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要告別「火爐城市」,是時候建一個垂直森林了

要告別「火爐城市」,是時候建一個垂直森林了

今年入夏以來,各城市居民都爭先在朋友圈開展「誰家最熱」的互聯網大賽(曬)。雖然(慶幸)廣州沒入選最「新十大火爐城市」,但今天最高溫也去到了 37 攝氏度。真心熱。

(圖自

Giphy)

在這不斷刷新紀錄的高溫天氣背後,除了溫室效應外,還有城市環境所造成的城市熱島效應。

大量集聚的住宅使綠地面積變得很少,水不再涵養土地,而是通過快速有效的排水系統排到大海去。地面逐漸形成了一個大的蓄熱體,就像一個壓力鍋,太陽一曬就受不了,你夏天敢打赤腳走在馬路上嗎?

台灣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半畝塘創始人在一次講座中分享道。

想要種植物, 但土地卻比黃金要貴。這迫使建築師們開始進行新的嘗試,「如果我們不可以在地面上將植物鋪展種植,也許,我們可以試試在摩天大樓上,垂直地種植植被?」


Patrick Blanc:每一面牆都是一個花園

(Patrick Blanc)

法國植物學家、科學家 Patrick Blanc 也許是世界上最痴迷植物的人了。他常年穿著帶植物圖案的衣服,染著綠色的頭髮,大拇指上還塗著綠色的指甲油,整個人洋溢著一種從「因痴迷而快樂」的氣質。

(位於悉尼的 One Central Park 是全球最高的垂直花園,以及習慣性和自己作品合照的 Blanc)

1988 年,他受邀為法國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做一個垂直花園,那是他第一個垂直花園作品,至今仍生機勃勃。

那時候,公眾都不相信植物即使沒了土壤也可以繼續生存。

Blanc 在採訪中說道,而無須動用土壤就能建立一牆面可健康生長的植物群,也是他作品的中心專利技術。

小時候,我在家裡養了一缸熱帶魚。為了過濾缸里的水,我們在那種了了一些水生植物,我那時候就覺得好驚奇,原來植物在沒有土壤的情況下都可以生長。

其實,泥土只是一種工具。植物真正離不開的,是水和溶解在它裡面的礦物質,以及光照和二氧化碳。

在童年啟發和多年的研究後,Blanc 發展出了一套自有的垂直花園建造技術。Blanc 認為,一旦植物開始在牆面上生長,它們必然會損壞牆體,因此,他選擇在原本牆面之外建造「第二層皮膚」,並為該技術在 1988 年和 1996 年註冊了專利。

(Patrick Blanc 從小就和母親到森林裡散步)

這個「第二層皮膚」由三部分組成:一個金屬框架支撐了整個垂直花園的承重、釘在金屬上的 PVC 結構則提供了使用平面和起到防水的作用,而 PVC 上還有一層尼龍,由於尼龍結構細密,可均勻地為牆面上所有的植物輸送水分和營養。

而且,由於「第二層皮膚」和原牆面之有一層空隙,因此起到了一定的隔音和隔熱作用。而由於整個牆面也沒有使用泥土,因此不會惹來蚊子。

(Blanc 位於塞納河北岸 L』OASISD』ABOUKIR 的作品)

雖然技術都一樣,但在他遍布全球的 300 多個項目中,沒有兩面牆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情況和適宜種植物都不同。

人們最常犯的錯誤是,找來一些不合適在垂直平面生長的植物,以及整體物種太少。

Blanc解釋道,他認為,一個健康的植物生態系統至少得有 100-200 個物種,而健康的植物,一般都能存活 30 年或更久。

(L』OASISD』ABOUKIR 的植物筆記,上面標滿了每個位置應該種植什麼植物)

譬如,Blanc 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外牆建立的垂直花園,就採用了 1.5 萬種來自中國、日本、名美國和歐洲的植物;而台北國立劇院的外牆則只使台灣地區土生土長的蘭花。

(Patrick Blanc 的家,地板下是一個大大的水族館)

他自己的家,也布滿了各種植物和小動物,除了日常穿梭於植物間的蜥蜴和樹蛙外,在地板下還是還有一個巨型魚缸,水生植物和魚類和諧相處。

(出沒於 Blanc 家中的各種小動物)

雖然植物也有凈化空氣環境的功能,但對 Blanc 來說,他做這些項目的更大動力,還是在於他自己對植物的喜愛。

我真的太愛植物了,以至於我沒法單純從凈化空氣這個角度來看我的作品。(植物)才是我進行創造和工作的動力。

(Blanc 在家裡戶外洗浴室洗澡,仍是被植物包圍著)

直到現在,Blanc 還經常一個人跑到各種熱帶雨林里尋找和了解不同的植物,在他的個人官網上,還有個名為「Patrick Field Trips」的欄目,以視頻形式記錄了他到古巴、秘魯等地方的雨林冒險。


Stefano Boeri:我要把摩天大樓變成一座垂直森林

和 Patrick Blanc 那更多是出於個人熱愛的垂直花園相比,愛范兒(微信號 ifanr)接下來要介紹的義大利建築師 Stefano Boeri 則以環境保護作為賣點,要將上千棵喬木種到高層住宅中,成為一座垂直森林。

Boeri 的首座垂直森林位於義大利米蘭的新門(Porta Nuova)地區,是一組名為「Bosco Verticale」(在義大利語中意思是「垂直森林」)的雙子塔建築,並於 2014 年正式完工。

(米蘭垂直森林 2017 年航拍截圖,圖自

Huffington Post)

這兩座雙子塔的高度分別為 110 米(26 層樓)和 76 米(18 層樓)高,合計在建築上種植了 900 棵高度在 3-9 米 之間的喬木,以及超過 2 萬棵灌木和花卉,整體而言,相當於創造了一個 2 萬平方米的森林。

為確保這些「飄在空中」的喬木的抗風性,團隊會將樹种放置在風洞中進行測試,並為項目專門種植新樹,以確保它們可以適應建築的環境。

雖然建築採用了自動灌溉系統,但每隔 4 個月仍需要人工修剪維護,而這項工作則由既具有高空作業技能,又是植物學家的專業人員,從樓頂緩緩滑落下來,在空中給每家每戶修植物。

(在進行修剪工作的「空中園丁」)

這座垂直森林每年可以吸收 15-17.5 噸廢氣,而根據 Boeri 的團隊反饋,目前建築的表現也達到了預期效果。

現在,第二座和第三座垂直森林的建造合作已經落實,將分別在瑞士洛桑市和中國南京市建成,模式主要參照米蘭的樣板來做,後者預計將在 2018 年竣工。


半畝塘:我們想在城市中建造一座山,讓螢火蟲和樹蟾都回來

你不要小看一棟這樣的建築,它就像都市裡的一顆翡翠珍珠。若有連續的三五十棟,它就會連成一串翡翠珍珠。從而形成一個熱島中的冷島。季風就會順著這個裂縫吹過來,帶走廢熱和廢氣。

半畝塘創始人江文淵說道。其實,在米蘭的垂直森林完成建立將近一年前,台灣地區的半畝塘就完成了自己的「城市中的山」——「若山」系列中的「若余山」住宅區。

(若余山)

若余山的植栽密度是米蘭垂直森林的 31 倍,綠涵蓋率是開發前 1.5 倍,固碳量是原本的 5.6 倍。

2016 年,台灣經歷了 12 級梅姬颱風後,大量房屋、公共設施甚至文化遺產都遭到了嚴重損害,但是,那些種在若余山上的有好幾米高的樹木,卻一棵也沒有被吹倒。

但是,如果單純以綠化功能來丈量半畝塘的這個作品,未免辜負了創始人江文淵的情懷。

(江文淵,圖自

在庫言庫)

江文淵在雲林古坑鄉旁的農村長大,對他來說,人和建築都只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且彼此間不應有界線條。

我們中國人,對自己老祖宗的東西太不自信了。我們真正美好的東西其實在幾千年的文化里傳承著,我們的血液裡面還有。

當他從建築系畢業後,帶著自己對自然堅持的理念,一直都找不到客戶,好不容易遇到願意嘗試的客戶,但都以預算不足刪掉他的生態池,或是勸他少種一些樹。

一天,江文淵讀到了莊子的《秋水》篇,裡面講到,只有極潔凈的泉水和梧桐樹,才能把鳳凰留住,「你去追它,根本就不可能,只有把自己變成梧桐,讓它主動來找你」,江文淵說道。

於是,他開始籌錢和向銀行貸款,在新竹買下了一片 300 坪的農地,建立了半畝塘的辦公總部寶山會館。

(寶山會館)

幾年時間裡,半畝塘將一片廢氣土地環境復育為有青蛙和蝴蝶飛舞的田園。連附近的居民都受到他們的影響,自發性地撿拾垃圾,維護當地環境。

(大平窩村裡的甲蟲)

寶山會館成為了江文淵的梧桐,開始吸引來志同道合的人。隨後,他依次建立了台灣著名的菩薩寺、半畝塘的新辦公室若水會館、大平窩村、以及目前仍在進行中的若山系列住宅區等項目。

(不同季節的菩薩寺)

而半畝地公司也逐漸從原來的建築事務所和環境整合公司,發展為整合行業上下遊資源,自己包辦起土地開發於建造推廣的地產業務公司。

自己當起了開發商,那就不怕甲方不給種樹了,對建築用材也有了更好的把握。

我們用材料有一個原則,須簡樸、天然、無毒無甲醛,戶外也不用泡過藥水的木頭,因為小孩會來玩,太陽一曬藥水就會揮發。我們會告訴業主,『這個會裂哦,可是無毒,你要不要?』絕不用瓷磚,因為它生產的過程不低碳,而用天然的石板。

(若余山)

為了防風,半畝塘在給若山選喬木時,選擇了健康且樹體「柔」而不易折斷的樹木。

選好後,他們沿著樹根用水刀清除周邊泥土,然後為樹木留下 2 個月的修養期,待樹木根部恢復後,再以一輛卡車一棵樹的方式,在儘可能不傷害樹木的前提下將其運走。

(半畝塘種樹花絮,騰訊視頻)

若余山的陽台採用錯層設計,底部有超過 90 公分立方的根系空間,讓喬木擁有超過 5 米的生長空間。左右錯開的陽台設計,讓每戶都擁有兩層樓高的陽台,足以種下一棵喬木,並在樹下放置一塊大石,讓人在鳥語中觀四季變化。

(錯層設計的陽台,圖自

見學館)

雖然這個項目已經完工,但它仍然在生長。

若余山的三樓有一個叫做「野島」的空間,這是半畝塘進行持續生物系統測試的地方。這片由自然養護的野生樹林,包含了若余山裡的所有植物種類,半畝塘藉此觀察隨著年月增長,生態多樣性是否有增加。

(從橋樑通向「野島」,走入野生樹林,圖自

見學館)

這幾年來,他們不僅發現了植物多樣性有增加,還在野島上見到了樹蟾,不久之後,這些樹蟾還爬到了 20 幾樓高的陽台上。

在一個生態環境中,最脆弱的是螢火蟲,然後到樹蟾。

江文淵在一次講座中介紹道,而且,在樹蟾回歸不久後,螢火蟲也開始來到若余山裡了。

有人會拿 LEED 或是 WELL 作為建築標準,但我們用的是螢火蟲標準。只有螢火蟲回來了,才說明環境足夠好。

目前,若山系列中的「若合山」和「若蒔山」兩個項目仍在建造中,半畝塘將在若余山原有的經驗知識上,對方式進行創新嘗試。

雖然,這些綠色建築都可以對環境帶來可量化的改變,但對於我來說,重新將大自然,帶回到混凝土森林中,也是為了滿足我們基因中對自然的渴求,為居住在其中,以及附近的人,帶來幸福感。

在若余山裡,半畝塘還種了梅樹,因為「梅花盛開會讓人很感動。梅子成熟了,我們會召集業主過來摘梅,腌翠梅,過小日子。」

*陳曉珊對本文亦有貢獻

題圖來自Stefano Boeri,內文為標註出處的圖片分別來自Patrick Blanc 官網、Stefano Boeri 官網和半畝塘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戰狼2》今日有望突破9億,能否突破速8衝擊冠軍!
《武當山之天覆奇緣》電影啟動儀式在武當山成功舉辦
這11部動畫電影絕對不輸於日本動畫電影
看完《戰狼2》還不過癮 來看看吳京自導自演的《狼牙》吧
如果要把這篇小說拍成電影,我只希望是皮克斯

TAG:愛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東壩這個路口什麼時候能有個紅綠燈?
是時候來一波頂級毒雞湯讓你清醒一下了,凡人!
是時候吹一波西詹了
連接山城的時光隧道,是時候再走一次黃桷古道了!
當整個加拿大都在喊冷的時候,這個城市的畫風有點不一樣
春將暖花要開,是時候告別蘋果身材了!
有時候,就是需要別人推一把
李夢那時候是一邊在讀書,一邊在演戲,可一點都不耽誤
緊急提醒!這2天,經過桂林東西巷的時候,一定要停一下!
「是時候去火星了」
我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三個城市,據說在古時候它們只是一個小鎮
那個時候就不會再擔心我們的城市千篇一律,沒有特色
小時候的龍珠不是這樣的,現在一切都變了!
在燈火通明的夜市吃麻小,那是我的小時候
初雪的時候,一定要許個願
上班時父親說路邊撿了只狼狗,等回家的時候一看笑噴了,竟然是這二貨
這一種草莓八成是催熟的,大家買的時候要小心!
夫妻倆去超市買菜,結賬的時候嚇了一跳,兩根胡蘿蔔竟然要一千塊
讓你感動的一篇十八年前的茶峒鏡像,那時候翠翠島才開始修建
有時候 是需要那麼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