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途兇險,人性本惡?

世途兇險,人性本惡?

Hey~

我們又見面啦~

你還好嗎?

GIF/1K

2017.7.5

你什麼時候開始有過「不安全感」?

或者有沒有曾經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或者個人的隱私自由而感到焦慮過?

我記得自打我記事以來我就是個十分有「憂患意識」的人,這種意識我敢保證比我的同齡人要嚴重很多,或者說強烈許多。

記得我在小學的時候,經常去上各種的補習班,一般都是晚上才會去上,補習班距離家還是有點距離,因為年級還很小所以往往都只能等媽媽晚上下了晚自習才能來接我(媽媽是中學教師)。每次,媽媽只要過個20分鐘半小時沒有到的時候,我的腦洞就會擴展到無限大。想像自己有可能被綁架到外星,又或者是被旁邊理髮店的「洗剪吹」小哥帶去「小黑屋」,又或者在漆黑的街角竄出我害怕的野貓和惡狗等等。常常是自己嚇自己。

其實遠遠不止,因為受到「柯南」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等動漫的影響,覺得小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危險,特別是小女生,所以我每次都會在等待媽媽的時候站在燈火通明,四處有人又通風視線清晰的位置,以便於觀望「敵情」。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還有港劇「陀槍師姐」裡面變態殺人犯揮之不去的陰影,還有「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面的變態丈夫這些熒幕形象所滋生的危機感,還有爸媽天天逼迫我看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裡面的經典「案件」。感覺生活處處有「壞人」,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別人的「圈套里」。當下看的時候感覺刺激非常,仔細一想不由得背後發涼。

說到「安全感」的思考,其實也和最近讀到的一些新聞有聯繫。北大的訪問學者章瑩穎在美國慘遭遇害以及美聯航對亞裔乘客的暴力毆打事件,不斷的刷新我們對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的三觀。身為亞洲人又或者直白的說華人,我們是不是在別人的地盤就會受到欺負,是否會成為別人歧視的主要對象?這些不能夠一概而論。而又因為即將前去美國,所以不少身邊的朋友會紛紛給我轉發各路新聞。還有各種如何在外面保護好自己的的方式和一些做法,朋友們的關心的確是讓我們感覺到溫暖,但是同時更多的是焦慮。

前兩天看了一篇推送——「不要把國內深夜擼串的安全感帶到美國」,裡面說到:

"多年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中國良好的社會治安,要知道這與美國大相徑庭,千萬不要把凌晨兩點在五道口擼串、在簋街吃小龍蝦的文藝心帶到國外。""總之,在美國生活,你要像打遊戲一樣,清楚哪些點是爆怪的區,小心避開,不要挑戰。同時也要注意,就算安全的區,有可能也有散怪突然出現,不可掉以輕心。"這篇文章客觀真實,後面還提供了很多紮實可靠的建議,的確應該提高十分警惕。

我們生活在國內的時候,覺得國內各地現在一片安全和樂融融的景象,國外到處是恐怖分子襲擊、槍擊案、各種慘不忍睹的刑事案件呈現在眼前。事實上是如何呢?我不敢斷定,但是我知道在國內,目前為止,其實在國內也不見得深夜出去擼串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還記得前一陣子一個妙齡女子就時在麗江一家店中吃燒烤,然而就慘遭隔壁桌的人集體群毆以至於毀容。這樣的事件同樣惡劣,同樣引起我們的警醒,究竟怎麼樣才可以安全的活著?怎麼樣才可以平安的度過這一生?這個問題我從兒時就開始思考,無論如何,防患於未來總是有先見之明的。

其實沒有出去看看世界,不知道世界之大,當你邁出去冒險的那一步,肯定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

我嘗試在網路上找尋一些輿論或者一些來消除自己的焦慮感。我看到了一個很火的視頻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留學生楊舒平代表2017年畢業生髮表了一次演講,她這次演講火了,大多數國人對她對美國發表的「跪舔」行為幾乎不能容忍。她對美的諂媚程度讓我充滿了十分的好奇心,也讓我對美國鮮甜的空氣感到好奇,所以我決定前去一聞。

為什麼我們眼中這樣不安全的國度會自己的同胞如此的崇拜,或許美國有獨屬於本國的「自由」,是身在體制保護下的我們無法理解的。沒有親身經歷或者所見所聞還不能妄下結論。如今的我可以對這個國度抱有一定的好奇和安全憂慮,但我不能就判定它是不好的。

有句話叫做:「我們所呈現給你的,是我們想要呈現給看的」。

媒體以前是無冕之王,它是個好東西,然而有時候媒體想要呈現給你看的,也是它所佔立場故意想要呈現給你看的。我們總不能把國外的歌舞昇平和國內的不好的現象展現在國人面前。你在自己的國家生活都感到人人自危了,那我們誰還想留在自己的國家呢。但是的確我們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被保護的很好,雖然沒有「神奇女俠」也沒有「美國隊長」,隨時空降到你的地方來保護你,但我們的確在一種「光環」的的庇佑下生存,你選擇走出去就是離開你原本生存的「舒適區」。

國家需要給自己的國民營造「安全感」,我們要的不是「救命稻草」,不是所謂世界超前的FBI破案技術或者類似於美劇「Lie to me」或者「Crmininal minds」裡面各種猜測人精神和心理的各種「神技」,人們有時候要的只是可以大半夜可以踢著個大涼拖上街吃宵夜,不會遭到突然襲擊,你的日常出行不必提心弔膽或者小心翼翼,便是最大的安全感。

我記得九十年代後期一直到千禧年以後,中國富起來以後有一批中國人開始向「境外」出走,往美好幸福的發達國家出發,把我們所辛苦在國內積攢的物質財富轉移到國外。然而現在的中國人去美領館和簽證官交流的時候,幾乎滿滿的對祖國的留戀,有著對自己國家自信的底氣,大部分現在的中國人,已經開始擦亮雙眼,自己出去看世界了。中國人的走與留,不是他們沒有霧霾的空氣能夠決定的。

看過美國電影的許多人都知道,在美國所謂的「禁區」是存在的,不管是「羅拉快跑」、「這個殺手不太冷」還是「當幸福來敲門」這些電影橋段裡面都有描述過,在城市的某條街上會偶爾遇到各種神經病流浪漢,不是在吸毒昏迷中就是跟自己講話。當然除了神經病以外還有各種和社會,尤其是東南亞的。其實相信種族抱團或許是個常態,在三藩市,黑人幫聚集在Filmore,墨西哥幫在Mission,華人幫在Chinatown。在任何一個區域人們都會傾向於抱團而居,這樣可以增加你的「安全感」,消除你的「離間感」。當你有群體可以依偎,說話底氣十足的時候,就是擁有最強安全感的時候。

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不是世界末日,不是自然災害而是人。看過韓國大熱的嗓屍片「釜山行」的人就知道,影片觀看到最後那些喪屍一點也不可怕,他們就是沒有靈魂的軀殼,行屍走肉而已。最可怕的是人心,人心永遠會做出比喪屍更加可怕的事情。

那我們是不是就要處處提防人心呢?在人適合任何的時候,未判斷對方良善與否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首先以惡相待?

不見得吧。

如若遇事之前可以未雨綢繆,遇事之時可以冷靜理智,相信你有無堅不摧的盔甲。

歡迎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智與偏見 的精彩文章:

TAG:理智與偏見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性本善?本惡?
南懷瑾: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你說呢?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之孟子
狩獵—人性本惡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中國人說人性本善,西方人說人性本惡,誰對誰錯?
假疫苗戕害民族,人性之首惡!
其實不論人性善惡,最終都是殊途同歸的。
人性黑暗漫畫《專業要債》,私慾和貪心是人的本性
人性最大的惡,是消費別人的善!
疫苗之殤,人性之惡何以泛濫!
神性,魔性,皆是人性!
蠅王:孩子如何成了怪獸?生而為人性本惡
當小人物和女神深陷荒島,是愛情還是人性使然,引人深思!
鬼谷子教你一則處世智慧,學會利用人性的弱點,做個世故的俗人!
八個未成年罪犯,人性真的本惡嗎?
人性!那些接觸人性陰暗面最多的職業,看完懷疑人生!!
規則,奈何不了人性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