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向共和》第九集

《走向共和》第九集

第一幕

李光昭案發,李鴻章就指控了翁同龢一個人,光緒在痛批翁同龢。

光緒替導演質問翁同龢,有朕的口諭,這60萬兩銀子你怎麼就不批給李鴻章呢?

不過劇本里光緒寫的批條是「酌情辦理」,在這裡改成口諭,內容也變成了「批准」。

說是口諭其實也是導演信心不足,財政撥款怎麼能光憑口諭呢?空口無憑,至少得蓋個章吧。

翁同龢解釋這是自己一時糊塗,光緒更正這是一生糊塗。

這句話又是導演加的。

這句話說得太重了,這畢竟是跟自己老師說話啊。

翁同龢應該頂一句:「我這一生乾的最糊塗事就是教了你這個學生!」

光緒繼續教育翁同龢:「只不過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啊!」

這話李蓮英說完光緒再強調下,可見導演的重視。

第二幕

李蓮英一邊誇慈禧滿頭黑髮是健康的象徵,一邊給慈禧梳頭。

李蓮英把慈禧的白髮藏在自己袖子中,被慈禧反手揪出。

告訴你小子,別以為老娘我好糊弄。

慈禧表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至理名言

慈禧表示這話:「你不懂,可李鴻章是懂的。」然後一坨紙砸到李蓮英臉上。

「修園子買木頭那個案子,到底都是什麼人摻和進去了?有些個話,李鴻章沒給外人露底,我嘛,也就學學李中堂,不想知道的事,我也就不問了。」

看到李蓮英被嚇傻了,慈禧溫言道:「小李子,不想給我梳頭了?起來吧。」

李蓮英顫聲說:「謝太后」,並用袖子擦汗。

又一個被慈禧嚇倒的人。

對照這一段的劇本:慈禧依舊不緊不慢地講道:「所以哩,我也不能成天琢磨著你們這些奴才背著我幹了哪些壞事,就比如李光昭這個案子吧……小李子,你的手別顫抖……你們有些什麼貓膩我都不管,我只要修園子的木頭,一根也不能少……」

關於劇本與電視劇的區別:

第一,劇本里慈禧是用一句話點到為止;電視劇里慈禧是用砸到李蓮英臉上的一坨紙點到為止。

第二,在電視劇里慈禧是李鴻章的粉絲,向李鴻章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

慈禧給出此案的最終處理意見:「修園子的木頭,還是一根不能少。」

給人的第一感覺:自私。

不過這話如果不放在這個情景里,是一句正確的話。

舉個科學方面的例子,熱力學和動力學。

只研究始態和終態的是熱力學,

研究變化的具體過程是動力學。

放在頤和園工程上,熱力學意味著朝廷下撥60萬兩銀子,放在第一位的是:最後能做到「木頭一根不能少」就行。放在第二位的是:經辦人員用什麼方法都行。

動力學意味著朝廷要全方面監控每一個細節,放在第一位的是:每一個步驟都是標準。放在第二位的是:「木頭一根不能少」。

如果你是領導,錢花了,你更看重的是結果還是過程?

如果你是經辦人員,你更喜歡放手讓你乾的領導?還是處處限制你的領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慈禧給出的答案是:「熱力學」,你只要把事兒辦了就行,手段無所謂。

第三幕

李鴻章與美國人商人、子爵米建威籌劃與美國合辦銀行的事。

別具心意的小插曲:僕人給米建威跪著獻茶,米建威認為這事過了,跪著太侮辱人了。盛宣懷趕緊解釋,這是中國特色的待客之道。

劇本中寫的是米建威與「侍立在旁的兩個僕人」握手,這裡改成了下跪的僕人。

上個場景略有諷刺,這個場景趕緊追回。米建威給僕人小費,盛宣懷也趕緊解釋,給小費是美國特色。

李鴻章已經跟米建威談好了華美銀行的事。

這乾杯的一刻,應該是1887年7月23日。

第四幕

李光昭的事情讓翁同龢很受傷。

翁同龢表示:「名在利前,真是誅心之論哪。」

再次強調這句話,告訴大家,那些以清流自居的,自稱代表正義的,不一定都是好人好事。

張謇表示:老師別傷心,起來幹活吧。李鴻章要捯飭華美的銀行的事,需要老師你出手阻止。

張謇解釋下消息的來源是他的僕人與李鴻章的僕人是同鄉,李鴻章的僕人拿著米建威給的銀幣(小費)炫耀,然後張謇再次投資2兩銀子,讓李鴻章的僕人把合同的細節抄了一份出來。

劇本中這句話是翁同龢說的,電視劇里是張謇說的。

誰說的無所謂,反正是這爺倆要下決心跟李鴻章鬥爭到底。

這是此案的證據:華美銀行章程。

討論幾個細節:

第一,劇本中說的是盛宣懷的僕人,電視劇說是李鴻章的僕人,為什麼不能照著劇本走?因為劇本說這個僕人因為泄密被關起來了。

第二,這個消息不是由張謇帶來的。1887年9月4日,翁同龢妻弟湯紀尚率先帶來這個消息,三天後,翁同龢的兒女親家,長蘆鹽運使季邦楨也帶來這個消息。

第三,這個章程不是僕人偷出來的,僕人認不認字還不好說呢。這是由戶部侍郎、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提供給翁同龢的,並評價:「合肥所定行章六、七、八三款最繆,大抵有鐵路一語藏其中。」但曾國藩是李鴻章的老師,這不意味著窩裡反嗎?這點太黑了,不能提,只好讓張謇背黑鍋了。

不過這個華美銀行章程是李鴻章的機密,曾紀澤也沒看到全文,以偏概全的以為這個章程有賣國的嫌疑。

第四,為什麼這些人都不約而同的來找翁同龢呢?一年半前,1886年1月,翁同龢任戶部尚書,正好管這事。

第五幕

為了這事,英國等國公使找奕劻講理:憑啥這好事給他不給我!?

奕劻被各國公使煩了一天,誰都不想見。

聽說翁同龢來了,趕緊見,見之前先偽裝一下在讀書。

奕劻和翁同龢是教了光緒20年的帝師,不要小瞧奕劻的水平,他們是同事關係。電視劇里奕劻裝模作樣的樣子,像是怕翁老師檢查似的,再加上叫翁同龢為「翁師傅」,顯得他倆像師生關係似的。

翁同龢表示,林文忠公(林則徐)有言:「卧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真讓人捉急啊,這話是宋太祖趙匡胤說的,翁同龢你就這水平還做帝師啊?難怪光緒沒被教好。

李鴻章僕人把華美銀行章程給了張謇,張謇又給了翁同龢,翁同龢又給了奕劻,奕劻又給了慈禧。

慈禧表態,李鴻章說的對。

畢竟腳踏主角光環。

奕劻表示:「我大清和外國情況迥異,開辦銀行,誠如翁同龢所言,利歸外國,害遺中國。」

這話對嗎?我們都知道不對,誰說開銀行會「利歸外國,害遺中國」?

不過最大的不對不是奕劻。

1887年9月18日,慈禧召見醇親王奕譞,奕譞稱:「大清與西國情形迥異,開辦銀行,流弊茲多,請加阻止。」並說此事以後會架空戶部,利歸他人,害遺中國,成屬利輕害重之舉。

我們都知道,醇親王奕譞是李鴻章的好夥伴,這次居然是友軍在背後開的槍。這點太黑了,只能改,委屈奕劻了。

慈禧懷疑奕劻是受翁同龢的主使。

奕劻嚇跪了,表示外交自己能力有限,是請翁同龢指點。

評價:奕劻沒那麼沒用,翁同龢也沒那麼懂外交。

慈禧教育奕劻:「那根主心骨還得是你自己的。」

評價:不用教育,其實他們都是這麼乾的。這個他們指恭親王奕?和曾國藩,醇親王奕譞和李鴻章,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哪一對組合,都是這個樣子的。

慈禧表示:外交方面的事,翁師傅教不了你什麼。

這話雖說沒錯,但這麼說出來太傷人了。

慈禧警告,給了你這麼大的權力,「少搭幫結派」。

慈禧讓奕劻進來說話,慈禧說了兩遍,李蓮英也說了兩遍,奕劻才敢邁進這個門檻。

在這裡,能進這個門檻,就意味著是慈禧的心腹了。

不過,在第一集,那位就是不給慈禧撥款修頤和園的閻敬銘也進這個門檻了。

雖然這是一句不起眼的台詞,但是在整件事中,這是最關鍵的一句:「撇開朝廷戶部」。

就是說,如果華美銀行辦起來,清廷就管不住李鴻章的錢了;比如換不了北洋水師的丁汝昌,這意味著清廷管不住李鴻章的人。

如果清廷連李鴻章的人事和財務都管不了,那李鴻章真的可以造反了。

如果你是領導,你允許下屬在人事和財務方面都獨立嗎?

這是原則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醇親王奕譞會在背後捅李鴻章一刀。

在主角光環的照耀下,慈禧後面為李鴻章說了很多好話,包括大家合夥指責李鴻章這種行為是狹私報復、對華美銀行的正義性強行洗白、指責奕劻狗屁不通、列強壓力是干涉我國內政等。

主角光環再牛逼,也不能改變華美銀行夭折的事實。

慈禧表示李鴻章才是你奕劻的老師,翁同龢不是。

這可不是我多心,經老佛爺認證,電視劇里就是把奕劻當做翁同龢的學生來演的。

奕劻也被慈禧嚇壞了,差點被門檻絆倒了。

慈禧笑了。

害怕我,孺子可教也。

奕劻你就安心做個逗逼吧。

慈禧跟李蓮英聊天,洋人對李鴻章是敬他還是怕他?

李蓮英說:「洋人是有求於李鴻章。」

這句話就很有深意了,如果是敬重或害怕,意味著著李鴻章跟洋人不是一條船上的;如果是有求於,那意味著李鴻章可能會跟洋人是一條船上的。

要麼說中華語言博大精深,換個詞語境就變了。

這句話殺人不見血,把李鴻章往死里坑。

光緒也來給李鴻章助陣,同意辦華美銀行。

在這句話前面加四個字:「有人以為」

這句話的意思就變了,光緒下面要說明我也不聽翁同龢的。

光緒表示:辦銀行的事,還得再請懿旨。

既然你做不了主,還扯這麼多廢話幹嘛?

第六幕

李鴻章找恭親王奕?談心。

這段劇本上沒有。

恭親王是名人,先普及下奕?的背景知識:

這個鬚髮皆白的老漢也就比奕劻大5歲,比醇王大7歲。大家差不多是一個年齡段的,保養不同,所以活的狀態不同。

奕?曾經跟咸豐競爭過皇位,但是落選了。雖然奕?落選了,但大家普遍認為如果奕?當皇帝的話比咸豐強多了。

辛酉政變時,慈禧與恭親王奕?聯手處死肅順等八大臣,奪取大權。

1884年甲申易樞時,醇王代替了奕?,奕?從此靠邊站,所以他倆關係不好。李鴻章是醇王的人,所以李鴻章跟奕?的關係湊活,是到不了電視劇里談心這一步的。

奕?居然管慈禧叫「嫂子」,

他會管光緒叫「侄兒」嗎?他肯定得叫皇上。

奕?這是憋了多大的怨氣啊。

人不能老生活在仇恨中,對此,奕?的孫子溥偉最深有體會。

溥偉在同治病逝,1899年己亥建儲,光緒去世時都有繼承皇位的機會,但是,慈禧選誰都沒選他。

溥偉的心裡話:爺爺你就不能跟慈禧關係處好一點嘛,誤了我終身大事了。

奕?搬曾國藩出來教育李鴻章。

李鴻章曾多次表示最喜歡曾國藩的「挺經」。

其實「挺經」翻到下一頁就是「退經」了。

李鴻章急了,不願意退。

為什麼李鴻章不願意退呢?後面再討論。

第七幕

李鴻章請慈禧和咖啡。

這一幕劇本沒有,本來也不存在。

進貢的食物要先過內務府的檢疫,哪能直接就喝啊?萬一有毒怎麼辦?就算沒毒,沒有內務府的擔保,慈禧萬一第二天拉肚子了,算你李鴻章的責任還是內務府的?

當然,李鴻章的咖啡和蛋糕可不是白給慈禧吃的,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李鴻章的目的還是開銀行。

雖然慈禧不喜歡咖啡,但奶油蛋糕挺好吃的,慈禧也折中了下,要不自己辦吧,不找洋人。

李鴻章否了,因為戶部不可靠。

既然李鴻章不願意,那慈禧就白吃你的奶油蛋糕了。合資辦銀行的事被否掉。

清廷於1887年9月27日發上諭,責備李鴻章。10月8日、22日,慈禧又兩次電令李鴻章停止銀行籌辦活動。

這又出現個問題:為什麼話說一遍李鴻章你還裝沒聽見呢?非得說上三遍。

其實這不是奶油蛋糕或咖啡的問題,也不是戶部是否可靠的問題,是李鴻章能否越過戶部,財政獨立的問題。

在此之前,1879年,李鴻章跟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談笑風生,關係融洽,其樂融融。

在此之後,李鴻章對美國的印象就不好了。因為列強紛紛施壓時美國不夠強硬,李鴻章認為美國應該站出來時卻沒站出來,實在是軟蛋,不可靠。

第八幕

天空一聲炸響,孫中山閃亮登場,拜訪康有為的萬木草堂。

不過第一句話就出現了問題:醫學博士。

1879年,13歲的孫中山在夏威夷的意奧蘭尼書院學習,這相當於小學畢業。1883年春入奧阿厚書院,1883年秋,入香港拔萃書室,1884年春入香港中央書院,這相當於中學,但孫中山沒有拿到中學的畢業證。

沒畢業的原因是孫中山信基督教,並且還有個習慣是不允許別人信道教。在夏威夷就阻止工人信道教拜關公,回到老家還跟基督教友陸皓東一同去北帝廟拆神像,老是惹事。所以他哥孫眉不斷的讓孫中山轉學。

出家有法名,入教有教名,孫中山教名「日新」,根據粵語諧音「逸仙」。洋人對基督教認同高,所以孫中山在對外交涉的時候落款一般是孫逸仙。

別說入教沒用,雖然沒拿到中學畢業證,但在教友喜嘉理牧師的介紹下,1886年,孫中山入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習醫,1887年轉學入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師從康德黎,1892年7月畢業。

先說開心的一點:孫中山是首屆畢業生中的第一名,當時有十三位學生入學,但僅有兩人畢業,孫中山及江英華。

再說鬱悶的一點:香港西醫書院未能獲得香港當局的承認;所以他的畢業生無法取得香港的行醫執照;所以孫中山畢業後只能去澳門行醫;畢業生無法就業,所以這個學校辦了幾屆之後就關門了。

最終孫中山的學歷就定格在大學(當時不分專科本科),並非博士。叫博士的原因是Doctor這個單詞即代表醫生又代表博士。

那問題就是:別人叫孫中山博士可以說是誤會,那孫中山自稱博士那就不是誤會,是吹噓了。

1923年,孫中山成立「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問蘇聯,孫中山也對外宣稱自己是博士,電視劇里這麼說也不算太過。

除了學歷,再說下名字:孫中山在日本有個曾用名中山樵,是為了紀念日本明治天皇的外祖父中山忠能。1903年章士釗在翻譯宮崎滔天的著作《三十三年之夢》時,把孫文和中山樵這兩個名字合在一起,拼成孫中山,這就是孫中山這個名字的由來。

不過孫中山並不喜歡這個名字,畢竟不是自己起的,並且起的水平還不高,和成語「名落孫山」比較接近。但由於在日本,明治天皇外祖父的華族中山家比較有名,所以日本人把「中山」當姓用,習慣稱孫文為中山先生,就跟我們稱「孫先生」一樣。直到辛亥革命後,「孫文」這倆字不再被通緝,才正式恢復孫文這個名字。所以孫中山在正式場合簽字的時候一般都簽孫文;涉及到對外交涉時,一般用孫逸仙,很少簽孫中山這個名字。

孫中山第二句話:「大清國人人有病。」

這句話又出問題了。

還有一句類似的話,屈原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意思是大家都錯了,就我是對的。

問題是:你確定大家都錯了?屈原最後也想不通跳江了。

這種人還真不是少數,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認為大家都錯了就自己是對的。

孫中山解釋這是:「愚昧之病」。

不極端就不深刻,按照電視劇里康有為代答不理的態度,孫中山要不說的激進點康有為就懶得聽他說了。

這話容易讓人想多了。

孫中山表示問題出在「華夏四千年的封建專制。」

評價,封建這個詞是馬克思主義專有,專指西方歷史。用在中國有點生搬硬套,應該說我們的歷史是有中國特色的封建主義。

此刻,孫中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康有為問孫中山該怎麼辦,孫中山表示:「走向共和」。(音樂響起來)

好,本劇的中心思想已提出。

具體該怎麼做?孫中山表示:「三權分立」。

關於孫中山的講話我們要先明白幾點:

第一,按照百科: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存在實行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土壤。

第二,關於孫中山的一本權威讀物《孫逸仙倫敦蒙難真相——從未披露的史實》(1998年,黃宇和作,全書共315頁,約21萬字)中認為:在1898年倫敦蒙難時,孫中山旅歐兩年真正時間只有9個月,並且一直沒有離開英國;倫敦貧民窟對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形成有影響,但這個影響也是「暫時」的,還談不上「三民主義之所由完成」。

所以說,此時孫中山還沒這麼專業。

不過畢竟男二號,雖然光環沒男一號的大,但也是主角啊。

並且這話就是導演借孫中山之口說的,因為劇本里沒有這段。

孫中山演講達到高潮,居然咳嗦了。

完了,這是逗逼專用。

哪個正面人物講到一半會這樣,這不顯得底氣不足嗎?

後面解釋一下,原來是緊張了。

導演表示:大家都別緊張,這一段說著玩的。

康有為聽的無聊得扔石頭玩。

孫中山表示要無君共和,康有為問那皇上怎麼辦?

孫中山表示我在澳門行醫多年,那邊的習慣是提問前先舉手。

這句話又出問題了。入鄉隨俗,客隨主便不懂嗎?憑什麼一屋子的人都要按你的習慣來?

這段孫中山有顯擺自己是美籍華人,是國外工作多年的海歸的嫌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喜折折 的精彩文章:

TAG:四喜折折 |

您可能感興趣

圖丨《天賦異稟》第二季第九集(下集)劇照,劇透慎點哦!
《西部世界》第九集:蝶化莊周,浮生若夢
爆笑星際2第六季第九集:進化完成
外國人評論《新三國》非常搞笑的評論-第九集:呂布為貂蟬流淚。
《東京食屍鬼》第九集,英良告白金木,喰種和搜查官合作!
《一拳超人》第二季第九集,水龍被豪傑爆山狂虐,救世主琦玉登場
東京美食家:Re第九集下載鏈接
國產動畫斗羅大陸第九集簡析:小舞唐三首次見家長?
《約會大作戰》第九集!狂三新裝扮登場,兒時琴里化為精靈!
我的英雄學院第三季第九集:敵聯盟老大登場,職業英雄們被團滅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九集(楊麟:受益很深兩樁事)
行屍走肉第八季第九集播出時間 製片人暗示卡爾不會死原因
《五等分的花嫁》第九集的伏筆!一花想親吻風太郎竟因為三玖?
《約會大作戰》第九集凜爾登場威脅士道?狂三跨服聊天,大型精分
第九集《孝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青年大學習|第九集:如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
《輝夜大小姐》第九集先行圖:輝夜生病,書記變身大魔王!
《X龍時代》第九集搶先看:依蘿香發動沙塵暴驚動紫晶階高手
龍珠英雄第九集,吉連被吊打,全王傳喚破壞神召開緊急會議
又給大家的幽默的笑話,你敢看到第幾個,《第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