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戰爭壓碎星辰,我們要愛母親

戰爭壓碎星辰,我們要愛母親

面臨人生大的事件,馬上就有明確目標,且每次都想得很清楚、做得很果斷的人,我是不大認得。所以我較為同意許鞍華電影《明月幾時有》中的那種樸素的反抗者。

大的風雲變幻,正常的平民是會有些退縮、有些等待、有些不得已和有些恍惚。一些人因為良知,一時衝動或者別的,是在不知不覺走了很久後,才恍然發現自己原來走上了一條新的路。之後,也就索性走下去,直到後來為它獻出了生命——這樣的故事我覺得比較可信。

在《明月幾時有》中,他們就是周迅扮演的方蘭、葉德嫻扮演的方母,春夏扮演的銀行家的女兒張詠賢……他們也可能是彭于晏扮演的劉黑仔,霍建華扮演的李錦榮,梁家輝扮演的彬仔,以及其他市區中隊和短槍隊、小鬼隊的人。

烏雲密布時,一輪明月戰勝不了黑暗,還要靠漫天的星斗;也不是一朵花、兩朵花就可以叫出整個春天,大概還要靠那成千上萬種不知名的花草樹木,默默的萌芽和推動,才能催發出徹底的春意。

以前的很多抗戰電影,男男女女堅定地為了一種主義和理想,喊著口號去戰鬥,灑熱血,獻生命,當然也不能說全是假的,這也是經過剪裁的一類人的面相。然而,這種電影與人物看多了,熱血沸騰後,我也想看看他私下裡的樣子。或者不如這樣講,如果戰爭沒來,侵略者沒來,他原本應該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他怎麼就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劇中的劉黑仔,這個電影中最有江湖氣的青年。可不是因為他生來鄭重、責任感強,讀過很多革命書籍,或者被日本人搞到家破人亡,仇恨滿腹,因此才跑出來打游擊(至少劇中沒有交代這些)。

他更像是市井中正直的「混小子」,他豁著命、耍著寶打打殺殺,他也不是多大的將帥。他雖然像是玩著就把很多大事做了,但其實又凶又險,過的是「刀刃上舔血」的日子。

「今日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他可能死在任何一次巷戰里,倒在任何一個郊野旁。正史也許記不住他的史跡,如果犧牲了,最多有個名字。可是電影看完,我們不能說他不大重要,不能說他不足以成為很多青年的榜樣。

他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忽在波峰,忽在波谷。他被很多人看見,也隨時可能淹死。他劍走偏鋒,想干就干,快意恩仇,看著就像是即興的殺人舞蹈,一開始我還不習慣,後來才覺得這樣的人物可信。

張愛玲小說《色,戒》中的主角王佳芝也不過是一個學生。只因為抗日的學生小集團中「大家七嘴八舌,定下一條美人計」,她衝動之下就去當了特工。最後也在衝動之下送了命。

年輕人一時興起,殺了一兩個日本人,或者送了一次宣傳單,像是票友試水、玩票。這不應損害他的光輝。

堂吉柯德大戰風車,看上去他似乎是不夠理智的,可笑的,荒誕的,註定失敗的,然而那樣的騎士精神,勇猛無畏,行動派,卻實在值得敬佩讚歎。

正如葉德嫻飾演的方母提著裝革命傳單的籃子,對著女兒方蘭說:「阿雲送過了,三嫂也已經送過了,我不能去?」

她的邏輯就是這樣簡單。

我們一直以來的電影,喜歡把自己的勝利歸結於擁有「超出敵人的」——甚至「超人的」——智慧。

《沙家浜》里的阿慶嫂和沙奶奶,這兩位農婦,儼然是騙人的老手。劇作家讓她們機智到可怕的地步,彷彿她們久慣牢成——感覺平時也會騙自己的丈夫。我們的仁人志士也很少有「僥倖的脫險」,「誤打誤撞的成功」,他們總是如諸葛亮,「未出山」已經「料定天下三分」。

然而,時代的變動是倉促的,沒有人是「有備而來」。

方姑作為房東女兒,無意中幫助了茅盾、鄒韜奮他們的逃亡,她還穿著一身去婚禮的衣服去藥店送情報,一件殺頭的大事,在少不更事的未婚女性面前,與赴宴也差不多,都有點令人興奮。

短槍隊的胖子笨手笨腳,差點炸死自己人,然而他是確鑿無疑的正面人物。

彬仔說起日本人來咬牙切齒,可是一陣風刮過,他都害怕。

小姑娘去送信,又餓又困睡著了,也不能說她喪失組織紀律,隨意改變計劃。

方母從沒有把送傳單當成性命相搏,她幫女兒,幫小姑娘,俯視的鏡頭讓我們從高處看她走在青石路上,看她篤悠悠地送傳單就像去送一餐飯那麼平靜自然。即使她後來遇到了搜查,她也曾試圖靠自己的小聰明裝傻過關(也真的被她過了一關)。

李錦榮被日本人逼問,他竟然沒有抵賴和以智取勝。

這都是活生生的,甚至有缺陷的、沒有超凡智慧的平凡人,不諳世事或不知兇險的他們,恰恰組成了一個城市的希望。這不是什麼荒唐的演繹,而可能正是人生的現實,是革命真正的樣子。

更有那些在日本人治下做事的香港人,如碼頭的檢查員,因為內心的良心,會神色慌張地放自己人一馬。憲兵隊里的黑衣隊長,把李錦榮叫進房間,而桌面的紙上用毛筆大字寫著待抓捕人的名單,他不會這樣不小心,他用自己的方法通風報信。即使出了事,未來也甩得乾淨——他一定這樣想。

這類不明顯的抗爭者,他們彷彿就是香港潛藏的世道人心。這個底子在,香港的精神大概就不會滅。

電影中的方蘭,一個愛文學的青年。她自覺的成長,讓她失去了戀人和母親,甚至也賭上性命。片尾她站在海邊和劉黑仔告別的那一刻,一切的愛恨情仇,明確的,曖昧的,感覺都離她遠去了。她孑然一人,矮小瘦弱,「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方母,她本是典型的香港人,謹小慎微,精明世故。在平靜的時局中,這樣的人只是善於把天下人的日子過成自己的日子。她們是最好的鄰居,最有禮貌的房東,最不吃虧但也不佔別人便宜的家庭主婦。

困難時期來了,她就養一隻兔子,天台上存一些冬瓜和南瓜。她把閣樓出租出去,為了增加一些收入。她知道房客要搬走,就拿兩塊點心(不想拿三塊),提一茶壺白水,上樓去遊說。她仔細聽,耐心笑,順口答,世界上再沒有她這樣善於逢迎和隨機應變的婦人。她的眼裡和心裡,一定也經常地會掃到自己——就像她上樓前在鏡子里照一照面容——覺得樣樣都妥帖。

可是她這樣的人也犧牲了。戰爭的洪流捲走不相干的人,無人可以倖免。她是片中最令我心痛的人。

當她知道女兒加入了市區中隊,她只是好多天睡不好覺。她等著通宵未歸的女兒回家,她心疼女兒,就埋怨她——

「殺日本人的都是英雄好漢,個個有氣有力,你看你,瘦巴巴的,笨手笨腳,死不重要,不要連累隊友。」這句話在電影院中讓人笑了,可是它也令人落淚。這是一個母親的心疼和無奈,也是婉轉的阻攔。她想把嚴肅的問題說得輕鬆一點。彷彿這樣說了,那件事便不會出現。這是每一個母親都可能說出來的話。

女兒走的時候,她站在樓梯口問:「什麼時候回來?」「勝利後回來。」「我等不到了,打日本人,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好!等勝利回來!勝利後回來收屍!」

一個異常在乎不吉利話語的母親,卻說出對自己不吉的話。這也不過是她想最後阻攔女兒一回。可沒想到一語成讖……

方母和女兒的最後兩個鏡頭,許鞍華拍得尤其使人感傷。

方蘭決定要走,她追下去,蹣跚地跑著,叫著:「阿妹,阿妹……」。她模糊的影子從方蘭後方趕過來,手裡拿著一把傘。她把傘塞在女兒手裡,又低頭匆匆回去。不看女兒的眼睛。等她離開後,方蘭展開手心,手裡有一隻金戒指。

方蘭站在那裡怔了怔,久石讓的音樂悠長,她終於還是選擇離開。

第二個鏡頭是她在房裡坐著,對著鏡子,我們也不知道她這樣坐了多久。鏡子里的她充滿了憂愁和擔心。她去陽台上站站,瞭望一下,她站在樓梯口等待,也許她每天都這樣掛著一顆心……落雨的天,她終於等到了女兒回來送米。

她抓著米衝出去,從後面拉住方蘭。

「阿妹」,她喊。女兒轉頭,她的目光停在女兒臉上,「你瘦了」,接著,她就把女兒往回拉,「終於知道回家了!」她開心地把女兒拉回家。——這是一個讓她朝思暮想、提心弔膽的冤家。今天她終於抓到了她。

母女兩人最後的這兩面,都是母親衝下去,拉住女兒。母親犧牲後的那些日日夜夜,方蘭一定會想起這兩個鏡頭吧?

而在臨死前的那場戲裡,她的最後一句話,她那一刻的目光使人心碎——我慶幸方蘭沒有看到。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母親。她不懂什麼主義,但她可以為了你全力以赴,獻上生命。我們都要愛這樣的母親。

葉德嫻在此片中的演技是驚人的,幾乎沒有一秒鐘廢筆。不單在有台詞的地方,她出神入化。那些沒有台詞的演出,她更使我難忘。

有一個鏡頭,是她下樓看被子里的屍首。她躡手躡腳,先是遲疑,後來是四處張望,扭頭看後面。她繼續走上去,距離一米處又停了一下,忽然下決心,走近,此時又停下,掙扎一下,在表情痛苦中她使勁撩了一下被子,隨即發出「嗯」的一聲驚呼。

請注意她此後的一系列無台詞的表情,驚恐未定之下,她又有思考,彷彿知道了什麼。那都在幾秒內完全從面部展現出來。

周迅的演技也非常出色。她和母親對桌前吃飯,那種對母親的微微調笑,儼然是一個調皮的女兒。她聽說母親被抓後的驚恐和茫然,以及她趴在看守所的窗戶上往內看的鏡頭,眼神里的那種渴盼和緊張,都非常到位。

尤其是她走在山坡上,和劉黑仔對話,決定放棄解救。我們可以通過她的語氣,她的停頓,她的神情,讀到她內心複雜的內容。

這一段,電影的鏡頭始終是特寫,周迅的臉就像是半輪明月,而四處都是黑色的。她的眼睛忽閃著,她的嘴唇蠕動著,她說著理解媽媽的話,可是媽媽聽不到,她又自責自己,可是已經沒法挽回那過去的時光。

母女在最深處,到底還是知己。

後來,我們看到她蹲在樹影下,山路的盡頭,嗚嗚地哭起來,劉黑仔蹲下來擁抱她。那樣的一個鏡頭,雖然是遠景,雖然是背影,卻傳遞出無法挽救的絕望與悲傷……

電影中的日本人,也不是面具化的。日本將領也會喜歡中國的詩歌,日本兵在酒吧看到中國女性落淚,就下樓來讓鋼琴演奏員彈《支那之夜》——這首出自描寫中國人和日本人愛情的電影的歌曲。

這部電影值得探討的還有它的文法。

「營救文化人的故事」與「方家母女的故事」,怎麼就拼貼在了一起?彬仔的口述回憶,是不是恰當和必要?

從我的審美看,我是喜歡這種主角、配角的視角切換。配角在後來變成主角,一開始的主角在後面消失不見。如果把人生任意截取一段,可不也是這樣的?

所謂的「電影的文法」,應該就是「沒有文法」。

前面的事件全須全尾,給了地下者一個充分的肯定,後面就老老實實講他們的故事。彬仔的講述豐富了電影的時間結構,給齣電影更從容的節奏。電影結尾了,這個當年小鬼隊的成員,就去開他的計程車,在他親手掙來的,他自己的土地上。

他還會吹口哨,想到方老師還會流淚。

是的,這個電影里的所有的人,他們不過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們要吃,要喝,要生存,面臨危機要面對,遇到壓迫會反抗,遇到新時代,也就順勢而為。

電影中有個情節的處理得很好,提一下作為本文的結尾。

方蘭出鏡的第一場,她和男友李錦榮在野外過生日。不遠處卻躺著一個死人。「我們結婚吧。」李錦榮馬上說。

時代的壓路車到底還是壓碎了這個夢想。——一隊日本兵正從山坡的另一條路上列隊走過。

戰爭壓碎了這些平凡人的愛情和生命,最終它們碎成了漫天的星辰。

文| 張敞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莫里哀嘲笑的阿巴貢成了時代的隱痛
以魔鬼家族的視角打量老學究浮士德
許鞍華:北上平安否?
陸帕與鈴木忠志:以「酒」之名的碰撞與相遇
與膠片時代的美好面孔相逢

TAG:北青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用盡洪荒之力來愛你,最後只能星辰為伴
我們的愛情長成星辰
我只能從星辰的高度愛你
星辰變:動漫中最漂亮的「女人」,背影很美,感覺要得心梗
星辰變:四方殺神算什麼?要不是秦羽不能暴露身份,他們早團滅了
我們是兩顆穿過黑暗,彼此凝望的星辰
星辰變:秦羽畏畏縮縮!只因這個原因,差點害死自己的父親
「愛而不得+氟西汀」女頭:我還是喜歡你,就像星辰隕落致死而已
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的星辰大海嗎
我們來自星辰,終將歸於星辰
都說熱巴她的眼睛最美,那她們的眼裡就是藏著浩瀚星辰
動漫頭像:和我相遇吧,在星辰墜落後的暗淡里,你我是最亮的兩顆
我望向你的時候,眼裡有星辰
成功的人寥若星辰,但我們仍可做那一顆星
最近火了「古風喪句」背景圖:別回頭看我,你眼裡的星辰是她!
我曾愛你如染上星辰的河
再見霍金,但願你去了你愛的宇宙星辰
星辰變:秦羽捨身救父,小黑成最大功臣!否則秦德父子都要死
你的唇間有星辰大海:一鍵擁有星光唇,黃皮也能輕鬆擁有親媽口紅
星辰變:看到自己兒子有一定實力以後,爸爸居然要跟兒子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