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家評述大土三陽山水畫

眾家評述大土三陽山水畫

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

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

大土三陽對中國山水畫傳統的堅持,是不囿於傳統而有創新,從他的山水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注重對當代審美趨向的把握和新的一些元素的吸收,他的山水畫作品秀潤奇逸,得自然造化之神元之氣。

大土三陽山水畫作品

中國文聯副主席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

大土三陽的作品代表了當今中國山水畫的最高水平,他的山水是對傳統的研究、學習、臨摹,還有個人創造性的去繼承,很有成就。在用筆用墨、畫面的整體結構、氣韻的表達上都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他對傳統的筆墨有系統的研究,並且提出自己的「筆墨五韻」的觀點,這在他的個人展覽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筆墨氣韻的表達、線條的多種變化、生動氣韻的處理都有相當的高度,所以說非常成功。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

中國美協副主席楊曉陽:

大土三陽先生早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大家知道南京在中國歷史上,尤其是在宋以後,尤其是在山水畫興起的過程中,是一個核心地帶,它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改革開放之後以後,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各個方面突飛猛進。南京藝術學院在中國的美術教育中有特殊地位。

南京藝術學院不但集中了一批金陵畫派和歷史上傳承銜接的一批優秀畫家,在美術史上的研究方面,在中國美術教育界也是功底深厚,而且對畫的研究方面也是和其他的文史方面的研究齊頭並進的。在新中國的美術學院中間,它是重技術輕理論,一般的理論研究都很少,但是南京藝術學院是實踐和理論並重,所以我也有理由猜想,大土三陽先生在南京藝術學院學習的過程,除了傳統山水畫的技術方面有很深的功底,他在理論的研究,在詩文的學習方面,以及他現在的畫作方面也看到了全面的修養。

我認為大土三陽先生是一位很有實力的中青年畫家。他繼承了宋元以來文人畫的傳統,尤其是山水畫的造型比較寫實,有很強的造型能力、寫實能力、觀察能力,如果不是來自生活、不是長期的對山水畫所表現的對象進行寫生,他現在畫中間的所有的東西就不會那麼具體、那麼生動、那麼符合概念化。在筆墨方面他沒有墨守宋人方面的那種單薄,他結合了元、明、清以後的輕鬆,他結合宋畫的嚴謹和明清畫家對筆墨的多方面的拓展,在他的作品當中都有體現。

另外,說一下他的詩文,沒有功底的畫家靠一些唐詩宋詞和名人的語句,他的詩文是根據自己的畫有感而發的。另外他的構圖總是很飽滿。他在這樣一個年齡,詩文、筆墨、造型、章法各個方面都比較充實,各個方面都有支撐,所以我覺著他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現在已經很有成就的一位畫家。希望他繼續努力創造出更加絢麗的個人作品,為我們社會主義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院長田黎明:

大土三陽是一位學者型山水畫家,他的詩文學養與筆墨文化融為一體,歷經數年,在傳統文化、傳統畫論、傳統筆墨中下苦功夫,以一個山水畫家對文化與生命的感悟與體驗傳承著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孔子言:「溫柔敦厚,詩教也。」大土三陽先生正是下功夫體驗著儒家文化這一重要理念,以敦厚的文化感知對宋、元、明山水筆墨進行了艱辛的求索,先後總結出筆墨五韻之理,既:神韻、氣韻、線韻、點韻、墨韻,以此深化了對中國畫筆墨境界的人文體驗,也使我們看到大土三陽一批立足傳統、恪守筆墨出新的山水畫精品力作。大土三陽山水畫境由渾厚筆墨向敦厚文化而立於詩境之澹遠。

大土三陽山水畫有三厚,既:線渾厚,點渾厚,鑄成了造型與筆墨之渾厚。由此,大土三陽每一幅作品傳達著對筆墨所體驗的審美之境。大土三陽對宋、元、明繪畫研究至深,也體悟極深,他在傳承宋元山水風骨中形成了由古化新的筆墨語境。如古樹以干皴、濕皴、意寫等用筆,之於潤澤而高古,如岩石、松樹、雪山之寫,將點化為渾然之象,似土石、似枝葉、似山谷、似水瀉而高妙等。這裡呈現大土三陽對傳統筆墨以文化性的繼承而使筆墨真切,氣韻自然,達到了平淡的意境而出於凝重的筆墨之美,形成了蒼渾樸拙的筆墨心境、高古出新的人文心象。大土三陽的山水畫以中國哲學、美學的人文學養體驗於敦厚之象,時代氣象,人文學者之理念和山水文化之情懷。他以筆墨的心性持志傳統出新的筆墨語境,並一以貫之地追尋著中國畫至善至美的精神家園。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薛永年:

大土三陽的山水畫,偏重於自然美。在詩意的大自然裡面,把人與自然的關係,特別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把人的精神放到大自然裡面去,人的精神在大自然裡邊棲居,在大自然裡邊自由地游弋、馳騁。他的畫減弱了一些寫實性,也減弱了一些寫生性。平添了意向性、理想性,表現了畫家自己主觀感受的詩意的自然美。是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是畫家融入大自然裡面去的燦爛和充沛,和自由的精神。正因為這樣,所以,他不僅從清代的個性派的石濤這些人、上追至明代的沈周……更多的還是宋元。元代像王蒙這種細膩的東西對他影響比較明顯,宋代像李成,對他影響也比較大。就是把像石濤、石溪這些人的因素和宋元的因素結合起來,把石濤、石溪的筆墨和宋元的丘壑統一起來。所以,他不光重視筆墨,也重視鏡像。特別是畫樹,我覺得他非常下功夫,這個樹刻畫得非常具體。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李成、郭熙的影響。我們說宋畫「刻畫」,就是說描繪得非常細膩,非常具體;說元畫「變化」,非常生動,有各種變化。變化要本於刻畫,元代的「變化」一定要以宋代的描繪為基礎,這樣才有東西。就是既要有宋,又要有元,把它融合在一起。我看大土三陽從這個方向去努力,有一定的收效。在寫意的理解上……不去故意強調誇張,著重表現心裡流露的感情個性。其實,這個畫越是真實感情的流露,就越是沒有董其昌所講的「畫史縱橫氣」。

傳統的三遠法,特別是高遠法,全景色的構圖是大土三陽畫面的構圖特點。筆墨在他的畫裡面不僅僅是用來描繪對象,也是抒發個性的,不僅僅是一些點和線,而是比點線形態還要豐富些,是一氣呵成的連貫的美。

大土三陽的特點就是在回歸傳統中想辦法出新,在傳統裡邊是把清代個性派的石濤的畫風往上追,追宋元的傳統,這樣就是既有瀟洒豐富的筆墨,又有了對象的形和丘壑,大土三陽畫的樹都很具體跟別人不同,主要還是表現人文自然的關係,這個關係偏重在精神的和諧的詩意的起居,而不是革命的勝地,改造山河的成果那一類,他的畫更具有穩定性的人和自然的關係,這是跟傳統的山水畫表現,比如可居、可游密切相依的,再一個,就是他在回歸傳統裡面來謀求出新,而且不停留在當下,這是他另一個很明顯的他的特點。他借鑒石濤、石溪、而取法宋元往上追,學習傳統更多的東西,所以有了筆墨還有了形象。

大土三陽的畫潑辣而渾厚,瀟洒又蒼雄,放縱但是有秩序。

中國美協中國畫學會副主席

原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孫克:

看到大土三陽的畫,有一種興奮。就是覺得我們中國傳統的藝術非常深厚,中國畫的前途、中國畫的魅力非常地偉大。在他的藝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非常勤奮、非常善於學習,也非常善於思索。大土三陽的「以古為新」,通過吸取古人的東西,來創造一個新的境界。把我們的傳統藝術發揚光大,他通過長時間地、多年來不斷地學習探索,然後在此基礎上融合提高。作品非常深厚,非常豐富,藝術表現上的丘壑,山川,筆墨各方面都有特點,都有很強烈的震撼性的力量,細細去看,又能看到很多古人的傳統的因素。大土三陽的山水畫,已經脫離了傳統文人畫的簡單、簡約、用筆草草,他追求一種深厚、茂密。這裡又有石濤,又有王蒙的影子,尤其是他的樹法、石法很深入,畫的時候下了很大的功夫。所謂「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他的畫裡頭很動人的地方就在這裡。大土三陽先生在整個畫的丘壑處理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每幅畫都不一樣,這種追求,我覺得以後中國畫的發展肯定要沿著這種路子去走。貼近現實、貼近自然,把自然的丘壑的東西運用在心裡頭,結合到自己的筆墨、自己的藝術風格中來,以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大土三陽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肩膀上,在古代巨人的肩膀上,朝前、往上攀登。同時也給我們的中國畫帶來一種新的氣象、新的面目。

原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唐勇力:

大土三陽對傳統的研究和認識下的功夫很大,而且在宋元繪畫的研究上所下的功夫、研究的時間、各方面的探索等,比一般畫家都要深透,可以說,他對傳統筆墨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有自己的特點。他能夠在研究古人山水畫的基礎上,又揉進了自己的一些筆墨體會,是當代山水畫家值得敬佩的一個行為。大土三陽的山水畫,畫的既有古意,又有筆墨氣韻的生動性,從繪畫的這個角度上來說,他邁出了自己的一步,他是積累而成。大土三陽的山水畫真值得研究觀賞和學習。

中國美協理事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

中國美協《美術》雜誌執行主編尚輝:

大土三陽是從返歸傳統而構建自我並取得相當藝術成就的山水畫家。

大土三陽對於傳統中國畫的回溯以及在傳統中自我風貌的整合,給予人們的就是這樣一種中國文化的自信與自覺。如果說他的山水畫和當下中國畫的時代流風拉開的第一個距離是返歸傳統,那麼他從傳統的脈絡向前展延而和古人拉開的第二個距離則是融會出新。

曾於上世紀80年代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的大土三陽,受過系統的傳統山水畫的專業教育與訓練,尤其是經劉海粟、陳大羽等諸師的親授而終身獲益。大土三陽的山水畫也始於對石濤的研習,既崇尚他「搜盡奇峰打草稿」追求自然本源的精神,也追隨他縱橫馳騁、狂放不羈、以我為主的創造精神。的確,石濤是大土三陽一生崇尚的偶像。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他對於筆墨的理解與參悟大都來自於石濤,並習得苦瓜和尚縱橫揮掃、落拓不羈、秀潤而又蒼茫的筆墨個性。如果說石濤的狂放讓追隨者易於粗率、縱橫使摹習者往往霸悍的話,那麼大土三陽則在石濤的基礎上展延到石谿,並從清代遺民山水開始上尋明代吳門的沈周和文徵明,以此增其文人畫之內斂儒雅和寧靜婉麗。但他並不滿足於文、沈過於文靜秀雅的筆法,遂再尋上追而至元四大家的黃公望、王蒙和吳鎮,並得到黃公望長披麻皴的疏淡秀勁、王叔明牛毛皴的繁密曲幽和吳仲圭樹法點苔的濕潤渾樸。近些年,大土三陽則遠溯五代與北宋山水,從北宋全景山水畫法中探尋自然山水賦予山水畫的蒼茫凝重之勢,尤其是偏於實寫的北宋山水畫在呈現自然山水重巒疊嶂的豐富層次與各種樹木的虯曲變化上給予他許多啟示。

「返歸傳統」讓大土三陽追尋了中國山水畫一千餘年的南宗山水畫演變歷程,並真正深入到筆法、皴法與墨法的各種理路變化中,研習其狀物,探究其堂奧,參悟其興變。

如果說石濤是他山水畫的底色,諸如畫面律動貫通的氣韻、酣暢勃發的筆墨、秀潤剛勁的神采等,但他又在這層底色上進行了富有他個性血脈的整合。譬如,在畫面整體氣象上,他喜愛以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展現恢弘博大的自然意境,這無疑是北宋山水畫賦予他作品的一種氣象與神韻。如果說石濤的落拓不羈、縱橫揮寫多少都容易走向粗率荒野,那麼北宋山水的格物實寫與變化豐富的層次,也都使大土三陽的山水畫增添了理性的山巒變化以及由近及遠的層次空間。但這種層疊的變化又完全出之於隨性而意寫的筆墨,這不僅需要高難度的筆墨技巧,而且需要富有承傳的功底深厚的筆墨素養。因而他的山石皴法便糅進了黃公望的長披麻,並以長披麻為肌理而運以王蒙的繁複曲幽,再澤以石谿的蒼勁渾茫。大土三陽的整體畫風以濕筆為主,濕筆之中顯現枯淡、蒼辣、渾茫,其本身就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這也正是他山水畫的出新之處。他把吳鎮的濕筆嫁接過來,並運用到山石的礬頭、皴理與苔點上,從而改變了黃公望、王蒙偏重枯筆的畫法。樹木的表現是大土三陽近年的主攻對象,當代山水畫幾乎沒有一家可以用中國畫筆墨表現樹木叢林那種郁然深秀的蓬勃生機,大土三陽於此用功最甚,收穫最豐。他的樹木主要以中原溫帶樹木為主,表現了灌木、松木及草本植物各種生動的樹形與繁茂多變的枝葉,既有巨木偉岸的造型,也有枝幹巧妙的穿插。對於樹木的畫法,他仍以濕筆濕墨為主,並得吳鎮之神髓,既濕潤華滋又雄厚蒼茫,既有隨機生髮的恣肆又有運筆使墨的力道。

大土三陽曾為自己的中國畫總結出「五韻」,即神韻、氣韻、線韻、點韻、墨韻。雖然這「五韻」並沒有完全脫離傳統中國畫論的審美要義,但他以「韻」對於「神」「氣」「線」「點」「墨」的描述與統籌,恰恰表明他以濕筆求「韻」的個性特徵。他的出新就在於通過濕筆將北宋山水的氣象和黃公望、王叔明枯淡與繁複的皴理融會為他自己的面目,以此求得鬱勃深秀、古淡渾穆、靜雅蒼茫的境界。大土三陽以他的山水畫創作向我們揭示的,正是山水畫還可以返歸傳統文化的脈息並從中國文化自身的體系向前推進的中國畫發展模式。他的這種對於傳統中國畫筆意墨蘊的參悟與把握,也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中國畫的寫意精神。

大土三陽照片

大土三陽,字笑輝(孝回、曉輝),號大土三陽。中國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碩士研究生導師。民盟中央美術院常務院長,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陝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等大學客座教授。

大土三陽20世紀80年代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並獲得藝術專業碩士學位,長期致力於中國山水畫的傳承與創作研究,足跡遍及名山大川。積學經年,畫風曠達超逸,筆墨渾厚蒼古,境界高遠深邃,詩文學養深厚,是當代詩書畫均達頗高造詣的學者型山水畫家。2005年總結概括提出中國畫筆墨「五韻」學術主張,2011年提出中國山水畫必須重視苦練基本功,通過精確筆墨描述物象而求中國山水畫神元之境的表現,即重在精神境界、格調氣息的表達。

大土三陽先生幾十年如一日艱苦卓絕的筆墨修鍊,創造了畫雪景不使用一滴白粉,不勾一根白線,而達至雪境的荒寒料瀟、枯澀冷寂。尤其先生獨具高格的畫樹藝術,已然超越於爐火純青之境,而達藝術之高度自由化元。先生對雪景山水和千姿百態的樹木全方位、立體多元性的神元刻畫,均已超越了中國繪畫歷史上數代大家。

大土三陽的樹木表現之功,也應證了他在繪事理論上總結提出的《中國畫筆墨五韻》的學術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錢幣收藏:材質不同保管方式也各盡不同
傢具知識:明清宮廷傢具凳椅類之官帽椅
傢具知識:明清宮廷傢具凳椅類之寶座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幕後探秘
烏拉圭蘇神鵰塑慘遭破壞 會玩!小紙條讓人笑噴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湄公河泥沙基礎》的評述
讀《毛澤東評述中國歷代帝王》
大咖評述醫療質量與安全
於形外會其神 於象外會其趣——評述陳忠森老師的彩墨山水畫
古代非洲文明特徵評述
中印航母哪家更強?俄專家瓦西里·卡申就此加以評述
《謝謝了,我的家》體育評述大咖詹俊曝童年陰影
《謝謝了,我的家》蘇芮首揭身世之謎 體育評述大咖詹俊曝「童年陰影」
《七略·方技略》圖書分類法評述
經典風水案例評述
《戰地5》10大新特色評述 重現震撼全面戰爭場面!
這位南梁朝的皇上是這樣評述「二王」書法的
《戰地5》10大新特色評述 將再現震撼全面戰爭場面!
日媒評述中國電動汽車「電池新星」寧德時代
外媒評述:埃爾多安訪華強化戰略溝通 加強各領域合作
境外媒體評述:中阿論壇成戰略合作新起點
日報評述:美歐施壓反促柬埔寨倒向中國
俄媒評述:美國制裁或令土耳其倒向俄羅斯
即興評述:東北雪鄉,沒有楊子榮的本事,就別去座山雕的窩!
午間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