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刻!石國鵬講民族主義完整版

深刻!石國鵬講民族主義完整版

歡迎大家先看視頻,八分鐘三十五秒。看完視頻,再看題外話。

從戊戌變法中,救國存亡的呼聲就越來越高,中國各個階級都動起來了,這和以往朝代更迭中所出現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的「民族」概念有著本質區別。

提起「中華民族」這個辭彙,我們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梁啟超先生。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首提「中國民族」。

1902年梁啟超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一詞一經提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甚至可以說,辛亥革命初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革命黨利用了「民族主義」,但是起初,孫中山先生所提倡的是「小民族主義」,利用了民族主義中的「民族仇恨」,種族仇恨的動員性是一個關鍵性的角色,他們開始談到滿清入關的時候,嘉定三屠、揚州十日這些事情,重印黃宗羲的著作,把舊仇新恨全部翻出來,作為反滿精神的動員。

由「韃子」引申而來的「韃虜」一詞,具有更為強烈的憎恨色彩。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把鬥爭矛頭直指清王朝。

而梁啟超、楊度這些人,早就開始在提倡大民族主義,說孫中山小民族主義不行。

就動員來說,革命黨利用民族主義很成功。但是辛亥革命成功以後,馬上就五族共和,這也是吸收了改革派的觀點。

1905年,梁啟超《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從歷史演變的角度重點分析了中國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說:「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啟超真正完成了「中華民族」一詞從形式到內容的革命性創造。這就是,中華民族指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漢滿蒙回藏等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楊度在1907年發表了《金鐵主義說》一文,對中華民族的含義進行了詳盡的解說。楊度的高明之處在於超越民族的血統意識,認為中華民族與其說是一個種族融合體,不如看做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文化的一體性、凝聚性和不可分割性造就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五四運動」之後「中華民族」一詞逐漸普及,幾乎家喻戶曉,專門論述「中華民族」歷史的著作不斷出現,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運動日益高漲。

可以說,民族主義的意識覺醒,在中國反侵略抗爭中,起到了「主心骨」的文化認同作用。但是,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啊,尤其是一個民族主義和快速發展的經濟相結合的時候,我們要警惕民族主義的極端化,把握好內心的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國鵬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呼喊五分鐘——為什麼單獨說一下1875年?

TAG:石國鵬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馬勇 | 近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
近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
中國的民族主義
法國統治下的寮國,是什麼原因促使了寮國的民族主義運動?
《評論彙編》:民粹民族主義的對立面是經濟現實主義!
韓國青年:一些中國民族主義者,肆意扭曲韓國的文化
從荷蘭歷史來看重商主義和民族主義國家
「民族魂」的愛國詩篇
祖國在心中!俄羅斯冰球隊「違規」齊唱國歌,民族精神引民眾共鳴
中國道路:以民族復興展現社會主義的勝利!
中國地圖為何像一隻雄雞?象徵著愛國心與民族自尊心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敦促美國抵制民族主義維護伊朗核協議
再造國族:中國民族識別的歷史與政治面向
警惕「讀經熱」「國學熱」背後的文化復古主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等同於傳統文化復興
專家解析:認清中華民族玉石文化含義,為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珍藏版!我國古代愛國民族英雄都說過什麼豪情壯語呢?
建設教育強國 奠基民族復興
解構日本民族主義的游牧史觀
「張小龍們」:民族情感和愛國主義不容挑戰
從周公到孔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