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步入「多死社會」 催生經濟型遺體賓館
在日本的第三大城市大阪,有一家叫做Hotel Relation的賓館。
每個房間的裝潢很簡潔,有兩張單人床,牆上嵌著一台平板電視,衛生間里放有包著塑料包裝的杯子和牙刷。
和其他賓館不同的是,穿過大廳的另一個房間,是用來安放遺體的。這間房裡,有一張小小的供桌,旁邊是張平台,專門用來放置棺材。前來悼念的親友可以通過透明的棺蓋瞻仰死者。
每天,死者和親屬的入住時間是下午3點之前。
在日本,像Hotel Relation這樣的賓館叫做「遺體賓館」。
「多死社會」催生遺體賓館
按照日本傳統葬禮習俗,家人會將親人的遺體放置在家裡,在去世那天晚上進行守夜。第二天早晨,鄰里、同事和朋友向死者告別,下午就前往火葬場火葬。
但因為人口老齡化嚴重,日本正迎來一個死亡人數增多、人口銳減的「多死社會」。
獨居的日本老人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去年有130萬人去世,比15年前增長了35%;未來幾十年里,每年的死亡人數將逐年增加,直到2040年達到峰值——每年死亡人數達到170萬人。
全國僅有的5,100家火葬場前排著長隊,死者通常要等待幾天之後才能火化。比如東京,人口達到1,300萬,卻只有26家火葬場。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遺體賓館興起了。直到火葬前,去世親人的遺體可以安放在價格相對便宜的遺體賓館裡,家人可以在這裡進行守夜。
「可以說,遺體賓館如今是供不應求,尤其在城市。這種狀態,可能還要持續至少四十年。」日本環保型火葬協會的官員大田宏志說。
傳統葬禮的沒落和遺體賓館的興起
日本也有殯儀館。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人們搬離鄉村,來到城市,住在高樓大廈里,在家裡舉行守夜變得不切實際。這時,殯儀館出現了。
但就規模來說,殯儀館更適合大規模的葬禮,對於如今的日本普通民眾來說,價格貴不說,而且太不實用了。
根據日本消費者協會的數據,在殯儀館舉行葬禮,平均花費約為19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7,497元),而遺體賓館最便宜的套餐價為18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1,143元)。
遺體賓館的套餐包括:鮮花、親屬守夜的房間、壽衣、簡單裝飾過的棺材、遺體運送服務(從醫院到遺體賓館再到火葬場)和骨灰盒。如需多留一晚,只需繳納10,800日元(約合人民幣650元)即可。如果家屬需要更多的房間舉行守夜或葬禮,繳納額外費用即可。
上世紀80年代,日本處在泡沫經濟時期,「葬禮成了炫耀的工具,人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東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小谷綠說,「但現在人們不再和鄰居來往,就沒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了。」
想要簡化或直接跳過葬禮程序的人,選擇了遺體賓館。
在遺體賓館中向親人告別
選擇遺體賓館的理由,不僅是因為不再在乎鄰里的眼光,還因為越來越多的日本老人在孤獨中死去,少有親友前來參加告別式。
去年秋天,井口元去世,享年83歲。他的妹妹和妹夫在川崎的一家遺體賓館裡為他舉行了守夜和葬禮。
井口先生終身未娶,因慢性病在養老院去世,在世的朋友也不多了。
「以前,我們會在家裡舉行葬禮,但時代變了。過去有鄰居幫忙,但現在,你甚至都不認識你的鄰居。」井口先生73歲的妹妹安倍久仁惠說。
去年去世的女性中,超過90歲高齡的比例幾乎達到37%,她們在世的朋友很少,幾乎沒有朋友能出席她們的葬禮。去世的男性中,約20%的人像井口先生一樣終身未娶或未生育孩子,很少有親友會為他們安排或出席葬禮。
孤獨死去的老人數量也在增加。以東京為例,2003年至2015年間,65歲以上的老人在家中孤獨死去的數量翻了一番。
在Hotel Relation里,約三分之一的親屬選擇不舉行大型葬禮,而是同去世的家人相處一到兩天,只有至親出席,之後就進行火化。
只有至親參加的送別儀式
「以前,如果你聽說誰家只為親屬舉行了葬禮,鄰裡間就會議論說『這是什麼樣的人家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簡單的、只有幾個親人出席的葬禮。」Hotel Relation的老闆栗棲吉宏說。
火化後,家人會把親人的骨灰放在家裡49天,之後下土安葬。按照佛教的說法,49天後,去世的人就可以轉世投胎了。
改變對遺體賓館的偏見
第一家遺體賓館在五年前發源於東京,當時全日本也沒有幾家。
遺體賓館的出現激怒了周圍的居民,因為沒人想與死亡做鄰居,賓館周圍被掛上「遺體賓館:絕對無法接受」的抗議標語。
一家遺體賓館的老闆高橋久生起初遭到100名當地居民的抗議。
「最大的爭議點就是,居民認為遺體賓館很恐怖...居民說,有遺體在社區里進進出出,他們都睡不好覺。」高橋說。有一個高中生還跟他說,她很害怕鬼魂會爬進她的房間。
高橋說,他理解鄰居們為什麼會感到不舒服,所以在運送遺體時,他們會格外謹慎。
同時,遺體賓館的外牆上塗著柔和的顏色,房間里放著綠色沙發或凳子,看起來更像是初創公司的休息區,而不是舉行守夜或葬禮的地方;入口處的架子上,放著盆栽和書,像spa會館的入口一樣。
一家遺體賓館的外觀...
...及內部陳設
「我不想讓賓館看起來太死氣沉沉。」高橋說。
距離高橋的遺體賓館開業已經2年了,反對賓館的橫幅還會出現在社區里。但社區里有人去世,家人選擇了高橋的遺體賓館,人們的反對聲不再像以前那麼強烈。
「我相信,他們最終會接受我。」高橋說。
我 是 一 個 未 完 待 續 的【完】字
此文為GET資訊原創內容,特此聲明
轉載請後台留言
資訊FUN起來,你也可以談時政。
【GET資訊】蘋果和安卓版均已上線
點擊展開全文


※美國動力:六款最有派頭的美國車
※富人消費調查:中國富豪愛歐洲貨,美國富豪愛本土貨
※News | 朝鮮在G20峰會召開前發射導彈
※中國地鐵發展迅速,每投1億元創造8000個工作崗位
TAG:GET資訊 |
※生育率起伏牽動多國經濟 「嬰兒潮」造就經濟奇蹟
※生活中的經濟遊戲
※菲律賓力推新型經濟區 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
※日本行——日本的生活經濟和商業邏輯
※創意經濟推動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數字經濟催生的產業變革
※體育產業成經濟發展新風口,催生場館智能化趨勢
※日本經濟的兩大挑戰:老齡化和低生育率
※為了更經濟地執行申辦預算,北京冬奧組委引入社會資本
※日本嚴格的移民體系對日本社會及經濟的影響
※智庫:中國應發展「商團經濟」,集聚社會資本為經濟注入活力
※下半年經濟存諸多不確定,經濟學家呼籲關注社會流動性風險
※宜家創始人:將極簡藝術融入生活,坐飛機還是經濟艙
※皂莢——多功能生態經濟型樹種
※日本疲弱數據暗示經濟或陷入衰退
※確保經濟困難學生擁有出彩機會
※日本對泰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從未因時間流逝而發生改變
※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畸形產物
※義大利男子出國游產生天價漫遊費 引發經濟糾紛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