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紈絝子弟荒山遇鬼妻鬼妾,狐妖有情救人於危難之中
明末,陝西關中有一戶毛姓人家,是鄉里的一家富戶,其祖上是靠辛勤勞作省吃儉用才一點一滴的積累起財富,主人毛畢的父親毛長吉年輕的時候還提著竹筐在路旁撿拾馬糞,到了毛老太爺病逝毛畢持家的時候家裡已經衣食豐足富甲一方了。
毛畢也不像自己的祖上那樣勤儉持家,不僅是好吃懶做還經常和一群紈絝子弟出入於妓院賭場,花錢如流水一般,附近十里八鄉的人都對他的所作所為很是不屑,都認為他是忘了本。毛畢也不以為意,依然是我行我素。
這一年恰好是個災荒之年,導致糧食大面積的歉收,一時間貧民流離失所餓殍千里,唯獨毛畢靠著祖上的積累在家坐享其成衣食無憂。這一日他正在家中逗鳥玩樂,忽聽傳來一陣叩門聲,待走出去一看,原來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乞丐上門要飯,毛畢正待將他攆走,忽見這乞丐雖然衣衫不整但卻長的眉清目秀樣貌姣美,當即心中一動便問他從何而來,此人自稱姓溫名讓,也是附近鄉中人氏,因家中顆粒無收無奈之下這才出門乞討,言語間還頗有幾分柔媚之情。
毛畢本有龍陽之好,見狀更是心癢難搔,於是便將他叫入家中,詭言正缺一個僕人,問溫讓願不願意留下為仆?溫讓一聽大喜,連忙跪下叩頭稱謝不已,於是毛畢便讓他洗了一個澡換了身衣裳,出來一看簡直如同潘安再世董賢重生,毛畢心中大喜,當晚便留他與自己一起同宿,溫讓也曲意奉承百依百順,自此以後兩人便兩情相悅同起同宿,連吃飯都捨不得分開。只可憐毛畢的妻子陳氏被冷落在一旁,雖心中無比憤懣但卻又無可奈何,久而久之竟為此得了重疾,沒過多久就撒手西去了。陳氏一死毛畢更無羈絆,和溫讓每日在家中花前月下醉生夢死,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有一日毛畢偶然獨自進山訪友,七轉八拐居然迷失了道路,眼看著太陽快落山了還在山中瞎轉,正在彷徨間忽見前面似有一戶人家,上前一看原是一個很大的宅院,光房子都有五六間之多,旁邊樹木茂密,也沒見附近有什麼人。毛畢此時也走得累了,於是便盤腿坐在樹下的一塊石頭上休息。正在他四處打量間,忽聽吱呀一聲門響,從院內出來了一個鶴髮雞皮的老頭,手中還拄著一根拐杖,一見毛畢便滿臉驚訝之色,接著來到他面前問他道:「客官從何而來?」毛畢便站起來告訴了自己的姓名,並說因為迷路所以才至此地。
老頭一聽便說道:「老朽姓伍,寄居在此地已經二十多年了。你的父親是不是面黑有麻子名叫長吉的?」毛畢一聽也很驚訝,連忙說道:「那正是已經過世的家父。」老頭笑道:「十年前我經常在官道上遇見他,近來因為足疾久不出門,沒想到你都長這麼大了,真是虎父無犬子啊。」說畢伍老頭便將毛畢請入室中,兩人坐著聊了起來。此時忽然電閃雷鳴下起瓢潑大雨來,毛畢雖是心中焦急想走但是一時間卻又走不成,眼看著天色慢慢黑了下來。
過了一會,忽有一人戴著斗笠光著腳從門外匆匆而入,毛畢乍看此人相貌和自己的鄰居王九很是相似,不過這王九早在三年前就因為風浪將船打翻而葬身魚腹了,毛畢心中暗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居然也有相貌這麼相似的人。未幾便聽伍老頭呼喚來人去烹茶,口中叫的名字居然也是王九,毛畢心中更是驚訝,難道這天下還有相貌相同名字也相同的人嗎?過了一會,王九煮好茶捧著敬獻給毛畢,毛畢趁機仔細觀看了一下,確實是鄰人王九無疑,他心中不由驚疑萬分,於是便問伍老頭道:「這是您的僕人嗎?」老頭回道:「這只是我的佃戶,有時候讓他來給我洒掃勞作一下,不算僕人。」毛畢聽罷心中更是疑惑不已。
此時他忽見老者身後屏風露出兩個髮髻來,似乎有女子正在後面窺視著自己,他本是個登徒子,一見之下不由的心迷意亂起來,於是也不說回去的話,好在此時大雨依然未停,伍老頭道:「雨師留客,也是有夙緣啊。」於是便吩咐王九將飲食端上讓客人享用,毛畢舉著品嘗似乎都像是隔夜之食一般,味道也不怎麼可口,於是草草吃了幾口便即作罷,老頭讓王九將他領到左邊的一見小屋內安頓下來,屋內乾淨整潔床賬皆備。
毛畢脫了衣服就準備上床休息,此時忽聽窗外隱約傳來女子的笑語之聲,毛畢心中大奇,連忙起身悄悄從窗縫中向外看去,只見月色下兩個女子站立在屋檐下,一個素服淡妝弓鞋窄袖,年約二十餘歲;另一個衣著黃色畫著濃妝,年在三十以上,兩人指著毛畢房間的窗戶笑著小聲說道:「哪裡來的浪蕩公子,居然住在這裡?」毛畢本是好色之徒,一聽此言當即將窗打開對二人道:「鄭交甫在此等候兩位佳人解下佩玉已經很久了。」(鄭交甫,人物生平不詳,據傳為周朝人,有漢江遇游女之事,後多用以指男歡女愛之事)。
兩女子冷不防聽他說話,當即嚇了一跳,年齡大一些的黃衣女子面色一紅,轉身便不見了,唯有素服淡妝女子並不害羞,反而自己走進了毛畢的卧室,看著他笑而不言。毛畢問女子道:「剛才在屏風後窺視的人是你嗎?」女子低頭答道:「正是。」毛畢又問伍老頭是女子的什麼人,女子回答道:「是我的父親。」毛畢又問黃衣女郎是誰,女子答道是父親的小妾,接著又對毛畢道:「我的夫君去世多年了,父親一直勸我改嫁,只是到現在還沒有遇見合適的人。」
毛畢笑道:「我的妻子也病故很久了,卿若不棄,我願為你的夫君。」女子一聽低頭默然不語,似乎心中同意了。毛畢大喜,一把便將她擁入賬中,當晚兩人翻雲覆雨極盡綢繆。
到了天快亮的時候,伍老頭突然推門而入,一進來便怒沖沖的對毛畢呵斥道:「我也曾經是官宦人家,豈能容你這蜣螂兒辱及門戶!(指毛畢父親拾糞之事)」毛畢大驚失色,也顧不得穿衣,急忙起身赤條條的跪在地下乞求伍老頭原諒,老頭不為所動,訓斥得越加厲害了。過了一會,伍老頭的老伴也來了,黃衣女子也跟在後面,兩人一起幫著毛畢向伍老頭求情,老婦人說道:「我女兒本也在待字閨中,聽說毛郎也未續娶,還不如成全他們,免得家醜外露啊。」佃戶王九在旁也極力撮合此事,伍老頭無奈之下只好答應了下來,當天毛畢便入贅了他家,自此以後他便成了上門女婿,沒多久他便又和黃衣女子勾搭成奸,這下可真是陷入了溫柔鄉中,每日縱情於聲色間樂不思蜀,幾月也難得回家一次。
溫讓在家中苦守空房,自然是心有不甘,於是便跟蹤他的足跡找到了這裡,強行將他拉回家中,沒想到在家裡沒待到幾天,他耐不住寂寞又跑了回去。溫讓如此這般的折騰了數回,朝夕間來往於兩地,一時間忙的不亦樂乎。
有一日毛畢和兩位女子正在房中說話,忽見溫讓從外一直進入了她們的房間。毛畢的妻子大怒,對溫讓大聲說道:「玉面妖狐,你不過以後庭一曲來媚惑人罷了,倘若哪天遇見獵犬恐怕腦袋都保不住了。」
溫讓也回道:「我就是狐狸精,但比起淫鬼來也算好很多了,讓我們各自把本事拿出來看看是誰厲害。」說畢便轉身出去了。毛畢聽完他們的話一時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以為只是情人間的爭風鬥口而已,也沒放在心上。
到了晚上毛畢躺在床上睡的正香,忽然聽見轟隆一聲巨響,隨即床也開始劇烈的晃動起來,他睜眼一看發現房屋似乎馬上就要坍塌下來,頭頂的瓦石泥沙如同雨點一般落了下來,而周圍還不時傳來男女的號叫之聲,聽上去更是凄慘無比。毛畢心中大駭,正在倉惶間忽一人從門口闖入將他一把拉起背在背上,隨即急步將他負出屋外,只聽身後轟隆之聲不絕,毛畢回頭望去,只見偌大一個庭院已然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了,他心中後怕不已,急忙低頭看去,原來背負他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溫讓,此時溫讓也不說話,一路疾跑將他背回家中。
待回了家毛畢仍是驚魂未定,於是便急忙詢問溫讓是怎麼回事。溫讓笑道:「您的麗人一家都是鬼,您還不知道嗎?那老頭是前任甘肅某地的知府,因為貪贓枉法而被殺,其妻稱夫人的是王姓巨室的妻子,老頭魂魄漂泊無所依靠,所以便依附於她做了夫妻。而濃妝的黃衣女子是婦人的外甥女,也和她葬在一起,做了老頭的小妾,至於素服淡妝的那個則是麗春苑的妓 女,因為葬在老婦的旁邊所以被認作義女,佃戶王九則是您的鄰居,溺死已經三年了。我確實是狐,因為和您有夙緣所以才會來此,不忍見到您被淫鬼迷惑,這才發其墓搗其巢以報您的恩德。」
毛畢聽罷一時目瞪口呆愣在那裡,等他明白過來想要再問溫讓,卻發現溫讓已經消失不見了,而且從此以後他也再沒有見過溫讓了。


※民間故事:老狐仙報恩,弟弟心善家財萬貫,哥哥卻變成了瘸腿更夫
※民間故事:能夠相濡以沫的愛戀,我管你是人是妖是狐仙
※民間故事:小伙救助醉酒老狐仙,狐仙報恩成就一段美好姻緣
※民間故事:縱牛行兇踐踏古墓,卻害了兩頭大黑牛,從此家道衰落
※民間故事:悍婦不敬鬼神遭遇冰雹襲擊,全賴孝敬婆婆逢凶化吉
TAG:天下奇聞異事錄 |
※民間故事:嫂子嫌棄傻子弟弟分了家,卻有美人主動上門要嫁給傻子
※平安夜沒有聖誕老人,卻有守護人民的子弟兵!
※山竹過後一片狼藉,網友災難面前永遠有讓人民放心的子弟兵!
※民間故事:跋扈子弟逼男子下跪,不知遇上指路陰差,突然暴斃
※河源「驢友」夫婦深山被困6小時!關鍵時候還得靠人民子弟兵
※十歲皇子被兄長賜死,臨終一句話,讓歷代皇室子弟為之心碎
※他是富家子弟卻「破產鬧革命」犧牲前一席話令敵人膽寒
※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那些讓人感動的送別瞬間
※兄為天子弟為貧民?——舜的道德難題
※清朝滅亡前老照片:富家子弟抱青樓女子,貧苦人抽著鴉片!
※民國紈絝子弟,害死阮玲玉,晚年被妻子拋棄,家財散盡,窮困而死
※抗洪一線,感謝有你——人民子弟兵!
※滿清時期的宮廷獵犬,八旗子弟手中的娛樂工具,如今蹤跡難尋
※古代第一奇人鬼谷子,弟子皆翹楚,春秋戰國就是鬼谷子弟子的天下
※李道洲火海救人,不僅是人民子弟兵的光榮
※百年前關於孩子的老照片:貧民孩子很窮,富貴子弟眼神鄙視
※他彈劾曾國藩之弟,怒斬李鴻章之侄,專殺權貴子弟,卻無人敢動他
※「狀元多寒門」,難道真的是因為權貴子弟比貧寒學子笨?
※我被逼嫁嫂子的傻子弟弟,結婚當晚他們悔死,我倆幸福地笑了
※百姓有險情,子弟兵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