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沒有富甲天下,也能富養我兒

沒有富甲天下,也能富養我兒



  凱叔說

kaishushuo


後台一位媽媽留言:前段時間女兒不願上學,原因是同學嘲笑她沒車接送。這位媽媽說,儘管收入拮据,但不想讓孩子被人看不起。於是盡最大努力買了一輛車,名為

富養

孩子。


我想說的是,用錢砸出來的富養,滿足的不過是孩子一生中極其微小的一個側面而已。「富」的是一時,而不是一生。


大多數父母並不具備為孩子摘星撈月的能力,也無法給孩子全世界最富足的生活。然而,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讓孩子擁有精神上的富足。


作者 

| Shasha

  主播 | 蘇維



周末聚會,一位舊友從美國回來。


朋友家境不太好,但本科時拿獎學金出國,


如今已博士畢業,被一家研究所聘用。


再見到她時,驚訝於她的變化,


現在的她,開朗、樂觀,


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但,以前的她,並不是這樣的。


記得初見面時,她穿著幾十元淘來的裙子,

站在桌子對面,很靦腆的笑,不太敢看人。


那時候,她爸爸媽媽都下崗。


爸爸開了一家小店,但經營一般,


媽媽在一家公司做保潔。




最近這次聚會,


我們第一次聽到她媽媽的故事。


起因是,聚會時,我們在飯桌上聊到育兒。


一位朋友說:沒錢送孩子念私立,怎麼辦?


英語落後別人一大截,感覺輸在起跑線上。


她默默聽完後,講了自己和媽媽的故事。


初中時,她曾是英文差生,


因為起步太晚了,跟不上。


但是,她的媽媽身體力行,給她做了榜樣。







當時,她父母都下崗。


媽媽一邊在小店打工,

一邊報名念電大。


雖然只有初中學歷,可媽媽堅持認為,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為了學英文,媽媽每天抄了很多小紙條,


碎片時間不斷地練習。母女一起背單詞,


聽英語新聞,從美國政治到中東問題。




結業時,


她的媽媽作為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


考了第一名。


那次學習,給媽媽的人生開了一扇門,


讓她成功進入一家外資酒店做保潔。


因為勤勞敬業,英語不錯,


對一些問題有見解,很快升至領班;


不久後,又被酒店的總監,


一位美國的女士看中,開了雙倍薪水,


僱傭到自己家裡。




美國的總監,很尊重這位保潔阿姨,


也給了我的朋友無償的幫助,


送她原版書,指導她參加公益項目。


朋友憑藉優異的成績,

和豐富的社會實踐,


拿到美國常青藤學校本科的錄取,


以及全額獎學金。


朋友說,當年面試時,


美國的考官問她,誰是讓她最佩服的人。


她講了自己的母親。




她說,母親讓她知道,


人的尊貴,不在於出身,


而在於

無論環境如何,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讓思維困在金錢和家長里短。


不富裕,也可心懷天下,勤奮努力,


讓生命綻放出光華,並有能力幫助別人。


這段話,打動了美國的招生官。



父母的陪伴和堅毅,影響孩子的階層




朋友的故事,讓人感慨,但並不是個例。


研究表明,孩子的階層,


並非完全由父母的社會階層決定。


以美國為例,只有40%的窮孩子,


長大後仍然留在底層。


其他人憑藉教育,實現了階層的跨越。


而一部分中產階級的後代,


卻因為教育和職業,滑入了社會底層。




那些

最終突破階層的孩子,


父母往往重視教育,有著堅強的意志,


並身體力行引導孩子。


窮人的孩子被困在底層,


一方面因為父母工作太辛苦,


沒有時間像一些富裕家庭那樣,


陪伴子女閱讀和課外活動。


另一方面,父母精神不穩定,


常常抱怨,

導致孩子對社會的信任感低,


容易滑向社會邊緣。




研究發現,


樂觀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

更加外向。


而如果一個人的外向性得分高於平均水平,


他的年收入也會高於平均水平。




所以,

父母付出的時間和他們堅強的內心,



是孩子成長的隱形財富。


家庭好的孩子, 屬於「人格富裕」的人,


在學業和職場上,

有著遠高於平均值的表現。


最近上任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就是一個例子,


她很贊成父母積極陪伴和引導子女。



幼年時的林鄭月娥,


生活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一家九口人,


住在灣仔一棟唐樓的板間房裡。


沒有電梯和沖水廁所。


但是,林鄭月娥的母親十分重視子女教育,


並積極陪伴孩子讀書。雖然生活艱苦,


她依然堅定地為子女選擇最好的學校。




林鄭月娥成年後,也用同樣的方式,


照顧自己的孩子。雖然工作繁忙,


但她從未請傭人,


而是堅持自己照料兩個孩子。


她希望給孩子一個富於滿足感的環境,


陪伴他們成長。




2004年,為了照顧在英國求學的長子,


林鄭月娥自願降級,

到英國陪兒子讀書。


日後,兩個兒子雙雙考入劍橋大學。


談到育兒,她說了八個字: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心理學家認為,

孩子小的時候,



對物質的敏感度,


遠遠沒有對親人的敏感度強。


當父母常常出現在孩子身邊,積極樂觀,


引導他們學習,孩子將收穫富裕的人格,


日後無論順境逆境,


都有能力照亮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富養,在於精神的富足




富養,是否應該滿足孩子所有要求?


你會發現,


第一代創業致富,

或者富過三代的人,


有一個共同特點:努力而節制。


他們對於事業的投入,


遠遠大於對物質享受的追求。




比如臉書的創辦人扎克伯格。


當他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後,


傢具和衣著依然簡單樸素,


喜歡走路或騎自行車上班。


工作之餘,他用大量的時間讀書,


提升自己的認知。


扎克伯格的讀書習慣很嚴苛自律,


基本保證能在15天左右讀完一本書。




他認為,「讀書讓我明智,


讓我深入地探討身邊的事,


而且書中的見解,


比當下多數的媒體報道都要深刻。


平時我要多花時間看書,而不是只看新聞。」




馬雲也是這樣,從創業至今,


一直堅持學習,挑戰新的領域。


忙得甚至沒時間花錢。


無論扎克伯格還是馬雲,


都走在了時代前面,完成了階層的跨越。


但身邊也有一些人,每次聚會,


除了談論念書時候的往事,


談論孩子和學區房,


幾乎沒有其他的話題。


一聊到新的領域、新的模式,


有價值的書,往往冷場。


他們從學校畢業之後,便放棄了學習進步,


人生的光彩,永遠是學校里發生的事。


對子女的教育,也往往是跟風學習,


而無法從全局,把握未來的方向。




網上常談論階層固化。

事實上,


比階層固化更可怕的,是認知的固化。


一代代重複著從前的經驗,


落在時代的後面。




西方精英教育堅持一個育人準則:


終身學習和全面成長。


這是保證財富代際傳承的必要條件。


凱特 福克斯在《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中說,


英國人如何衡量一個人在社會中上層?


並不是看他的財富,他開什麼車,


穿什麼牌子,而是,


看他的書柜上放著什麼書,


家裡的食物和酒,以及房間是否凌亂。


有些人說,「我讀過很多書,


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


那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有一個比喻非常貼切:


「當我還是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


現在已經記不起吃過什麼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


讀書對人的改變也是如此。」


家裡要有讀書的氛圍,


不是說把書放孩子手中,孩子就會讀;


也不是說家裡擺一柜子書,孩子就會讀。


而是要有一個閱讀的氛圍,


父母引導陪伴,

共同探索,


孩子會愛上閱讀,做得開開心心。




如果我們無法一直給孩子採買新書,


不妨把定期陪孩子一起去公立圖書館


作為一項長期堅持下來的家庭活動,


花錢不多,


但讓孩子從小體驗這樣的學習氛圍,


探索的樂趣,


父母自己也能保持不斷吸收新知,


一舉兩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閱讀讓孩子透過書本看世界,


旅行則給孩子一個更直觀的方式體驗世界。




美國旅遊協會研究發現,


參加過有教育意義的旅行的孩子,


他們的成績更好(提高59%),


工作後還能擁有更高收入(每年高出12%)。




旅行讓孩子更加專註、更加好奇,


對學校之外的世界充滿了興趣。


平時在課堂上,受條件所限,


孩子大多只能成為憑藉視覺感官


來學習的「視覺學習者」,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擅長視覺學習,


課外實踐旅行讓他們能夠觸摸、感受、


傾聽現實的聲音和事物。


 


真正的富養,


傳授的是一種人格、毅力和習慣,


是精神和意志上的出類拔萃。


豪華的餐食,祖上的財富,


都可能被消耗殆盡。


唯有精神的成長、意志的堅強,


以及探索的勇氣,


可以幫助一個孩子獲得富於滿足感的生活。




不要讓階層,成為放棄努力的借口。


認知的停頓,才是生命真正的終結。


凱叔問







關於孩子的富養,你有什麼感受和體會呢?歡迎給凱叔留言。



作者:

Shasha,本科復旦,碩士英國,歷經三個國家工作生活。分享國際化教育的觀察和經驗。


相關文章閱讀




《黃磊:富養妻子比富養女兒更重要》




《父母忽略這一點,孩子難有教養》




更多關於富養的文章,後台回復

即可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凱叔講故事APP體驗更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聽故事】我要全天下都是我家的(聽歷史的味兒,攢人生的勁兒)
給孩子開空調會面癱?|家有孩子,開空調一定要注意這5點
火爆開團 | 一周狂搶上萬件!穿上它,你會懷疑自己沒穿內衣!
【聽故事】八齊③(每天三分鐘,國學童子功)
孩子太內向?偷著樂吧! | 內向的孩子沒毛病,逼他們活潑是這個世界有病

TAG:凱叔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沒有天賦,但我也能更好!
我沒有養「蛙」,我只是養了一個娃
沒有富貴命,就不要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富貴病,大多數孩子都中了
冬季孩子感冒總不好,可能是你沒有對症下藥!
狗年沒有一天是「苦日子」的三大生肖,再窮都能富
幣圈沒有財富神話,你能看到一夜暴富,卻沒看到一貧如洗!
新年聚餐喝紅酒,你可能不能沒有這個寶貝!
天天敷面膜也沒有效果,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做!
沒有奶陣卻漲奶了,你確定寶寶能吃飽?
「我不怕死,就怕我的孩子沒有媽媽」
如果這個男人沒有犯錯,全智賢就不會嫁給他人,還生下了兩個孩子
我沒有天賦,但我也能更好!(王珞丹)
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如果沒有受到刺激,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逆天!
她如果沒有早逝,張愛玲只可能是千年老二
媽媽,你要活下去!安澤這個家庭不能沒有你!
我沒有你聰明,只是比你更懂女人
這四種女人,誰娶誰倒霉,男人註定一輩子都富不起來,希望沒有你
寶寶好幾天沒有排便,竟然是少吃了它
今天,他點燃了人類的驕傲,如果你沒有偶像,他就是你的首選
母親生下我卻沒有撫養我,不要責怪兒子這輩子不能喊您一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