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為什麼如此自信
孩子發熱,家長擔心可以理解,我孩子生病時,也一樣。
發熱的時候可測量體溫,通過體溫的變化,可能有助於我們判斷發熱原因,以及了解感染是否被控制。所以,測量體溫成了家長必備的技能。
儘管體溫重要,但我們不希望僅僅根據體溫的數值判斷是否服用退熱葯。
沒有超過多少度就必須服用退熱葯的硬性規定。
發熱,孩子很不舒服,就可以服。熱高,孩子精神狀態不錯,也可不服。睡眠時熱高,不建議喊醒服藥。
對大多數孩子而言,發熱時服用退熱葯就是緩解因為體溫高帶來的不適。
退熱葯不能縮短病程,也不能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
前段時間,在著名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UpToDate里看到:口腔溫度會受最近喝的熱飲或冷飲影響,只不過,5歲的我就知道利用這個特點作弊。
現在還能回憶起我幼兒園發熱時,家人用水銀溫度計給我測量口溫的情景。
我那時和現在的孩子一樣不想上學。所以知道父親下班要給我測體溫了,我會提前弄點熱水泡個熱毛巾,敷在額頭上,把額頭的溫度升高一點,再喝點熱水,把口腔的溫度提高一點,這樣可以對付父親的觸摸和測溫,以生病為由在家待著。
測量體溫固然重要,但測量次數也不宜過多。因為頻繁測量會打擾孩子休息,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造成他們的緊張。
另外我們還要知道使用水銀溫度計有風險,因為它容易打碎,裡面的汞揮發在空氣中,被人體吸入後,蓄積在體內,無法排出,會對身體造成持續的傷害。我甚至還遇到過水銀溫度計碎在直腸里的極端案例。
在我小的時候,因為沒有其他測量體溫的設備,所以不得不使用。
而現在,我們有電子體溫計或耳溫槍可選擇。
因為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里鼓膜的溫度,受測量角度以及耳道是否有堵塞(比如耵聹)的影響,所以不做首選。
水銀溫度計的另一個弊端就是在特殊情況下,容易被誤讀,特別是測值40℃以上時。比如40.1℃容易被讀成41℃,40.2℃被誤讀為42℃。
所以前幾天,當一位媽媽告訴我她孩子是42℃時,我就非常的不信。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以上對話經家長同意貼出,謝謝這位媽媽)
我當時為什麼那麼自信,幾次質疑孩子42℃的體溫?
因為我看到了孩子的照片,狀態不錯。而42℃的體溫非常危險,孩子會陷入昏迷。
要知道,感染不會導致孩子出現42℃體溫,除非家長刻意的捂孩子或者中暑(熱射病)。
當然,如果家長使用電子體溫計,就不會有這樣的誤讀。
這個孩子最後熱退疹出,考慮幼兒急疹。
他比較幸運,除了到醫院扎了兩次手指頭做了血常規(其實也沒多大必要),受了點苦,但沒有被濫用藥物。而我遇到的另一個孩子,就不同了,同樣也是幼兒急疹,但出皮疹前,靜脈輸了4種葯,輸液三整天,另外口服3種葯,也算是我看到的幼兒急疹被濫治療的極致了,有空分享這個病例。


TAG:兒科嚴醫生 |
※這一次我為你苦苦求情,下一次請好自為之
※「我為什麼怎麼吃都還是這麼瘦?」提醒:這些原因,你是哪一種?
※「別問我為什麼那麼愛你,如果我知道為什麼,我就不會愛你了」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為什麼要看這部電影?
※我為什麼去西藏,沒有為什麼,這就是原因
※世上不缺這一款遊戲,但我為自己而做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努力的原因
※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憑什麼不愛我?
※媽媽,別的孩子怎麼一下課就去上廁所,我為什麼就沒有呢,我兩天都沒去了,這是病嗎?
※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剪短髮的原因!
※一部韓劇而已,我為什麼如此感動
※每日一逗:這便是我為何不逃課的緣故起因
※我為什麼選擇他做男友,而沒有選擇你,這就是我的回答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憑什麼不愛我」
※我為什麼這麼累?
※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一定要「狠」
※我為什麼瘦不下來?這就是原因!
※我為什麼不生二胎,一個媽媽如此回答
※五個理由讓你無法反駁,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買一加6!
※對不起,你對我沒那麼重要,我為什麼要秒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