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給自己找借口是精進的前提

不給自己找借口是精進的前提

不給自己找借口是精進的前提

文/續祥法師

眾所周知,無論是實現美滿的人生還是證入莊嚴的佛道,都離不開一個前提———在正確的道路上精進前行。

但我發現大多數人懷著美好願望的人們都掉進了一個坑——錯把勇猛當精進

精進和勇猛不同,它不是態度問題,而是技術問題——我們如何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勇猛心?

勇猛心帶來的動力保持的時間很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撐你走完艱難險阻的菩提大道。

在這個問題上,我發現了一個秘訣,想要精進,你得先學會不給自己的不精進找借口。

生活中,大家都有很多想做也應該做的事情,在為自己立每一個flag的時候也都假設了目標,達成後對自己的生活帶來的美好改變,但一旦付諸實施遇到困難後,我們又覺得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還說得過去,還沒有到了非改變不可的程度,於是就會慢慢鬆懈了下來。

再後來就隨便找一個借口,不了了之,還會美其名曰「放過自己」。

人這種善於合理化的動物非常喜歡放過自己,但你不能放過自己,因為你每找理由放過自己一次,就浪費了一次令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這裡面的矛盾和衝突在於——為什麼該做的沒做你的第一反應居然是給自己找借口?

大致的原因有二:

1.這件事情,你是受別人影響才想做,其實你並不真的需要做。

2.這件事情你願意做,你也真的應該做——只是你還沒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而已。

前者只是走錯了路,還有迴轉的餘地,而後者則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卻不以為然,除非改變認知,否則他終其一生難以到達終點。

受別人影響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太多了:考第一、買房子、985.211、「成家立業」、 「相夫教子」…………

而我們真的應該做的事情卻不多,因為它要滿足一個苛刻的前提——自己願意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但千萬不要讓「找借口」成為這個「必須做的事情」——在「應該做」的事情上給自己給留後路,最終留給自己的將是一個萬丈深淵。

我願意,這是一個美好的句式,除了是一生的承諾,它更是最發自我們內心的抉擇。

如此一來,打擊範圍立刻就清晰了——那些對自己對他人而言都有價值,而你自己又願意做的事情——練字、學英語、學吉他、學代碼、乃至做陶藝。

在這些事情上,如果你能給自己找到一個不做它們的借口,那你也一定能給它們找到一個必須做的理由,或者說,你之所以給自己找借口,就是因為你的理由還不夠充分。

當一個人沒有找到充足的理由時,是不可能大幅度否定自我的——尤其是當要否定的是自己無意識的強大慣性。??

剛才所說的也是我不給自己找借口,並保持精進態度的方法——通過充分找理由刺激自己的大腦,把應該做的事情轉換成必須做。

這種轉換的必要之處在於它能切斷你腦海中的退路,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別無選擇,才會全力以赴。

需要說明的是:應該做和必須做不是一個詞語的轉換,而是兩種狀態的描述,後者是前者的升華。

因為所有我們必須做的事情都會外顯為習慣,人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無論好壞,習慣的主體都是一些「必須做」的事情。

這些必須做的事情會分為兩個陣營——來自理性的必須,來自慾望的必須。

來自理性的「必須做」都是你希望做的事情,而來自慾望的「必須做」,則是那些「你明明不想做,但你一定會做的事情」。

而無論是培養來自理性的必須做還是斷除來自慾望的必須做,歸根結底,還是要在自己的觀念上下功夫——決定你收穫什麼的,是你做出的行動,而你做出的行動,則源於你的觀念。

而想要矯正自己的觀念,和想要把應該變成必須一樣,也要有充足的理由支持。

在這方面,佛陀實在是行家裡手。

發出離心是眾生應該做的事情,但眾生總是逃避怎麼辦?找理由:用宣說苦諦的方法找理由——除了廣說經論宣揚天上人間的種種苦惱,佛陀還教給我們不凈觀,讓我們自己去發現苦,認知苦、從而厭離包裹眾苦的娑婆,為自己的出離心找到充足的養分(理由),認識到發出離心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

人間很幸福這個觀念是個錯誤的假設,我們怎麼矯正它?佛陀的辦法還是找理由:用宣說惑業苦的種種輪轉相狀,讓人們認識到自己究竟身處什麼樣的險境,給自己矯正這個觀念找到充分的理由。

至於矯正本身,則是一個力氣活,需要我們孜孜不倦的磨練自己的內心,使得我們的這顆心變得越來越堪能,越來越往好的方向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能夠答應給「應該」的事情很多,(應該學鋼琴,應該練毛筆字,應該一年讀一百本書)但我們能夠交給「必須」的事情卻很少——因為我們錢不夠(精力和時間),充分認識這一點,你才能夠把最重要的事情交給「必須」,實現最大的價值——有時間多給自己的目標做一個優先排序,這會令你更好的選擇交給「必須」的事情。

說到這裡,想必你已經明白了一切——我們必須做的事情是我們必須不斷的改變和培養自己的「必須」,必須不斷的通過找理由來堵住所有借口,因為人只有別無選擇時,才會全力以赴。

找借口,最後只會使傷口越撕越深——莎士比亞。

延 伸 閱 讀

文章 | 續祥法師美編 | 如一 圖源 | 網路 校對 | 如相 編輯 | 如心

發 心

由於官方關閉iOS版微信公眾平台文章讚賞功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玄奘法師傳:2
略說聲聞種性(5):不住種性、無涅盤法的人(下)
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玄奘法師傳:1
散布僧人偷小孩謠言 稷山男子被拘留
大師長沙下河捉妖?南方暴雨,災情最重的竟是朋友圈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追求更美和更好的生活是沒有錯的 前提是:別忘了,靠自己!
愛自己的前提,是接納和理解自己的情緒
你有選擇信仰的自由,更可以任性,但前提是……
好好生活的前提,是不讓自己受委屈
周瑜臨終前提拔一小將,不但讓他給自己報了仇,還讓劉備生不如死
可以付出真心來愛的4個星座女,前提是不能讓自己受委屈
沒有這個前提,你越是努力修復感情,就越是傷了自己
你可以吃任何你想吃的東西,前提是你得從原材料開始自己做!
癌細胞真的可以被餓死!但前提是要把飯吃飽了
看誰不爽就把他扔出去!前提是你能夠舉起體重!
在不能換頭的前提下,怎麼「換臉」能不那麼痛?
肝病能不能用手摸出來?能,前提是你的肝已經要走向盡頭了
三個前提決定了,分手後能不能通過,做朋友的方式挽回他
自律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不瞞你說:走路真的可以減肥!但前提是……
縱橫早就認識玄剪,為什麼不提前提醒張良,不要讓八玲瓏想起來?
活出真實的自己,自我接納是前提!
養狗有前提,這些都滿足不了,就不要養狗了!
不評判的前提是,你們知曉所有的起因與經過
想果樹增產且不污染環境,在不使用農藥的前提下,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