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執著和大愛鑄就「工匠精神」

執著和大愛鑄就「工匠精神」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將汗水灑在田間地頭,將青春駐留在實驗室,趙瑜無疑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做好事;做出一項科研成果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在一線搞科研。在西北地區較為艱苦的自然環境和科研條件下,趙瑜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重重阻礙,矢志專攻小麥育種技術,一干就是半個多世紀,為提高我國小麥產量和品質作出突出貢獻,是名副其實的「麥田追夢人」。

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今天,不少人或許認為「工匠精神」是產業工人和手工匠人的「專利」,其實各行各業都需要同時也都存在「工匠精神」,而數十年如一日心無旁騖的專註和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追求,正是「工匠精神」的寫照。從這個角度說,趙瑜一輩子醉心小麥育種事業而痴心不改,是對「工匠精神」的生動詮釋。

年復一年堅守在田間地頭,一次次培育出優良品種,一次次迎來金色的豐收時刻,任何艱難困苦都不曾打倒他,趙瑜能做到這些,在於他有兩大精神支撐:興趣和信仰。「興趣」是指他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能把興趣轉化成一生的事業,無疑是幸運的;如果這件事有益於國家和人民,更是莫大的幸福。「信仰」是指他心中常懷對國家和人民的愛,而他表達這份愛的方式,就是為人民群眾培育出更優質的小麥品種,讓他們更多享受到豐收的喜悅。

在社會上瀰漫急功近利氛圍的當下,以趙瑜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他們對工作和事業的那份痴,對祖國和人民的那份愛,彌足珍貴。而在趙瑜背後,還有千千萬萬像他一樣的科技工作者在為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福祉而默默奮鬥、無私奉獻。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值得銘記的時代偶像,是國家和社會的脊樑。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03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危險玩具令人憂
當個體堅強遇上公共溫存
莫為「套路」遮望眼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真缺工匠,工匠精神?不,缺的是對工匠、工匠精神的尊重
木雕人的工匠精神
中國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貴在「精」
傳承工匠精神、致敬勞動者!
「智能工匠」劉雲清:工匠精神,就是一絲不苟的創新
工匠精神——蘇綉
紅木傢具工藝,粽角榫、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姜凌云:用工匠精神鑄就行業大師
一塊木頭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與盆景
最具有工匠精神,匠心獨運的生肖
古人們的奇技淫巧和工匠精神(二)
工匠精神:木匠人,彌足珍貴
傳承工匠技藝,弘揚工匠精神!
工匠設計精神!
玉雕技藝中的工匠精神
孫勇:傳統手工業里的工匠精神
一杯鐵觀音里的工匠精神
紫砂的"工匠精神"究竟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