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胃下垂的針灸療法

胃下垂的針灸療法

胃下垂的針灸療法

1、芒針

取穴:主穴:巨闕、劍突下1寸。配穴:承滿(右)、鳩尾。

操作:一般僅取主穴,如效不顯,改用配穴。每次選一穴。芒針選用28~32號7~8寸長之毫針。患者平卧,放鬆腹肌,調勻呼吸。巨闕穴刺法:針尖快速入皮,沿皮下直刺至左肓俞穴。然後,手提針柄與皮膚呈45度角慢慢上提,以術者感針尖沉重,患者感臍周與下腹部有上提感為佳。提針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鐘,以後可縮短至3分鐘。劍突下1寸刺法:先與皮膚成30度角沿皮下刺至臍左側0.5寸處,待出現上述針感後,改為15度角,不作捻轉,緩提40分鐘,出針前行抖動手法10~15次。-右承滿透針至左側天樞。鳩尾穴透針至臍左下方之明顯壓痛點,亦採用上述提拉、抖動手法。針後平卧2~3小時,20天左右治療1次,3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1047例,痊癒302例,顯效為231例,有效428例,無效86例,總有效率為91.8%。

2、電針

取穴:主穴:中脘、胃上、提胃、氣海。配穴:足三里、內關、脾俞。

提胃穴位置:中脘穴旁開4寸。

操作:每次取2~3個主穴,酌加配穴。氣海穴直刺1~1.5寸,中脘、胃上、提胃均向下呈45度角斜刺1.5~2寸。接通間動電療機,負極接中脘,正極分五叉,分別接雙胃上,雙提胃及氣海,用疏密波,通電量以病人腹肌出現收縮和能耐受為宜。每次持續刺激20~30分鐘。每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7天。

療效:共治251例,痊癒75例,顯效86例,有效46例,無效44例,總有效率為82.5%。部分病例尚配合穴位注射。

3、體針

取穴:主穴:建里、中脘、天樞、氣海、是三里。配穴:上脘、內關、梁門、公孫、脾俞、胃俞。

操作: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2~3穴。針腹部穴採取仰卧位。建里穴宜單針直刺至得氣,天樞用4寸毫針呈15度角刺向氣海穴。一律採用由淺至深的三刺法:一刺法是針刺入5分左右,施雀啄術,至得氣;再針至8分左右,用同樣手法,促使酸脹感強烈並向上、下腹部擴散;然後三刺至所需深度(一般刺至1.2~1.5寸),手法同前,患者覺胃體有酸脹緊縮之感,再向左或右同一方向捻轉3~4下,稍停半分鐘,再捻轉1次,針感強烈後出針。針背部穴,取俯卧位,針尖斜向椎間孔方向進針1~1.5寸,採用補法。留針30分鐘,四肢穴直刺,用補法,亦留針2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治療後平卧1~2小時。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療效:共治療453例,痊癒157例,顯效149例,有效126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95.4%。

4、穴位敷貼

取穴:百會。

操作:藥物分二組。甲組:蓖麻子仁10克,升麻粉2克;乙組:蓖麻子仁9.8克,五倍子末0.2克。先將蓖麻子仁打爛如泥,拌人升麻粉或五倍子末,製成直徑2~3厘米,厚1厘米的葯餅。將百會穴剃去葯餅大一片頭髮,任取一種葯餅貼於上,用繃帶固定,令病人取水平仰卧位,放鬆褲帶,用盛有80℃左右的熱水的鹽水瓶熨燙葯餅,每日3次,每次10~30分鐘。每塊葯餅可連續使用5天。治療在飯後2小時進行為宜。有心臟病、高血壓及咯血者、孕婦均不宜用。

療效:共治329例,痊癒105例,顯效98例,有效96例,無效30例,總有效率為90.88%。

胃下垂的針灸療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智慧 的精彩文章:

針刺孔最穴 治療小兒久咳一例
慢性咽炎的針灸療法
汛期如何預防傳染病?快來看看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針灸療法
慢性前列腺炎的針灸療法

TAG:岐黃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頸椎病的針灸療法
膝關節腫痛的針灸療法
灸法——溫針疚,針對腰腿疼、風濕性關節炎的一類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肥胖症的治療
針灸獨穴療法與動筋針療法臨床應用研修班
針灸療法——中風急性期的治療
中醫針灸、刮痧治療急性胃痛方法
針法妙用——「針灸配合火針放血療法治疼痛」
針灸療法——耳鳴耳聾的治療
針灸治療腰痛的幾種方法
腹痛的針灸治療
針灸里的補瀉手法
醫案:頸肩痛的針灸治療。針灸與診脈
針灸,進針不痛法
針刺手法是針灸技術的靈魂
針灸刮痧拔罐刺血經絡穴位療法
你所不了解的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方法!
注重「八法」在針灸治療中的應用
針灸配穴治療癃閉
針灸臨床治病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