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錢又稱「孔方兄」?錢在中華文化憑什麼是「兄」?
中華文化中經常把錢稱為「孔方」或「孔方兄」,錢,古作「泉」,是說錢的流通像泉水一樣,故稱「泉」。「泉」被當作錢而廣泛使用,後世文人因「泉」較錢來得風雅淡泊,尤其喜歡稱錢為「泉」。
根據《史記.天官書》記載「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錢古作泉字。」又《國語.周語》有云:「景王二十一年將鑄大錢。」,「錢者,金幣之名,古曰泉,後轉曰錢。」
錢原為古代的一種農具,鏟狀。上古時代金屬農具被視為重要財產,可用來交易,最早又曾仿其形狀鑄為貨幣。後來,「錢」成為一切貨幣的通稱。
根據《說文解字》:「錢,銚也。古者田器。」,註:「上文銚字,下雲古田器者,古謂之錢,今則但謂之銚。」
那麼,為什麼古人把金錢稱為「孔方兄」呢?
中國最早的貨幣貝幣,即齒貝殼。春秋戰國時用金屬貨幣,有鏟形的布幣、刀形的刀幣、圓形的圜錢、橢圓形的蟻鼻錢等,各式各樣,並不統一。秦統一中國後,以「半兩錢」為全國統一的鑄幣,民間以「銅錢」稱之。
根據《顏氏家訓.勉學》記載:「言食則餬口,道錢則孔方。」
半兩錢,圓形中有方孔,其錢面上有「半兩」二字,重如其文,使用方便。半兩錢的外圓代表天命,內方代表皇權,正好符合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有天命皇權的象徵。
把銅錢戲稱為「孔方兄」是有典故的。
根據《錢神論》記載:「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孔方」。沒有它人們就會貧窮衰弱,得到它人們就會富足強盛。
古代的銅錢是一種輔幣,一千個為一貫。在鑄造時為了方便細加工,常將銅錢穿在一根棒上,為了在加工銅錢時銅錢不亂轉,所以將銅錢當中開成方孔。
其本意是諷刺當時的貪官、士大夫、清談家恥言錢的一種戲謔與嘲諷,因此後世就以「孔方」、「孔方兄」作為錢的代稱。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哥」音同,於是「稱兄道弟」。錢為何稱「兄」就是這麼來的。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為什麼新人完婚叫「洞房花燭」?洞房在中華文化有何意義?
※傳統文化:「良田千畝,十里紅妝」,嫁人為什麼要送嫁妝?
TAG:珣玗琪 |
※文化|什麼是禪?
※錢穆:中國文化傳統是什麼?
※你認為的街頭文化是什麼?
※文化|墓葬墓葬,知道什麼是「墓」?什麼是「葬」嗎?
※儒釋道文化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祖墳和「祖宗十八代」?如何理解傳統喪葬文化?
※為什麼說郭沫若是個有文化的流氓呢?
※大家都說書法是一種文化,那麼到底什麼是「文化書法」呢?
※日本的「恥文化」是什麼意思?你們怎麼看待呢?
※文化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說沒文化真可怕?
※「毒舌」金星怒噴娛樂圈同行,太假了,你了解霍金嗎?裝什麼文化人?
※五帝錢,十帝錢,中華錢幣文化精髓!
※中華文化這麼屌你真的知道嗎?
※為什麼其他文化都這麼沒有道德:普世道德存在嗎?
※羅中立:你有錢,但是沒文化
※大家都是磚,憑什麼你文化磚要比我普通磚貴?
※什麼是老外眼裡最中國的文化?看這張表就很清楚了!
※十二生肖為什麼沒有貓?傳統文化題你能答對幾個?
※老趙:洛陽的文化教父-您知道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