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四不像」的上海石庫門:很本土、很殖民、很現代

豆瓣日記:「四不像」的上海石庫門:很本土、很殖民、很現代

本文作者「上流UpFlow」,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作者| 葉詩琪

插圖 | 視覺中國、唐超、網路

設計| 兩兩

編輯 | 八月

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庫門,是城市現代化之前帝都和魔都的主要居住建築。四合院是正統的中國式思維建築,即便是雄偉的故宮,也不過是一座大四合院,裡面套了無數個小四合院。

上海人住的石庫門,跟這座城市一樣,以洋為主,中西合璧,既有西方小二樓「洋房」的感覺,還能享受一點中國式小院的私密,是「海派文化」的建築。

照片中為老上海原貌

石庫門裡的大戶人家

總有人說,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余秋雨也說:「他們最看不起外地人,然而只要一查老底,差不多都是『外地人』。因此,他們是一群『來歷不明的尷尬人』」。近代上海的歷史就是一段移民的歷史,自開埠以來,外地移民佔到上海人口的 80%,而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只有 20%左右。

1855 年上海「小刀會」起義後,城廂內外及青浦、嘉定附近各縣地主富翁紛紛逃進英租界尋求庇護,而太平天國起義又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湧進上海,外國的房產商看到商機,乘機大量修建住宅,就形成了早期的石庫門建築。

這些大戶人家遷到寸土寸金的上海,也要保持著正當規格的客堂,樓上安靜的內室,還有習慣中常見的兩側廂房。即使逃難過來,長幼尊卑的秩序也不能亂。長輩要住在中間的堂屋,晚輩住兩側廂房,僕人則只能住在亭子間里。富貴大氣的黑漆實心木門和銅質門環關起門來仍可以自成一統。

大門上方的石刻門匾上,鐫刻著諸如「紫氣東來」、「東吳世澤」等字樣,都是標誌住戶顯赫地位的裝飾。鬧中取靜是那個年代的生活哲學,石庫門弄堂的高大山牆和狹窄的弄道,與舊日江南的騎樓窄巷又極其相似。

位於靜安區的靜安別墅

如果只是有江南風光,那不是上海。歐式立柱的門框裝飾,三角型或半圓型的巴洛克花紋的窗楣,高高的山牆上也要飾有漂亮的浮雕。從外,是歐式的聯排式布局,往內,是江南傳統的三合院,帶有法國巴洛克裝飾的石庫門門頭與「人傑地靈」的門匾相映襯,江南民居毫無阻隔地與歐洲聯姻,這才是初代上海移民的風範。

擠聚而居的72家房客

上海在之後的日子經歷了戰亂紛繁,社會動蕩,一大批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難民不斷融入上海的英美租界。上海租界年內人口增加 40 倍,而地價暴漲 10餘倍。一幢石庫門房子中一般都要住六、七戶人家,多的甚至達到幾十戶。

房東挖空心思將原本面積不大的石庫門房子反覆改建隔攔成豆腐乾似的狹小房型,「廚房裡殺雞,無論躲在哪一個角落,都聽得見雞叫,廚房裡烹魚,可以嗅到魚腥,廚房裡生火,可以看到一縷縷的青煙從地板縫裡冉冉上升……」是梁實秋印象里的擠聚而居的石庫門。

石庫門裡的人越住越多、越住越複雜。樓上統廂房裡住的是絲廠職員,客堂樓上的是兩個舞女,閣樓上住的是小學教員,樓下統廂房住的是木器店跑街,而二房東則坐鎮在後客堂把守關,時時監督房客的一舉一動。

《畫說靜安》——七十二家房客

「拎得清,門檻精」的上海人是能從你的稱謂看出你的經濟實力的,叫「白相人嫂嫂」的一般是二房東,「廂房先生」是中小學教員,「客堂阿爹」通常從事跑街或捕房雜役。至於住在位於扶梯的一半拐角旁,下面是灶披間,上面是曬台,夾在兩個公用處所當中,嘈雜狹小,冬冷夏熱的亭子間的,是整棟石庫門地位最低的「亭子間爺叔」。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不少逃避白色恐怖而流離失所的文人避難於南方,由於經濟的拮据,他們在大上海只能找租金最便宜的棲生之所,而亭子間是他們的最好處所。

魯迅的《且介亭雜文》,「且介」取「租界」一半的省筆,「亭」指的就是「亭子間」。巴金也說:「我住在上海康悌路康益里某號亭子間里的時候,常常睡在床上聽到房東夫婦在樓下打架。」

弄堂里的房間是鴿子籠,走進弄堂就像走進了牢籠。得仰頭到四十五度以上才看得見天空和一件件滴著水隨風左右擺甩的衣服。

上海的弄堂

上海人似乎只有腳踏在弄堂的石板路上,穿行在由各種尿布、褲衩、被單、襪子等組成的隨風飄揚的「萬國旗」下的時候,方才覺得有一些「上海味兒」。

每天清晨,隨著弄堂里倒馬桶人的大吼:「馬桶拎出來嘍!」各家的後門便紛紛的打開了。一個個馬桶被拎到弄堂里,由倒馬桶人倒掉後再用笏帚刷凈,然後放到弄堂的牆角下晾曬著。

冬天在沒有寒風的日子裡,張師母和吳太太攜了一把小座椅或小板凳,在弄堂口大太陽地方,坐在那裡享受暖洋洋日光閑聊孵太陽。

三伏天裡屋子悶熱的呆不下去,朱家姆媽抱著孩子在小馬路的上街沿,拿了鋪板、躺椅乘風涼。賣梨膏糖小販放下擔子,清清嗓子就邊拉起手風琴,邊開口唱起來:「小小洋琴四角哩方唷,今朝聽我來唱一唱呀,嗚呀鳴哩哐呀,大家聽清爽呀!」引了一圈小孩圍著他。

蘇州來的花農,叫賣起來更是清脆柔美而動人,總是操著一口純正的吳儂軟語:「梔子花一一白蘭花,梔子花一一」直叫得那些家庭主婦們寧可暫時放一放手中的家務活,也要來買一朵梔子花和白蘭花。

3500元一晚的石庫門

現在弄堂里的夏天,女的依然扇著芭蕉扇,男的依舊打著赤膊,空氣似乎沒有以前燥熱了,因為他們身後的石庫門坐落在上海市中心均價10萬以上的地皮上,他們在等著拆遷。

寫有「家有一棟石庫門」的牌子,毫無疑問是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最多阿嫲圍觀的一把傘了。弄口的煙紙店、街角的老虎灶和路邊的大餅攤早已搖身一變成法式手工烘焙麵包坊,義大利冰淇淋和喝英式下午茶的地方了。

20世紀30年代,法國地產公司Foncière et Immobilière de Chine 在建業里打下了地基。現在,建業里石庫門中曾經的200多戶人家都搬遷之後,這裡變成了至少3500元一晚的頂奢酒店式公寓capella。擠滿了煤爐的公用廚房,嗆人的油煙,晾滿衣物與尿布的小曬台,鄰里之間的蜚短流長,家長里短在這裡是不存在的,私密性是這家酒店打出的口號。

改造完成的建業里

這家全上海唯一一座全別墅設計的石庫門酒店,立志要把北京四合院甩在身後。酒店的全新概念餐廳Comptoir Pierre Gagnaire是中國的首家,明星主廚Pierre Gagnaire在全球共有12家餐廳,這些餐廳總共獲得13顆米其林星數。

據吃慣諸多珍饈的人說,吃「米其林十三星的Pierre」先生的料理,帶來的感覺就好比行走於沙漠中,突然發現綠洲般的驚喜與自然。

在清水紅磚的上海老式石庫門裡,吃著精心烹飪富有藝術感的蜘蛛蟹肉意式雲吞,以綠蘆筍和白蘆筍作墊,再鋪蓋上薄得透明的黑松露菌凍。淺酌一口待酒師推介的 Domaine Bernard Gripa 2004,帶有淡淡的蜂蜜酸味的美酒讓新式石庫門住戶感覺身處鮮花盛開的花園之中。

建業里中的Auriga水療是連續三年蟬聯福布斯榜單的水療中心,概念靈感據說源於月亮盈虧圓缺的周期性。畢竟吃完米其林三星,再做個頂級水療才是在石庫門度假的真諦。

陳丹燕說,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獨特,有非常魔幻的色彩,也有很強的真實性,不同於其他常規的城市,你總覺得它就要崩潰了,但它像個怪物一樣向前走,就是不崩潰。上海很混雜,很本土,很殖民,很現代,四不像就是上海的特色。作為上海城市肌理存在的石庫門也一樣很本土,很殖民,很現代。

[1]陳欣. 穿越百年石庫門弄堂文化透視「上海人」[D].中南民族大學,2009.

[2]周海寶. 從上海石庫門住宅發展看海派民居特色[J]. 華中建築,1997,01:124-127.

[3]阮昕. 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傳統民居及意義[J]. 建築師,2003,03:57-61.

[4]蔡豐明.上海都市民俗[M].學林出版社,2001.

[5]美·顧德曼.家鄉,城市和國家——上海的地緣網路與認同1 853——1937[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趙李娜. 當代上海石庫門的文化功能與精神內核[J]. 文化遺產,2016,(05):56-63.

請務必務必關注我們的耕種號!比個大心

(全文完)

本文作者「上流UpFlow」,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0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上流UpFlow」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白淺與夜華的生死之戀
跟隨法醫秦明一起探班電影創作,體驗法醫工作現場!
豆瓣影評:90後美女如何用9天又當寡婦又成仙
豆瓣相冊:曼谷
荷花根本不會取悅室內的人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黃金十年|李記李道揚:本土與外資真正的較量才開始
被日本人「本土化」的十二生肖!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上海最沒有本土特色的街道,幾乎被外地人佔領,遊客:感覺被騙了!
世界上最解饞的美食還的是美國本土菜,吃著最過癮!
晏凌羊:本土版越獄「肖申克」、中國最牛死刑犯的傳奇經歷
踏遍了香港澳門的大街小巷,我找到了最地道的本土美食
廣東最本土的特色美食腸粉,老外吃上一次都為其稱讚,直呼太好吃
你不知道的二戰史:日軍曾登陸美國本土,結果卻很悲劇
中國本土的獵犬:追野豬的高手,土狗中的精品
真正的中國本土貓,不只有狸花貓,最後一種很古老
日本本土護膚品的成分真的與國際版的不同嗎?
最忠心的「5種」貓咪,土貓上榜,誰說本土貓咪不給力!
中國本土的犬類,除了中華田園犬還有這些!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耕的不是地,耕耘的是荊州本土最強人脈!
最先離隊的本土球員會是誰?老的太老,嫩的太嫩?恆大怎麼了
日本出口中國的化妝品,成分比日本本土的差很多??
誰敢說中華田園犬是土狗?我的藍灰鐵包金,純種本土犬里的代表之一
古代中國本土不產獅子,為何古建築的門口,很多都會放一對石獅子
二戰時,本土幾乎不產石油的日本如何滿足龐大的開銷?
日本本土珍貴的雪橇犬種,樺太犬,別名又叫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