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作家都在明星化,明星都在導演化,導演都在資本化!這個市場究竟怎麼了?

作家都在明星化,明星都在導演化,導演都在資本化!這個市場究竟怎麼了?

作家都在明星化:藉助IP,一部分作家已經先富了起來!

現在的影視圈已經畸形到了變態的地步,「唯IP論」幾乎到了「無IP邀約不到演員」、「無IP平台不肯預購」的地步。

因為IP劇的大火,作家們被資本和粉絲簇擁著走向台前,網路作家這個看似「不著調」的職業再也不是low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作家已經不滿足於寫小說了,而是開始明星化了。

自從郭敬明和韓寒進軍影視圈,完美展示了作家明星化的可行性之後,作家們紛紛通過「娛化」的方式打造的人生新舞台。

郭敬明拍了自己的小說《小時代》,而且一拍就是四部,口碑慘烈但票房大賣,後來還拍了《爵跡》,口碑依然撲街,但郭導似乎越挫越勇;

韓寒導演了《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還在《煎餅俠》《分手大師》里客串過幾個角色,還出過音樂專輯《十八禁》。

張嘉佳導演《擺渡人》,拉來了王家衛監製,梁朝偉、金城武和Angelababy主演,算是跨界中的「頂級配置」,雖然口碑很差,但是資源很好啊!

南派三叔辦雜誌、開公司、做綜藝,江南身價過億成立公司,貓膩被閱文集團捧為頭牌,劉同擁有眾多粉絲、出席各種綜藝節目,陸琪開始籌備自編自導電影《算愛大師》,懸疑作家蔡駿也蠢蠢欲動……

郭敬明和韓寒在明星化的過程中,兩人在文學圈的地位越來越低,已經很久沒有新作品了,也已經跌出作家排行榜。

南派三叔、天下霸唱通過一個IP,更是青雲直上,跨界綜藝、網劇和網遊……跨界跨得已經不像一個作家了。

作家都在明星化,明星都在導演化,導演都在資本化!這個市場究竟怎麼了?

藉助IP這股風,有一部分作家已經先富了起來,只是隨著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作家們已經和普通讀者漸行漸遠,大多數都是在吃老本,已經很久都沒有現象級的作品問世了……

作家們越來越受矚目了,但文學卻越來越孤獨了!

明星都在導演化:50多個明星正在搶導演飯碗!

演而優則導,明星做導演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在明星們看來,做導演已經不是跨界,而是順其自然。

徐崢導演的「囧系列」一炮走紅,新人搖身成大鱷,讓多少大腕導演汗顏;

陳思誠導演的《北京愛情故事》《唐人街探案》也都票房大賣,轟動一時;

鄧超導演《分手大師》《惡棍天使》惡評如潮,但票房大賣!

吳京靠《戰狼》迎來「第二春」,《戰狼2》也馬上上映,來勢洶洶!

陳建斌《一個勺子》;趙薇導演《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蘇有朋導演《左耳》《嫌疑人x的獻身》;大鵬導演《煎餅俠》;文章導演《陸垚知馬俐》;王寶強導演《大鬧天竺》;李晨導演《霸天狼》;黃渤《一出好戲》……

跨界當導演的明星還有楊采妮、方文山、盧庚戌、張家輝、崔健、伊能靜、鄭鈞、溫兆倫……「明星」跨界當導演已成為一種時尚,不止是這些,還有50多個明星正在跨界當導演的路上:劉德華、郭富城、黃渤、吳秀波、劉燁、郭濤、邵兵、任賢齊、古巨基、何潤東、張曼玉、秦嵐、黃聖依、李光潔、張默、劉歡、陶喆、周筆暢、王若琳、崔永元……

但是,目前演員跨界當導演成功的似乎不超過5位:趙薇、吳京、徐崢、陳思誠、蘇有朋(半個)。

演員紛紛轉行當導演,這是一個在全球各電影大國都未曾出現過的熱鬧現象。在記者看來,演員跨界其實不是拍電影,而是玩資本運作和粉絲經濟,買單的大部分是粉絲。

不管跨界作品賺不賺錢,作品口碑才最重要,因為爛片消耗的是明星的人氣和價值,這次賺了,下次粉絲真的就不買賬了。

導演都在資本化:資本是條狗,追得導演到處跑!

以前影視公司都瞄準了明星,希望藉助明星入股獲得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和關注度,現在上市公司開始紛紛捆綁導演,別說新導演背後都有資本助力,連大導名導也都被資本裹挾。

2015年,華誼兄弟以10.5億高價收購馮小剛1.36萬的空殼公司,轟動一時。而馮小剛的代價是,承諾2016年不低於1個億的凈利潤,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凈利潤增長不低於15%。

——這就是《我不是潘金蓮》上映期間,馮小剛不惜撕破臉喊話王健林的背後原因,因為那時候馮小剛的這份對賭協議還差6000萬,完成不了就要自掏腰包。

陳凱歌成立的喜詩投資,註冊資本9000萬元,持有新麗傳媒9.59%股權,價值約4138.2萬元。

張藝謀加盟樂視,出208萬兩年變1.89億;

趙寶剛聯合滕華濤等人組建公司,其中趙寶剛工作室佔到了48.05%的出資比例。在成功借殼金磊股份並更名為完美環球後,趙寶剛當初2714.36萬元的投資如今價值已達6.175億元,增值約21.74倍。

徐崢、寧浩交出自己6年內電影作品的獨家投資、製作和優先發行權,置換歡喜傳媒19%的股權。王家衛、陳可辛同樣以股份置換的方式加盟歡喜傳媒。

連周星馳都賣公司了,而且是「對賭+變現」,不僅以13.2億元人民幣賣掉了名下PDAL公司51%的控股權,而且還做了為期4年總額10.4億元人民幣的業績承諾:從2016財年到2019財年,周星馳承諾PDAL將分別實現1.7億、2.21億、2.873億和3.617億元凈利潤,不足承諾的部分,將由周星馳現金補償及回購。

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干著這麼一件事,就是——通過股份的方式去圈定有票房影響力的導演、演員,甚至編劇,簽訂對賭協議。

當影視公司和導演簽了對賭協議,導演就不得不被「逼」著去拍「賺錢的東西」,而不是真正的好作品。資本是為電影服務的,而現在的情況是,影視劇的整個創作節奏都跟著資方走,電影在被資本所挾持,甚至是任意強姦。

資本是條狗,追得導演到處跑,影視圈的遊戲規則在向資本傾斜,誰出錢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影視項目成了金融產品,票房成了撬動股票的踏板,導演們都開始資本化,都希望能藉助資本市場把自己的價值放大並提前兌現,大賺各種「快錢」。

作家都在明星化,明星都在導演化,導演都在資本化!這個市場究竟怎麼了?

其實,不管是作家的明星化,還是明星的導演化,抑或是導演的資本化,都是在追求一種價值最大化,只是這個「價值最大化」不是作品的高度,而是撈錢的額度和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拍出來的電影是一坨屎,也會有人包裝成一朵花賣出去,只要能賣錢,在資本看來都是好的。

於是,有人一邊數票子一邊恬不知恥地暗罵觀眾!(大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躁中的頓悟 的精彩文章:

網大圈為什麼沒有出現「寧浩」?別迷失在「撈錢」幻象里,錢要賺,節操也不能掉!
編而優則導,導而優則編,編劇導演二合一,到底靠不靠譜?
她是國際影星鞏俐、章子怡的接班人,可她本人卻悖離了這個軌跡!
愛新覺羅·溥佺:清宮廷畫派溯源與傳承!
《獵凶風河谷》調動視聽觀感,貝拉·塔爾引領電影實驗!

TAG:浮躁中的頓悟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大數據時代,商業化的進程中如何將數據資產化及資本化
資本化的潮流路在何方
楊麗萍一生追求舞蹈生涯,可為何要將「孔雀舞」資本化?
資本化研發支出疑團 衛寧健康的利潤幻影
世茂整合酒店資產,為資本化鋪路
簡理財獨立資本化背後:戰略投資者入局 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泛家居時代:行業資本化進程加快,未來或誕生千億級公司
商業資本化的大數據如何升級和數據保密機制和許可權管理
建廣資產支持安世半導體管理層意見:資本化運作首選香港IPO
殖民擴張之路——資本化
萬達利潤15億領跑,院線巨頭資本化升級迎來「爆米花時代」?
114億元份額轉讓之後 安世半導體資本化方案可期
匯證:降平安好醫生目標至55.6元 資本化步伐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