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國首次實現纜控式與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深海交會拍攝

我國首次實現纜控式與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深海交會拍攝

新華社「科學」號7月26日電(記者張旭東)在1000多米深的黑暗海底,一個根據預編程自主航行的機器人穿梭而過。能否做到用另外一個機器人在海底準確找到它並跟蹤拍攝?我國科學家26日在南海做到了。

當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纜控式遙控無人潛水器「發現」號與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探索」號在南海北部實現深海交會拍攝,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上述兩類水下機器人交會拍攝。

「科學」號正在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2017年南海綜合考察航次,航次技術首席、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李碩說,雖然看上去是一次簡單拍攝,但裡面蘊含了非常複雜的技術體系,非常令人興奮。

李碩介紹,「探索」號是自治式水下機器人,下水後根據預編程自主航行。在本潛次中,它保持距海底5米進行光學拍照。要實現這兩類水下機器人交會拍攝,「探索」號穩定性和可靠性要非常高,航行位置和姿態控制要非常精準,導航定位能力要非常強,這樣才能克服海底洋流和複雜地形影響,按照預設路徑和時間出現在預定位置。

航次首席科學家孫松說,要實現交會拍攝,還需要母船和遙控無人潛水器「發現」號的精準配合。由於「發現」號和母船之間有一根線纜相連,因此母船要有非常精準的動力定位能力,同時「發現」號要具備精準導航定位能力,準時準確出現在相應位置,捕捉並跟蹤拍攝「探索」號。

「兩種不同類型的水下機器人和母船由三個不同團隊操控,這次交會拍攝體現了三個團隊高水平的操控能力,以及相互之間的配合能力。」李碩說。

專家表示,這次纜控式與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深海交會拍攝讓科學家看到了自治式水下機器人的水下工作狀態。船舶、纜控式和自治式水下機器人協同作業,充分證明了我國深海技術裝備體系的綜合實力,實現了深海協同控制技術的跨越,對將來深海探測裝備的發展將起到引領作用。

當日,在「探索」號作業同時,「發現」號還搭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探針式拉曼光譜探測儀,對南海一冷泉區的天然氣水合物成分進行了探測,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不同類型水下機器人同時作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傳奇 的精彩文章:

還在為「靈魂出竅」著迷?或與耳部損傷有關
在太空中做手術?零重力環境下風險陡增
嚇呆你的那些澳洲人日常:看袋鼠打架躲巨型蜘蛛

TAG:宇宙傳奇 |

您可能感興趣

兩款水下機器人首次以實物方式向社會公眾亮相
美國啟動自主式「機器人戰艦」研究
中國地面機器人首次投入極地探路應用,系中科院自主研發
全息AR遊戲機器人,現實控制與虛擬場景完美結合
中國團隊首次拿下國際水下機器人比賽冠軍
國外機器人研發跟蹤:機器人已經可以後空翻了
新松機器人:彰顯國產機器人進軍國際市場能力
人機交互未來新趨勢 腦電波手勢控制機器人
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開幕 機器人VSLAM集成平台推出
獵豹移動機器人之夜,讓夢想照進現實
經濟實惠的攜帶型水下機器人
航天晨光首台焊接機器人正式投入生產
世界上首次進行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
中國機器人換道賽車
機器人發展趨勢:跨界合作+虛實相交+人機融合
全球首款單電纜連接解決方案 受機器人、物流車等自動化市場關注
智能人機交互驅動機器人產業發展
自主定位導航術 機器人行動自如全靠它
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
水下機器人「藍海」廣闊,產業化發展需乘勢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