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感動中國的8大博士村,書香傳承背後的秘密

感動中國的8大博士村,書香傳承背後的秘密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讀書人的清高似乎和我們漸行漸遠,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讀書無用論的「荒唐」論調,這種論調甚囂塵上,在一步步淹沒青年人讀書的渴望,然而仍然有這樣一些人在用他們的堅持向世人昭告: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在中國,就有這樣的一些被稱為「博士村」的地方,他們教育成功的背後又哪些秘密呢?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博士村」。

1、河南鄭州上街馬固村

鄭州上街馬固村的王氏族人,從宋太宗年間到此定居,繁衍生息,耕讀傳家,歷經千餘載,創造了輝煌的家族歷史,清代汜水縣令稱王家為「大宋世家」。

北宋,馬固村王家人五代在朝為官,先後登仕者四十餘人,更令人驚嘆的是 「三朝樞密院,九子進士公」。王家的輝煌一直延續到近代。

1945年,族人王光臨作為專署專員,接受了鄭州日軍的投降。

在王博文故居的東邊不遠處,是馬固大廟,裡面有明朝時候建立的廟宇。伏魔殿門口的雕花和房柱上的墀頭都異常精美;龍銜牡丹,枝花相連,也巧奪天工。

這座大廟在1949之後曾作為馬固高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據當地人介紹,僅在1964年那一年,馬固高中考上大學的,就有三十多人。這在升學率低下的那個時代,簡直是奇蹟。

馬固歷來有「龜蛇之地」的美稱。其地貌南高北低,中部隆起,四周古寨圍出龜形,四個寨門及所對道路恰似龜的四足。村莊中全是「丁」字路口,使村莊內建築成不規則塊狀分布,恰似龜背上的裂塊。

寨內街道中間寬首尾窄,取風水之「聚」意。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低洼地方,從來沒有被水淹過,因為圍繞著寨子的護城河使水勢自南向北流向村外的汜水河,並最終流向黃河。

2、湖南省瀏陽市沙河鎮秧田村

秧田村,位於湖南省瀏陽市沙河鎮北部的撈刀河畔,有著600多年的歷史。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年間,這個只有1200戶家庭的小山村,走出了658名大學生,其中碩士150多名,博士21名。秧田成為遠近聞名的博士村。

在這裡,人們攀比的不是誰家錢多,而是誰家孩子會讀書;在這裡,「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讀書」成為村民集體的選擇;在這裡,600多年的老龍井、300多年的老槽門都在訴說著「崇文」的追求;在這裡,只要考上大學及獲得碩士、博士學位者,就會得到獎勵……

在秧田村,這樣的比較不僅存在於學生之間。誰家孩子聰明,誰家孩子勤奮,誰家孩子成績好,村裡人都一清二楚,孩子的家長也覺得臉上有光。相比起來,誰家掙錢多,倒並不那麼讓人眼熱。

在 「經商」「下海」成為社會潮流的上個世紀90年代,秧田村卻依舊保持著「勤耕重讀」的傳統。在這個村莊17個姓氏的祖宗家訓里,「勤學育人成才」「力耕種、勤誦讀」之類「崇文重教」的字眼比比皆是。

至今,行走在秧田村內,還能感受到文化和教育理念在這裡的遺存。300多年的老槽門,在秧田各種傳說、故事和家風家訓的展示中,訴說著崇文的追求;600多年的老龍井,傳言臨考前,喝一口井裡的水,一定金榜題名。

3、浙江東陽巍山鎮古淵頭村

一個村子走出了25名博士、200多位高級工程師、副教授、教授、550多位大學生,使這個昔日低調的古村落「一夜爆紅」。

走進古淵頭村,既沒有蔚為壯觀的別墅排屋,也沒有新農村建設的現代化氣息。有著600多名歷史的古淵頭村,緊鄰烏竹溪,山清水秀,散發著獨特的古村落魅力。

村口的兩棵古樟樹,已有1200多年樹齡,古樹之下的人家世代尊師重教,培養出眾多學子,他們走向全國,甚至遠赴海外。在該村文化禮堂內,「勵志牆」上一一記錄了這些學子:李祝霞,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導;李杏放,博導;李偉戎,博士;李餘明,博士……博士、教授、大學生名單滿滿一牆。

「這是我們村的驕傲,也是『教育之鄉』東陽的驕傲。」說起村裡走出去的學子,李惠康充滿自豪,村裡有2100多人,900多戶村民,平均4個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

83歲的村民李章安,育有四個子女。在他的教導下,家裡的四個子女從小苦讀,大哥李項鴻是著名畫家,大姐李杏放身為博士在加拿大當教授,弟弟和妹妹先後考入名校,畢業後在外成家立業。現如今,他的子孫接過父母的接力棒,有的在國內名牌大學上學,也有的奔赴國外求學。像李章安這樣家有多名高才生的家庭,並不是個例。

說起該村的學子中,「五朵金花」頗為亮眼,即五個女博士。李惠康說,「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在他們村裡得以體現。女博士們一心向上,甚至立下誓言要等成為博士後再談戀愛、再成家。

「沒有秘訣可言,只有傳統的好學氛圍。」李惠康說,他們村從來沒有獎勵優秀學子,但是他們依然保持著勤勉好學,發奮上進的傳統。上至90多歲的老人,小至幾歲的孩童,依然保持著學習和勞動的習慣。

在文化禮堂的門口掛著一個大大的「學」字,邊上寫著「學知不足,業精於勤」。父母的教育和家鄉的文化氣息,融進了每戶人家,每一個學子心中。

4、山東泰安窪里村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在山東泰安一座僅320戶人的小山村——窪里村,先後走出了1位博士後,4位博士和數十位碩士研究生。其中,平均每三戶就有一位大學生。數百名農村學子因高考跳出了「農門」,甚至赴美留學。

彭淑貞是村裡第一個博士後,92年高考被錄取至泰安師專學習地理。後邊工作邊學習考入中科院,深造至博士後。其父彭西慶為小學校長,從事鄉村教育四十餘年,村裡很多碩士博士都是由像他一樣的鄉村教師教出來的。

彭西慶告訴大眾網記者,受儒家文化影響,窪里村自古尊師重教,全村學習氛圍濃厚。村幹部重視讀書考學,92年開始村裡就制定了鼓勵政策,給考上的學生髮獎金:中專以上一百,大專以上兩百。這在當時是一筆不菲的獎勵。

彭淑慶,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高考選撥,一氣呵成念至博士研究生並留校任教,現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現在,他是村裡後輩們的勵志榜樣。在榜樣的帶動下,窪里村的孩子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並刻苦攻讀。

彭傑,會計研究生在讀。圖為細心的父母地把她所有的照片都放在一個小鐵盒裡。其母告訴大眾網記者,他們經常對孩子說,「使勁讀書,讀得越高越好。」而且,從來不讓女兒干農活,「我們拚命務農,只為能讓孩子讀書成材。」

5、河南鄧州市裴營鄉大丁村

鄧州市裴營鄉大丁村,近代以來,出了20個博士、23個碩士、90多個大學生,在當地被稱為「博士村」。他們中有中國第一批留洋博士、河南省第一個博士、與周恩來和鄧小平一起在法國留學的丁肇青,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院士、《現代漢語詞典》編纂者丁聲樹,有經濟學專家丁軫宇,有夫妻博士丁聲蔚、宋燁,有兄妹博士丁偉、丁俊玲……昨日,記者深入大丁村,探尋該村人才輩出的奧秘。

大丁村代有人才出,這與丁氏家族以文化教育為本、重視教育有著重要的關係。該村黨支部書記丁廣前告訴記者,大丁村自古以來就文風鼎盛,重視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

「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給子孫後代留下錢財,不如留下一部經書。做人修身要品質淳樸簡約,教育子孫要用好的方法,這正是丁氏家族人才輩出的原動力。

大丁村從明朝以來,先後出知州以上官員50餘人,舉人1人,拔貢、歲貢等36人,廩生、增生等321人。近代以來,該村出了20個博士、23個碩士、90多個大學生,在當地被稱為「博士村」。

他們中除丁肇青、丁聲樹、丁軫宇、丁聲蔚、宋燁、丁偉、丁俊玲外,還有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丁炎,有北京大學教授丁際昌,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丁子振,有復旦大學教授丁聲頌,有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丁聲俊,有河南大學教授、著名音樂學家丁承運、丁伯苓、丁紀園,有南開大學教授丁廣州,西安交大教授丁心潔……

丁肇青參加過反對簽訂二十條不平等條約的愛國運動。留法期間,他與周恩來、鄧小平、李富春等結識。1941年,丁肇青因不願為國民黨服務,回到鄧縣老家。

6、浙江麗水縉雲姓潘村

這個只有2100多人的偏僻小山村,算上潘震河,竟已誕生了17個博士,遠近譽為「博士村」。

17位博士中,年紀最大的潘鼎坤博士已經92歲高齡,也是村裡走出的第一位博士。村裡還出過「一家四博士」,潘淑芬博士和潘志堅博士是親姐弟,姐弟倆各自的配偶也都是博士。

很多人好奇,一個小山村,怎麼會湧現出這麼多博士?這要歸功於崇文重教的好村風。姓潘村是座古村,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從這個小村走出了17位博士,70多位教師,目前村裡還有11人在讀研究生。

從這裡走出去的北大博士潘震河曾回憶說,村裡耕讀文化濃厚,祖祖輩輩勤勞尚學,深深影響了他。如今正在寧波大學讀研究生的潘威康同學也告訴記者:「從記事起,爸媽都是用村裡博士的故事激勵我。這種崇文重教的風氣,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

為了能讓這種風氣代代傳承,姓潘村設有專門的「獎學金」,每年上重點線的本村高考生都能拿到500元獎勵。此外,田漢勤博士設立了教育基金,以獎勵村裡的優秀學生,補助困難學生。

2015年10月,潘鼎坤博士回鄉探親,看到家鄉變化,欣然捐資一萬元用於植樹造林。村裡的其他博士也積極呼應,和村民一起打造博士山主題公園,村民在博士山上種下17棵桂花樹的「博士林」。

7、江西新建縣聯圩鎮均洲村

新建縣聯圩鎮被贛江及其支流圍繞,堤外草洲肥美,堤內湖港縱橫,沃野千里,歷來被譽為「魚米之鄉」。而聯圩鎮的均洲村,這個現今僅有1185口人的村落,先後走出了3位進士,50餘位博士,大學生更是不計其數。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胡先驌,史學家胡德煌,著名遺傳學家胡楷等,就是從這個村走出去的。

聯圩鎮人民政府向南幾公里,一個立著牌坊的村落就是被周圍村民譽為「博士村」的均洲村。現年56歲的村會計胡啟洪自小就在村中長大,「均洲村是近代中國植物學老祖宗胡先驌的故里。」胡啟洪介紹,牌坊於2012年建立,立在均洲村入口處,「一是為了紀念胡先驌,二也是為了讓後人瞻仰。」

「我們村總共走出了50餘名博士,而且胡氏一族出了3名進士。」胡啟洪驕傲地介紹。據新建縣縣誌記載,治平洲(現名為均洲)胡家一門出了3位進士。胡家玉是清道光二十一年的探花,咸豐七年任軍機處章京;胡家玉的兒子胡湘林是光緒三年的進士,宣統元年任護理兩廣總督;胡家玉族孫胡藻是光緒二十九年的進士,後欽點翰林,授翰林院侍講。

「從村裡走出去的博士加起來有50多位。」胡啟洪介紹,現在村中1185人,其中60%以上是胡氏一族,有很多胡氏族人早已遷居他鄉,在各個領域書寫輝煌。美國哈佛大學博士、近代中國植物學奠基人胡先驌,編著有《中國歷史插圖冊》、為中蘇邊境劃定提供談判依據的著名歷史學家胡德煌,著名遺傳學家胡楷等,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現在村裡的讀書氛圍依舊很濃厚,孩子、家長都以讀書為榮。」胡啟洪介紹,「很多孩子的學習都非常刻苦,家長們也很重視教育這一塊,而且村民對於家庭貧困的學生都會非常熱心,幫助他們,讓他們好好念書。」胡啟洪介紹,近兩年的高考,村中每年都會出2個本科生。而在一旁的村民胡愛國則說道「本科生在咱們村已經不計名了,咱們村子裡研究生才能排上名。」

8、江蘇海安墩頭鎮西湖村

墩頭鎮西湖村有近3000人,從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至今,從這個村走出了9名博士、36名碩士,當地村民稱西湖村為「博士村」。村裡有個不起眼的小巷叫「友誼巷」,裡面居住著21戶人家、60多人,30年里,這裡先後走出了3名博士生、3名碩士生,小巷被譽為「博士巷」。

「友誼巷」人才輩出,有人說是居家風水好,受到白龍的護佑(墩頭是傳說中白龍故鄉);有人說因為這裡窮,「家窮子讀書」;更有人說這裡歷來尊師重教,學習氛圍濃厚……

小巷居民群聚在一起,互相訴說著過去的故事。那激動的笑語聲,伴隨著眉飛色舞的高興勁兒,似乎要把小巷震顫。他們說,這裡自古就出讀書人。清宣統二年,這裡曾辦起「南薌市私立龍潭女子初等小學堂」,是我縣最早的女小,後改為仇湖小學。著名美籍醫學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血液專家陸衛平博士就是從仇湖小學開始學習生涯的。另有一說,施耐庵曾在此地花了3年寫了《水滸傳》,目前正在考證。

小巷裡的傅伯勤、許後生、張懷倫三戶人家前後左右相距不到50米,接連出了3個博士。說到家史,三人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幸福:過去,他們祖上中過進士、舉人或秀才,父輩們都當過私塾先生。今年74歲的退休教師許後生興緻勃勃地介紹說:「我們這個巷不比吃不比穿,哪家的子女培養教育成功,哪家就最光榮!」在旁的傅伯勤忙接話茬:「我們自己苦點沒什麼,要全力以赴讓孩子讀好書!」妻子顏桂蘭欣慰地說:「孩子讀到博士,獲得了許多獎學金,給我們減少了不少負擔。」

結語:

這些博士村散布在河南、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等不同省市,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秘籍,就是勤耕重讀。這種教育思想其實是中國的一種「耕讀文化」傳承,中國古代一些知識分子以半耕半讀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為價值取向,形成了這樣的一種「耕讀文化」。

這樣的一種文化在工業經濟高度發展的中國,顯得彌足珍貴,是它們在傳遞著縷縷書香,傳承著民族文化的魂魄。

/完/

更多您感興趣的內容,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讀經明理(傳統文化,時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經明理 的精彩文章:

男人穿方格裙娘炮嗎,日本和服背後的小枕頭做什麼用?
當心,柏油路高溫70度,女子 全身多處被燙傷
老太監揭秘:慈禧太后洗澡的全過程,極盡奢華
70歲老翁與18歲女子「野合」,生子奇醜,卻高過姚明
學會這8招3式,讓出軌男無所遁形!

TAG:讀經明理 |

您可能感興趣

跟中國一樣歷史傳承悠久的國家,世界上教眾最多的聖城,神秘古老
文化的傳承者-中國畫
中國「奇特」民族,千年傳承,神秘的葯浴之鄉!
泰國紋身:在皮膚上傳承的神秘經咒
中國國畫與傳承
看《傳承中國》,感京劇之美
傳承中華美學精神,「詩教」的啟迪
書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中國和田玉文化,傳承千年依舊流淌在華夏文化里,博大而精深
《傳唱中國》尋找最美童聲,傳承中國文化經典
中華傳承-忠義國士
盛世真言:中國唐密傳承的前世今生
傳承傳統文化,邁向「中國夢」
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國的青銅之路
這是中國電影的傳承,亦是文化的傳承
傳承經典之美的TA,為你揭秘「光輝丹」背後的美顏秘密!
一個虞洽卿,半部民國史,愛國愛鄉精神在故鄉傳承發揚光大
中華文獻的傳承
中國山水畫,磅礴而巍峨,傳承著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
內蒙古民間藝術大師:於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繡傳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