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聞當事人》記者馬婉琳帶你走進歸國科學家

《新聞當事人》記者馬婉琳帶你走進歸國科學家

最近,湖南衛視《新聞當事人》推出「七一」特別節目《歸國科學家》。對於做這檔特別節目,記者馬婉琳有很多感觸。

「我們準備做一個歸國科學家的特別節目。」

「哦。」

「你來負責和中科院傳播局聯繫。」

「啊?!」

3月的北京,北風涼嗖嗖的,當接收到這段信息時,我的心也涼嗖嗖的。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文科生,我從小到大數理化都掛科。當得知目標採訪對象還包括量子物理界領軍人物潘建偉教授時,我內心是崩潰滴!意志是薄弱滴!心態基本是想轉身就逃滴!

「范總,給個章法唄?」我向咱製片人求救。

「放手搞就是了。」老范大手一揮。

老范這點好,給我們的自由度極高,讓人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於是,我一邊聯繫一邊開始琢磨怎麼搞。

著名物理學家牛頓老前輩說過:「站在巨人肩上能看得遠!」科學家的專題,《湖南新聞聯播》的《絕對忠誠》是業界典範。在把《絕對忠誠》系列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研究N遍後,我暗暗心裡感嘆:「無法超越啊。」7分鐘的時長,要有人物、有故事、有細節,不僅信息量大還要感人,《絕對忠誠》已經做到了極致。

做普通老百姓看得懂的科學家報道

我盤算了一下,雖然是做人物訪談,總還是要把人家的研究講清楚,所以這個節目的底線是——至少像我這樣不懂科學的普通老百姓要看得懂;第二,作為電視節目,雖然是訪談,也要充分考慮畫面、聲音的影響力,不僅場景要豐富多變,人物的表達也要富有感染力;第三,既然要做歸國科學家,一定要是在國外有過工作經歷,並在某一領域有研究成果的代表。

別看中國那麼大,要滿足以上所有條件可不好找。幸運的是,中科院傳播局作為我們的聯合製作兄弟單位非常給力。多次溝通後,推薦了近20位符合條件的科學家,我們最終確定7位科學家進行採訪。

按最初的打算,我負責聯繫,欄目的同事每人采一位科學家。但把時間表一排出來就傻眼了,人太少,還要保證日常播出,人手明顯不夠。最終,我負責采三位科學家,分別是植物科學家星耀武、冰川科學家康世昌和貝類科學家喻子牛。

我是個特別愛玩的人,讀書時就喜歡玩潛水、徒步、登山,曾經是四川省青年登山隊隊員。以前常被爸媽嫌棄我不務正業,沒想這些貪玩技能這次竟然都派上了用場。

喻子牛: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三亞,我跟隨貝類專家喻子牛教授潛入海底,一觀「海底玫瑰」硨磲。硨磲是保礁造礁的重要組成部分,喻教授是中國人工繁殖硨磲成功的第一人。

喻教授叫子牛,還真是名副其實,特別踏實勤懇樸素。他一周工作七天,每天至少到十一點才離開實驗室。

我問:「搞科研辛苦不?」他呵呵一笑說:「不苦啊,我這就是正常工作啊!」

我問:「攻克難關後咋慶祝的?」

他說:「多喝幾瓶啤酒啊!」

我說上鏡的衣服最好不要有小格子或花點什麼的,他於是默默地找學生借了一件,因為他自己就只有幾件格子衫。

他是咱湖南湘潭人。

星耀武:行走的植物百科全書

星教授的人生就跟開了掛一樣:24歲博士,28歲博士後,30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被子植物化石資料庫,32歲在權威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論文聞名業內。今年35歲的他,已成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跟他一起徒步玉龍雪山,用14小時從2800米上到3800米再下來,等於上下了一次400層樓。

雖然累,我一路卻很興奮,跟著植物學家去野外,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我眼裡簡單的花草樹,他卻能準確的叫出名字——黃色的黃苞大戟、紫色的大花象牙參、還有棒槌一樣的瑞香狼毒。

整個雲南橫斷山脈有3萬多鍾植物,他全記得,活脫脫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星教授是山東漢子,特別敦厚紮實,在密林裡頭頂被拉出一條半厘米長的口子,酒精棉敷上去的時候,他連眼睛都沒眨一下。他對我只有一個要求:「千萬別說我苦啊,我一點都不苦,我覺得我做得工作很酷、很有趣,環境好收入也不錯。你要老說我苦,以後年輕人都不敢來搞科研了。」

康世昌:冰川守望者

康教授在我眼裡就是個傳奇,快50歲了上高海拔冰川走路都不帶喘的,走開心了一路蹦跳著唱歌,還講鬼故事嚇我。一個愛講鬼故事、愛開玩笑、像孩子一樣開心純真的科學家,跟他這一路也是最驚險的:我踩進了冰河,腳被凍僵,回程還差點翻了車,幾乎把小命交代了。

但這些對於他來說根本都不是事兒!他曾在珠峰掉進見不著底的冰裂縫,幸虧及時蹬住了冰壁,死裡逃生;他也曾遭遇車禍,在去往唐古拉山的路上車翻了幾個滾。這些遭遇都沒有嚇住他,他告訴我,希望最後能把骨灰撒在珠穆朗瑪峰上。

這三位科學家都曾在國外過著優渥的生活,拿著不菲的收入,但他們最終都選擇回來。

為什麼回來?他們給了我好多理由:

「家裡飯好吃。」

「科研條件好了,經費也足。」

「國外住不慣啊。」

唯獨羞澀說出「愛」字。

3個月時間,我們跟隨他們從南海南沙到珠穆朗瑪峰,從熱帶雨林到高山流石灘,當我們沿著他們走過的路走了一遍,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無他,只因深深地愛著腳下這片土地!

最後,附我大卓姐嘔心瀝血之作:

百川歸海,你們逆著石破天驚的風歸來,

重踏故土,貧瘠的地羸弱的肩,

你們卻握緊炙烈的一株遊子魂,

為科技崛起而盡白頭,

歸來依舊是少年。

感謝每一位為《歸國科學家》專題付出心血和給予幫助的領導、同事和朋友!

更多消息

請持續關注

湖南廣播電視台辦公室微信公眾平台

這裡有更詳細 更全面的資訊

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廣播電視台辦公室 的精彩文章:

保衛湖南!保衛家園!芒果人在一線!
迎戰洪水 後勤保障中心、台辦車隊在行動 穆勇率隊看望慰問
《環塔征途》升溫 賽段有望延伸至哈薩克

TAG:湖南廣播電視台辦公室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國女藝人沈恩敬將主演日本電影《新聞記者》
騎士美女記者離職,將前往洛杉磯報道湖人新聞
探尋中國成功之道!歐洲駐華記者扎堆寫書講「中國故事」
新聞發言人王國慶三度亮相答記者問
普京給美國記者獨家專訪機會卻遭挑釁性採訪 用睿智將記者征服
俄羅斯人也愛中國功夫?本報特派記者探訪莫斯科最大的少林武術學校
記者觀察 新興市場國家的美元之「殤」
外交部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等問題答記者問
中外媒體記者走進中國最高軍事學府
鄭秀文搬家,黃心穎道歉,馬國明求記者高抬貴手
記者探訪北京世園會新聞中心
美國一記者稱中國拒絕延長其記者簽證,中方:非常駐中國記者
世界盃,阿根廷記者「仗勢欺人」懟中國記者?中國球迷表示不服!
某記者採訪劉德華 古天樂 陳奕迅 張學友 張家輝等明星鬧出的笑話
慶六一,小記者點燃科學夢 《少年科學畫報》雜誌社開展「小記者對話大科學家」活動
中科院專家帶領科學小記者學航天、識動物
【記者帶你游世界】英國菜名聲不佳?聽英國作家怎麼說
新華社名記者美文《光榮與夢想》網上傳瘋了
記者走進市民家,看看巴彥淖爾人怎麼過臘八
「鄉音無改鬢毛衰」:哈薩克華裔老記者講述異國「傳統中國味」