,即使2016年開畫數量再創新高(1520部),觀影人次卻未見增長(保持在2.17億)。


  二、全球票房排名

那麼韓國市場在全球票倉的地位如何?妥妥躋身第二集團(10-2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七,考慮到Top7的綜合國力及電影歷史,韓國電影產業的成就足夠亮瞎眼。


  三、地區票房對比

從中抽取四個代表地區來詳細對比,有意思的是,北美與中國內地的觀影人次相當,但票價幾乎相差一倍,因此票房規模也幾乎相差一倍。萬萬沒想到,香港的平均票價最高,這也成為近年來導致港產片沉淪的因素之一,難怪香港電影界都在呼籲明星減片酬&影院降票價。將四個地區的人口考慮進來,折算出人均票房消費力和人均觀影次數,可以看到韓國和香港的票房市場與北美相當,均已碰到天花板,而中國內地市場還有三倍以上的彈性空間有待挖掘。


  四、2016年Top10

再來曬一曬上述四個地區2016年度的票房Top10,用1994年的一部港產片來形容現在的香港電影市場恰到好處,那就是《香港淪陷》,港產片在外國電影面前毫無招架之力,每年就一兩部本土電影蜷縮在Top10不起眼的角落,真是冇眼睇……同樣是完全開放的電影市場,韓國的情況卻正好與香港相反,韓國本土電影在Top10基本佔據大多數有利位置,足見韓國影迷對本土電影的熱忱,而這份情懷恰是香港電影界所欠缺的。好萊塢在北美市場的地位可謂根深蒂固,史上外國電影最接近Top10的,是2000年排名第12位的《卧虎藏龍》。至於中國內地沒啥好說的,在「父母」的驕縱溺愛之下,華語片仍佔據上風。


  五、本土電影詳解

如果將眼光從Top10延伸到2016年度上映的所有電影,會發現許多亮點。在票房規模1比6的情況下,韓國每年開畫的本土電影居然與中國內地的華語片數量相當(302比376),甚至接近北美市場開畫數的一半,可見韓國電影工業發展水平有多可怕!然而充滿諷刺的是,韓國本土電影僅20%的開畫佔比就創造出54%的票房,而長城保護之下的華語片卻用81%的開畫比才拿下58%的票房,這特么還是在月子中心(國片保護月)享受悉心照料的結果……但最有意思的是,韓國市場的年度開畫數居然遠超好萊塢(1520比718),換句話說,韓國市場是全球電影最豐盛的地區。小結一下,韓國擁有世界上最開放的電影市場,而且本土電影年產量全球領先,同時本土電影還能穩定的佔領半壁江山,如此健康茁壯陽光的產業格局,難道不是代表地球上最頂尖的電影工業水平?

很奇怪,素來以電影工業龍頭自居的美國,並未在MPAA的《2016全球&北美票房年報》里公布北美市場的本土&外國電影的構成,所以2016年度開畫的718部電影,究竟有多少好萊塢電影和外國電影不得而知。事實上,在北美市場討論外國電影的意義甚微,因為北美觀眾很難接受外來文化,外國電影在北美市場的票房基本可以忽略,以2016年度為例,本年度票房最高的外國電影《摔跤吧!爸爸》僅收1239萬美元,名列2016北美票房榜百名之外。至於香港市場,Kim沒能掌握本土&外國電影的準確票房佔比,只能估算大概,不過在如此落寞的環境下,港產片仍能年產61部,也算難能可貴,雖然這其中有多少合拍片……


  六、韓國市場的外國電影

既然2016年韓國市場有1520部電影開畫(平均每天上映4部新片),那麼多電影都是從哪兒來滴?萬萬沒想到,韓國影院近1/3的片源竟來自海峽對岸的日本(559部),然而如此海量的文化輸入卻僅轉化為1.5%的票房,而真正主宰韓國市場的外國電影依然是好萊塢。再來看看大中國地區,也有61部電影輸出到韓國市場,其中不乏《澳門風雲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傳奇》《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我的特工爺爺》等熱門華語片,以及《師父》《箭士柳白猿》《通靈之六世古宅》《山河故人》等冷門作品。只想說一句:韓國影迷不要太幸福!

  七、韓國電影分級

韓國電影分為四級:大眾級、12歲+、15歲+、18歲+。以開畫數量來看,2016年在韓開畫的1520部電影里,18+居然佔據主流(851部)。然而以觀影人次來看,情況恰好相反,18+的票房佔比最低,12+和15+才是影院的主宰。但最有意思的是,本土電影牢牢吸引著12+和15+的影迷,而外國電影(其實就是好萊塢)則主要負責12+,換句話說,在韓國電影市場上,外國電影只是本土電影的類型補充,主要用於滿足低齡影迷的需求。


  八、韓國電影產業收入

KOFIC《2016韓國電影產業年報》的專業之處就在於,其視角不止於「影院票房」,而是涵蓋整個「電影產業」。事實上,任何地區的電影產業都由「影院票房+數字產品+海外輸出」構成,其中數字產品指影院之外的發行方式,海外輸出指掙外匯的能力。

從近五年的走勢來看,韓國電影產業的主體依然是影院票房,但票房在整個產業的收入佔比逐年被稀釋(2016年降至76.7%),同樣在萎縮的是影碟銷售,家庭市場中有線電視卻一路長紅,同時海外輸出能力也在逐漸增強。簡而言之,韓國電影產業在保持票房收入平穩發展的之餘,仍在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向多元化與國際化邁進。


  九、韓國電影海外輸出

那麼韓國究竟對外輸出了哪些電影服務呢?就兩類:技術服務和取景服務。以2016年的輸出服務收入為例,技術服務基本被中國內地承包,取景服務則被美國承包。前者沒啥好說的,近年來不少華語片都是請韓國團隊提供特技特效服務;後者也是屢見不鮮,看來KOFIC推出的還是有吸引力的。

韓國取景補貼:為鼓勵外國影視作品在韓國取景拍攝,KOFIC(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對其在韓支出製作費的25%,以現金形式進行補貼。


  十、製作成本對比

最後來不嚴謹的分析一下各地區的大片製作成本,之所以不嚴謹,是因為「大片」根本沒有明確定義,所以只能憑個人經驗胡說八道。你還別說,KOFIC《2016韓國電影產業年報》就有關於製作成本的專題,其中超級大片的製作門檻設定為100億韓元(6000萬RMB),2016年有14部韓影邁入這道門檻。好萊塢(6億多RMB)和中國內地(1億RMB)沒啥好說的,考慮到其市場規模,這樣的門檻也算合情合理。香港市場留給華語片的空間實在太小,2016年票房最高的華語片《寒戰2》也只收6600萬港幣,純粹的本土電影(即非合拍片)敢投資2000萬港幣么?

但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門檻,而是上限。截止目前為止,投資最高的韓影是《玉子》,也只有3.4億RMB而已,這還是美韓合拍片。而之前的記錄保持者,是同為美韓合拍的《雪國列車》,2.6億RMB。要說純粹的韓國本土電影,目前投資最高的應該是7月底即將開畫的「宋老公」新作《軍艦島》,如此陣容強大+場景恢弘+特技酷炫的超級大片,居然只花費1.5億RMB!再回頭看看,好萊塢動輒3億美元,中國內地動輒5億RMB,這就是差距啊,製作成本上的差異恰恰就是各地區電影行業規範性與電影製片能力的體現。


  尾巴、碎碎念

Kim教授常說:環顧當今影壇,論電影工業發展和藝術造詣,唯一能媲美韓國電影的,就只有好萊塢。

關於藝術造詣見仁見智,Kim也懶得去安利和爭辯,反正你們愛看不看。但從上述客觀數據不難看出,韓國電影工業的發展水平遠比你想像的要成熟和穩重,而且無論電影產業的健康度還是電影市場的多元化,都足以代表地球上最頂尖的電影水平,沒有之一。然而韓影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明明已經領先整個地球,卻還自謙的表示「韓國電影工業只是亞洲領先而已」……

好吧,今天就不留作業了,下課。

參考文獻:

KOFIC《2016韓國電影產業年報》

MPAA《2016全球&北美票房年報》

Box Office Mojo

貓眼《大數據透視2016中國電影市場》

貓眼專業版

HKBO《2016香港票房簡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公主法力無邊 的精彩文章:

除了張震好看,我們的桃子也好看
為了贏得他、贏得愛情,哪個女人不是傷痕纍纍的呢?
她小時被親媽咒去死,後成為著名演員,嫁給中國男人找到了幸福
孕期老公出軌,她拎了一袋超級無敵辣的辣椒,塞進小三身體!
情感課堂:男人身上的哪四樣東西,最吸引女人?

TAG:本公主法力無邊 |

您可能感興趣

張藝謀:中國電影不如韓國電影,要向韓國學習
韓國說中國好東西都是韓國的,印度說:除了一個猴
韓國人看中國:對韓國性醜聞的報道
韓國電影《鐵雨》,帶你了解這些年的韓國電影動向
印度和韓國,哪個國家更發達?某網民:印度的名字在國際上響噹噹
吐槽《沉默》一部韓國翻拍中國的電影
香港電影《無間道》繼日本/美國/韓國翻拍後、印度版即將誕生
自古韓國是不是中國的一個省,歷史學者:看看歷史
中國春節遇上平昌冬奧會,韓國提倡「中國年、韓國過」,你怎麼看?
《隧道》韓國周票房冠軍電影!
「翻拍自中國電影的韓國片,還是國產片更勝一籌」
劉強東:JD.com將在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週遊世界,把財富帶回中國
韓國冬奧會大用中國元素,日本網友:感覺是中國在韓國辦的低配版
《輝煌中國》全球多國熱映,韓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觀眾紛紛點贊!
[MD PHOTO]韓國恐怖電影 《昆池岩》的媒體試映
英媒:中國電磁炮技術源自英國!網友:搶韓國的台詞?
24日韓國EXID組合Hani參加某活動!網友:在中國留學的韓國妹子!
韓國r級寫影評電影/《光之老爸》一種幸福啊
國外問:中國朝鮮族更親近韓國還是中國?網友答:我們是中國人!
韓國拉著印尼,想做中國和日本都在做的東西,美國對此表示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