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一場技術對藝術的革命呼之欲出

一場技術對藝術的革命呼之欲出

建築,技術,互動……正在共同築起博物館的未來。

朱旭東

(易居中國 創始人/CBO、太德勵拓(中國)公關傳播集團 董事長/總裁、寶庫中國 執行董事、《FA財富堂》藝術雜誌 出品人)

東方,西方,中國,外國,走過很多地方,領略過不同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同時負責上海觀復博物館的經營,朱旭東絕對是博物館話題的一位夠權威的極佳分享者。我們的聊天從博物館的分類開始,整個過程里,這位博物館達人為我們解惑良多,更可貴的是,他和我們一道去思考、眺望這個領域的未來。讓人看到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空間里隱藏著的種種可能性。

博物館分類多稜鏡

從小我們都覺得博物館是個學習、漲知識的地方,在國外也是如此。它們中有許多都對孩子免費開放,還會有專人作詳細講解,盧浮宮裡也可以臨摹。這方面中國還是做得不夠,很多博物館我們小時候都沒去過,家長也不會帶我們去。希望能有更多人從小就接受這種教育,不論是近代的還是古代的。全球博物館的分類,有幾種劃分法。從所有者角度來看,一種是私人所有(如余德耀美術館),另一種是國立或大組織經營的(如上海博物館等);從產品陳列、展示方式角度來看,一種是室內的,產品都陳列在建築內,另一種是如今越來越流行的大地藝術——它把整個自然界、地理風貌作為一個藝術呈現空間(如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整個山脈都是展示場);從年代角度劃分,一種屬於經典,它不富有當代氣息,且其中的藏品80%以上都是過去的東西(如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等),一種是現代化(如蓬皮杜藝術中心、V&A),兩類博物館分別在歷史教育和當代藝術教育上佔有重要作用。當然,它們之間有一定聯繫,但比重不同。像大英博物館也有現代的東西,但80%以上都是古董,有其歷史故事和歷史背景,而蓬皮杜藝術中心展出的80%都是活著的藝術家的藏品,風格自然受到彼此相互影響,從中大家更多會看到一些傳承和新創的內容。

談到細分,也有不同的分類。第一種是按不同品類來細分博物館,如上海照相機博物館,藏書票博物館等,其更多針對的是粉絲群體。通過該品類產品的時間軸,來觀察它的變化及每一個產品及其朝代背後所代表的技術水平、人文內涵。可以滿足某種愛好,抑或是作為一種物證來進行實證研究。這樣的細分博物館在如今越來越多,因為大家都越來越願意將自己喜歡的事物拿出來分享,當然有一個前提就是它要足夠豐富,需要通過時間、財力,讓展品擁有足夠的歷史的縱深感——它相當於是把人文的、固化的事物以體現其價值的方式展示出來;第二種是觀念的細分,什麼是觀念呢?例如年底將在深圳落成的蛇口博物館,人們想去看的就不只是古董,而是「東方設計之美」。假設裡面展出一把椅子,折射出古人從席地而坐開始,到椅子經歷不同朝代的演化史,並非為突出實物的珍貴,而是從它的設計、人的審美層面入手,了解它的變化過程。這類博物館算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創作,你喜歡什麼,可以把這個東西變成一種組合併且變成一個主題,之後做成一個博物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領略人的大腦中的意識形態的發展,再物化來展現;第三種是如今正在研究的一種主題性博物館,我們之後打算在徐匯濱江也做一個的——聲音博物館。把全世界各種各樣的聲音集聚,比如珠穆朗瑪峰上的風聲、太平洋的海浪聲、島上樹葉搖曳的聲音等,都可以上傳。戴上耳機你就可以聽到,然後知曉「原來就是這樣的聲音」。這樣即使你沒有去過,但別人去過並採集下來與你分享,也能身臨其境。我們還打算嘗試把漢語還原到宋代、唐代等。唐代的「你好」怎麼說?「吃飯」怎麼說?你輸入機器,由它模擬出來並告訴你。這就是聲音博物館。它也是細分的市場,讓觀眾們參與其中,在互動的同時還可以電子化。人有七情六慾,這個種類的博物館正是通過你的感官來實現它的價值,而不局限於「物」。相信在未來這樣的博物館會越來越多。

細節,還是細節

一場展覽的成功,與優秀的策展人、有想像力的策劃點子息息相關。中國策展行業相對落後,也沒有培養專業策展人才的機制,大多數策展人都是靠自學成才的,不像國外已形成系統的教育。正如西方藝術史是以每一代畫家不斷創新,顛覆前人的實踐為基石:印象派顛覆了古典油畫,畢加索顛覆了傳統繪畫,杜尚的小便池突破了經典藝術,還有文藝復興……每一個藝術家都想要顛覆前面的人或物,於是創造出新的流派更迭向前,而創新恰恰意味著否定前人。中國的很多所謂藝術都來自文人的閒情逸緻,他們並不想背負推動社會前進和顛覆的責任使命,因而缺乏一種自我的覺醒意識。

身在文化產業,我一直堅持去看林林總總的博物館,一是為了學習——那些經典的東西值得認真觀摩。從職業角度來說,我要去學習展陳的方式——一個博物館的好與壞和它的展陳方式是有關的,而展陳方式和它的空間也有關係,建一個博物館或美術館,你該怎麼設計這個空間?它與住宅和商業都不同,你得有很多的觀展經驗才能知道該如何設計空間:高度該是多少?入口怎麼做?動線怎麼安排?一個又一個關卡該如何連起來?等等,這些都需要去看去學習;二是看服務的細節——國外博物館的服務細節做得非常到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去中國的博物館遇到下雨,沒有人會提供雨傘,但是在日本,只要今天天氣不好或下雨,它們就會從停車場開始為你提供雨傘免費出租服務,從停車場至室內的一段路有專門放置雨傘的地方,供遊客免費取用。另一個細節是燈光。好的展館的燈光是專門設計過的。濕度、溫度都是通過技術手段控制的,但我國一些展館對燈光卻是毫不在意的——但燈光設計師其實非常重要,包括公共部位、展示區域等。用什麼燈,是主照明還是輔照明還是暗照明等等,是找專門為博物館做燈光設計的團隊製作的。這也是一個細節。此外,還有專門做背景音樂的團隊。博物館裡播放的背景音樂,連音樂的分貝也是有講究的,太響會吵到別人,太輕了別人聽不見,什麼樣的展廳播放什麼樣的音樂,團隊都會幫你計算、模擬好。這些都是我們所欠缺的,這是需要去體驗,去學習的。國外的博物館就是在這些細節上領先我們,它已經真正做到專業細分。

前瞻:博物館的潛能和未來

我認為,如今博物館、美術館的前景,主要看三個方面:一是建築本身,二是技術運用,三是人的互動性的參與。

博物館正在從建築本身尋求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力。在當下的博物館設計中,建築本身就是一個作品,甚至很多博物館是因為選擇了某個建築大師而聲名鵲起。比如巴黎最新的LV藝術中心,其設計師弗蘭克?蓋里舉世聞名,他把建築本身打造成一個藝術品。又如日本美秀博物館(Miho Museum)由貝聿銘設計,據說當時預算上不封頂,只為請到大師來運籌帷幄。在國內,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2016年底落成的深圳蛇口博物館由日本著名設計師楨文彥設計了外部綜合體,其室內設計是由荷蘭的阿方索設計,這些都是最牛逼的設計師。用藝術品形式的建築來吸引大家的關注,然後在裡面放展品,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這樣的設計,即使沒有展品在裡面,也值得大眾前來參觀。改變了以前大家只注重館內藏品忽略外形的做法。其實,這種思路早已有之,從盧浮宮開始,貝聿銘建造了一個金字塔的入口,令其成為地標性建築,但當時他只創造了這一個入口,整個博物館還是借用了原有的建築,大英博物館和大都會也是如此。

數字化技術的運用正在帶來博物館展示方式的革新。過去,戴著耳機聽一聽的簡單體驗方式決定了大眾參觀、理解博物館的有限深度和邊界。現在不一樣了,AR、VR,全景式、旋轉式,360°體驗,X光掃描……科學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多,讓人們在層出不窮的體驗維度中更全面、深入地洞悉那些藝術品,而不再只是浮光掠影。

隨著藝術形式的變化,裝置、影像正在佔據美術館、博物館展覽的眾多空間,將人們從扁平二維的世界帶到全新的疆域,當人工智慧都開始參與藝術創作,一場技術對藝術的革命呼之欲出。

我剛剛完成的一篇文章《人工智慧如何改變藝術》是之前在上海戲劇學院看了一場演出的觀後感:一個年輕人做了一場演出,確切來說是做了一場試驗——他利用人工智慧改變了戲劇的結構,觀眾可以自由地做出判斷來決定這部戲的主人公下一步如何行動,戲劇的走向由50個觀眾投票決定,如同遊戲一般,這是過去無法做到的。如今大家都可以在一個系統里玩起來,相當於將電子遊戲放到了劇場里。博物館裡也是如此。

場景式、互動式的展覽和博物館方興未艾。這類展覽正在打破人和作品的界限,獲得參與感和交互性,它是步入式的。例如當下最流行的浸沒式戲劇,人們沉浸其中,並且在裡面生活。這更注重參觀者和展覽之間的互動,這也是和技術有關的一個大變化。

在觀復博物館裡,我們也運用了一些技術,比如定點音響——站在佛像面前,頭上會有誦經的音響環繞,但它只在50厘米的距離內才能聽見。如此一來,既有參觀時的場景感又不影響旁人觀展。這令藝術的感染力增強,大家對展覽的投入、代入感也會愈發強烈。

多元受眾,傳播多元訊息價值

博物館面向兩種人:專業人士和普羅大眾,針對他們的推廣是不一樣的。

在中國,我們稱普羅大眾(只談中國)為「傍大款」族群,換言之就是明星效應。即使是在藝術界,也是會有追星現象的,它追的是什麼星呢?是從小都能聽到的星。比如我拿一張《蒙娜麗莎》或《日出?印象》,大家就都會來。因為這些是大家小時候起就從教科書中了解到的,所以不需要宣傳大家也都知曉。如果明天說哪家博物館展出《日出?印象》我現在就去排隊,這就是明星效應。它必須是世界級的、知名的、頂級的事物,才能出現「傍大款」這種現象;還有一種就是追「第一」效應,比如最大、最貴、最重等都可以,只要是含「最」的,大眾就會帶著一種炫耀的心理來參觀了。現在許多大眾來參觀博物館的目的不是來學習,而是為了讓他人知道「我來過」,這是他們的心理。

但專業人士就不一樣。他們所看重的是你背後所帶來的專業的能級,包括藝術產品未來的發展空間,他們還要去挖掘年輕藝術家、設計師並培養。比如一位藝術家是80後,但是他未來發展挺不錯,專業人士就會來看,來了解他,所以他們更看重的是你專業分析報告的深度、厚度。同時策展也很重要,他們非常看重策展人的功力,去了解如何包裝一位80後畫家。他們不一定會去看莫奈的畫,但會選擇去看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挖掘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們還會觀測策展人的水平,技術使用的深度,使用的燈光、布局等等這些細節,這些是普通百姓不太會去關注的地方。所以針對他們我們可能就會提供一些不是那麼有名氣,但是很有含金量的人或作品。

說到博物館衍生產品的推廣,比起國外,中國的差距還是蠻大的,不論是博物館商店的推廣還是衍生產品的創意開發。其中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可謂出類拔萃,其博物館商店裡販賣的商品非常好,關鍵是產品設計的理念非常好。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找了前者的顧問後也開始漸入佳境,不乏許多借鑒台灣的點子,在小物件上實現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比如「朕知道了」膠帶,如果它沒推出,人們怎麼會想到要用「朕知道了」來做膠帶呢?它做出來之後你反而覺得這個還挺實用,一貼,表明朕就知道了。這就是創意的力量。但其實早在8年前,台北故宮博物院就與義大利Alessi品牌合作推出過一款調味罐,它既有文化的傳承,也有故事性,關鍵還很實用,同時品質非常好。當然現在基本絕版了。

國外博物館商店我也去過很多,其中買東西最多的是紐約MOMA的商店,因為它規模大,產品種類又多,和它合作的設計師也多,遊覽者可選擇的餘地也大。每次去那裡,它都能給你一些新的創意,當然其中80%都是一樣的,另外20%是不一樣的。當代藝術更能夠適應於百姓的日常生活,還能夠發展到賣大件產品,例如桌子、椅子、燈具等家居產品。MOMA不但有自己的店,博物館對面還有對外營業的商店,專門販賣MOMA的商品,從廚房用品到衛生間、客廳用品,再到卧室用品,小到菜刀、盤子,大到空調、吸塵器,所有的商品都是藝術家設計的,讓當代藝術與我們的生活更貼近。在博物館商店和衍生產品的經營過程中,想要跨界就必須做一個開放式的平台,讓時尚界設計師參與到你衍生產品的設計中來。故宮為什麼能做好,就是因為它觀念開放,當新院長上任,整個風格就打開了。我們需要更開放的視野。

在有限的空間里純粹極致地發揮

博物館也好,美術館也好,它們本身和商店是兩個空間。無非是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商店的空間和美術館空間的比例關係。

第一,像K11那麼大的商場里有一個美術館。那它是不是商業化呢?並沒有,因為它的空間是純粹的,外面的空間設計給大家購物,但只要到了B3這就是一個展廳,在這一方小天地里不做商業。所以不論大小的比例,重要的是在這個空間里要做得純粹。是展廳就好好做展覽,不要在展廳里販賣物品;在商店裡就好好做商業,不必要貼個標籤表明不要商業化。因為從空間來說,它們本來就是兩個空間,從財務上來說這個兩個空間叫作收支兩條線,不要錯位。

第二,在意識形態方面大家都認為博物館和美術館主要是依靠資助的,是一種非營利機構,所以其本身是不可以過度商業化的,像我們博物館也是如此,寶庫是寶庫,博物館是博物館,它們之間是分開的。我們每年為其提供資金以保證它的純粹。它接受政府補貼和捐贈,然後適度地做一些經營——依照收入百分比,假設它一年5000萬的收入,那麼其中三分之一收入來源是門票,三分之一是販賣商品所得,所以其實並不用過分擔心博物館商業化。

而且我認為我們中國恰恰是缺少商業化,因為博物館、美術館等都缺少活力,無法自己去壯大,而是一直依靠國家輸血,包括上海的一些私人美術館,也都是依靠國家補貼,這並非長久之計。中國應該打開這方面的市場,集合資源多多造血,在保持空間內容純粹的同時讓其商業化氣息更濃厚一些,讓其進入良性循環。藝術和審美修養是需要花費時間培養的,現在正是藝術文化消費的最佳時機,藝術是最大的「商業」。

技術與革命:為博物館打開一扇門

博物館作為一個品牌如果要在未來做出更多創新創意,要做好「技術」與「革命」兩點。這包含了如下幾個層面。

一是在創作層面,人工智慧不斷的進步對於藝術創作是一個挑戰,無論是作曲、編劇、畫畫等,人工智慧的學習力非常強大所以它都能製作出來,但如今與人類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沒有情緒。像之前人工智慧圍棋比賽,人工智慧沒有情感,它所擁有的只是一個高能力計算方式,它能將你可能需要花費一生時間學習的東西在一秒內就學會了,但它沒有情緒,而藝術創作需要的正是情緒。所以在這個層面,人工智慧是無法完勝人類的,畢竟情緒不是一個數字化的事物,所以它所創作的只是「作品」。

二是在展覽層面,在這一方面技術革命會帶來非常大的飛躍。它將是一個體驗的顛覆,讓你從被動地觀看變為主動地參與,甚至你能浸入其中或通過互聯網來參與,在博物館的整個展覽和觀看的方式上產生很大的革命如VR、AR等,這會是一個徹底的革命,甚至會打破你平時觀看展覽時固有的行為,留一部分讓觀眾也來參與制作,增加了互動性。

三是在傳播層面,技術會提高品牌影響,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是個好時機——十年前辦一個博物館,因為宣傳成本高你甚至無法讓他人知曉;但互聯網時代,擁有微信、微博後宣傳成本變低,因此在傳播層面,新的技術革命會讓更多的人愛上博物館,還可能會有人因此也去建設一個博物館。

這三個層面對博物館的未來是有挑戰的。時代在進步,看待一個博物館好與壞的坐標體系在變化,但我們這群老頭還在原來的坐標體系里——啟迪永遠是最重要的,真假的概念不必強求,畢竟傳承文化不是傳承真假。

采編:林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廣告雜誌 的精彩文章:

博物館平面廣告創意集合

TAG:中國廣告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希特勒的黑科技,掀起了戰爭藝術的一場革命
陀飛輪的一場盛大的腕錶藝術,人人都該知道的藝術革命
區塊鏈,一場正在進行的技術革命
解密容器技術革命的浪潮之巔
新餐飲的下一場技術革命
優酷直播世界盃 背後是一場技術革命
用先進模擬技術迎接第三波技術革命
優酷拿下世界盃,背後是一場技術革命
區塊鏈技術引發技術革命,不止於顛覆互聯網
華為也要技術革命?華為推出「很嚇人的技術」將要改變這個世界
三大技術掀起新一場彩電技術革命 創維又一次定義行業第一
地震探測的技術革命
下一代相機技術:穿牆、穿霧,一場大革命的開始
地表最強畫質優化 坦克世界再引技術革命
藝術是何香凝的革命武器
一場正在開展的「物流革命」
港媒: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或令中國核潛艇取得革命性進步
血糖監測技術的革命
華為突然宣布,革命性重磅技術即將推出!不亞於GT嚇人技術
中國開發的一新技術,足以引發新的工業革命,美該優勢或被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