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皇帝陵寢明十三陵

明朝皇帝陵寢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景區,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目前已開放長陵、定陵、神路、昭陵。居庸關長城,國家AAAA級景區,在金代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明十三陵(明朝皇帝陵寢)

編輯同義詞十三陵一般指明十三陵(明朝皇帝陵寢)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1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1]

2015年10月,國家旅遊局暗訪檢查,明十三陵景區的主要存在外圍欺客宰客現象嚴重,無明碼標價;衛生情況差,景區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掃不及時;遊覽設施不足,遊客中心功能不全等問題,對景區給予嚴重警告,並公開通報,給予6個月時間整改。[2]

皇帝陵寢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4]

明長陵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

長陵

(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面設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棱恩門,為單檐歇山頂形制,面闊五間(通闊31.4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桿狀,與宋清做法皆不相同。室內明間、次間各設板門一道,稍間封以牆體。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書「祾恩門」三金字。「稜」字系後世修葺時誤寫。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其欄杆形制,為龍鳳雕飾的望柱,和寶瓶、三幅雲式的欄板。台基四角及各欄杆望柱之下,各設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龍頭)。台基前後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台階。其中路台階間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淺浮雕圖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雲騰浪涌,海水中寶山矗立,兩匹海馬躍出水面凌波賓士;上面是兩條矯健的巨龍在雲海中升降飛騰,追逐火珠,呈現出一派波瀾壯闊的雄偉景象。

祾恩門兩側還各有掖門一座,均作隨牆式琉璃花門,門上的斗拱、額枋,門頂的瓦飾、椽飛均為黃綠琉璃件組裝,在紅牆的映襯下格外分明。院內,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是用於供奉帝後神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5]

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佔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可供遊人參觀。

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開工,歷時6年方完成,耗銀八百萬兩。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它的地面建築共佔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圍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築物300多間。再往後就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陵宮的總體布局亦呈前方後圓之形。其外圍是一道將寶城、寶城前方院一包在內的「外羅城」。城內面積約18萬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圖說》對這道外城成做過這樣的描述:「鋪地牆基,其石皆文石,滑澤如新,微塵不能染。左右長垣琢為山水、花卉、龍鳳、麒麟、海馬、龜蛇之壯(狀),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奪天工也。」又謂:「覆牆黃同瓦瓦,刻磚為斗拱,檐牙玲瓏嵌空,光瑩如玉石。甲申之變,寸寸毀之,而不能盡毀也。」外羅城僅前部正當中軸線位置設宮門一座,即陵寢第一道門。其制,黃瓦、朱扉、設券門三道。

外羅城內,偏後部位為寶城。寶城之前,在外羅城內設有三進方形的院落。

第一進院落,前設單檐歇山頂式陵門一座,制如外羅城門,為陵寢第二道門,又稱重門。其左右各設有隨牆式掖門一道。院落之內無建築設施,院落之前(外羅城之內)左側建有神廚三間,右側建有神庫三間。

第二進院落,前牆之間設祾恩門。其制面闊五間(通闊26.47米),進深二間(通深11.46米),下承一層須彌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杆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前後還各設有三出踏跺式台階。

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有陵園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其形製為重檐頂,面闊七間(通闊50.6米),進深五間(通深28.1米),下承須彌座式台基一層,圍欄雕飾同祾恩門。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設三出踏跺式台階,左右各設一出。殿有後門,故台基的後面亦設踏跺式台階一出。其中,後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間一出踏跺設有御路石雕。刻龍鳳戲珠(左升龍,右降鳳)及海水江牙圖案。祾恩殿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座。院內沿中軸線設有兩柱牌樓門(欞星門)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樓門的兩柱作出頭式,白石雕成、截面為方形,頂部雕坐龍,前後戧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組成。石供案作須彌座式,石供器由香爐(一座)、燭台(二座)、花瓶(二座)組成。形制如長、永等陵。

由於寶城的隧道門設於寶城牆的右前方,帝後棺槨在享殿(祾恩殿)內舉行「安神禮」後,必須途經外羅城內能進入寶城的隧道門入葬玄宮,同時考慮到建築設計的對稱性,在第三進院落左右兩牆又對稱地設有隨牆式掖門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羅城之前,左側還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側建有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建築。定陵衛的營房則建於昌平城內。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築布局是,中為公座(辦公用的正廳),後為官舍,前為門。神宮監有重門廳室,房屋多至300餘間。[5]

明昭陵

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載垕(年號

明十三陵景觀(三)(20張)

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

昭陵陵園建築面積為35000平方米,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裡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明朝滅亡後,昭陵先後遭到兩次破壞。公元1644年,戰亂中明樓遭火焚;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雷電交加,陵恩殿和兩廡配殿又遭雷擊起火,陵卒拚命撲救,只救下了兩廡配殿,陵恩殿被徹底燒毀。隨著歲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間,兩廡配殿和陵恩門又相繼殘壞。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為緩和民族矛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昭陵也在修葺之中。從遺址分析,當時修葺的項目只有明樓、棱恩門、棱恩殿三項工程。這次重修,雖然使陵園制度稍趨完備,但卻改變了原有建築的規制。

明樓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為上檐單翹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後的昭陵卻變成了上下檐均為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明樓內還增加了條石券頂。棱恩門、棱恩殿雖然重建時間數沒有大的變動,但都縮小了尺度。棱恩殿,原制面闊五間(30.38米),進深四間(16.77米);清代重建後,面闊間數沒有改變,尺度卻縮小為23.3米。進深改為三間,尺度縮小為11.92米。棱恩門,原為面闊三間(18.44米),進深二間(8.04米);清代重建後面闊縮小為12.52米,進深縮小為6.77米。陵內的兩廡配殿和陵前的神功聖德碑亭不僅沒有重建,而且殘垣斷壁也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圍舊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牆。此後,長達200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修繕。昔日壯麗的陵園建築滿目凄涼,只剩下殘壞的明樓和陵牆了。[5]

明永陵

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肅皇帝朱厚熜(年號嘉靖)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永陵大約經過7-11年的經營,永陵營建大體告成。建成後的永陵與前七陵相較,確有兩大獨特之處。

首先,是規模宏大。在古代,陵園規模的大小,取決於陵園殿廡、明樓及寶城規則。按照《大明會典》的記載,永陵寶城直徑為81丈,裬恩殿為重檐七間,左右配殿各九間,其規制僅次於長陵,而超過獻、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門面闊五間則與長陵相等,其後僅定陵與之同制。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寶城之外,還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其制「壯大,甃石之縝密精工,長陵規畫之心思不及也」。外羅城之內,左列神廚,右列神庫各五間,還仿照深宮永巷之制,建有東西長街。古人設計了外羅城,以便將皇妃們埋葬於外羅城之內,其布葬的位置則擬在寶山城之外,明樓之前,亦即明樓前左右宮牆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後來,世宗的皇妃們的墓窒雖然沒有按原議定的方案,修在外羅城內,但外羅城則按原定計劃修建了。[5]

明獻陵

獻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熾(洪熙)和皇后張氏的陵寢,就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長陵的旁邊,目前封閉沒有開放。

陵寢制度確實比較儉樸。其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北分出,長約1公里。途中建有單空石橋一座。路面為中鋪城磚,兩側墁碎石為散水,十分儉樸。其朝向為南偏西200,佔地僅4.2萬平方米左右。其陵殿、兩廡配殿、神廚均各為5間,而且都是單檐建築;門樓(祾恩門)則僅為3間;城下券門改為更簡單的直通前後的形式。照壁則因之不設於券洞內而設於方城之後,墓冢之前。上登明樓的礓石察 量路則改為設於寶城之內的方城左右兩側。由於獻陵陵制不追求奢華,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時有「獻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說,它為此後的明陵建築樹立了楷模。

明獻陵還有一個特點,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樓在院落上彼此不相連屬。前面以祾恩殿為主,建有一進院落,殿前左右建兩廡配殿和神帛爐。院的正門,是祾恩門,也即陵園的大門,門前出大月台,院後設單座門一道。後面以寶城、明樓為主,前出一進院落。院內建兩柱欞星門、石供案。院門為三座單檐歇山頂的琉璃花門。二院之間,隔一座小土山(影壁山)。[5]

明慶陵

明慶陵,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貞皇帝朱常洛(年號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

慶陵的地下玄宮自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歷時四個月,耗帑銀150萬兩。且工程質量精細,除玄宮全部用石料外,其「後、中、前殿」,有「重門相隔」。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築完工。其陵園建築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單空石橋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遺作,亭內豎碑,螭首龜跌,無字。

陵宮建築總體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佔地約2.76萬平方米。前面有兩進方院,彼此不相連接,在二進院落之間有神道相連,並於第一進院落後建單空石橋三座。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院內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間。神帛爐兩座。第二進院落,前設三座門,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案上擺放石質香爐一,駐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後為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樓。樓內豎聖號碑,上刻「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明樓後寶城內滿填黃土,中央夯築上小下大的圓柱形體為寶頂,底部直徑約28米。冢前攔土牆與寶城牆等高,並與寶城城台及兩側牆體圍成一個平面近於「月牙」形狀的院落——啞巴院,院內有隨牆式琉璃照壁。零工外還有一些附屬建築,如宰牲亭、神廚、神庫、祠祭署、神宮監、朝房、果園、榛廠、神馬房等。[6]

明茂陵

明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憲宗純皇帝朱見深(年號成化)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帝憲宗純皇帝朱見深(年號成化)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茂陵的建築在清初時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內的陳設也保存較多。顧炎武《昌平山水記》記載順治、康熙年間茂陵的情況是: 「十二陵惟茂陵獨完,他陵或僅存御榻,茂陵則簨虡之屬猶有存者。」至清朝末年,祾恩門因年久失修已經倒塌,民國年間祾恩殿本已殘壞,又被拆毀。其現狀情況同裕陵。[5]

明康陵

康陵

明康陵,位於金嶺(又名蓮花山或八寶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號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寢。

建陵用時1年,總體布局沿襲前制,呈前方後圓形狀。該陵建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佔地2.7萬平方米。[7]明末,康陵曾遭到燒毀,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

明景陵

明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

明十三陵圖

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號宣德)與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

其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南向東分出,長約1.5公里,途中建單空石橋一座。陵宮朝向為南偏西55o,佔地約2.5萬平方米。寶城因地勢修成前方後圓的修長形狀。前面的二進方院和後面的寶城連成一體。中軸線上依次修建祾恩門、祾恩殿、三座門、欞星門、石供案、方城、明樓等建築。

景陵內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間改建後的遺物。從遺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礎石分布可以看出,該殿原制面閣五間(31.34米),進深三間(16.9米),後有抱廈一間(面闊8.1米,進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龍戲珠圖案,比獻陵一色雲紋,顯得更為精緻壯觀。

祾恩門、祾恩殿的台基上還有清代改建後遺留的柱礎石。神功聖德碑亭僅存石碑及台基。[5]

明泰陵

明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稱「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號弘治)及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明十三陵地圖

泰陵陵事的籌劃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後。《明武宗實錄》記載,武宗即位後,即著手籌辦孝宗喪事。禮部左侍郎李傑、欽天監監副倪謙和司禮監太監戴義對武宗說:「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台的地方,是個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寢可以在那營建。」工科右給事中許天錫也向武宗建議,派廷臣中精通風水術的人,前去復視一次。他還提議:「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處。廣求術士,博訪名山,務得主勢之強,風氣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著,庶可安奉神靈,為國家祈天永命之助。」禮部亦贊成這個提議。於是,武宗命太監扶安、李興、覃觀及禮部右侍郎王華等人前往施家台看視,最後確定在那裡營建孝宗陵寢。

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園正式興工,並定陵名為泰陵。太監李興、新寧伯譚佑、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軍都督府及三大營官軍上萬人供役,歷時四月,玄宮落成,於該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將孝宗葬入陵內。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園的地面建築也全部告成。

泰陵在清康熙時有的建築即已殘壞。《帝陵圖說》記泰陵祾恩門情況,「今左右兩門壞,壘石以塞門」。此後,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陵園建築曾經修葺,修葺情況除三座門由琉璃花門改建成磚砌冰盤檐式門樓外,余同茂陵。其現狀較茂陵殘壞最為嚴重。

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還是中國封建社會皇帝中唯一一個只有一個女人的皇帝。[8]

明德陵

明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號天啟)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熹宗朱由校,光宗長子,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啟。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謚「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zhe皇帝」,享年23歲。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文獻記載:熹宗「性至巧,多藝能,尤喜營造」。他曾操斧斤鋸鑿,自製小樓閣,「雕鏤精絕,即巧工亦莫能及」。幹得高興時,甚至解衣裸體,隨地盤坐。他「不愛成器,不惜天物」,隨意拆改,以供片時之樂。

皇后張氏,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張國紀之女。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入城時自縊。南明弘光朝為她上尊謚「孝哀皇后」。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將她葬入德陵。

明裕陵

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和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長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統。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謚「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臨終遺詔止殉,結束了宮人殉葬的殘酷制度。五月,陵寢玄宮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孝庄睿皇后錢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揮僉事(後封安昌伯)錢貴女。正統七年(1442年)立為皇后。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宮中的全部資財輸出,每天悲哀地呼天號地,祈求神靈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傷殘了一條腿。終日哭泣,又哭瞎了一隻眼睛。

憲宗即位,尊為皇太后,加「慈懿」徽號。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錢氏病故。謚「孝庄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

孝肅後周氏,憲宗生母,昌平州文寧里柳林村(今屬北京市海淀區)人,錦衣衛千戶追封慶雲侯贈寧國公周能的女兒。正統十二年(1447年)生憲宗皇帝,天順元年(1457年)冊封為貴妃。憲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號「聖慈仁壽」。孝宗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謚「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明思陵

思陵約建於1642年,本是思宗寵妃田貴妃之妃園寢。明朝滅亡後,李自成命人將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貴妃之墓,為攏絡人心並改名思陵,使思陵成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後與妃嬪合葬之陵,而相較於明朝諸陵,思陵的規模也較小。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貼身太監王承恩陪葬墓,清順治帝、康熙帝亦曾為王承恩立碑以嘉許其貞忠殉主。

清朝滅亡後,思陵屢逢劫難,殘毀十分嚴重。地下墓室曾先後兩次被當地土匪盜發。1947年,國民黨軍隊為修炮樓,又大規模地拆毀陵園地面建築。思陵已是滿目凄涼,只有墳冢、樓殿遺址、石雕五供、碑石作為珍貴文物保存下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思陵得到應有保護。明思陵,雖然沒有金碧輝煌的殿宇樓台,但古陵殘碑,松濤陣陣,仍別有一番意境。特別是殘存下來的石雕藝術品,構思奇妙,雕工精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唐朝歷史在日本、明朝歷史在韓國、宋朝歷史在越南,我們的歷史在何處
生在古代如果不知道這十大雄關,那臉就丟大了!
這個皇帝手藝堪稱「魯班在世」 ,為什麼後世人評說是他的手藝引來了敵軍
他是明朝的縮影之一,歷史上的形象太壞太貪
歷史上明朝的特殊軍隊:明軍三大營和明末三大軍都厲害在哪裡?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陵墓卻叫「明十三陵」?
明朝共有16位皇帝,為何明朝皇陵卻被稱作「明十三陵」?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為什麼皇陵卻稱明十三陵,而不是明十六陵?
明朝共有16位皇帝,為何明皇陵卻被稱作「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長陵,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長眠的地方
崇禎皇帝,為何葬於明十三陵?
明朝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里都少了誰?
明十三陵之定陵
明朝總共十六位皇帝,為何北京的「明十三陵」只葬了十三位皇帝?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皇陵卻稱明十三陵,剩下的三個帝陵哪裡去了?
明朝十六帝,皇陵為何叫明十三陵?多出來的三位皇帝去了哪裡?
明十三陵傳說——長陵
明十三陵之康陵、永陵和昭陵
明朝有16位皇帝,哪三位皇帝不在明十三陵?
明朝有16位皇帝,北京只有明十三陵,哪3位皇帝未葬入明陵?
何解叫明十三陵呢?明朝才有16位皇帝
明十三陵之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網友回復爆了!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 到底哪三個皇帝沒有葬入明十三陵
明朝一共十六帝,為什麼只有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