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各朝都反對牝雞司晨,卻為何一直出現太后攝政

各朝都反對牝雞司晨,卻為何一直出現太后攝政

傳統的中國是個男權社會,強調男尊女卑,表現在政治領域中便是男性一統江湖,女性則基本被排除在外。

這一傳統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便已存在。武王伐紂時的戰前演講稿《尚書·牧誓》中提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翻譯過來便是,母雞打了鳴,則意味著家要衰敗。

這是當時流傳已久的俗語,周武王用來指責紂王因為寵信妲己而亂天下一事。這種對女性的污名化其後一再重複上演。

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中國的政治語境中,文人政客常常把亡國之禍推到一個女人身上—所謂婦人與政亂之本也,這不僅表現在歷史著作與文藝作品中,還表現在政治制度的設置上。

最早明文禁止後宮干政的是曹魏政權。曹丕稱帝後,規定臣子不能向太后奏事,後族也不許輔政。到了北魏,為了防止母后干政情形出現,甚至出現了立子而殺母的「潛規則」。

其後,宋朝有不許后妃干政的「祖宗家法」。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命翰林院撰修「女戒」,嚴禁后妃干政,並令工部製造紅牌,鐫刻「戒諭女後之辭」懸掛宮中。清初依循明制,仍禁太后干政。

然而,實際上,后妃干政—主要表現為太后干政—的情況,兩千年來卻一直存在。

太后主政的記載,較早的是戰國時期的秦宣太后,到了西漢時期有呂后、竇太后、王太后等,東漢與宋更是太后攝政最為頻繁的時期。東漢相繼有六位太后臨朝稱制,其中和帝的鄧皇后執政達十五年之久 。

宋代先後也有八位太后垂簾聽政,如真宗劉皇后、泣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 、哲宗孟皇后 、高宗吳皇后 、寧宗楊皇后 、理宗謝皇后。其他的還有,唐代的武則天、清代的孝庄與慈禧等等。

為什麼傳統中國一再發生太后主政的情況?

原因有三條:

第一,制度安排。

從詞源上看,「後」最初和「王」、「帝」等一樣,都是對上古君王、天子的一種稱呼,比如《山海經》中,稱呼夏朝的開國君王啟為夏後開(即夏後啟)。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後」才成了皇室正室配偶的專稱,但它原有的詞意並沒有完全消散。

宣統帝登位時年僅三歲,隆裕太后也實行垂簾聽政,和攝政王載灃(宣統帝生父,光緒帝之胞弟) 共同主掌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圖片來源於網路

《白虎通·嫁娶》里說,「天子之妃曰後……後,君也。天下尊之,故謂之後。 」又說,稱天子之妃為後是要「明海內之小君也」,東漢鄧太后在臨朝聽政時也說自己「德不足以充小君之選」。

可見,皇后為「小君」的說法是一種共識。

《後漢書·皇后紀》有言,「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 」隨後又引和帝稱讚鄧後的話說: 「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 廟,母天下,豈易哉?」

可知,從制度安排上講,皇后因為是君主的配偶,而與君主「同體」,兩者同屬於「君」這一層級上,和君王一樣都是「天下之尊」。只不過皇后次於皇帝,是「小君」而已。

所以,從名分上講,皇后與大臣的關係也是君臣關係,其主政有潛在的合法性。

第二,家天下屬性。

自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而建立中央集權的秦帝國後,中國徹底進入家天下的帝制時代,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私有產權,於是國家被視為私產,而國事被當成是皇帝及其家族的家事、私事。

於是,作為家族成員的太后,對於自家的事自然有更多的發言權。

這樣,當前一代君主去世、繼位君主年幼時,作為「天下之母」的母后就成了實際上的家長。基於家天下的精神,她對自己的「家事」擁有最高發言權,也是理所當然的。

與之相比,大臣畢竟是「外人」,在涉及皇室「家事」的時候,自然要尊重作為「家裡人」的意見。

第三,孝道支撐。

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西漢以來,歷代統治者就非常重視孝道,所謂「以孝治天下」。如在漢代,朝廷選拔官吏最重要的制度是察舉制,舉孝廉是其中的一項,這裡的孝廉是孝子廉吏的簡稱。也就是說,只要足夠孝順便有可能當官。

從字義上講,「孝」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盡心侍奉父母,另一層是尊重、順從父母的意志,即孔子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道,可謂孝也」。

正因如此,後人才把「孝」與「順」連在一起用,組成「孝順」一詞,才因此有了「母命難違」的說法。

人是人他媽生的,皇帝是皇帝他媽生的。無論皇帝如何被神化,他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關係是無法磨滅的,皇帝也要孝順他的父母,因此在父親死後,身為人子的皇帝尊重、順從他母親的發言權,是合情合理的。

綜上所述,身處男權時代,反對婦人干政是一種必然,然而另一方面,從孝道、制度安排等角度出發,太后干政又存在一定的合法性。

而且,當意外情況來臨時,如新帝年幼、皇帝突然重病不能臨朝、突然駕崩而無太子等等,客觀形勢又迫使太后不得不幹政。

於是,一方面婦人干政被不斷的譴責,另一方面太后攝政的事實又不絕如縷。

版權聲明:未經趣歷史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Avalon·W 校對:柯南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經典 的精彩文章:

陸九淵:志高不在聲名富貴 格局須看善性良心
楊絳:人生實苦
詩詞界的「神、仙、魔、鬼、佛」,你知道多少
人生無所謂失去,只怕草率地揮霍
陶行知先生:師範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

TAG:品讀經典 |

您可能感興趣

攝政王載灃搞平反,前朝罪臣都翻案了,唯獨這兩件案子他不敢碰
攝政王載灃搞平反,前朝罪臣都翻案了,唯獨這兩件案子沒人敢碰
皇太極長子豪格,有上三旗支持,為何連個攝政王都沒撈到
她是首位臨朝攝政的太后,隨性洒脫,還和其他國家的使臣講段子
既然是雙方妥協的結果,為何多爾袞當了攝政王,豪格卻沒有
汪兆銘在清朝還在時去刺殺清朝的攝政王,為何最後還被無罪釋放
多爾袞權勢熏天,是清朝攝政王,還收編了孝庄,可這件事他做不到
清朝第一攝政王,卻始終沒有稱帝,短暫而坎坷的一生
多爾袞是攝政王,還有兩白旗,為何沒有當皇帝?
宋朝第一位攝政的皇后,大臣勸她當皇帝,皇后:我絕不做這樣的事
他是咸豐臨終指定的攝政王,若能改掉這個弱點,慈禧也鬥不過他
歷史上攝政的太后有很多,卻沒有一人像她做得這麼完美
攝政王多爾袞戰功顯赫,他為什麼不當皇帝,原因並非我們想的那樣
本屆世界盃有不少門將表現都很出彩,「攝政王」德赫亞很尷尬
大遼也有一個武則天,蕭太后攝政多年卻沒有稱帝,真相就是現實
生前攝政朝廷,死後掘墓鞭屍,多爾袞待遇反差為何如此巨大?
清朝最牛鐵帽子王,子孫當中出現兩位皇帝,還有一位攝政王
多爾袞戰功赫赫又是嫡子,為啥皇位卻是皇太極,他卻寧願做攝政王
哥哥是溥儀,大伯是光緒,父親是攝政王,他卻一生清貧活到現代
攝政王載灃臨終前放不下一事,忍住病痛說出來,身邊子女無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