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一天:三代祖傳鐵匠月入千元 常被燙傷恐手藝失傳

中國人的一天:三代祖傳鐵匠月入千元 常被燙傷恐手藝失傳

打鐵這門手藝逐漸沒落,張成群一天只能做三把菜刀,遠遠比不上工業化生產出來的產品。這手藝從明朝傳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去學習。(攝影/山西視覺志 胡波)

76歲的張成群,祖籍山東,三代祖傳鐵匠。現定居山西省曲沃縣,從小生活窮苦,跟著父母學習打鐵技藝。1986年,他獲得臨汾市技能大比第一名,打制出來的鐵器技藝精湛,堅韌剛柔,刀刃鋒利不崩不卷。但是現在,這門手藝逐漸沒落,一天只能做三把菜刀,遠遠比不上工業化生產出來的產品。這手藝從明朝傳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去學習。

張氏鐵器到了張成群這一代只有他一個傳人,起火、填料、鍛打、淬火。整套工序下來,即便是個大小夥子也吃不消,更何況年過半百的張成群。

張成群在爐子旁一邊燒火加溫,一邊不斷大量的喝水。夏日來臨,從事這種高溫行業身體里的水分流失很嚴重,需要攝入的水量是常人的三倍。

爐溫升起,火星四濺,灼熱的鐵屑宛如火樹銀花,一塊頑鐵在老人手中逐漸柔軟變形。融化鐵料,溫度瞬間高達三百度,熱浪熏的張成群只能眯著眼睛。

融合電焊技術省時省力,張成群給刀刃焊上握把,這也是老人的「無奈之舉」,他說自己年歲太大,干不動了。

如今,磨刀使用砂輪機,幹活非常快,但是老人始終不滿意,還是喜歡自己磨刀。

張成群始終感覺機器製作不如自家祖傳的手藝,砂輪機磨刀後,他還要自己再打磨一番。

冷卻後的新磨菜刀,張成群在胡茬子上一刮便知鋒利與否。一柄光亮的菜刀,映襯著老人的皺紋,講述的是歲月變遷的故事。

爐子溫度很高,張成群時常會被燙,老伴兒很心疼他,正幫他小心地挑破膿包。

胸前一道道燒傷的疤痕,是張成群在初入這行時不小心燙傷的痕迹。

張成群的生活並不如意,一個月下來,能賺一千多塊錢。他年歲已高,身體大不如以前,肌肉萎縮的厲害。

張成群擺出自己的珍藏,全部都是好鐵好料鍛打,他捨不得賣,閑來無事給孫女講述過去的故事。

十里八鄉的相親鄉親都愛用張成群的菜刀,有的人家三代人都在用張氏鐵藝菜刀。

最近幾年,張成群用家裡的一點積蓄添置了一台三輪車,張成群再也不用步行去賣刀。

大股濃煙冒起,張成群被熏得淚水冒出來,混著汗水滴到胸脯上。數十年如一日,張成群一直在堅持,「年輕人現在肯定不會學這門辛苦手藝來討生計,到我這兒這手藝也即將要失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旋風歸來 的精彩文章:

黑龍江80後獨生女割肝救患癌父親:爸媽也是我的心肝寶貝
保研生的新征程 她希望擁有自己的劇場
外婆把驅鼠藥當零食給3歲孫女童食用
鏡頭下:75歲的老人和她18歲的小男友,戀愛半個月就舉行婚禮
來一波回憶殺——我們珍藏的高中時代

TAG:旋風歸來 |

您可能感興趣

十級木匠月入1萬,傢具不用一顆釘子,手藝幾近失傳無人學
藏在安徽的深山小鎮,一家八口靠祖傳炸豆腐手藝月入過萬
記憶中鏟刀磨剪的手藝人,走街串巷,一天磨刀幾十把,收入一二百
半個月製作一把小茶刀,鐵匠讓傳統手藝回歸質樸,作品驚艷世人
傳承千年的精編八斗50元一隻沒人要!手藝人無聊躺筐中看手機……
傳統手藝人走街串巷鏟刀磨剪子 一天磨刀幾十把收入200元
百年老手藝面臨失傳 岳陽這名老銅匠渴盼找徒弟傳承手藝
千年傳承手編八斗50元沒人要 手藝人躺八斗中無聊數腳趾頭
她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靠一手藝月入3萬,卻常遭人指指點點
失傳的手藝—錫匠
中國景區畫「糖人」的手藝人:畫一個糖畫25元,一個月收入上萬
中國最宜居的城市,這手藝傳承了1200年,鮮到連老外都舔手指!
各國的帥哥網紅,美國的手藝過人,韓國的呆萌過人,中國的更厲害
手藝人的新匠人精神:一生只為一事來
「沙溝糖球」傳承人李順范:一個手藝人五十年的堅守
他是二戰盟軍第一劊子手:絞死347人,手藝糙得讓人心驚
盤點正在失傳的傳統手藝,蓑衣匠、箍桶匠、篾匠上榜
補鍋匠老手藝面臨失傳 日賺一兩百年輕人不願干
滕州這裡七代人傳承百餘年歷史的手藝……
沙窩木碗,十代相傳的手藝,讓世界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