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樹人 人格與藝術應彼此助長

陳樹人 人格與藝術應彼此助長

■陳樹人 鼎湖飛瀑

若藝術以人格為出發點言之,則陳樹人先生之成功,可謂為世楷模。……先生繪畫之作風,為春光駘蕩,直抒胸臆。又變化多門,銳意創格。入川以來,畫風益沉雄蒼古,此可於大量山水畫中見之。據先生言,其跨入三峽,即得稿二百餘幅。又登峨眉,出劍門,所往來於眼帘者,皆為雄奇之造物,於以胎息孕育出之。蒼松翠柏,危崖斷岫,奔流激水,檣帆輕棹,俱自然有此格調。此以造化為師者,所獨著之成就也。 ——徐悲鴻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1908年,陳樹人入讀日本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1912年,在《真相畫報》上發表譯著《新畫法》(一名《繪畫獨習書》);畢業後曾返國,加入「貞社」,任廣東優級師範學校圖畫教員,不久再次東渡入讀東京私立立教大學文科。他與高劍父、高奇峰同為嶺南畫派三傑,史稱「二高一陳」。陳樹人曾談及「在中國學畫應如何用功」的問題,他說:「須先從寫生著手,徒重摹仿,似非所宜,益寫生為畫學基礎。基礎既備,則日積月累,功夫自深,而易於發揮個性,不受任何拘泥矣。」

陳樹人

(1884-1948),字樹人,廣東番禺人。師事居廉。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西京美術學校和東京立教大學。

1913年,陳樹人發表《圖畫教授法》,次年出版《新畫法》單行本(黃賓虹、高奇峰作序)。1916年,由審美書館印行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三人作品合集《新畫選》。時隔12年,與何香凝、經亨頤結「寒之友社」。1931年至桂林旅行寫生,同年作品《嶺南春色》在比利時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933年與徐悲鴻、孫福熙發起創立「藝風社」,作品《芭蕉》參加巴黎「中國近代繪畫展覽會」展覽,並在中國美術會第一屆年會上被選為理事。

1940年,陳樹人作《寄懷高劍父一百韻》及《人格藝術行簡陳曙風一百韻》,在強調眾生平等、毋為紛爭的同時,提出人格與藝術應彼此助長,如果「二者不得兼,舍藝亦至當」。

1946年,中美文化協會、中法比瑞文化協會及中華全國美術會等八大團體聯名在南京舉辦「陳樹人畫展」。1947年陳樹人定居廣州,專心畫藝,並與高劍父、趙少昂、關山月、楊善深、黎葛民五人在廣州成立「今社」。1948年10月4日,陳樹人因胃潰瘍不治,在廣州逝世。

陳樹人代表作有《嶺南春色》《紅棉》《鼎湖飛瀑》《雙清》等,出版有《寒綠吟草》《專愛集》《戰塵集》《自然美謳歌集》等詩集以及《陳樹人畫集》(四輯)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快報 的精彩文章:

黎雄才 武漢防汛圖被譽為抗洪史詩
黃新波 畫面有濃厚詩情深湛哲理
藝術風格博大, 蘊含著人格的力量
推動奧爾良城市發展的動力是烤翅?沒毛病!
十歲男孩在增城街頭偷開大巴!走了「荔枝姐」又來了「巴士弟」

TAG:新快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人物 徐建斌
藝術是為人 人不是為藝術
藝術達人吳德軍
藝術人人網——弘正
振鏞堂藝術人物·趙健
凱特王妃參加贊助活動,成為倫敦「V&A藝術博物館」首位皇家贊助人!
人工智慧與藝術專題
陳鼓應: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振鏞堂藝術人物·康鵬
李葛夫:盆景是人與自然感應的傳統藝術
作為中國人 你應該為這門藝術而驕傲
盆景藝術與文人情懷
藝術禪意人生
藝術教育和藝術愛好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可愛的藝術與可愛的汪星人
人人都是藝術家,但藝術不能裸奔
藝術家陳冠希與當代藝術
藝術是為普通人而誕生的——柏遼茲
以輕寫重 漫筆人生——葉淺予的藝術與人格
「藝術熏陶」是如何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