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老外眼裡的中國留學生群體
(作者:盛博優留學工作室)
我們常聽一些歸國的留學生說,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算得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數量足夠多,並且自身特質過於顯眼。關於數量之多,我想不用我說各位也應該想得到——曾經有人統計過,在倫敦市中心,平均每十個人里就會有一個中國人(現在可能更多了),這些同胞里至少又有一半是留學生;而在美國,一些當地學生甚至開玩笑地把USC譯作「University of So many Chinese」,國外中國留學生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在老外,尤其是國外學生的眼裡,中國留學生給他們留下了何種印象呢?小編通過一些渠道採訪到了幾個外國學生,看看在他們眼中,中國留學生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1. 成績好,尤其數學好,效率極高
八成的外國學生都反映,中國學生的成績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在某個英國大學的精算專業里,甚至有「中國學生不拿一半A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的說法(而當地學生能拿到一半A的都到不了三分之一),雖然基本算是玩笑話,但也或多或少證明了中國學生成績的統治地位。
數學,一個令大多數老外感到頭疼的科目,恰好也正是中國學生們常常拿來刷存在感的科目。以至於一部分國外老師在講解一些數學方面的知識點時,都會讓班上的中國學生進行補充——畢竟,相當一部分內容我們在國內讀本科,甚至高中的時候早就學過了啊!
而效率這點,中國學生更是名聲在外,在愛丁堡大學的學生論壇中,就有一位當地的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Why all Chinese students can finish their dissertation in just ONE NIGHT?" (為什麼中國學生能在一晚上就完成論文?)底下一串回復都是「驚訝」的表情,甚至還有人把這和中國功夫聯繫到一起,說這是「來自東方的magic」……對此小編只能說,這都是多年練就出來的技能,你們見識的還是太少了……
2. 喜歡抱團
這個應該是毫無疑問了,無論你是否在國外留學,都會或多或少認同這點——因為在國內也是這樣,只不過在國外這樣一個特殊環境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明顯罷了。
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中國學生永遠自顧自地形成一個小團體——或許是不適應國外生活環境與文化氛圍,也或許是因為自己語言水平不夠好,總之很少會有中國學生勇於跳出自己所在的小團體去主動和當地人接觸,因此也就更難以融入當地生活,這不能不說是個惡性循環。所以在此還是想和大家說,既然到了國外,就勇敢地和當地人多打打交道,多接觸當地的文化吧!不管結果如何,至少自己努力嘗試過了,不是嗎?
不過,為什麼老外對於中國學生抱團這點有很深印象呢?答案也很簡單:因為中國學生和他們長的實在是太不一樣了!
3. 比較沒有禮貌
這點似乎稍稍有些爭議——相當一部分中國學生對此並不贊同:我沒隨地吐痰,也沒到處罵街啊,怎麼就沒禮貌了?在小編看來,這種稍稍帶些偏見的刻板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相當一部分中國學生對當地文化並不十分熟悉,再加上語言表達的不夠得體,造成了這種不良後果。
舉個例子,在班裡和來自其他國家的人一組做group work的時候,中國學生大多時候都是那個「發號施令」的人,說的話也經常會以「I want」或是「you must」來開頭,這種句式——尤其是在同學/朋友之間——是最容易招人反感的,而且——至少是聽起來——也確實不太禮貌(儘管當事人自己並沒有這意思)。
但如果換種表達,把「I want」換成「I would like to」,把「you must」換成「could you please」,效果是不是就好得多呢?
4. 有錢!
對於在英國的留學生,由於學制短,壓力又大,即使自己真的有錢也沒有太多機會表露;反觀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們,有錢的那可是真有錢,夜生活每天都躁到至少凌晨三四點,更有甚者,跑車一周每天都能開出不重樣的,這讓當地的學生也紛紛折服。小編無意於評價這點的好與壞,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但對「中國學生有錢」已在老外腦中根深蒂固這點,小編只想說——請考慮考慮我們這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好嗎?
5. 不酷
同樣是個爭議話題,和第二點其實有些類似,無非是因為過於抱團而造成的社交圈子與眼界過窄,但重點是,什麼叫「不酷」呢?「酷」又是什麼呢?
小編問了一位當初國外的當地同學,他表示,「酷」說白了就是百分百做自己,不容易被外界干擾。在她眼中,中國的孩子們似乎除了上課、複習、考試,並沒有找到多少自己感興趣的、覺得有意思的事兒做(如果不算旅遊的話)。而放眼其他國家的孩子們,組樂隊,辦演出,組織辯論賽,甚至當一名實習口譯員……生活遠比中國孩子豐富的多。
就小編的個人經歷而言,好像確實是這樣的……太多的中國學生除了學習上的那點兒事,就是聚在一起打牌或是短途旅遊,這樣也不能說不好,可能當事人自己也覺得挺有意思,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挖掘留學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在國外的大環境下培養自己更多的興趣愛好呢?
總體說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形象還算是相當正面的,至少第一點就能讓太多老外羨慕不已了。但小編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過,留學最重要的是經歷,讓你的人生更完整,充滿更多的可能。因此,小編也希望各位不久後的留學期間,能夠在學習之餘盡量豐富自己,讓自己的生活閃耀盡量多的色彩,或者說,過一種最大程度理想化的留學生活。這不僅是重建中國學生在國外人眼中的形象,也是在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這段今後回想起來無比珍貴的時光。


TAG:黃德容老師講美國留學 |
※我們把外國留學生當大爺,老外卻把中國留學生當搖錢樹
※那些在中國留學的老外們
※國外醫院一定比中國醫院要好老外吐槽在國外更加不敢生病
※老外超懼的中國美食
※在華外國小孩也要和中國人搶上學名額?老外無奈:國際學校念不起
※老外網紅們的中國夢
※老外眼中最經典的十大中國美食
※中國最奇葩行業揭秘:租老外的玄學生意經
※中國躍進無現金社會—老外上海的體驗!老外:為什麼美國沒普及?
※故宮旁邊修寺廟,文藝老外的中國生活
※外國人眼中,中國人有哪些奇葩的生活習慣?老外真沒見過世面!
※老外眼裡的中國簡直太美了
※中國最「特殊」的人,金髮碧眼卻有中國國籍,被誤認老外會生氣!
※「走近中國」這些金髮碧眼的「老外」是中國人?中國俄羅斯族
※老外的愜意生活
※這些老外為了到中國當官 不惜背叛自己的國家 感嘆中國古代強大
※正宗中國菜vs老外眼裡的中國菜,網友:外國中餐和中國國內沒法比
※最「特殊」的中國人:金髮碧眼卻有中國國籍,被認成老外會生氣!
※老外在中國的街邊賣起了他們外國的小吃,意外的收穫一大批中國顧客和朋友
※德國這些老外,既迷戀中國文化,還自稱是中國人,還建中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