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的最大真相,是我們根本沒看到世界的真相。每個人與世間之間,都不自覺的隔著一堵牆。

因為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我們的心理活動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會一直在行動、想像或思考,心從來沒有留下空隙。而只有當我們的心理活動能夠停頓下來,我們的心才能感應到世界的真實存在。

對於這個道理,王陽明用八個字做了概括: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這八個字,堪稱王陽明的「八字真言」,乃陽明心學的最高精華。其背後,則是一種世間最高明的心理學。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哲學絕非是書齋里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學以致用的學問。用到政治上,王陽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用到戰爭上,王陽明則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時,正值江西的寧王造反,而他作為當地的最高官員負責平叛。當時,他的一個下屬抱著一腔愛國熱情,想與寧王奮不顧身地作戰,王陽明問他兵法的要義是什麼?這個下屬答不上來。王陽明隨即講了他的兵法要義,就是這八字真言。

這八個字到底告訴我們什麼?此心不動,更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有最富有詩意的表達——「致虛極,守靜篤」。隨機而動,捕捉到事物的本質而在恰當的時機行動。要做到隨機而動,前提是此心不動,先讓你的心安定下來。

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絕大多數人卻對自己的妄動沒有覺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術語,這些沒有被覺察的妄動就是潛意識。我們以為,自己是根據意識層面的某種想法去行動的;但其實,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潛意識在驅使著自己這樣做。

未經開發和修行的潛意識是混亂的,其運作機制是以維護自我為中心,而不是道理和規律,所以充滿矛盾、頑固和狹隘。所以當我們被潛意識所控制時,我們就會處於程度不同的失控狀態。妄動,就是這種狀態。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這時,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被我們的心念加工過的,被我們的成見扭曲過的,而偏離了真實。我們的行動就有點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可避免地犯一些低級錯誤,甚至滑向深淵。

寧王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他後來犯了很多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作為對手,王陽明的心卻可以不動,於是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鏡子,寧王的妄動會清晰地映照在這面鏡子上,其致命缺陷會被王陽明一覽無餘。結果,王陽明可以隨時抓住寧王的漏洞「隨機而動」,不僅可先發制人,也可後發制人。

寧王這種問題,即使在強人中也極為普遍。譬如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突襲蘇聯前,有無數情報被透露給蘇聯,但斯大林抱定一個念頭:「希特勒不會愚蠢到攻擊蘇聯。」所以對這些情報視而不見,並且在戰爭爆發前一天氣急敗壞地下令,槍斃了一個反叛到蘇聯的德軍士兵。甚至當德軍的大規模閃電戰開始後,斯大林仍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及時下達反擊的命令,結果讓蘇聯紅軍在戰爭開始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也是認定布希會像老布希那樣,發動戰爭就是為了教訓他一下,當美軍攻到巴格達時就會停下來。此外他還故布疑陣,讓美國和聯合國情報人員,懷疑伊拉克果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而投鼠忌器。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斯大林和薩達姆就是「此心已動」,對自己的念頭過於執著,結果就不可能及時看到事實的本相。

在「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理念指引下,王陽明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他一生打仗無數,未嘗敗績。他去世前一年,兩廣再次叛亂,其他人無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請王陽明出山。孰料,叛匪一聽說鼎鼎大名的王陽明要來,立即就投降了。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試著去了解一下你的內心,你一定會發現,你的頭腦中有著彷彿永不停歇的念頭。如果你想發現世界的本相,你想真正看到別人的存在,你的心就必須要有空隙。

心中出現了空隙,就會自然而然地感應到對方的真實存在,這時就是王陽明的「此心不動」。而心一動,你看見的就只是你的妄念在對方身上的投射,而不是對方的真實存在了。

做到心不動——世間最高明的心理學

如何做到心不動?答案就是:讓念頭自然流動。

而我們平常都是怎樣的呢?念頭起來了,要麼跟著它走,被念頭綁架;要麼是對不好的、自己不認可的念頭自責和壓制,這就與自己的內心發生了對抗。無論哪種,人往往都是不自覺的,這就是執迷的癥結所在。

這兩條路,都是不歸路。被念頭綁架的結果,是在不斷造作中加固著自我的執念;壓制念頭的結果是堵塞情緒出口、積累負面能量,長久必會爆發和崩潰。

怎麼才對?看到自己的念頭,並且不做任何抵抗,讓心中的念頭自然而充分地流動。心的澄明,不是沒有念頭,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所以禪宗《壇經》里六祖慧能說:「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這種念頭的流動,王陽明用明鏡照物進行了比喻:「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聖人的心就像明鏡,清清明明,任何事物來了都可以照見,等它們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莊子也曾說過一樣的話:「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因外境而起的念頭也是如此,內心因過去留存的執念而生的念頭也是一樣。超凡脫俗者心如明鏡,念頭的流動則是平常人達到心如明鏡狀態的唯一途徑。

無數相互矛盾的念頭,以及圍繞著這些念頭的種種努力組成了我們的「小我」,也即心理學家們所說的「自我」。通常,當你說「我如何如何」時,你其實說的都是這個「小我」。我們很容易執著於「小我」中,這時「小我」就會成為一堵無形的牆,阻礙我們內心深處的「真我」與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聯繫。

每個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追求快樂,將快樂視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經常沉溺在痛苦中,視痛苦為必然;有人視助人為絕對原則,有人則將索取視為理所應當……總之,我們都在「小我」之牆所圍成的院落內,過著自以為是的生活。

但不管這個院落內所奉行的法則看起來是多麼美好或偉大,它們都是我們與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間萬物,建立真實聯繫的障礙。

很多人努力修鍊自己的謀略或技巧,目的是為了解別人、掌握別人並利用別人。看起來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但當這樣做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滿種種妄念,那麼無論我們掌握多少謀略或技巧,在使用這些東西時都會事倍功半。因為心妄動,人就妄動,事自然也妄動。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所以將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監視自己,是最有價值的事情。對一個人幫助最大的從來不是他所受的教育,哪個大師或哪本書,而是對自己的反省和認識。並且,當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時,就會感覺雙腳踏實地踩在大地上,心裡會安寧很多。

當焦點集中在別人身上,結果就只能是不斷地猜測和焦慮。男人會說,他的成就感來自於能否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女人會說,她的幸福在於找到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媽媽會說,孩子好好學習,她就快樂;孩子會說,如果父母給他包容與認可,他才能輕鬆……這些想法都藏著一個共同的含義:我的人生不是我負責,而是另外的人負責的。

真相卻是,人只能自己對自己負責。「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們將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則我們的人生將永遠處在虛妄和悲哀之中。

結語——生命真正的境界

心的閥門打通了,所有我們曾懂得的道理就會如墨水入水,擴散至無窮無盡,包羅萬象,世間萬物皆可看個通通透透。純凈無垢的洒脫心境該是怎樣的呢?那是一種很慢又很快的狀態,身心合一,更從容、更專註、更有力量。我們所有的思維、所有的行動訓練有素卻波瀾不驚,中規中矩卻無招勝有招。

就如王陽明,這邊雲淡風輕地講學育人,那邊指揮千軍萬馬剿匪、平定藩王叛亂。這些費腦的事情,就如幼年時他在飯桌上用果核排兵布陣一般,一通百通。

所謂「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大約也就是此種境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你離活得漂亮,還差一次出軌
一個人,做到這4點,才能叫有文化
淡泊,是一味良藥
你有權做一個惡人
喝茶10大講究,千萬別在喝茶的時候失禮!

TAG:禪境 |

您可能感興趣

陽明無上心法: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此心不動,隨心而動,另一面的王陽明:明朝打仗最猛的文人
心不動,則不痛
靜心佛語:心不動,則不痛
心不動則不傷,寧願沒心沒肺也不為情所困的星座
莊子:一切的煩惱皆源於心,心不動則不痛
做事心不動 才是真功夫
我心不動風何動
此心不動的瞬間最有洞察力
「此心不動」的無限魅力
禪定是心不動搖
如果不動心不動情,就不要招惹這些痴情的星座!
心動就是不如法,心不動就如法
什麼是「諸幻滅盡,覺心不動,慧性真空,本來無生無滅盡」
微隙揚善 守心不動
王力宏要來東莞開演唱會啦!原來最有質量的人生,就是堅持初心不動搖!
心不動搖無所住執,才能成大道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修鍊一顆強大的內心,心不動,萬物靜!
和前任複合了,怕再傷心,怎麼樣才能做到心不動的戀愛?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