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玉米招人煩的「廢料」,在中醫中被稱作龍鬚,有良多功能。

玉米招人煩的「廢料」,在中醫中被稱作龍鬚,有良多功能。

玉米吃起來鬆軟可口,有一種淡淡的幽香。但吃玉米的時候最麻煩的就是玉米須,可以說是非常招人煩,但在中醫的眼中,玉米須卻是有良多功能的一味中藥。不信一起來看看吧。

玉米須泡水富含營養,有利於身體健康。適合糖尿病,高血壓等人群飲用。玉米須為禾本科玉蜀黍屬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頭。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穫玉米時採收,晒乾或烘乾。玉米須常集結成疏鬆團簇,花柱線狀或須狀,完整者長至30厘米,直徑0.5毫米,淡綠色、黃綠色至棕紅色,有光澤,略透明,柱頭2裂,叉開,質柔軟,氣無,味淡。以柔軟、有光澤者為佳。

祖國醫學認為,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石和高血壓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須含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性生物鹼。有利尿、降壓、降血糖、止血、利膽等作用。故以本品為主葯所組成之驗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廣泛……

【產地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平。歸膀胱、肝、膽經。

【功能主治】利尿消腫;清肝利膽。主水腫,小便淋瀝,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30~60g。

【選方】

1、治風疹塊(俗稱風丹)和熱毒:玉米須燒灰,兌醪糟服。(《四川中藥志》)

2、治糖尿病:玉蜀黍須一兩。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3、治原發性高血壓病:玉米須、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藥志》)

4、治腦漏:玉蜀黍須晒乾,裝旱煙筒上吸之。(《浙江民間草藥》)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

2、《嶺南採藥錄》: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頻服。

3、《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能降低血壓,利尿消腫。治鼻血、紅崩。

4、《四川中藥志》:清血熱,利小便。治黃疸,風熱,出疹,吐血及紅崩。

朋友們在吃玉米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把玉米須當做是垃圾扔掉了,其實玉米須也是很有價值的,用對方法它能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一種,沙漠里才有的植物,對男人有「奇效」,中醫稱它為男人葯
中醫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有很多人反對中醫,為何卻沒人敢反駁?
中醫有多牛!日本在用中藥賺大錢,中國人卻還在抱怨它見效慢
什麼是有良知,有良心的優質中醫?
這種魚被中醫稱之為水中人蔘,補益脾腎!可惜很多人都不以為然!
這長在懸崖峭壁上的植物,認識么?它可是中醫眼中不可多得的中藥
中醫有靈魂,誰會用,中醫就是誰的
它是蛇的食物,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是中醫的治病良藥
老中醫:這種草被稱為腎和肺「滋補王」,很多人都忽視了它
中醫有稱「補氣」有稱「健脾」,或補氣與健脾並稱,各有何意義?
中醫的無用:中醫僅僅是治得了人的病,而治不了人的命
老中醫:黑木耳被稱為是:素中之王,不僅能夠補血,更能夠瘦身減肥!
中醫:斑禿和身體麻木,都可以用它治,知道的人不多!
山上這4種無人問津的雜草,在中醫眼中卻是味很好的中草藥
中國南方有種野菜既有人很喜歡,也有人極討厭,卻倍受中醫推崇
女人有濕,有六種病徵,祛濕排毒,中醫有辦法!
一味葯通血栓!中醫里的奇兵,只是長得有點丑
老中醫推薦的這5種健康食物,多吃有利於健康,卻有很多人不喜歡
不應失傳的中醫絕招:失去的是寶貝,受苦的是百姓!
這5種致癌的食物,愛吃的人很多,老中醫:快停嘴吧,真的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